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梦在父亲的血液里沸腾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eri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沟壑纵深莽莽苍苍的陕北高原,一直在民间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男人一生有三大事业,生儿子、盖房子、娶媳妇。我认为,我憨厚敦实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陕北男人,盖房就是他最主要的人生理想之一。
  静卧在高原上那处齐整的老窑洞是否是父亲的功劳我不太清楚,但年轻时帮助乡亲们箍窑应是父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全家从陕北老家一路向北来到鄂尔多斯前,父亲已在外探了二十多年的路。1959年腊月,寒风刺骨,我们全家人冒着严寒来到东胜酸刺沟煤矿,父亲让家人住在他提前安排好的工友武地生的一间倾颓的旧房内。
  第二年一开春,父亲就开始实施他蓄谋已久的盖房计划:按照家乡的传统,他想在煤矿附近山的阳面挖一孔向阳窑洞。
  听到父亲的计划,工友提醒他:“这里的土质与陕北的不同,不适合挖窑洞!”但为挖窑洞考察了一年瞅准了地方的父亲已下定了决心,按时开工。挖到第三天,窑洞果然如所有人所料,坍塌了。做了十几年矿工,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父亲提前察觉到了危险,与工友成功逃脱。
  那次事故后的,虽然谁也没有批评和埋怨父亲,但那一段时间里,父亲却像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一蹶不振、一言不发。
  母亲认为:父亲是因为损失了半袋白面、十几块钱而懊恼。
  但我认为:父亲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盖不成房,就是破灭了他的理想,父亲是在那段时间失去了目标,对无法让他实现理想的酸刺沟彻底失望,没有了留恋。
  此后几年,父亲再也没有提盖房的事。
  1964年,在矿区生活的第四个年头,东胜“泥画社”招收建筑工人,38岁的父亲毅然辞去了煤矿工作,与几位工友结伴来到了东胜,改行成了一名“泥瓦匠”。
  我后来分析,父亲之所以毅然转行,是因为泥瓦匠的技能正好可让父亲实现理想。
  1965年,全家跟随着父亲来到东胜,寄居在东胜南郊一间砖砌的窑洞内。
  1967年,沙尘暴过后的一个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味道的春日,父亲用80块钱买下了二完小南头的一间小土房。那间土房是东胜老户郭挨羊院子里的一间南房,土房的门面朝北,后墙外有一块空地,距主街有三十多米。
  全家住进去后,父亲从此不再空手回家,起早贪黑地积累着建筑材料。几个月里,父亲积攒的砖瓦、石块、旧门窗,柳条、木棍、破椽檩堆满了土方的南墙。
  第二年,在工友帮助下,紧贴着土房的南墙,父亲用土打垒起墙,建起了一间朝阳的土房。
  新房可以居住后,父亲在新旧房之间半米厚的夹墙上开了一个洞,洞的两侧连着两盘大炕,全家在新房里吃饭,在旧屋里睡觉。
  对童年的我来说,天天在那个洞钻来钻去,是一件非常新奇快乐的游戏,也是我最深刻的记忆。
  此后,父亲用建筑材料在那片空地上标识和不断扩张着自己的领地范围。上冻前,正房成了两间;第二年,正房成了三間,慢慢有了南房、有了院子、有了大门。
  三年时间,一个四间正房、五间南房、占地200来平米的小院生长在了那里,成了我们稳定的家。从此,全家结束了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在东胜牢牢地扎下了根。
  随后,父亲以120元的价格卖掉了原先的那间土房。
  在那个大院里,有好几户从陕北来的打工者,他们像父亲一样,悄无声息地扩大着自己的领地,他们盖的房院,有着明显的“移民”特色。
  院子的角落里堆放着废旧建筑材料;南房参差不齐、大小不等;“里生外熟”的正房门面还算齐整,但门窗不是一种样式:有合页的、有转轴的,有玻璃窗眼、有糊纸的小格窗;窗眼用两块玻璃拼接,有的干脆钉一块三合板或塑料布;门头上的屋檐呈波浪形,露着一排未经加工的黑色椽头。
  室内屋顶骨架裸露,房梁、椽檩、“柳疤”是灰黑的颜色;坡度不大的屋顶防水简单、经常漏雨,下雨时,家里摆着十几个盆碗,被雨点敲击的“叮当”作响。
  为拦截雨水倒灌,门口堆着一道土坎慢慢抬高了院子,让室内地面成了圪洞。雨后,屋顶的白泥流下,院子里覆盖了一层软泥,间隔半米,用半砖铺出一条通向大门的路。
  我对中年改行的父亲的泥瓦匠手艺不敢恭维,在父亲当了几年泥瓦匠后,同行对父亲认可的话是:“严师傅盘的一手好炕!”
  虽然学艺不精,但在一家十口人捉襟见肘的生活逼迫下,父亲什么苦都能吃,什么活儿都肯干。除了泥工活儿,父亲还干过油工,做过木匠,拉过板车,修过自来水和下水道……让人吃惊的是,我还见过父亲“画腰墙”。
  虽然画得很简单,只是几根粗细线条和转角的两个“万”字形状,但有一点美术功底的我知道,用油漆在墙上画平滑的直线是很难的。我至今也不知道,不会写字的父亲是怎么做到的?
  我后来想,也许是父亲对他盖的那座平房的美观度不满意,于是,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挣钱养家糊口,一边用现学的手艺改造和美化着他的作品。
  二十几年里,父亲把土墙用白灰抹平,刷上白灰,画上腰墙;把屋顶基本找平,糊上麻纸;在朝外的土墙上包一层砖;将门窗玻璃换成整块,将门窗用砂纸打磨,油上一遍漆……
  但父亲的努力好似破麻袋上绣花——基础太差,尽管父亲非常努力,直到1997年大院整体拆迁改造前,最终也没有达到父亲满意的效果。
  我成家后,单位分给我一套房,是那种美观的砖瓦起脊家属房。整齐结实的外观,整洁的水泥地面,家里有沙发、茶几、圆桌和洗衣机,后来,还买了一台14英寸彩电。
  那几年,家乡再来人,父亲会领着他们到我家来参观。在家乡人的夸赞声中,父亲脸上泛着红光,写满了成就感。
  1999年,单位分给顶替父亲当了建筑工人的弟弟一块宅基地。弟弟盖房期间,年近七十的父亲昼夜守在那里,用了一个夏天,帮着工人为他的小儿子盖起了一座高大宽敞的砖瓦起脊房。
  乔迁之喜,大家在一起相聚。父亲站在院外,静静地仰望着那座漂亮的建筑,客人和路过的同事纷纷给父亲道贺。父亲请他们进屋喝茶,神情中有一种平和的骄傲与自豪。
  聚会那天,父亲喝多了酒,说了很多话,但由于场面嘈杂,我没能听清父亲讲话的全部。但我仍然可从模糊的记忆阅出父亲的喜悦。
  多年以后,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后静心阅览那天模糊的记忆,我才陡然明白,原来就在那一天,父亲之所以那么的激动,是因为古稀之年的父亲终于实现了他一生中的那个为儿子盖一座好房的梦想。
其他文献
我生在庄子峁。我平凡的人生就像黄土高原上和庄子峁一样的山峦和沟壑,普通、沧桑,连绵不断。每一天迎来的每一寸阳光都那么炽烈,每一寸月光都那么柔和。在这块土地上,黄土高原就像母亲一样,把无数个庄子峁紧紧地裹在怀里,每一道车辙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  每每看到庄子峁的名字,每每听到有人说起庄子峁,我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激动,那是我的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现在,我闭上眼睛都能看到庄子峁,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有
期刊
每年大年初一,不管刮风还是下雪,我们总会登上环县西山文昌阁,怀着无比崇敬心情,瞻仰“万世师表”孔子圣像,感悟圣人精神风范,接受传统文化洗礼。  清晨,徒步穿越寓意“平步青云”的环江“步云桥”,沿着水泥台阶拾级而上。行至“润物亭”小息片刻,抿一口随身带的庙儿沟泉水,环视四周,成片的树木虽然失去了暖日的葱茏,但依然挺拔傲立,接受严寒考验,迎接春天到來。最是那松柏树,不畏大雪压顶,挺着脊梁,披着绿装,泰
期刊
初夏时节,花红树绿,草木葱茏。好友清湘约我去庄子峁看鲜明老家新建的生态农庄。  早晨自驾车从环县县城出发,沿国道211线向北二十公里上山。车子沿着绸带般乡村柏油路行驶,绕过几座山头后,车窗外山梁云端里,一块块紫花苜蓿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给残原山坡平添了无限生机。这就是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峁。  走近庄子峁,路上遇到拉砖的卡车、拉水的罐车、铺路的铲车、三轮农用车,压路车往来不断,熙熙攘攘的人群忙碌着,
期刊
周末小聚,朋友清湘说:父亲家法严厉,说一不二,他都当了乡党委书记,回老家父亲不发话不敢上炕。母亲慈祥贤惠,善解人意,她的一个笑容都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接着他又讲了一串严父慈母的往事。听了他的故事,我好似回到了慈母身边,仿佛她在呼唤我的乳名。  母亲很小就没了爹娘,是舅父领养大的。那年月,穷人家孩子早当家,母亲还是个半大娃娃就开始干农活。夏天,早上挖一筐猪草,摘一筐黄花。午饭后便赶着羊群出山放牧,日复
期刊
高晓松说:“曾经以为四十不惑,就是人到了四十歲,没有疑惑了,什么都能懂能得透彻了。但真到了不惑之年,才发现其意思是那些不懂的事,都不愿去探究了,也就不去疑惑了。”  这真是一种无奈的坦然和敞亮的豁达,也许就我所理解的“不惑”之惑吧?!  如今,我也是刚刚跨越不惑之年的门槛儿,看他人曾经的风景,回顾和展望自己的人生路。  一  在尚无中年阅历的生活里,开启沉甸甸的中年生活,总是从品咂父辈们曾经的光阴
期刊
喜欢上荷花,源自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意境,那种韵味和那种至纯至真的感情,仿佛看见了那浸润在荷花中透明的傲骨。  喜欢上荷花,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说的也是这一池荷花。百花之中,独有她驻颜有术,永葆青春之姿,绽放时清丽空灵,毫无凡俗之气,凋谢了也淡然风雅,不染尘埃,只是随波而去,有着无法形容的清爽和唯美。  喜欢上荷花,还
期刊
自小恋家,结了婚生了孩子好像还没有长大,一直想待在父母身边,睡梦里也经常围着他们转悠。  周五放了学,我归心似箭,急不可待,草草收拾行囊,匆匆登上了开往娘家的車子上。  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车窗外,夕阳的余晖把山坳染得彤红,清风悄悄穿过车窗玻璃缝隙爬上脸颊,一阵清凉,好不惬意。梯田多了,农庄也密了,亲切熟悉的小路越来越近……  上中学时,每个周日都要步行回家背干粮,一回到家,母亲总会做一顿臊子
期刊
家乡环县是一块瘠薄的土地,它凄楚的身影在我深邃的记忆中一直坚毅地耸立着。自小,我在它怀抱中茁长,沐浴着它的温暖,轻嗅着它的荒寒。它的形象,如一座高大的丰碑,照耀着我前行的坦途或泥泞。  三岁小孙女最爱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有一天,她看着看着,便嘟哝着小嘴说:“要是喜羊羊和我能做邻居就好了。”一句童言勾起了我对少年“羊倌”生活满满地回忆。  我家祖辈以种田养羊为生,父亲亦是如此。生产队那时,父
期刊
我的老家在大山里,山里有好多窑洞,有的铁将军把门,有的坍塌只剩下一眼窗户,有的已面目全非……但哪孔是谁家的,谁都能说个清楚。而我家连一个烂窟窿都没有。  这幾年政策好,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农村的家修得有模有样。但留守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门打拼去了。  父亲自小出外谋生。爷爷4个儿子,另家时父亲在外,没有分到土地,自然也没分到窑洞。不觉他过了天命之年,每每念叨老家连一孔窑
期刊
大千世界,植物万种,风情万种,而我独钟情于开着紫色花儿的苜蓿。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看似平凡的紫花苜蓿,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为茁壮成长,它要把顽强的根系伸往广袤深厚的黄土地。  我结缘苜蓿,是感恩苜蓿。在黄土地挣扎时,它曾维持过家人的生活;在人生旅途徜徉时,它成全过我的劳作;在珍惜生命感悟里,它启迪过我的思想。  越冬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