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思路(略)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教法:点播法,情景教学法;学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分工合作讨论学习法;2.教具:PPT课件(插入背景音乐),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唐代诗歌,在这里,我们既领略了李白诗歌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瑰丽雄奇,也领悟了杜甫诗歌那忧国忧民、感怀伤世的沉郁顿挫,还领会了白居易诗歌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平易通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这位诗人,他也曾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也曾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也曾怨“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他也曾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就是李商隐。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那就是《锦瑟》。
(二)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略)
(三)精讲互动:小组讨论显智慧
初步感知了诗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几个小问题。(多媒体展示)
(四)了解诗歌内容(写什么)
1.诗歌以“锦瑟”开头,首联诗人借写“锦瑟”有何作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这里用了起兴的手法,以锦瑟来喻指人生。这五十弦的锦瑟,弹奏出繁复的音节,这多么像那纷繁复杂的人生往事啊,听见这清幽哀怨的瑟声,不由得勾起了诗人对那些人生往事的追溯。2.在诗人看来,他的一生究竟如何?像什么一样?明确:像梦境一样。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甚至于搞不清究竟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莊周?在物我混同中浑然忘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境啊。可以说诗人的一生都在追怀着如梦一般的美好情感。正如当代学者张中行在《诗词读写丛话》里谈到的一样,“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他也曾年少痴狂,他也曾心忧天下,他也曾心有灵犀,他也曾举案齐眉。但是,他的人生却也像这梦境一样,虚缈迷离,难以揣测,难以捉摸,难以把握。在诗人这(如梦的)一生中却始终有一种情思,诗人借什么来表现这种情思?明确:望帝之思。3.怎样理解“望帝春心托杜鹃”之意?明确:蜀帝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是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如此心心念念?(悔恨、痛心、怨愤)是在痛心,是在忧国,但是在诗人李商隐身上,却又不仅仅如此。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感,可以关乎爱情,可以关乎身世,可以关乎理想,可以关乎一切美好的情感。在作者看来,这美好的情感像什么?明确:像海中的明珠,像日下的暖玉。4.颈联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明确:鲛人泣泪,化为珍珠,但这明珠却遗于沧海,不为人知。当然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如此精妙却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这一切的美好总是不能美满,总是难以企及。5.二、三两联诗人用了什么手法?为诗歌勾勒出怎样的意境?明确:用典、象征,诗人集中使用了庄生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等典故,而这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空幻、神秘、模糊、纯洁等特点,为诗歌营造出一种不可言传的迷离美,朦胧美。在这迷离朦胧之中,诗人不禁发出了一声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6.怎样理解“可”与“惘然”?明确:“可”即难道,哪能。可待追忆,说是不追忆,但分明已然在追忆。只是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难以捉摸了。
(五)解读主旨(为什么)
各抒己见谈想法:诗歌的内容看完了,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这首诗歌究竟在写什么?诗中这美好的情境到底是什么?诗人殷切思念的是什么?他又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有人说他在悼念亡妻,有人说他在追忆爱情,有人说他在感怀身世等等。你认为这首诗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主旨?是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现实?关于身世?还是关于人生价值或是其它呢?
明确: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浩叹。可以说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斯芬克斯之谜”。但是它的艺术魅力,它在人心灵上引起的共鸣,却是每个读者最真实具体的感受。我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四、课堂小结
梁启超在《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中所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具有神秘性的。”是啊,波澜壮阔是美,曲折委婉也是美。简洁明快是美,朦胧含蓄同样是美。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抛砖引玉,引出同学们对美的更多的思索,更多的追求。
五、布置作业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44“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写在书上。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方法。教法:点播法,情景教学法;学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分工合作讨论学习法;2.教具:PPT课件(插入背景音乐),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唐代诗歌,在这里,我们既领略了李白诗歌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瑰丽雄奇,也领悟了杜甫诗歌那忧国忧民、感怀伤世的沉郁顿挫,还领会了白居易诗歌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平易通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这位诗人,他也曾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也曾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也曾怨“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他也曾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就是李商隐。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那就是《锦瑟》。
(二)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略)
(三)精讲互动:小组讨论显智慧
初步感知了诗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几个小问题。(多媒体展示)
(四)了解诗歌内容(写什么)
1.诗歌以“锦瑟”开头,首联诗人借写“锦瑟”有何作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这里用了起兴的手法,以锦瑟来喻指人生。这五十弦的锦瑟,弹奏出繁复的音节,这多么像那纷繁复杂的人生往事啊,听见这清幽哀怨的瑟声,不由得勾起了诗人对那些人生往事的追溯。2.在诗人看来,他的一生究竟如何?像什么一样?明确:像梦境一样。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甚至于搞不清究竟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莊周?在物我混同中浑然忘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境啊。可以说诗人的一生都在追怀着如梦一般的美好情感。正如当代学者张中行在《诗词读写丛话》里谈到的一样,“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他也曾年少痴狂,他也曾心忧天下,他也曾心有灵犀,他也曾举案齐眉。但是,他的人生却也像这梦境一样,虚缈迷离,难以揣测,难以捉摸,难以把握。在诗人这(如梦的)一生中却始终有一种情思,诗人借什么来表现这种情思?明确:望帝之思。3.怎样理解“望帝春心托杜鹃”之意?明确:蜀帝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是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如此心心念念?(悔恨、痛心、怨愤)是在痛心,是在忧国,但是在诗人李商隐身上,却又不仅仅如此。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感,可以关乎爱情,可以关乎身世,可以关乎理想,可以关乎一切美好的情感。在作者看来,这美好的情感像什么?明确:像海中的明珠,像日下的暖玉。4.颈联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明确:鲛人泣泪,化为珍珠,但这明珠却遗于沧海,不为人知。当然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如此精妙却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这一切的美好总是不能美满,总是难以企及。5.二、三两联诗人用了什么手法?为诗歌勾勒出怎样的意境?明确:用典、象征,诗人集中使用了庄生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等典故,而这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空幻、神秘、模糊、纯洁等特点,为诗歌营造出一种不可言传的迷离美,朦胧美。在这迷离朦胧之中,诗人不禁发出了一声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6.怎样理解“可”与“惘然”?明确:“可”即难道,哪能。可待追忆,说是不追忆,但分明已然在追忆。只是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难以捉摸了。
(五)解读主旨(为什么)
各抒己见谈想法:诗歌的内容看完了,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这首诗歌究竟在写什么?诗中这美好的情境到底是什么?诗人殷切思念的是什么?他又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有人说他在悼念亡妻,有人说他在追忆爱情,有人说他在感怀身世等等。你认为这首诗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主旨?是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现实?关于身世?还是关于人生价值或是其它呢?
明确: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浩叹。可以说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斯芬克斯之谜”。但是它的艺术魅力,它在人心灵上引起的共鸣,却是每个读者最真实具体的感受。我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四、课堂小结
梁启超在《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中所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具有神秘性的。”是啊,波澜壮阔是美,曲折委婉也是美。简洁明快是美,朦胧含蓄同样是美。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抛砖引玉,引出同学们对美的更多的思索,更多的追求。
五、布置作业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44“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写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