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活动描写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作者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是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也是作文教学中较难突破的部分。如何引导小学中段学生通过写好人物的内心活动把作文写流畅、写有趣呢?主要从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用心体会感悟、学会自然表达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生活;体会;感悟;我手写我心
一谈起作文,脑海中常现学生抓耳挠腮的苦思状,耳边似闻哀叹牢骚之声。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写作就像日常交流一般自然随性呢?如何真正做到我心写我心呢?如何把作文写流畅、写有趣呢?我想学会积累生活经验、体会感悟生活,是做到作文与心灵自由对话的有效途径。
一、真情流露的活动感悟
冬风凛冽,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学校开展了新年 “欣赏朗诵会”。灿烂的阳光下,美丽的操场上,学生兴高采烈地进行着“成语故事”“古诗词大联欢”“对联接力”的比赛,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自豪的笑容,此刻,尽情地展示、快乐地联欢是学生的需要。
比赛后,学生急切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我抓住机会,鼓励他们我手写我心。一个女孩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胆小的女孩,向来与比赛无缘。可是,丑小鸭也渴望有一天能拥有一对洁白的羽翼;乌鸦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发出夜莺般动听的歌声。我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让所有的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今天,我终于圆了这个梦。”
一个男孩说:“我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每次的朗读比赛都让我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可是,这次‘欣赏朗诵会’却让我看到了身边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看来,再不努力些,就会被别人赶超了。”
巴金先生曾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真性情是文章的灵魂,有了如此真实的感受,怎能不引导学生一吐为快呢?
二、触动心灵的实践独白
大田是个小城镇,地下贮存的矿产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渐渐富裕,经济也日益繁荣,可是生活富裕了,环境却污染了。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我让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完成一次环保调查作文。
作文课上,有的学生带来了一瓶小河水,有的则带来了冶炼厂附近的植物,有的用相机拍下了黑烟滚滚的烟囱……
大家一起观察,一起畅谈。有的说:“家乡小河水的颜色已发黄,父辈们常见的小鱼、小虾我们已经难得一见了,偶尔下河摸鱼也只能摸着一些人们丢弃的垃圾。”有的说:“现在,工厂的烟囱、路上的汽车都在不停地排放废气,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有的说:“土壤也受到了污染,许多花木都枯萎了,我看见矿洞边上松树细长的针叶被挖矿扬起的灰尘裹得严严实实,无法呼吸了……”
我们生活的是一个小城镇,环境居然被破坏得如此严重,拓宽视野到全中国,让学生收集中国污染资料:北京的沙尘暴图片,大西北的荒漠、荒山。我问学生:“看到这些情景,你们的心情怎样?想说些什么?用自己的笔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选择不同文体进行写作。他们的情感闸门被打开了,奋笔疾书,把自己的焦急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尽情地释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学生的思路大为开阔,习作已经成为他们的表达手段,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心,就像山涧的小溪,一边流一边唱,无拘无束,唱出自己的心,唱出自己的情。一个学生在习作《致地球人的一封信》中寫道:“乌黑的水在横流,污浊的空气在肆虐,在金钱中迷失的人类还在无畏地破坏。我仿佛听见了伤残的花儿在哭泣,体无完肤的母亲在呼唤:‘醒醒吧!可怜的孩子!停下你们手中的屠刀吧!’”
三、意料之外的生活“馈赠”
期末复习紧张而有序,我埋着头在教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安静的教室骚动起来,一群男孩子拥到图书角后,其中的一个男孩子抓起一把扫帚挥舞起来。我站起身,才发现有一只小蜂左躲右闪地在教室里乱窜。我连忙让学生安静,然后打开离小蜂最近的一扇窗让它飞了出去。
我望着飞远的小蜜蜂问学生:“刚才你们把它吓坏了,它身上说不定还带着你们留给它的伤呢!”那些上蹿下跳追赶小蜜蜂的男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于是,我问他们:“这是什么蜂?”“树林中的野蜂。”回答很干脆。
“从哪儿知道的?”我接着问。“飞行时声音比蜜蜂要响,头上颜色要黑。”“那它是怎么进教室的呢?”“采蜜时迷路呗!”“被我们教室的鲜花吸引来的。”“那我们的同学刚才的行为对吗?”男孩一个个站起来为刚才的行为道了歉。在交流中,学生善良的本性被触动了。一个学生说:“这只小野蜂不知走了多少路,寻找了多少花园,好不容易发现我们教室里的鲜花,刚刚高兴地要采时,就被这几个莽撞的男生给搅了,真可怜。”一个男孩子也惭愧地说:“冬天这样寒冷,已经难得看见采蜜的蜂了,这一定是只勤劳的野蜂,我刚才怕它蜇了同学,所以才去追赶它,现在想想也太性急了。”
关于小蜜蜂的话题远没有结束,接下来的考试中,不少学生就写到了这只飞入教室的小蜜蜂,并从中体会到许多学习、生活的哲理。
我想,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写作,还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感悟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作文写好、写活。适时引导学生把轻松的、随意的、纯真的、自然的生活状态通过生动的心理描写反映到习作中,才能真正写出有情调、有趣味的作文。
关键词:生活;体会;感悟;我手写我心
一谈起作文,脑海中常现学生抓耳挠腮的苦思状,耳边似闻哀叹牢骚之声。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写作就像日常交流一般自然随性呢?如何真正做到我心写我心呢?如何把作文写流畅、写有趣呢?我想学会积累生活经验、体会感悟生活,是做到作文与心灵自由对话的有效途径。
一、真情流露的活动感悟
冬风凛冽,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学校开展了新年 “欣赏朗诵会”。灿烂的阳光下,美丽的操场上,学生兴高采烈地进行着“成语故事”“古诗词大联欢”“对联接力”的比赛,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自豪的笑容,此刻,尽情地展示、快乐地联欢是学生的需要。
比赛后,学生急切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我抓住机会,鼓励他们我手写我心。一个女孩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胆小的女孩,向来与比赛无缘。可是,丑小鸭也渴望有一天能拥有一对洁白的羽翼;乌鸦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发出夜莺般动听的歌声。我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让所有的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今天,我终于圆了这个梦。”
一个男孩说:“我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每次的朗读比赛都让我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可是,这次‘欣赏朗诵会’却让我看到了身边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看来,再不努力些,就会被别人赶超了。”
巴金先生曾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真性情是文章的灵魂,有了如此真实的感受,怎能不引导学生一吐为快呢?
二、触动心灵的实践独白
大田是个小城镇,地下贮存的矿产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渐渐富裕,经济也日益繁荣,可是生活富裕了,环境却污染了。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中,我让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完成一次环保调查作文。
作文课上,有的学生带来了一瓶小河水,有的则带来了冶炼厂附近的植物,有的用相机拍下了黑烟滚滚的烟囱……
大家一起观察,一起畅谈。有的说:“家乡小河水的颜色已发黄,父辈们常见的小鱼、小虾我们已经难得一见了,偶尔下河摸鱼也只能摸着一些人们丢弃的垃圾。”有的说:“现在,工厂的烟囱、路上的汽车都在不停地排放废气,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有的说:“土壤也受到了污染,许多花木都枯萎了,我看见矿洞边上松树细长的针叶被挖矿扬起的灰尘裹得严严实实,无法呼吸了……”
我们生活的是一个小城镇,环境居然被破坏得如此严重,拓宽视野到全中国,让学生收集中国污染资料:北京的沙尘暴图片,大西北的荒漠、荒山。我问学生:“看到这些情景,你们的心情怎样?想说些什么?用自己的笔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选择不同文体进行写作。他们的情感闸门被打开了,奋笔疾书,把自己的焦急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尽情地释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学生的思路大为开阔,习作已经成为他们的表达手段,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心,就像山涧的小溪,一边流一边唱,无拘无束,唱出自己的心,唱出自己的情。一个学生在习作《致地球人的一封信》中寫道:“乌黑的水在横流,污浊的空气在肆虐,在金钱中迷失的人类还在无畏地破坏。我仿佛听见了伤残的花儿在哭泣,体无完肤的母亲在呼唤:‘醒醒吧!可怜的孩子!停下你们手中的屠刀吧!’”
三、意料之外的生活“馈赠”
期末复习紧张而有序,我埋着头在教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安静的教室骚动起来,一群男孩子拥到图书角后,其中的一个男孩子抓起一把扫帚挥舞起来。我站起身,才发现有一只小蜂左躲右闪地在教室里乱窜。我连忙让学生安静,然后打开离小蜂最近的一扇窗让它飞了出去。
我望着飞远的小蜜蜂问学生:“刚才你们把它吓坏了,它身上说不定还带着你们留给它的伤呢!”那些上蹿下跳追赶小蜜蜂的男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于是,我问他们:“这是什么蜂?”“树林中的野蜂。”回答很干脆。
“从哪儿知道的?”我接着问。“飞行时声音比蜜蜂要响,头上颜色要黑。”“那它是怎么进教室的呢?”“采蜜时迷路呗!”“被我们教室的鲜花吸引来的。”“那我们的同学刚才的行为对吗?”男孩一个个站起来为刚才的行为道了歉。在交流中,学生善良的本性被触动了。一个学生说:“这只小野蜂不知走了多少路,寻找了多少花园,好不容易发现我们教室里的鲜花,刚刚高兴地要采时,就被这几个莽撞的男生给搅了,真可怜。”一个男孩子也惭愧地说:“冬天这样寒冷,已经难得看见采蜜的蜂了,这一定是只勤劳的野蜂,我刚才怕它蜇了同学,所以才去追赶它,现在想想也太性急了。”
关于小蜜蜂的话题远没有结束,接下来的考试中,不少学生就写到了这只飞入教室的小蜜蜂,并从中体会到许多学习、生活的哲理。
我想,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写作,还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感悟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作文写好、写活。适时引导学生把轻松的、随意的、纯真的、自然的生活状态通过生动的心理描写反映到习作中,才能真正写出有情调、有趣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