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看图写话是一项集观察、想象、表达于一体的综合练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低年级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时,应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大胆想象,积累应用,完整写话。
关键词:有序观察;大胆想象;积累应用;完整写话
看图写话是一项集观察、想象、表达于一体的综合练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
新课标指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低年级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时,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教给其相应的方法。
一、寻觅课本语言规律,课内课外恰当结合,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有的孩子心里像明镜似的,但是不知从何说起,因此可以让孩子们借助例子来表达。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样子,来描绘四季中其他美丽的图画,首先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播放音乐),接着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画。学生想到了:桃花红红,它对蜜蜂说:“我是春天。”柳树绿绿,它跳着舞说:“我是春天。”有的孩子还发现了作者的句式:什么怎么样,他(她)怎样地说:“我是( )。”孩子们跃跃欲试,兴趣很高。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紧扣主题或者某些生活实际仿说,说天气、小吃、劳动等,通过说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其次,结合每单元口语交际一边表演,一边组织语言,最后写话。注意在表演和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把学生提到的词句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随时整理表达,或者续编故事。
二、看图想象搜罗信息,看全看细表达要素,瞻前顾后找准联系,套用句式有序表达
1.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等要點,叙述图意。图意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比如,人物的身份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仔细辨别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方位的内容,联系表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猜想画面,找准他们的联系,鼓励创新。
2.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3.练写句式,比如,“……在……”“……听……”“……是……”“……把……”“……被……”。
三、用心整理错格式,火眼金睛找病痛,欣喜纠错记得牢
老师可以故意把范文的格式(包括标点)改成错误的,或是孩子们平常写话中的错误格式,让大家找一找哪里的格式不对,并改正。
四、拟题目暗藏规律,对比思考,效果最佳
1.童话故事类题目
小鸭子得救了(事情的结果)、小兔聪聪(主要人物)、蘑菇伞(线索事物)、棉花姑娘(当成人去写)。
教师可以故意把某一篇课文的题目改了,让孩子在对比中感受哪个题目合适,从而明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重中之重。
2.生活中人或者事情类题目
如:(1)推车(交代了干什么)
(2)下雨了(强调了事情的特殊天气)
(3)奶奶,您歇歇吧!(采用了人物的语言和标点)
3.风景类题目
夏夜多美 美丽的小路
4.自主摘要类题目
仔细观察和想象的同时,寻找图中什么最重要,然后压缩成几个字,就是题目,还可以写好内容后,最后再确定题目。
五、注重课外阅读,引导归类,获取灵感
平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坚持读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甚至熟读成诵。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们更需要的是重复阅读。重复中孩子们会渐渐有了积累与运用、方法与灵感。比如:
1.过程中的时间:(过渡时间)
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就在这时,突然。
2.引导想象天气、时间、环境、事情组合
星期日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天空瓦蓝瓦蓝的。
一年级孩子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时候,只要求写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的时间、地点可以不写,只写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学会了写一句或几句话后,就可以学习写一段话了。从一句话写到一段话时,就要求写得具体一些。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对话;写出动物的外形、颜色、习性、活动等情况;写清楚事情的经过等。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孩子身临其境,放飞想象,愿意表达。
参考文献:
[1]张丽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刘鑫.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编辑 高 琼
关键词:有序观察;大胆想象;积累应用;完整写话
看图写话是一项集观察、想象、表达于一体的综合练习,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
新课标指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低年级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时,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教给其相应的方法。
一、寻觅课本语言规律,课内课外恰当结合,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有的孩子心里像明镜似的,但是不知从何说起,因此可以让孩子们借助例子来表达。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样子,来描绘四季中其他美丽的图画,首先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播放音乐),接着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画。学生想到了:桃花红红,它对蜜蜂说:“我是春天。”柳树绿绿,它跳着舞说:“我是春天。”有的孩子还发现了作者的句式:什么怎么样,他(她)怎样地说:“我是( )。”孩子们跃跃欲试,兴趣很高。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紧扣主题或者某些生活实际仿说,说天气、小吃、劳动等,通过说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其次,结合每单元口语交际一边表演,一边组织语言,最后写话。注意在表演和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把学生提到的词句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随时整理表达,或者续编故事。
二、看图想象搜罗信息,看全看细表达要素,瞻前顾后找准联系,套用句式有序表达
1.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等要點,叙述图意。图意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比如,人物的身份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仔细辨别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方位的内容,联系表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猜想画面,找准他们的联系,鼓励创新。
2.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3.练写句式,比如,“……在……”“……听……”“……是……”“……把……”“……被……”。
三、用心整理错格式,火眼金睛找病痛,欣喜纠错记得牢
老师可以故意把范文的格式(包括标点)改成错误的,或是孩子们平常写话中的错误格式,让大家找一找哪里的格式不对,并改正。
四、拟题目暗藏规律,对比思考,效果最佳
1.童话故事类题目
小鸭子得救了(事情的结果)、小兔聪聪(主要人物)、蘑菇伞(线索事物)、棉花姑娘(当成人去写)。
教师可以故意把某一篇课文的题目改了,让孩子在对比中感受哪个题目合适,从而明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重中之重。
2.生活中人或者事情类题目
如:(1)推车(交代了干什么)
(2)下雨了(强调了事情的特殊天气)
(3)奶奶,您歇歇吧!(采用了人物的语言和标点)
3.风景类题目
夏夜多美 美丽的小路
4.自主摘要类题目
仔细观察和想象的同时,寻找图中什么最重要,然后压缩成几个字,就是题目,还可以写好内容后,最后再确定题目。
五、注重课外阅读,引导归类,获取灵感
平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坚持读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甚至熟读成诵。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们更需要的是重复阅读。重复中孩子们会渐渐有了积累与运用、方法与灵感。比如:
1.过程中的时间:(过渡时间)
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就在这时,突然。
2.引导想象天气、时间、环境、事情组合
星期日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天空瓦蓝瓦蓝的。
一年级孩子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时候,只要求写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的时间、地点可以不写,只写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学会了写一句或几句话后,就可以学习写一段话了。从一句话写到一段话时,就要求写得具体一些。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对话;写出动物的外形、颜色、习性、活动等情况;写清楚事情的经过等。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孩子身临其境,放飞想象,愿意表达。
参考文献:
[1]张丽燕.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刘鑫.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方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