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到底该怎么做,尽管八仙过海各显其长:有的巧于激疑布惑,有的精于融会贯通,有的优于静中明理,有的善于动中煽情,有的高于妙语连珠,有的工于示之以范,有的胜于引而不发……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学习的本质应该是思考,应该在思考中成长。
【关键词】课改 思考 质疑 成长
新课改,究竟带来了什么希望呢?多年的学习观摩,我深感困惑,偶尔我翻阅了《教师博览》,看到著名特级教师傅一河《我做评委评语文》一文,他是这样写的:“新课改不新,语文课危险。”傅老师是这样归纳的:第一,兢兢业业走老路。第二,还是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多媒体课件)。第三,语文课没有与学生的发展同步的教学目标。我感同身受,同时他也进一步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语文教学到底该怎么做?尽管八仙过海各显其长:有的巧于激疑布惑,有的精于融会贯通,有的优于静中明理,有的善于动中煽情,有的高于妙语连珠,有的工于示之以范,有的胜于引而不发……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学习的本质应该是思考,应该在思考中成长。
宋代理学家说:“学者先要会疑。”另一著名学者张载也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我想他们所说的“疑”的前提应该就是思考。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加思考,完全照搬教辅用书,只教文章写了什么,而不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话,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听讲中也不加思考,只是一味的听从和吸收,这就违背了孟夫子早就给我们后人警示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再看我们的课堂情境:大多是千人一面,万口一腔。绝大部分没有自己的见解,只知教材教参这样说,而不思考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长期上这样教条的课,当然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思考的必要。
须知,课文是人写的,教材是人订的,教参是人编的。但凡是人,总会有缺点,做事总会有遗漏,思考总会有欠缺。因此就从这个治学角度来看,我们做老师的就不应该形而上学,也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做老师必须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更要带领我们的学生“应该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踏上教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开始的确很懵懂,第一,因为不自信,第二没有丰富的学识和教学经验,第三也没有足够的怀疑精神,因此在前几年的教学中,拼命抄教案,把教案上说的内容一股脑儿搬给学生,以致我只能疲于应付,教学任务完不成,学生学习气喘如牛,也就无从谈及学习效率。
行进在教学的道路中,我深感自卑又自责,但我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参与到这场有意义的教改运动中来。其中我最受益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我们宜兴市实验中学真刀实枪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积极参与其中,参与即是经历,经历即是财富;第二,学校分发了很多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书籍,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摘录与参悟,把百川汇海的吸纳和为我所用的内化结合起来;第三,课堂教学完成后,我不断地反思教学,经常写教后感,因为写作是我和不可能之间的唯一通道;第四,备课前坚决不“偷看”教参,备完课我再与教参“论理”,因为有了自我的思考,“论理”就更有意义和价值。
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怀疑的精神,更让我欣喜的是我的怀疑精神也“感染”了我的学生们,当学生们上到我的课时,都充满着热情,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思考,充满着智慧,同时充满着成长的气息。现举三例,以飨同行。
第一例:我教苏教版高尔基写的《童年的朋友》一文,在请学生梳理了文章内容之后,我适时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划出本文的主旨句,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继而我追问:哪些事例能支撑这个主旨呢?学生们都没法找出来,因为本文主要是通过神态动作来刻画外祖母的,确实就这几处有限的人物描写很难揭示其主旨。
之后我又让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是独立的还是节选的?这一下学生明白了。因为这是节选,前面肯定有很多事例来支撑外祖母的性格特征的。因此其主旨与本文节选内容不能高度统一。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了:选材要为主旨服务,更明白了不能牵强附会的理解文本,要学会质疑,要学会思考。
第二例:有次教学公开课,我上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是这样预设教学目标的:一、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概括中心。二、学会品词析句。第一目标完成得很顺利。因为概括文章内容,一般很少质疑。题目《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表明得很清楚,而归纳文章主旨时,就有质疑之处了,譬如本文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赞扬了闻一多的精神。此时,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思考,本文在哪一段或哪一句流露了作者对闻一多所说所做的赞美之情呢?大部分同学很快就找到了:倒数第二小节,即“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我就趁热打铁,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一句针对全文而言,表述准确吗?学生们根据我的问题,开始陷入了深层次的个体思考,继而再由小组合作研究,结果有近二分之一的同学对“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产生了怀疑。尽管事实上闻一多是一个著名的优秀诗人,有著名的诗集《红烛》、《死水》等为证,但本文在选材时,只是一笔带过,就文章主题而言,也就无需列出,如果写出来显然就有些唐突。通过同学们的思考、探究,他们再次明白了:选材是为主题服务的。这就更进一步明白了不能牵强附会的理解文本,要学会质疑,要学会思考。
由于文章作者是著名作家臧克家,因此本文入选人教版,至今没有遭到任何人怀疑。而我上完之后,倒遭到了部分老师的“白眼”。但我心里仍然感到快意,在我的熏陶下,我的学生们也行进在思考和探究之中。后来我就此问题向上海资深专家教研员步根海请教,他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并鼓励我继续自己的思考教育。为此我很欣慰,也很快乐。
第三例:有次集体备课,当我们集备到《出师表》时,课文对“深入不毛”的“毛”是这样注解的:毛:草。当时我提出这个“毛”本义是“草”,但要放在句中解释时,我认为应该解释为“长草”,应该是作动词用,何況前面又是否定副词“不”加以修饰。我依稀记得我当时质疑这个“毛”时,有个老教师把书一扔,狠狠地说:你为什么老怀疑书“本”呢?别自以为是!当时我是噙着泪水的,同时很多老师也投来了轻视的眼光。但我没有掉下眼泪,因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但我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上课时,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同学们讨论,绝大部分同学都解释为“长草”,我没有就此停下脚步,请学生再列举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相同结构,以加深影响。学生们很快就列举出十多个类此用法。例如:不名一钱(占有)、不蔓不枝(牵连、生枝)、不耻下问(认为可耻)、不茶不饭(喝茶、吃饭)、不食烟火(吃)、不刊之书(更改)、不齿于人(同列)……由此我又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思考的老师。为此我很自豪,也很愉悦。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位“万世之圣”条分缕析地道出了思考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道出了思考的价值。
李四光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应有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这位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道出了思考的意义。
请记住:要想让学生健康成长,一定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里!
同时请记住:要想学生生活在思考里,首先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生活在思考里!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关键词】课改 思考 质疑 成长
新课改,究竟带来了什么希望呢?多年的学习观摩,我深感困惑,偶尔我翻阅了《教师博览》,看到著名特级教师傅一河《我做评委评语文》一文,他是这样写的:“新课改不新,语文课危险。”傅老师是这样归纳的:第一,兢兢业业走老路。第二,还是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多媒体课件)。第三,语文课没有与学生的发展同步的教学目标。我感同身受,同时他也进一步指明了教学的方向。
语文教学到底该怎么做?尽管八仙过海各显其长:有的巧于激疑布惑,有的精于融会贯通,有的优于静中明理,有的善于动中煽情,有的高于妙语连珠,有的工于示之以范,有的胜于引而不发……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其学习的本质应该是思考,应该在思考中成长。
宋代理学家说:“学者先要会疑。”另一著名学者张载也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我想他们所说的“疑”的前提应该就是思考。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加思考,完全照搬教辅用书,只教文章写了什么,而不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话,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听讲中也不加思考,只是一味的听从和吸收,这就违背了孟夫子早就给我们后人警示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再看我们的课堂情境:大多是千人一面,万口一腔。绝大部分没有自己的见解,只知教材教参这样说,而不思考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长期上这样教条的课,当然我们的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空间和思考的必要。
须知,课文是人写的,教材是人订的,教参是人编的。但凡是人,总会有缺点,做事总会有遗漏,思考总会有欠缺。因此就从这个治学角度来看,我们做老师的就不应该形而上学,也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做老师必须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更要带领我们的学生“应该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踏上教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开始的确很懵懂,第一,因为不自信,第二没有丰富的学识和教学经验,第三也没有足够的怀疑精神,因此在前几年的教学中,拼命抄教案,把教案上说的内容一股脑儿搬给学生,以致我只能疲于应付,教学任务完不成,学生学习气喘如牛,也就无从谈及学习效率。
行进在教学的道路中,我深感自卑又自责,但我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参与到这场有意义的教改运动中来。其中我最受益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我们宜兴市实验中学真刀实枪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积极参与其中,参与即是经历,经历即是财富;第二,学校分发了很多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书籍,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摘录与参悟,把百川汇海的吸纳和为我所用的内化结合起来;第三,课堂教学完成后,我不断地反思教学,经常写教后感,因为写作是我和不可能之间的唯一通道;第四,备课前坚决不“偷看”教参,备完课我再与教参“论理”,因为有了自我的思考,“论理”就更有意义和价值。
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培养了怀疑的精神,更让我欣喜的是我的怀疑精神也“感染”了我的学生们,当学生们上到我的课时,都充满着热情,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思考,充满着智慧,同时充满着成长的气息。现举三例,以飨同行。
第一例:我教苏教版高尔基写的《童年的朋友》一文,在请学生梳理了文章内容之后,我适时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划出本文的主旨句,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继而我追问:哪些事例能支撑这个主旨呢?学生们都没法找出来,因为本文主要是通过神态动作来刻画外祖母的,确实就这几处有限的人物描写很难揭示其主旨。
之后我又让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是独立的还是节选的?这一下学生明白了。因为这是节选,前面肯定有很多事例来支撑外祖母的性格特征的。因此其主旨与本文节选内容不能高度统一。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了:选材要为主旨服务,更明白了不能牵强附会的理解文本,要学会质疑,要学会思考。
第二例:有次教学公开课,我上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是这样预设教学目标的:一、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概括中心。二、学会品词析句。第一目标完成得很顺利。因为概括文章内容,一般很少质疑。题目《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表明得很清楚,而归纳文章主旨时,就有质疑之处了,譬如本文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赞扬了闻一多的精神。此时,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思考,本文在哪一段或哪一句流露了作者对闻一多所说所做的赞美之情呢?大部分同学很快就找到了:倒数第二小节,即“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我就趁热打铁,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一句针对全文而言,表述准确吗?学生们根据我的问题,开始陷入了深层次的个体思考,继而再由小组合作研究,结果有近二分之一的同学对“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产生了怀疑。尽管事实上闻一多是一个著名的优秀诗人,有著名的诗集《红烛》、《死水》等为证,但本文在选材时,只是一笔带过,就文章主题而言,也就无需列出,如果写出来显然就有些唐突。通过同学们的思考、探究,他们再次明白了:选材是为主题服务的。这就更进一步明白了不能牵强附会的理解文本,要学会质疑,要学会思考。
由于文章作者是著名作家臧克家,因此本文入选人教版,至今没有遭到任何人怀疑。而我上完之后,倒遭到了部分老师的“白眼”。但我心里仍然感到快意,在我的熏陶下,我的学生们也行进在思考和探究之中。后来我就此问题向上海资深专家教研员步根海请教,他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并鼓励我继续自己的思考教育。为此我很欣慰,也很快乐。
第三例:有次集体备课,当我们集备到《出师表》时,课文对“深入不毛”的“毛”是这样注解的:毛:草。当时我提出这个“毛”本义是“草”,但要放在句中解释时,我认为应该解释为“长草”,应该是作动词用,何況前面又是否定副词“不”加以修饰。我依稀记得我当时质疑这个“毛”时,有个老教师把书一扔,狠狠地说:你为什么老怀疑书“本”呢?别自以为是!当时我是噙着泪水的,同时很多老师也投来了轻视的眼光。但我没有掉下眼泪,因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但我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上课时,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同学们讨论,绝大部分同学都解释为“长草”,我没有就此停下脚步,请学生再列举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相同结构,以加深影响。学生们很快就列举出十多个类此用法。例如:不名一钱(占有)、不蔓不枝(牵连、生枝)、不耻下问(认为可耻)、不茶不饭(喝茶、吃饭)、不食烟火(吃)、不刊之书(更改)、不齿于人(同列)……由此我又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思考的老师。为此我很自豪,也很愉悦。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位“万世之圣”条分缕析地道出了思考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道出了思考的价值。
李四光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应有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这位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道出了思考的意义。
请记住:要想让学生健康成长,一定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里!
同时请记住:要想学生生活在思考里,首先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生活在思考里!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