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写字教学枯燥乏味又深奥,学生不容易接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根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原理,要将硬笔书法教学引入常规的写字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思维特点。低年级学生是一个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又是缺乏抽象思维、生活经验的人。他们想要从教师的“霸权”中走出来,从写字的“苦恼”中走出来。每当看到原本天真活泼、激情高昂的学生在写字课上却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我总是不停地想: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范畴下,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字课?我在前不久参加写字教学课堂评优时,经过对一节写字课(人教版第三册《识字7》)的反复揣摩、实践,我认为如果我们教师能创新指导方法,丰富写字课堂,学生一定会爱上写字课。
一、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避免单调乏味现象,让学生“想”上写字课
古人焚香弹琴,春天乐挥毫,要的就是一种意境,而小学生写字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通常我们写字课的导入是:“今天,我们来学这几个生字,请小朋友先观察观察……”这种单调、乏味的导入,周而复始,了无生气,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怎么会想上写字课呢?久而久之,学生就把写字当成了一种负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例如:在教学“鸡、猫、保、护”这5个生字时,一上课我就满怀激情地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你们看,两位动画明星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卡通图片)他们是——蓝猫、火帽子小公鸡,他们将乘坐“嫦娥二号”到月球上去,想请小朋友帮忙用识字7里的生字写一份宣传标语,标语的内容是(出示:请保护动物!——鸡、猫宣)。学生一听,立刻兴奋议论起来:我们要帮蓝猫和火帽子小公鸡写标语了;真有趣;这份标语要送到月球上去,我们要写好来……于是学生很快就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了。做自己想做的事,学生心情愉快,心中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把写字当作一种享受了。
可见,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不用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也能让学生把写字当成一种享受。
二、在布置写字的练习时,避免追求数量现象,让学生“敢”上写字课
有一句打油诗:“老师手一指,学生累到死。”这句话虽是对我们老师的莫大讽刺,但也可以看出在不断为学生减负的今天,仍有不少老师让学生机械似地学习。
为了学生能记清字形,许多老师都习惯地让学生反复地抄写生字,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熟能生巧”……殊不知,学生也是一个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这种机械似地学习给学生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就会出现字越写越丑,学生越来越烦的现象。因此,老师要避免过多地追求数量,应从练习的质量上下功夫,学生个个认真细致地书写,还不时地让我帮他们分析字的结构是否合理,笔画的书写是否灵动……有个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写字手一点儿也不酸。”我欣喜地发现:只要我们信任学生,不要过多地追求写字数量,学生就不会畏惧写字了。
三、在字形结构的指导上,避免千篇一律现象,让学生“爱”上写字课
学生的知觉常常表现得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加之,我们汉字的字型复杂,因此,为了学生了解汉字,掌握其内在规律,对汉字的字形、结构有必要进行分析、指导。
平常我们往往都是听老师在单方面讲解,如: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上紧下松……试想,如此反复,千人一面,学生怎能不厌烦?
教师把学生易犯的错误(把“又鸟”字变成“又”和“鸟”的简单组合)提前展示出来,再由学生来当“小裁判”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不好,再由学生“字医生”,改一改,还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智慧在讨论交流中闪动,写字的规律在不经意中渗透。学生对这样的字形结构分析将永生难忘。
四、在细微笔画的分辨上,避免视而不见现象,让学生“迷”上写字课
我们的汉字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学生掌握笔画很吃力,特别是繁杂的笔画,就更困难了。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而忽视了笔画的细微变化,使我们的汉字在学生笔下变得僵硬,使学生感受不到汉字的优美、体验不到书写的快乐。
如果教师能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把字写美、写活,让学生亲自体验汉字的内在美、新风、形体美,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喜欢上写字。在教学“鸡”字时,让我受到了启发:
在点评学生书写的“鸡”字时,一连展示了三位学生写的“鸡”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横平竖直,按理说该很满意了,可是这“鸟”字的“ㄅ”写得太直太平反而使整个字显得呆板了。问题出在哪儿呢?通过与范字的对比,我很快发现了症结所在:“ㄅ”没有注意三斜,即起笔稍微向左斜,折横稍微向上斜,弯钩稍微向里斜。怎么才能让学生轻松地记住这个“ㄅ”的书写技巧呢?灵机一动,我拿起粉笔以两种不同的“ㄅ”为骨架,画了两只不同的鸡。
学生兴致勃勃地看着图,不时地议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第一只鸡夹着尾巴,僵着身子,病怏怏的;而第二只鸡昂首挺胸,翘起漂亮的尾巴可威风了。见到时机成熟,我把画这两只鸡的秘密揭开:作为鸡的骨架的“ㄅ”写法不同。再让学生观察笔画的细微差别,学生说得生动形象:这起竖要有点斜就像公鸡挺起的胸膛,这横要向上斜就像公鸡翘翘的屁股,这弯钩往里收,好像公鸡那弯弯的尾巴。学生以其丰富的想象把这复杂多变的笔画书写规则牢记于心。这是靠单纯的讲解无法达到的效果。
写字,虽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但是只要老师肯多动脑筋,多换位考虑,以童心对待学生,多为孩子们创设快乐的写字情境,上出我们写字课的个性,孩子们就会爱上这种有滋有味的写字课。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范畴下,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写字课?我在前不久参加写字教学课堂评优时,经过对一节写字课(人教版第三册《识字7》)的反复揣摩、实践,我认为如果我们教师能创新指导方法,丰富写字课堂,学生一定会爱上写字课。
一、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避免单调乏味现象,让学生“想”上写字课
古人焚香弹琴,春天乐挥毫,要的就是一种意境,而小学生写字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通常我们写字课的导入是:“今天,我们来学这几个生字,请小朋友先观察观察……”这种单调、乏味的导入,周而复始,了无生气,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怎么会想上写字课呢?久而久之,学生就把写字当成了一种负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例如:在教学“鸡、猫、保、护”这5个生字时,一上课我就满怀激情地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你们看,两位动画明星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卡通图片)他们是——蓝猫、火帽子小公鸡,他们将乘坐“嫦娥二号”到月球上去,想请小朋友帮忙用识字7里的生字写一份宣传标语,标语的内容是(出示:请保护动物!——鸡、猫宣)。学生一听,立刻兴奋议论起来:我们要帮蓝猫和火帽子小公鸡写标语了;真有趣;这份标语要送到月球上去,我们要写好来……于是学生很快就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了。做自己想做的事,学生心情愉快,心中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把写字当作一种享受了。
可见,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不用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也能让学生把写字当成一种享受。
二、在布置写字的练习时,避免追求数量现象,让学生“敢”上写字课
有一句打油诗:“老师手一指,学生累到死。”这句话虽是对我们老师的莫大讽刺,但也可以看出在不断为学生减负的今天,仍有不少老师让学生机械似地学习。
为了学生能记清字形,许多老师都习惯地让学生反复地抄写生字,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熟能生巧”……殊不知,学生也是一个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这种机械似地学习给学生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就会出现字越写越丑,学生越来越烦的现象。因此,老师要避免过多地追求数量,应从练习的质量上下功夫,学生个个认真细致地书写,还不时地让我帮他们分析字的结构是否合理,笔画的书写是否灵动……有个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写字手一点儿也不酸。”我欣喜地发现:只要我们信任学生,不要过多地追求写字数量,学生就不会畏惧写字了。
三、在字形结构的指导上,避免千篇一律现象,让学生“爱”上写字课
学生的知觉常常表现得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加之,我们汉字的字型复杂,因此,为了学生了解汉字,掌握其内在规律,对汉字的字形、结构有必要进行分析、指导。
平常我们往往都是听老师在单方面讲解,如: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上紧下松……试想,如此反复,千人一面,学生怎能不厌烦?
教师把学生易犯的错误(把“又鸟”字变成“又”和“鸟”的简单组合)提前展示出来,再由学生来当“小裁判”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不好,再由学生“字医生”,改一改,还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智慧在讨论交流中闪动,写字的规律在不经意中渗透。学生对这样的字形结构分析将永生难忘。
四、在细微笔画的分辨上,避免视而不见现象,让学生“迷”上写字课
我们的汉字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学生掌握笔画很吃力,特别是繁杂的笔画,就更困难了。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而忽视了笔画的细微变化,使我们的汉字在学生笔下变得僵硬,使学生感受不到汉字的优美、体验不到书写的快乐。
如果教师能从细微处入手,引导学生把字写美、写活,让学生亲自体验汉字的内在美、新风、形体美,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喜欢上写字。在教学“鸡”字时,让我受到了启发:
在点评学生书写的“鸡”字时,一连展示了三位学生写的“鸡”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横平竖直,按理说该很满意了,可是这“鸟”字的“ㄅ”写得太直太平反而使整个字显得呆板了。问题出在哪儿呢?通过与范字的对比,我很快发现了症结所在:“ㄅ”没有注意三斜,即起笔稍微向左斜,折横稍微向上斜,弯钩稍微向里斜。怎么才能让学生轻松地记住这个“ㄅ”的书写技巧呢?灵机一动,我拿起粉笔以两种不同的“ㄅ”为骨架,画了两只不同的鸡。
学生兴致勃勃地看着图,不时地议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第一只鸡夹着尾巴,僵着身子,病怏怏的;而第二只鸡昂首挺胸,翘起漂亮的尾巴可威风了。见到时机成熟,我把画这两只鸡的秘密揭开:作为鸡的骨架的“ㄅ”写法不同。再让学生观察笔画的细微差别,学生说得生动形象:这起竖要有点斜就像公鸡挺起的胸膛,这横要向上斜就像公鸡翘翘的屁股,这弯钩往里收,好像公鸡那弯弯的尾巴。学生以其丰富的想象把这复杂多变的笔画书写规则牢记于心。这是靠单纯的讲解无法达到的效果。
写字,虽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但是只要老师肯多动脑筋,多换位考虑,以童心对待学生,多为孩子们创设快乐的写字情境,上出我们写字课的个性,孩子们就会爱上这种有滋有味的写字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