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的“失语”现象已是多见,然而这一情况在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更为常见,平时富有灵气、极具个性的学生,一到作文课就寡言少语。无论是平时教师要求完成的周记,还是作文课作业,甚至是考试时写的作文,很少能看到有感而发的作文,多的是千篇一律、老生常谈的内容。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套题作文的禁锢?是教师过多的管束?还是学生的内心根本就没有真情实感要抒发?针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面进行重点解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综合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242-01
基于以上学生作文创作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综合实践,缺乏生活体验。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作文回归生活,重构小学生的综合实践和作文创作的体验。具体分析如下:
一、注意作文生活素材的积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表现出了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平衡性,表现出了学生平时对各种知识的积累程度。课改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入门之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得更好,我们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丰富个性体验。可以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多的创造和利用周围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首先,我利用平时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去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获取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内心体验。如:利用学校结合重大节日举办的游艺会、联欢会、演讲会等集会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新闻发布会、辩论赛、文化沙龙等活动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集体生活的独特体验。
二、用心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切实感悟,才能产生实在的内心体验。把这种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为此,我提出了两个结合的观点:
(1)阅读与习作相结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对各种动植物、景物、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等。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并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情感与需要相结合。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一种是情感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更自然,更真实,更富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它所表现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和个性展示。文学上有一种观点说“写作是情感的宣泄”。为了让学生对习作活动保持持久的热情,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每学期的习作训练中都安排了许多课外小练笔和一些自命题作文。这些习作练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形式由自己裁定,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让学生自由倾吐,自然成文。这样以来,习作就真正成为了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三、密切联系生活,培养习作兴趣
生活是习作的源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将作文与生活挂起钩来,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小学作文的每一步都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
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常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并指出,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重视观察,善于观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中重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课后指导学生在家养蚕、养金鱼、养蝌蚪等小动物;或种花、种菜、种向日葵等,认真观察这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边观察,边记录。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习作兴致。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引导学生写简短的观察日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还经常把学生的习作办成墙报、小报,选送报刊,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把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与习作挂起钩来,消除了学生没东西写的畏难心理。
四、结语
总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学生从生活中的各类综合实践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也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更好地了解了生活。未来社会需要的就是活生生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人,以促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这也是我们构想“让作文回归生活,让综合实践强化学生作文体验”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喜清.小学作文教学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2).
[2]熊艳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09(10).
[3]赖惠英.习作贵有真情实感――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1).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综合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242-01
基于以上学生作文创作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综合实践,缺乏生活体验。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作文回归生活,重构小学生的综合实践和作文创作的体验。具体分析如下:
一、注意作文生活素材的积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表现出了学生语文水平发展的平衡性,表现出了学生平时对各种知识的积累程度。课改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入门之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得更好,我们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丰富个性体验。可以以实践为载体,尽可能多的创造和利用周围的条件,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首先,我利用平时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去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获取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强内心体验。如:利用学校结合重大节日举办的游艺会、联欢会、演讲会等集会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新闻发布会、辩论赛、文化沙龙等活动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集体生活的独特体验。
二、用心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对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切实感悟,才能产生实在的内心体验。把这种体验真实地表达出来,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有个性的习作。为此,我提出了两个结合的观点:
(1)阅读与习作相结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教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章或是结构清晰,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构思独特,对学生的习作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广泛摄取素材的基础上,首先以这些范文为对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如对各种动植物、景物、场面的描写和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等。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如如何写人记事,如何写景状物,并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找到联系点,用以指导自己的习作实践。
(2)情感与需要相结合。学生习作的需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需要,如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一种是情感需要,如倾诉喜怒哀乐、记录所思所感。其中,学生的情感需要完全是从内心出发,更自然,更真实,更富于自己的个性特点,它所表现的是学生习作时的真情流露和个性展示。文学上有一种观点说“写作是情感的宣泄”。为了让学生对习作活动保持持久的热情,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每学期的习作训练中都安排了许多课外小练笔和一些自命题作文。这些习作练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形式由自己裁定,力求从学生本能的性情出发,让学生自由倾吐,自然成文。这样以来,习作就真正成为了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写作也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切实需要。
三、密切联系生活,培养习作兴趣
生活是习作的源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将作文与生活挂起钩来,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小学作文的每一步都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
针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常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并指出,他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重视观察,善于观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中重视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课后指导学生在家养蚕、养金鱼、养蝌蚪等小动物;或种花、种菜、种向日葵等,认真观察这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边观察,边记录。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习作兴致。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引导学生写简短的观察日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还经常把学生的习作办成墙报、小报,选送报刊,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把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与习作挂起钩来,消除了学生没东西写的畏难心理。
四、结语
总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关键。学生从生活中的各类综合实践中学会了作文,张扬了个性,也从作文中学会了做人,更好地了解了生活。未来社会需要的就是活生生有个性的、有思想的人,以促进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这也是我们构想“让作文回归生活,让综合实践强化学生作文体验”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喜清.小学作文教学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2).
[2]熊艳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09(10).
[3]赖惠英.习作贵有真情实感――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感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