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铸就健康心理品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成长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由于长时间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许多留守儿童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出现了心理问题。教师在做这类儿童的教育工作时,应注重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别山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对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应充分加以利用。
  关键词:红色教育资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作为我国农村的一种特有现象,特别是在许多务工输出较多的地区更是非常普遍。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儿童身边,这些儿童成长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长时间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使许多留守儿童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出现了空虚、自卑、厌世、胆怯、自闭、没有精神寄托等许多心理问题。教师在做这类儿童的教育工作时,应注重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别山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对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大别山红色教育资源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中的价值
  在我国,红色教育资源是指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这种红色教育资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的内容,如革命旧址、纪念馆、展览馆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如长征精神、红安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作为大别山教育资源的核心内容,大别山精神主要包括:敢为人先不怕牺牲、敢打硬仗善于创新、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勇于拼搏依靠群众。这些精神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具有理想信念导向作用、高尚道德教化作用、健康情操陶冶作用、人格力量凝聚作用、英雄主义激励作用等。这些精神在培养留守儿童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大别山红色教育资源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方法
  1.运用不怕牺牲、敢打硬仗的精神培养儿童自强的心理品质
  大别山作为英雄之山、红色之山,大别山人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许多英雄壮举,在我国广为流传。在那个战争年代,大别山地区的几十万英雄儿女不怕牺牲、敢打硬仗,血洒疆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别山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激励、教育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使他们形成了坚强勇敢的精神和心理品质。教师可针对留守儿童胆怯、自卑的心理问题,运用大别山英雄的故事,激励和培养他们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使他们树立自强的心理品质。
  2.运用勇于拼搏、善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儿童自信的心理品质
  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的革命先烈和英雄儿女们,靠着敢于拼搏、善于创新、灵活勇猛的精神和坚定、自信的理想信念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承受挫折能力不强、学习生活缺乏自信、抑郁、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品质。运用大别山勇于拼搏、善于创新的精神激励儿童,培养他们自信的性格,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以此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追求自己的理想。
  3.运用艰苦奋斗、不怕艰难的精神培养儿童自立的心理品质
  在大别山地区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靠不怕艰难、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的支持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许多战士忍饥挨饿、食不果腹仍然坚持同敌人进行战斗,才使广大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取得最后的胜利。通过让儿童学习大别山人艰苦奋斗、不怕艰难的精神培养儿童自立的心理品质。
  三、运用大别山红色教育资源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途径
  1.经常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让学生受到教育
  大别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具有众多的革命纪念馆、展览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教师可在周末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利用这些红色资源使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2.在学校开展大别山红色文化节,让学生受到熏陶
  针对各自的特点,学校可定期举办或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别山红色文化节,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或者与其他单位合办大别山红色文化节,让学生充分参与文化节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
  3.开发创新心理教育的内容形式,让学生快乐成长
  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内容,教师可利用当地的红色歌谣、红色传说、红色电影电视剧、红色小说、红色美术、红色舞蹈等文化作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课程,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大事,教师应充分利用大别山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教育,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世佰.浅谈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J].科学咨询,2008(11).
  [2]王春梅.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咨询,2013(5).
  编辑 任 壮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空前的教育革命。贯彻新理论,实施新课程标准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变革,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校杜鹏丽老师在讲《松树和松果》一课时,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师:上一节课我们和小松鼠成了好朋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当一当小松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通过“做”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知识,形成素养。我认为,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实现知识的再生长,提升思维高度。下面以“分数再认识(一)”为例,让我们感受下在活动中实现知识再生长。  【教学片段】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摘 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童话阅读中,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同时达到内化语言、建构语言、创生言语智慧的目标,用“童”话讲出童话。  关键词:内化语言;迁移;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童话对低年级学生有着天生的吸引力,因此童话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载
摘 要:心理活动描写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作者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是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也是作文教学中较难突破的部分。如何引导小学中段学生通过写好人物的内心活动把作文写流畅、写有趣呢?主要从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用心体会感悟、学会自然表达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生活;体会;感悟;我手写我心  一谈起作文,脑海中常现学生抓耳挠腮的苦思状,耳边似闻哀叹牢骚
摘 要:看图写话是一项集观察、想象、表达于一体的综合练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低年级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时,应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大胆想象,积累应用,完整写话。  关键词:有序观察;大胆想象;积累应用;完整写话  看图写话是一项集观察、想象、表达于一体的综合练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  新课标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以《台湾的蝴蝶谷》为例,对探究式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后,探究式学习逐渐被教师在教育课堂上应用。何谓探究式学习?郑金
摘 要:基于学校办学特色——启能育人的教育模式,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讲述精彩课堂,因材育人,以课促德方面和丰富课余,因材育人,以动融德方面进行德育育人的教育尝试过程,阐述兴趣因材启能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德育;兴趣;因材启能;活动  一、背景  我校坐落于风光旖旎、蜿蜒曲折的流溪河畔的鹤亭村。鹤亭村村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鹤亭村,过去人们习惯叫鹤爪亭。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一大片沼泽地,坑
摘 要: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很容易“误入歧途”,需要师长的精心呵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犯错是正常的,要允许孩子犯错,更要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感化孩子,让孩子在一次次犯错中成长,换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关键词:小学生;爱心;耐心;责任心;管理  一、教育对象情况分析  作为新教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也一直在前行中摸索。为提升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班设置了“开心超市”的奖励机制。一周下来,孩子可以利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小学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势在必行的。从现代教学理念入手,提出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目标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基础教育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人教版  小学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层次中的重点学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
摘 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多次播放了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一则广告:年轻的母亲在安抚孩子睡着之后,不顾身体疲劳仍然要为婆婆端洗脚水,这时,醒来的孩子看到母亲不见了,寻找之后发现母亲正在给奶奶洗脚,过了一会儿,小孩踉踉跄跄地为母亲端来了一盆洗脚水,母亲看到后欣慰地笑了。很多人看到这则广告都深受感动,孩子小小的身体、软弱的手臂和大大的水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盆中装的不仅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