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责任感、时间概念,同时还需要家庭予以配合。
【关键词】幼小衔接;沟通;合作交往能力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使之过渡和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幼小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首先,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地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同时,请小学生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交流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也可以组织安排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作息时间、课本、教室等等,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工作。
二、要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交往能力的培养。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习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地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其次,要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不断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培养他们的习惯养成。
三、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一般依赖于兴趣是否浓厚。幼儿进入小学后,如果单单从兴趣出发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有时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入手,使他们产生必须完成任务的责任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教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多引导,如果布置了任务一定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要落实。例如:每个班级都有自然角,自然角每天必须有值日生负责浇水,可是有时候时间久了孩子们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有些孩子就会粗心大意,忘记了自己的任务,疏于照料自然角,自然角的植物就会生病枯萎。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老师们该如何做呢?老师可以利用“小小监督员”,让他们去检查和提醒值日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如何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老师们一定也要重视,不仅要把任务交代明确,并且要随时掌握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幼儿升入大班后,教师会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教师去掉了以前写通知告知家长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并且把任务内容说给家长听,比如亲子合作用废旧材料做手工、听听说说新闻等,这样的作业不但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提高了幼儿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可以清楚地向家长传达老师的要求和任务。
四、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在大班下学期,除了常规的幼儿园生活和游戏,教师可以给幼儿安排一些类似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如集体授课学习某些预备性知识,诸如学写数字、学写自己的名字、认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汉字等。集体授课的时间可在20—30分钟。家长也要逐步培养孩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要适当地减少孩子午睡和游戏时间,小学一般上午11:30放学,下午1:40左右上学,除去路途和吃饭时间,中午有很少的时间午休,让孩子作息时间与学校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开学后不适应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五、要积极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
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家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身体状况、学习品质和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所以,应重视并且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让他们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和教师同事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幼小衔接工作一定会顺利进行。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衔接工作,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幼小衔接工作能使幼儿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只有帮助幼儿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才能使幼儿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成功地迈出其人生成长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幼小衔接;沟通;合作交往能力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使之过渡和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幼小衔接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首先,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首先是幼儿园教师方面,需要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表现,特别是每个孩子的长项是什么,使小学教师尽快地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使孩子入学后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小学教师要注意多向幼儿园靠拢,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注意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方式,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同时,请小学生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交流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也可以组织安排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作息时间、课本、教室等等,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工作。
二、要加强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交往能力的培养。大班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活动,也注意了同伴的活动,有了主动向别人学习的愿望。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点,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在参观、活动中有目的地向别人进行提问,体验在寻找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快乐,并提供不同材料,让材料去刺激幼儿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等等,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与他人主动交往。其次,要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不断体验合作的意义,抓住时机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强化幼儿合作的行为。对于一些比较自私的幼儿,引导他们认识到怎样与别人交往,让他们明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培养他们的习惯养成。
三、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一般依赖于兴趣是否浓厚。幼儿进入小学后,如果单单从兴趣出发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有时效果甚微。所以,教师要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入手,使他们产生必须完成任务的责任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教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多引导,如果布置了任务一定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要落实。例如:每个班级都有自然角,自然角每天必须有值日生负责浇水,可是有时候时间久了孩子们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有些孩子就会粗心大意,忘记了自己的任务,疏于照料自然角,自然角的植物就会生病枯萎。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老师们该如何做呢?老师可以利用“小小监督员”,让他们去检查和提醒值日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如何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老师们一定也要重视,不仅要把任务交代明确,并且要随时掌握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幼儿升入大班后,教师会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教师去掉了以前写通知告知家长的方式,让幼儿自己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并且把任务内容说给家长听,比如亲子合作用废旧材料做手工、听听说说新闻等,这样的作业不但增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提高了幼儿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可以清楚地向家长传达老师的要求和任务。
四、要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在大班下学期,除了常规的幼儿园生活和游戏,教师可以给幼儿安排一些类似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如集体授课学习某些预备性知识,诸如学写数字、学写自己的名字、认读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汉字等。集体授课的时间可在20—30分钟。家长也要逐步培养孩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要适当地减少孩子午睡和游戏时间,小学一般上午11:30放学,下午1:40左右上学,除去路途和吃饭时间,中午有很少的时间午休,让孩子作息时间与学校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开学后不适应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五、要积极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
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家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身体状况、学习品质和态度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所以,应重视并且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让他们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和教师同事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幼小衔接工作一定会顺利进行。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衔接工作,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幼小衔接工作能使幼儿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只有帮助幼儿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才能使幼儿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成功地迈出其人生成长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