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预习是学生提前熟悉课时教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以此为基础明确课上学习的要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及时解决存在的疑问,加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吸收。基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提出有效预习的指导思路,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预习效率。笔者在下文中尝试分析有效指导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思路,旨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语文;指导思路
引言:
预习是课前导学的重要一步,参考学生的预习结果可以帮助达成“以学定教”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过程,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课前预习环节并没有得到重视,对教学活动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为弥补这个不足,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前预习环节中去。
1.指导预习过程,提升预习效率
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在指導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知识基础,合理设置预习任务。当前的小学语文预习指导实践显示,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方法做支撑,这对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不具积极影响[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预习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制定预习指导计划,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例如,学习《落花生》这节课时,笔者先让学生确定预习要求及基本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掌握字词的形、音和义,并标记出重点的片段及词汇。第二步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作品,在预习过程中利用网络工具及资料对作者资料及文章背景进行收集,全面掌握文章内容。其次,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寓意、书写顺序等,同时还要在预习过程中发现优美和意味深长的段落应该做好批注,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还可以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最后,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上预习时遇到的不懂问题和预习重点,还可以记录一些优美的语句,这样就能使课前预习更具有效性,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2.注意预习层次,合理布置任务
设计预习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布置层次性的学习任务,在任务难度上应该体现不同等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设计的预习内容如果太简单了,那些语文知识水平较好的学生无法得到学习上的满足,达不到良好的预习效果,同样的,如果预习的内容太难,对于那些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无法完成预习任务,打击他们学习自信心,也达不到最初预想的效果[2]。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里面有很多课后练习,教师在给学生设计预习内容时可以参考课本中的这些习题,因为这些习题都是围绕文本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而创设的,通过让学生完成类似的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了解,明确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如何,然后学会归纳知识难点,对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在上课针对性解决。例如,在《草原》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之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内容:“1. 出示句子:‘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①“洒脱”可换成什么词?②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2. 朗读课课文2-5自然段。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特点?3. 谈谈你怎样理解和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这些问题设计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从课文的内容入手,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深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感受蒙汉情深。
3.明确预习目标,凸显指向性
老师在设计预习单的时候要突出预习单的指向性,在预习单中提出对预习目标的明确要求,以保证学生能够精准参与预习过程,高效达成预习目标。
其一,对阅读速度的要求。阅读速度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统编版教材在选择课文的时候,随着学生年级增长逐渐增加文本长度,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依据具体的课文篇幅长短,教师要规定学生在多长时间内阅读完,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有意识引导学生训练阅读速度[3]。基于《松鼠》一课全篇共有900多个字,因此,在预习单中要围绕阅读速度设置要求。如《松鼠》这篇课文的预习单任务1:课文共()个自然段,我读了()遍,-共花了()分钟。(阅读小贴士:这篇课文的标准默读速度为3-4分钟,你达到了吗?)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在默读阶段能有意识地注意阅读的速度,向标准速度看齐,不断提升阅读速度。
其二,强调阅读效果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第三学段学生应达到的阅读要求。在自主阅读的预习单中,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自评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应有的阅读效果。如《松鼠》这篇课文的预习单任务2:通过预习阅读,我(a.能b.基本能c.还不能)(根据自身情况画√)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他们都会根据自身能力进行不同次数的阅读。90%的学生能够达到“能”以及“基本能”的阅读水平,即使个别学生一时可能“还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中可以有侧重地给予关注指导。这样,通过“给标准”的预习单设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应达到的阅读层次,实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结语:
综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课上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课前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此外,渗透课前预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摄取丰富的学科知识,让学生善于思考、干预质疑,真正发挥课前自主预习的作用。笔者以统编版教材为主,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预习的指导思路展开分析,以期提高课程指导水平,推动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丽霞.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意识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98.
[2]张志英.论小学语文自主预习能提高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132.
[3]吴春华论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7,4(35):20.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语文;指导思路
引言:
预习是课前导学的重要一步,参考学生的预习结果可以帮助达成“以学定教”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过程,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课前预习环节并没有得到重视,对教学活动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为弥补这个不足,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前预习环节中去。
1.指导预习过程,提升预习效率
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在指導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知识基础,合理设置预习任务。当前的小学语文预习指导实践显示,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方法做支撑,这对小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不具积极影响[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预习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制定预习指导计划,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例如,学习《落花生》这节课时,笔者先让学生确定预习要求及基本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掌握字词的形、音和义,并标记出重点的片段及词汇。第二步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作品,在预习过程中利用网络工具及资料对作者资料及文章背景进行收集,全面掌握文章内容。其次,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寓意、书写顺序等,同时还要在预习过程中发现优美和意味深长的段落应该做好批注,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还可以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最后,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上预习时遇到的不懂问题和预习重点,还可以记录一些优美的语句,这样就能使课前预习更具有效性,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2.注意预习层次,合理布置任务
设计预习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布置层次性的学习任务,在任务难度上应该体现不同等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设计的预习内容如果太简单了,那些语文知识水平较好的学生无法得到学习上的满足,达不到良好的预习效果,同样的,如果预习的内容太难,对于那些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无法完成预习任务,打击他们学习自信心,也达不到最初预想的效果[2]。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里面有很多课后练习,教师在给学生设计预习内容时可以参考课本中的这些习题,因为这些习题都是围绕文本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而创设的,通过让学生完成类似的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了解,明确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如何,然后学会归纳知识难点,对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在上课针对性解决。例如,在《草原》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之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内容:“1. 出示句子:‘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①“洒脱”可换成什么词?②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2. 朗读课课文2-5自然段。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特点?3. 谈谈你怎样理解和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这些问题设计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从课文的内容入手,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深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感受蒙汉情深。
3.明确预习目标,凸显指向性
老师在设计预习单的时候要突出预习单的指向性,在预习单中提出对预习目标的明确要求,以保证学生能够精准参与预习过程,高效达成预习目标。
其一,对阅读速度的要求。阅读速度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统编版教材在选择课文的时候,随着学生年级增长逐渐增加文本长度,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依据具体的课文篇幅长短,教师要规定学生在多长时间内阅读完,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有意识引导学生训练阅读速度[3]。基于《松鼠》一课全篇共有900多个字,因此,在预习单中要围绕阅读速度设置要求。如《松鼠》这篇课文的预习单任务1:课文共()个自然段,我读了()遍,-共花了()分钟。(阅读小贴士:这篇课文的标准默读速度为3-4分钟,你达到了吗?)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在默读阶段能有意识地注意阅读的速度,向标准速度看齐,不断提升阅读速度。
其二,强调阅读效果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第三学段学生应达到的阅读要求。在自主阅读的预习单中,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自评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应有的阅读效果。如《松鼠》这篇课文的预习单任务2:通过预习阅读,我(a.能b.基本能c.还不能)(根据自身情况画√)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他们都会根据自身能力进行不同次数的阅读。90%的学生能够达到“能”以及“基本能”的阅读水平,即使个别学生一时可能“还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中可以有侧重地给予关注指导。这样,通过“给标准”的预习单设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应达到的阅读层次,实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结语:
综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课上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课前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此外,渗透课前预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摄取丰富的学科知识,让学生善于思考、干预质疑,真正发挥课前自主预习的作用。笔者以统编版教材为主,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预习的指导思路展开分析,以期提高课程指导水平,推动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丽霞.对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预习意识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98.
[2]张志英.论小学语文自主预习能提高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132.
[3]吴春华论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7,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