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整个出版业增幅乏力、动销乏力,但总体看来文艺图书的增幅还是高于平均增幅水平的。”近日,在哈尔滨举行的2008年全国文图联发行研讨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用几个乏力概括了今年出版业的状况。
就文学类图书选题来说,自2000年以后,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其占全部图书选题品种的比例却是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同时,市场集中度也在降低,文图联中传统的文学类出版社,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其他出版社的冲击。文图联各个成员社每年确定的文学类选题的数量,占全年文学类图书选题数量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几年来均没有达到占领文学选题半壁江山的程度。
文学图书空前繁荣,原因何在
文学类图书选题总量增加,市场集中度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出版行政管理逐步“放开”,各个出版社的出版范围逐步扩大,原来从不出版文学类图书的出版社,从2000年起,也开始向文学出版领域进军。
二是文学类图书的出版往往不受版权的限制,如出版中国和外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些出版物没有稿酬,不受版权制约,因此造成了近几年来名著出版的“过热”。以《红楼梦》为例,近几年来共出版相关图书927种,其中原著就有523种之多。而《三国演义》原著也有593种之多。
三是从2003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图书馆装备热潮”,也为文学市场的“相对繁荣”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高定价、低折扣的销售策略也不断刺激着文学读物的出版,出现了整套的散文、整套的名著、整套的名人传记、整套的文集、整套的新课标读物等等。名著出版、传记类图书出版的选题重复现象非常严重。
四是新锐作家、80后作家成长速度过快,整个文学市场显现出“不均势”的现象。在此次文图联研讨会上,潘凯雄说,现在100种畅销书中,传统作家的作品也只有20种左右,其他主要是网络小说、青春读物、类型小说等,这些在既有文学观念中“不入流”的作品,正成为文学畅销书的主流。
与此同时,当代文学作品质量不高,“以品种争优势”的出版策略,也成为各个出版社争相出版文学类图书的重要原因。
面对挑战,文艺社应对有招
在表面红火的情况下,文艺类图书市场也正在遭遇着各种挑战,如优质资源的恶性竞争、传统作家的没落、数字出版的兴起等。面对这种种变化,一些传统的文艺类图书出版社也在寻求突破。
对于因一部《鬼吹灯》而声名鹊起的安徽文艺出版社,业内有人曾质疑其后续发展动力。对此,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正功介绍说,在集团的支持下,安徽文艺社确立了以后的主攻方向,即以原创的当代文学作品和音乐类图书为主。同时还确定了新的战术,即长短线选题相结合;走市场图书与获奖图书相结合;大众书与教育书相结合;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相结合。
“机制创新,营销为先”应该是重庆出版社近几年崛起的法宝。“集团成立后,把大家都赶了出去,成了野孩子,需要自己找食吃。”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公司总经理高岭说,现在每出版一本书都要由发行部门与编辑部门共同投资,此时编辑发行人员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卖书,而是经营。如果一本书印数在5万册以上,那么图书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拿出完备的营销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负责提炼基本卖点写书评以及媒体宣传策划,发行人员负责调研及卖场的销售方案。高岭说《碧奴》、《女心理师》的畅销,就是缘于发行人员与编辑完美配合的结果。
当然除了在管理上、机制上寻求突破外,有一些也在试着做一些文学类出版社产品结构的调整。在文图联会上,有人追问近来在健康养生类图书上大做文章的江苏文艺出版社 “是否是华丽转身”。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程森说,江苏文艺社仍想在文学类图书上有所作为,但在集团的统一调整下,撇开了教材、教辅的江苏文艺社为了尽快恢复现在的水平,也会把健康类图书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的板块。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认为,目前在文学图书市场上,优质稿源无序竞争太厉害,造成作者把稿酬抬得太高,已使出版社失去了利润空间。而音乐图书的版税相对规范,因而他们更愿意向音乐图书、音乐教材的出版上倾斜。但随着教材循环使用的推进,教材的利润也降到了最低点,日子也不再好过。
相比以上这几家社而言,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转型应该更早。从2000年开始,他们的非文学类图书选题就明显上升,出版了以工业技术类图书为代表的非文学类图书,并且逐渐成为自己的出版特色。虽然从2004年开始,这些选题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是该社依然将非文学类图书选题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过,该社出版的绝不是什么机械制造等“纯工业类”图书,他们打的是工业技术中的文化牌,如《风格与流派》、《理性与浪漫的交织》等。
就文学类图书选题来说,自2000年以后,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其占全部图书选题品种的比例却是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同时,市场集中度也在降低,文图联中传统的文学类出版社,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其他出版社的冲击。文图联各个成员社每年确定的文学类选题的数量,占全年文学类图书选题数量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几年来均没有达到占领文学选题半壁江山的程度。
文学图书空前繁荣,原因何在
文学类图书选题总量增加,市场集中度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出版行政管理逐步“放开”,各个出版社的出版范围逐步扩大,原来从不出版文学类图书的出版社,从2000年起,也开始向文学出版领域进军。
二是文学类图书的出版往往不受版权的限制,如出版中国和外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些出版物没有稿酬,不受版权制约,因此造成了近几年来名著出版的“过热”。以《红楼梦》为例,近几年来共出版相关图书927种,其中原著就有523种之多。而《三国演义》原著也有593种之多。
三是从2003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图书馆装备热潮”,也为文学市场的“相对繁荣”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高定价、低折扣的销售策略也不断刺激着文学读物的出版,出现了整套的散文、整套的名著、整套的名人传记、整套的文集、整套的新课标读物等等。名著出版、传记类图书出版的选题重复现象非常严重。
四是新锐作家、80后作家成长速度过快,整个文学市场显现出“不均势”的现象。在此次文图联研讨会上,潘凯雄说,现在100种畅销书中,传统作家的作品也只有20种左右,其他主要是网络小说、青春读物、类型小说等,这些在既有文学观念中“不入流”的作品,正成为文学畅销书的主流。
与此同时,当代文学作品质量不高,“以品种争优势”的出版策略,也成为各个出版社争相出版文学类图书的重要原因。
面对挑战,文艺社应对有招
在表面红火的情况下,文艺类图书市场也正在遭遇着各种挑战,如优质资源的恶性竞争、传统作家的没落、数字出版的兴起等。面对这种种变化,一些传统的文艺类图书出版社也在寻求突破。
对于因一部《鬼吹灯》而声名鹊起的安徽文艺出版社,业内有人曾质疑其后续发展动力。对此,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正功介绍说,在集团的支持下,安徽文艺社确立了以后的主攻方向,即以原创的当代文学作品和音乐类图书为主。同时还确定了新的战术,即长短线选题相结合;走市场图书与获奖图书相结合;大众书与教育书相结合;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相结合。
“机制创新,营销为先”应该是重庆出版社近几年崛起的法宝。“集团成立后,把大家都赶了出去,成了野孩子,需要自己找食吃。”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公司总经理高岭说,现在每出版一本书都要由发行部门与编辑部门共同投资,此时编辑发行人员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卖书,而是经营。如果一本书印数在5万册以上,那么图书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拿出完备的营销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负责提炼基本卖点写书评以及媒体宣传策划,发行人员负责调研及卖场的销售方案。高岭说《碧奴》、《女心理师》的畅销,就是缘于发行人员与编辑完美配合的结果。
当然除了在管理上、机制上寻求突破外,有一些也在试着做一些文学类出版社产品结构的调整。在文图联会上,有人追问近来在健康养生类图书上大做文章的江苏文艺出版社 “是否是华丽转身”。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程森说,江苏文艺社仍想在文学类图书上有所作为,但在集团的统一调整下,撇开了教材、教辅的江苏文艺社为了尽快恢复现在的水平,也会把健康类图书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的板块。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认为,目前在文学图书市场上,优质稿源无序竞争太厉害,造成作者把稿酬抬得太高,已使出版社失去了利润空间。而音乐图书的版税相对规范,因而他们更愿意向音乐图书、音乐教材的出版上倾斜。但随着教材循环使用的推进,教材的利润也降到了最低点,日子也不再好过。
相比以上这几家社而言,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转型应该更早。从2000年开始,他们的非文学类图书选题就明显上升,出版了以工业技术类图书为代表的非文学类图书,并且逐渐成为自己的出版特色。虽然从2004年开始,这些选题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是该社依然将非文学类图书选题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过,该社出版的绝不是什么机械制造等“纯工业类”图书,他们打的是工业技术中的文化牌,如《风格与流派》、《理性与浪漫的交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