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情境设计】
一、 情境中点击“矛盾”
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指名读一读,边听边学着做做动作。
2.请学生边学做动作,边说说此时的阮恒在想什么?
3.两个“举”的动作一样吗?两个“举”的心情一样吗?(第一个“举”体会到了他的害怕和恐惧,第二个“举”则体会到了他的坚定和勇敢。)
4.齐读,体会阮恒为什么而害怕?又为什么而坚定呢?(阮恒为自己要死而害怕,为救活同伴而勇敢,他就是带着这样恐惧和坚定的心情开始了整个输血过程)
【分析】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这个环节用“读——做——想——悟——读”的形式创设了一个还原生活化情境。着重抓住两个“举”,牵一发动全身,把人物复杂的内心完全体悟了出来,抓住这条主线牵动对全文的理解。
二、情境中聆听“心声”
(出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师饱含深情地讲述,学生在……处想象补充阮恒的心理独白)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但他的思潮澎湃,两个声音在心中不断响起:一个害怕的声音说……一个勇敢的声音说……(学生想象说话)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学生想象说话)
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此时他想……(学生想象回答)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越来越……但他……因为他觉得……(学生想象说话)
【分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运用图片和音乐进行氛围渲染,加上教师富有煽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探究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运用想象说话诠释空白,把阮恒隐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显性化,使学生有机会聆听人物的感人之声。利用文中的语言和学生的想象补白相互交错,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波高过一波。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三、 情境中诠释“丰满”
师:阮恒的鲜血一点一点流进了小姑娘的身体里,小姑娘原本苍白的脸渐渐红润了起来,她得救了。小姑娘微微张开了眼睛,看到了医生,看到了身边的阮恒。此时的阮恒会有怎样的神情和动作呢?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写一写,再一起交流。
生:阮恒笑了……(一改前面痛苦、害怕的表情)
生:阮恒看见小姑娘得救了,他哭了。(喜极而泣,令人动容)
生:阮恒一把抱住了她,说:“你把我吓坏了!”(真实而且感人)
……
【分析】学生阅读后已经对阮恒对朋友的深切之爱体悟得深刻、深情,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写话训练,既能深化对人物的理解,又能把学生的情感抒發出来,更能诠释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个小练笔的设计既升华了“爱”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描写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的技能,实在是一个妙招。一个小练笔给了学生尽情发挥、一吐为快的冲动,一个高尚、真诚、丰满的人物形象挺立在眼前。
从以上教学案例很明显地看出,因为创设了一个个来自文本,来自人物的恰当的情境,所以原本距离学生很远的情感由此拉近,正因如此,学生的语言品味、情感体验都收到了闪光之效。(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情境设计】
一、 情境中点击“矛盾”
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指名读一读,边听边学着做做动作。
2.请学生边学做动作,边说说此时的阮恒在想什么?
3.两个“举”的动作一样吗?两个“举”的心情一样吗?(第一个“举”体会到了他的害怕和恐惧,第二个“举”则体会到了他的坚定和勇敢。)
4.齐读,体会阮恒为什么而害怕?又为什么而坚定呢?(阮恒为自己要死而害怕,为救活同伴而勇敢,他就是带着这样恐惧和坚定的心情开始了整个输血过程)
【分析】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这个环节用“读——做——想——悟——读”的形式创设了一个还原生活化情境。着重抓住两个“举”,牵一发动全身,把人物复杂的内心完全体悟了出来,抓住这条主线牵动对全文的理解。
二、情境中聆听“心声”
(出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师饱含深情地讲述,学生在……处想象补充阮恒的心理独白)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但他的思潮澎湃,两个声音在心中不断响起:一个害怕的声音说……一个勇敢的声音说……(学生想象说话)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学生想象说话)
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此时他想……(学生想象回答)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越来越……但他……因为他觉得……(学生想象说话)
【分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运用图片和音乐进行氛围渲染,加上教师富有煽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探究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运用想象说话诠释空白,把阮恒隐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显性化,使学生有机会聆听人物的感人之声。利用文中的语言和学生的想象补白相互交错,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波高过一波。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三、 情境中诠释“丰满”
师:阮恒的鲜血一点一点流进了小姑娘的身体里,小姑娘原本苍白的脸渐渐红润了起来,她得救了。小姑娘微微张开了眼睛,看到了医生,看到了身边的阮恒。此时的阮恒会有怎样的神情和动作呢?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写一写,再一起交流。
生:阮恒笑了……(一改前面痛苦、害怕的表情)
生:阮恒看见小姑娘得救了,他哭了。(喜极而泣,令人动容)
生:阮恒一把抱住了她,说:“你把我吓坏了!”(真实而且感人)
……
【分析】学生阅读后已经对阮恒对朋友的深切之爱体悟得深刻、深情,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写话训练,既能深化对人物的理解,又能把学生的情感抒發出来,更能诠释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个小练笔的设计既升华了“爱”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描写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的技能,实在是一个妙招。一个小练笔给了学生尽情发挥、一吐为快的冲动,一个高尚、真诚、丰满的人物形象挺立在眼前。
从以上教学案例很明显地看出,因为创设了一个个来自文本,来自人物的恰当的情境,所以原本距离学生很远的情感由此拉近,正因如此,学生的语言品味、情感体验都收到了闪光之效。(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