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es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思路(略)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教法:点播法,情景教学法;学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分工合作讨论学习法;2.教具:PPT课件(插入背景音乐),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唐代诗歌,在这里,我们既领略了李白诗歌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瑰丽雄奇,也领悟了杜甫诗歌那忧国忧民、感怀伤世的沉郁顿挫,还领会了白居易诗歌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平易通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这位诗人,他也曾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也曾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也曾怨“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他也曾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就是李商隐。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那就是《锦瑟》。
  (二)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略)
  (三)精讲互动:小组讨论显智慧
  初步感知了诗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几个小问题。(多媒体展示)
  (四)了解诗歌内容(写什么)
  1.诗歌以“锦瑟”开头,首联诗人借写“锦瑟”有何作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这里用了起兴的手法,以锦瑟来喻指人生。这五十弦的锦瑟,弹奏出繁复的音节,这多么像那纷繁复杂的人生往事啊,听见这清幽哀怨的瑟声,不由得勾起了诗人对那些人生往事的追溯。2.在诗人看来,他的一生究竟如何?像什么一样?明确:像梦境一样。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甚至于搞不清究竟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莊周?在物我混同中浑然忘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境啊。可以说诗人的一生都在追怀着如梦一般的美好情感。正如当代学者张中行在《诗词读写丛话》里谈到的一样,“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他也曾年少痴狂,他也曾心忧天下,他也曾心有灵犀,他也曾举案齐眉。但是,他的人生却也像这梦境一样,虚缈迷离,难以揣测,难以捉摸,难以把握。在诗人这(如梦的)一生中却始终有一种情思,诗人借什么来表现这种情思?明确:望帝之思。3.怎样理解“望帝春心托杜鹃”之意?明确:蜀帝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是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如此心心念念?(悔恨、痛心、怨愤)是在痛心,是在忧国,但是在诗人李商隐身上,却又不仅仅如此。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感,可以关乎爱情,可以关乎身世,可以关乎理想,可以关乎一切美好的情感。在作者看来,这美好的情感像什么?明确:像海中的明珠,像日下的暖玉。4.颈联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明确:鲛人泣泪,化为珍珠,但这明珠却遗于沧海,不为人知。当然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如此精妙却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这一切的美好总是不能美满,总是难以企及。5.二、三两联诗人用了什么手法?为诗歌勾勒出怎样的意境?明确:用典、象征,诗人集中使用了庄生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等典故,而这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空幻、神秘、模糊、纯洁等特点,为诗歌营造出一种不可言传的迷离美,朦胧美。在这迷离朦胧之中,诗人不禁发出了一声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6.怎样理解“可”与“惘然”?明确:“可”即难道,哪能。可待追忆,说是不追忆,但分明已然在追忆。只是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难以捉摸了。
  (五)解读主旨(为什么)
  各抒己见谈想法:诗歌的内容看完了,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这首诗歌究竟在写什么?诗中这美好的情境到底是什么?诗人殷切思念的是什么?他又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有人说他在悼念亡妻,有人说他在追忆爱情,有人说他在感怀身世等等。你认为这首诗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主旨?是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现实?关于身世?还是关于人生价值或是其它呢?
  明确: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浩叹。可以说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斯芬克斯之谜”。但是它的艺术魅力,它在人心灵上引起的共鸣,却是每个读者最真实具体的感受。我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四、课堂小结
  梁启超在《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中所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具有神秘性的。”是啊,波澜壮阔是美,曲折委婉也是美。简洁明快是美,朦胧含蓄同样是美。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抛砖引玉,引出同学们对美的更多的思索,更多的追求。
  五、布置作业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44“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写在书上。
其他文献
学习内容:词汇:together , interest , Germany , India  短语:talk about , take some pictures , get together (with sb.) , places of interest , each of you , have a wonderful time, want to do sth , plan to do sth
期刊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重庆谈判的背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战胜利。人们都沉浸在在和平美好的明天的憧憬之中,十年内戰,八年抗日,人们太渴望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了。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期刊
【内容摘要】“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音乐教改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课堂器乐教学中,以审美为核心,努力贯彻参与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愉悦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器乐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的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赛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  【关键词】中
期刊
教材分析:《我的环保小搭档》这一活动主题来自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之主题四,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来理解时代“绿色与环保”的大主题,通过了解环保与环保工具、环保行为、环保习惯的关系,学会用环保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愿意利用环保搭档来改造生活与环境,从而去追求一种更美好、更环保,更富有创意的生活。  教学理念:《新课标》指
期刊
一、总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期刊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52页,分数乘分数.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口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与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幼儿教育已经被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现代教育者与家长朋友的亲眯。《指南》指出“幼儿应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到一定高度”。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三个部分,由于受到材料、教育形式等因素的限制,绘画活动则成为了幼儿创意性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幼儿绘画活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幼
期刊
Teaching Analysis學情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已经学习并初步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通过口语交际和故事讲述,进行口头和听力两方面的输出,加深理解相关词汇和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  Textbook Analysis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12 Section B第一部分,学习如何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记叙文写作。
期刊
观察者姓名:陈建宁;儿童姓名:孙源悦;观察日期: 11月21日;儿童准确年龄:3岁;儿童性别:女;观察时间:区域活动时间;使用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等;儿童人数:1人;观察区域材料介绍:刺猬模型操作板(选择性)、各种果壳、豆类、水果小图片。  发生了什么:孙源悦是一个爱动、可爱的小姑娘。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很高,所以小朋友们一叫她,她立刻就转移兴趣,注意力差,像娃娃家积木区,能玩得很high的“动”游
期刊
一、重视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1、游戏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小学低段年纪的学生虽然进入了学龄初期阶段,但是他们的儿童天生的活跃性和好奇心并没有减弱,游戏对儿童来说,仍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我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师生“同戏共乐”的教学方法,使游戏融入课堂中,在游戏的乐趣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激起学生的美术兴趣,从中获得知识和审美的感受能力,例如:我在上本学期《动物唱歌的模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