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皖南地区有着独特的资源条件,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需结合皖南特色,迎合地方发展需求。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企业的联动作用以及政府的支撑作用,培养出人文素养高、专业技能强,拥有创新思维且服务地方意识强的应用型人才。
关 键 词: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皖南地区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基于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皖南地区已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点带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以黄山、九华山、方特等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旅游景区构成文化旅游基本骨架;以徽文化、黄梅戏、芜湖铁画、“文房四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成为皖南地区区域识别度高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的基本支撑;以皖南文化为核心,现代科技为手段所形成的影视传媒、数字动漫、演艺演出为主导的多元化现代创意产业。[1]
二、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及培养目标
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人才供给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依托艺术类专业,培养音乐、美术、传媒等领域的人才,虽然皖南各大高校均艺术或传媒类专业,如安庆师范大学开办黄梅戏专业,但没有艺术类本科院校,人才数量供应不足。且皖南地区高校并没有艺术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高层次人才培育能力不足。
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因此,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培养熟知皖南文化的知识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储备,如策划类人才、艺术设计类人才、新闻传播类人才等等,对这些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系统掌握皖南文化。 [2]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各种优势要素的聚集,皖南地区除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外,其他资源优势并不突出,以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为改变现状,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积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深耕“文化+旅游业”为核心,多元化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三、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皖南高校发挥人才培养主体功能
1.改革文创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实现专业建设合理化
高校专业是孵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合理的专业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结合前文分析可知,皖南高校文创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是数量不够,二是高校层次低导致的专业乏力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主要方法,一是要在合理评估基础上增设相关专业。二是要联合高层次院校提升人才输出的质量,与其他地区,如合肥、杭州、上海等地高层次院校加强合作,联合创办硕博点,外聘优秀教师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
2.实施课程改革,契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
(1)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构建多学科交叉的通识课程体系
美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以人文艺术类课程为主,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新生入学前两年都要学习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多学科知识,单一学科体系较难培育出综合人文素养高的人才,因此,要重视多学科交叉的通识课程教育建设。
(2)以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实现知识型向创新型课程改革
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皖南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原始加工阶段,缺乏皖南地域文化识别度高、创新创意新技术水平高的创意产品,产业发展受限。因此,为了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创新素养,皖南高校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培养出好奇心浓厚、求知欲旺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学生。 [4]要将探究型学习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围绕课题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培养创新型思维。
(3)以专精尖人才培育为目标,实施技能专业化课程建设
与国内一流高校相比,皖南地区高校持有资源条件如师资、技术、学术资源等较为不足,很难培育出技能多样化的高管型、大师型等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因此,培育在某一行业领域有扎实专业技能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
(二)地方企业发挥人才培养联动功能
地方文化企业是推动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另外,由于皖南地区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竞争实力弱的问题,一旦与高校人才培育阶段脱离,将很难吸纳毕业生进驻企业。因此,结合皖南地区实际情况,地方文化企业在人才培育上应充分发挥与高校的联动作用。地方文化企业协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加大了皖南地区留住人才的可能性,又实现了人才能力提升的目标。
(三)地方政府发挥人才培养支撑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单靠学校和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支撑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要明确重点扶持方向,皖南地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要求政府应重视文化旅游人才的培育,为核心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政府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将为皖南地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保障。
皖南作为安徽省的文化重镇,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皖南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省的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在皖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中,一方面要解决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要立足皖南区域特色,解决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皖南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应以皖南地区高校为核心主体,联合皖南地方政府、地方企业通过三方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服务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參考文献
[1]陆林,姚国荣.皖南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N].安徽日报,2014.
[2]张小明.皖南文化资源特征及其文化产业人才能力要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3]邹克瑾.基于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高校艺术类人才素养培育研究[J].艺术工作,2020(02).
作者简介:陶海香(1994-),安徽当涂人,黄山学院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发展
关 键 词: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皖南地区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基于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皖南地区已初步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点带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以黄山、九华山、方特等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旅游景区构成文化旅游基本骨架;以徽文化、黄梅戏、芜湖铁画、“文房四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成为皖南地区区域识别度高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的基本支撑;以皖南文化为核心,现代科技为手段所形成的影视传媒、数字动漫、演艺演出为主导的多元化现代创意产业。[1]
二、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及培养目标
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人才供给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依托艺术类专业,培养音乐、美术、传媒等领域的人才,虽然皖南各大高校均艺术或传媒类专业,如安庆师范大学开办黄梅戏专业,但没有艺术类本科院校,人才数量供应不足。且皖南地区高校并没有艺术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高层次人才培育能力不足。
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因此,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是培养熟知皖南文化的知识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储备,如策划类人才、艺术设计类人才、新闻传播类人才等等,对这些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系统掌握皖南文化。 [2]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各种优势要素的聚集,皖南地区除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外,其他资源优势并不突出,以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为改变现状,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积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深耕“文化+旅游业”为核心,多元化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三、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皖南高校发挥人才培养主体功能
1.改革文创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实现专业建设合理化
高校专业是孵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合理的专业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结合前文分析可知,皖南高校文创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是数量不够,二是高校层次低导致的专业乏力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主要方法,一是要在合理评估基础上增设相关专业。二是要联合高层次院校提升人才输出的质量,与其他地区,如合肥、杭州、上海等地高层次院校加强合作,联合创办硕博点,外聘优秀教师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
2.实施课程改革,契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
(1)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构建多学科交叉的通识课程体系
美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以人文艺术类课程为主,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新生入学前两年都要学习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多学科知识,单一学科体系较难培育出综合人文素养高的人才,因此,要重视多学科交叉的通识课程教育建设。
(2)以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实现知识型向创新型课程改革
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皖南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原始加工阶段,缺乏皖南地域文化识别度高、创新创意新技术水平高的创意产品,产业发展受限。因此,为了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创新素养,皖南高校要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培养出好奇心浓厚、求知欲旺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学生。 [4]要将探究型学习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围绕课题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培养创新型思维。
(3)以专精尖人才培育为目标,实施技能专业化课程建设
与国内一流高校相比,皖南地区高校持有资源条件如师资、技术、学术资源等较为不足,很难培育出技能多样化的高管型、大师型等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因此,培育在某一行业领域有扎实专业技能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
(二)地方企业发挥人才培养联动功能
地方文化企业是推动皖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另外,由于皖南地区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竞争实力弱的问题,一旦与高校人才培育阶段脱离,将很难吸纳毕业生进驻企业。因此,结合皖南地区实际情况,地方文化企业在人才培育上应充分发挥与高校的联动作用。地方文化企业协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加大了皖南地区留住人才的可能性,又实现了人才能力提升的目标。
(三)地方政府发挥人才培养支撑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单靠学校和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支撑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要明确重点扶持方向,皖南地区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要求政府应重视文化旅游人才的培育,为核心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政府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将为皖南地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保障。
皖南作为安徽省的文化重镇,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皖南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省的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在皖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中,一方面要解决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要立足皖南区域特色,解决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皖南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应以皖南地区高校为核心主体,联合皖南地方政府、地方企业通过三方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服务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參考文献
[1]陆林,姚国荣.皖南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N].安徽日报,2014.
[2]张小明.皖南文化资源特征及其文化产业人才能力要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3]邹克瑾.基于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高校艺术类人才素养培育研究[J].艺术工作,2020(02).
作者简介:陶海香(1994-),安徽当涂人,黄山学院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