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公民个人的的诚信道德受到多方关注。“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诚信社会的建立与发展,既有赖于社会法制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公众对道德行为的自我约束,也有赖于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况且,当前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对儿童、青少年的污染已经相当严峻,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
一、现在中小学生诚信素质的现状分析
中华民族是个讲究诚信的民族,诚信守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诚信,本为人的基本道德素质,我们今天大张旗鼓地把它提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了?还是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说起。
2013年的一次班级家长会,我发现一学生家长是花30元钱“聘请”的临时家长。有的学生为了免受家长责骂可谓煞费苦心,先把假成绩用电脑打出来,再贴到成绩单上,最后复印一遍。“调包”后的成绩单可谓天衣无缝。调查发现,学校周围的复印店,每到大考总是生意兴隆,常有学生复印或缩印考试资料。一项统计结果表明:超过70%的老师用超过70%的语言来描述当今学生的缺点,他们大多认为,现在的学生和七八十年代的学生相比,在思想品德方面退步了。现在,能说出学生品德方面优点的教师很少。在品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集体主义淡漠,为个人想得太多,包括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关心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自己出发,关心自己比别人多。可以断定,这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是绝对不会有什么诚信可言的。当然,我们列举的这些例子并不是对当代中学生的品德素质“一棍子打死”,而是想带着问题来研究、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
聘临时家长、成绩单“调包”、考试作弊、撒谎欺骗、校园失窃等失信现象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毒害着他们幼小的心灵。痛定思痛,人们不竞要问:“造成这些失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校园这个培育下一代的纯洁之地怎样才能充满诚信的阳光?”
二、造成中小学生失信现象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山东青年报报道:一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问了妈妈这样一个荒唐的问题:“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答案是前两次没带礼物。此类“脑筋急转弯”书籍在学生中十分流行。“什么东西人们不爱吃,答案是吃亏。”“关公为什么会死的很惨,答案是他‘红颜薄命’。”“什么人没有当过爸爸却先当公公,答案是太监。”……这样的“智力问题”使尚未定型的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发生扭曲,那些违背历史和科学的无聊问答会让孩子们产生迷惑,严重影响他们正常学习、接受教育。又如,一位女教师的儿子,读三年级,儿子出了一个题“考”他妈妈:“妈妈,你知道什么是‘四森’吗?”他妈妈还以为是关于汉语拼音方面的知识呢,于是理直气壮地说:“那还不知道,不就是平声、阳声、上声、去声吗?”谁知道小家伙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是、不是,是‘台上像孔繁森,台下像王宝森,对上级像和绅(森),对下级像泰森’。”这位老师妈妈一下惊呆了:“你在哪里看的?”“在网上。”真不知道这样的“思想残渣”能给我们的孩子什么,除了教唆外,也许还有更恶劣的说法。这样的媒体和书籍,它在我们青少年儿童和错误思潮之间起了主要的“桥梁作用”。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大量不健康的不诚信的社会环境,别说正处于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就算是许多成年人也很难抵御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和误导。
2.学校原因
回想我们的学校教育,虽经过文明教育、素质教育、诚信教育,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国民普遍文明程度提高,现在的学生比起以往来已经良好了许多。但要达到质的飞跃,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可谓任重道远。诚信教育最大的难度,首先是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与学校灌输的诚信理念很难结合起来,差别悬殊。现实当中,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很多情景和事例,不能有效地证明灌输的诚信教育,学生所看到的现象没有进行理性地分析它的本质、它的原因,是不是事情的必然?教学当中,我们很难从现实当中给学生一个具有很强说服力的例子。学生们认为,诚信教育只是理论上的,因而觉得枯燥,在实际生活当中是很难存在的。其次,诚信教育,也可以说是德育教育没有很好地纳入到学生升学考核的范畴,90%以上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老师,没有安排足够的课时,“德育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几乎处处存在。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德育工作有时由班主任负责落实。实际上,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压力在实际工作中与升学、考学的压力相比微乎其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生存压力使得学校普遍重视教学质量,没有教学质量就没有了生源,学校就会陷入生存的压力,就会面临倒闭的可能,陷入一场恶性循环当中。因此有的教育工作者感慨不是我们不重视德育,不抓德育,实在是没有办法。再次,检查考核制度使学校难保诚信形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考核,不少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现出了学校作为普通社会法人的不诚信的一面。学校出于对集体荣誉的考虑,通过各班班主任直接要求学生统一口径,而这个统一口径的过程也就成了学校“不诚信教育”的过程。即便检查考中的有关规定不甚合理,但是学校很难对学生作出解释,只能直接要求学生不能说真话。诚信教育,在种种的检查面前,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3.家庭原因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童心染黑,孩子缺失诚信,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儿重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家长乃至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中,有些对孩子说谎不分青红皂白加以苛责的家长,他们对子女往往是谎言“连珠”。 譬如,为使孩子不哭闹,或抑制其 想出去玩的冲动,家长会脱口而出:“快别哭了,就让警察来抓你,警察专门抓不听话的小朋友。”孩子自然不敢哭了,不敢嚷着要出去了。可家长是否知道,等孩子稍稍长大一点,会明白“警察专门抓不听话的小朋友,全是大人骗我”。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哄大的,不哄就难以让孩子做成某件事。因此,为使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思维运作,习惯于向孩子空口许诺,如:“你如果听话,那么就……”“ 你如果赶快把作业做完,我就让你……”可是等孩子如大人所愿“听话了”、“把作业做完了”,家长却忘记了践诺;要么以种种借口搪塞、否认;要么摆出各种理由加以拒绝。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的。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三、中小学诚信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一是要着力构建诚信社会。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誉、信用、信义是市场竞争的基石,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灵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人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诚信道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推进,关系到“以法治国”方针基础工程的具体落实。我们必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对诚信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达到管理上重视、法制上健全的时候,“诚信”才不只是一句空话,违反诚信原则的人才不敢为所欲为,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更有成效。
二是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父母应做诚信的表率。俗话说:“上代做给下代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父母人微言轻,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是最直接的诚信品质的播种者。因此,父母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同进,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
三是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工作重心就是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来解除学生们思想上的困惑。从诚信教育的层面来看,学校应该从小做起,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诚信教育,还不应把起点仅仅放在要不要诚信上,而应该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些诚信。让学生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设计诚信社会,由此培养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培养道德的自觉。
四是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现代社会的信用管理离不开个人行为的记录、评判和制约。而没有记录,就谈不上评判信用意识和制约违约行为。因此,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应该是学校进行诚信道德建设的基础。从一个人上小学即开始不间断的操行记录,直到大学毕业走入社会,这份诚信档案将进入个人档案终身跟随。一个学生获得优良的操行记录就等于获取“诚信道德毕业证书”,是其道德信誉的保证,也是社会录用人才的道德“通行证”。
诚信是一个养成的过程,需要积累。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一种法律意识,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需要经过几代人、几十代人的精心培育。为此,我们认为,诚信教育必须着眼于长远,从小处着手,从中小学生抓起,大胆探索实践,以重塑诚信社会。
我们相信,在可望更可及的未来,诚信将回归到市场,回归到社会,回归到你我身上,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一、现在中小学生诚信素质的现状分析
中华民族是个讲究诚信的民族,诚信守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诚信,本为人的基本道德素质,我们今天大张旗鼓地把它提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了?还是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说起。
2013年的一次班级家长会,我发现一学生家长是花30元钱“聘请”的临时家长。有的学生为了免受家长责骂可谓煞费苦心,先把假成绩用电脑打出来,再贴到成绩单上,最后复印一遍。“调包”后的成绩单可谓天衣无缝。调查发现,学校周围的复印店,每到大考总是生意兴隆,常有学生复印或缩印考试资料。一项统计结果表明:超过70%的老师用超过70%的语言来描述当今学生的缺点,他们大多认为,现在的学生和七八十年代的学生相比,在思想品德方面退步了。现在,能说出学生品德方面优点的教师很少。在品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集体主义淡漠,为个人想得太多,包括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关心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自己出发,关心自己比别人多。可以断定,这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是绝对不会有什么诚信可言的。当然,我们列举的这些例子并不是对当代中学生的品德素质“一棍子打死”,而是想带着问题来研究、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
聘临时家长、成绩单“调包”、考试作弊、撒谎欺骗、校园失窃等失信现象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毒害着他们幼小的心灵。痛定思痛,人们不竞要问:“造成这些失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校园这个培育下一代的纯洁之地怎样才能充满诚信的阳光?”
二、造成中小学生失信现象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山东青年报报道:一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问了妈妈这样一个荒唐的问题:“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答案是前两次没带礼物。此类“脑筋急转弯”书籍在学生中十分流行。“什么东西人们不爱吃,答案是吃亏。”“关公为什么会死的很惨,答案是他‘红颜薄命’。”“什么人没有当过爸爸却先当公公,答案是太监。”……这样的“智力问题”使尚未定型的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发生扭曲,那些违背历史和科学的无聊问答会让孩子们产生迷惑,严重影响他们正常学习、接受教育。又如,一位女教师的儿子,读三年级,儿子出了一个题“考”他妈妈:“妈妈,你知道什么是‘四森’吗?”他妈妈还以为是关于汉语拼音方面的知识呢,于是理直气壮地说:“那还不知道,不就是平声、阳声、上声、去声吗?”谁知道小家伙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是、不是,是‘台上像孔繁森,台下像王宝森,对上级像和绅(森),对下级像泰森’。”这位老师妈妈一下惊呆了:“你在哪里看的?”“在网上。”真不知道这样的“思想残渣”能给我们的孩子什么,除了教唆外,也许还有更恶劣的说法。这样的媒体和书籍,它在我们青少年儿童和错误思潮之间起了主要的“桥梁作用”。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大量不健康的不诚信的社会环境,别说正处于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就算是许多成年人也很难抵御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和误导。
2.学校原因
回想我们的学校教育,虽经过文明教育、素质教育、诚信教育,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国民普遍文明程度提高,现在的学生比起以往来已经良好了许多。但要达到质的飞跃,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可谓任重道远。诚信教育最大的难度,首先是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与学校灌输的诚信理念很难结合起来,差别悬殊。现实当中,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很多情景和事例,不能有效地证明灌输的诚信教育,学生所看到的现象没有进行理性地分析它的本质、它的原因,是不是事情的必然?教学当中,我们很难从现实当中给学生一个具有很强说服力的例子。学生们认为,诚信教育只是理论上的,因而觉得枯燥,在实际生活当中是很难存在的。其次,诚信教育,也可以说是德育教育没有很好地纳入到学生升学考核的范畴,90%以上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老师,没有安排足够的课时,“德育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几乎处处存在。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德育工作有时由班主任负责落实。实际上,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压力在实际工作中与升学、考学的压力相比微乎其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生存压力使得学校普遍重视教学质量,没有教学质量就没有了生源,学校就会陷入生存的压力,就会面临倒闭的可能,陷入一场恶性循环当中。因此有的教育工作者感慨不是我们不重视德育,不抓德育,实在是没有办法。再次,检查考核制度使学校难保诚信形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考核,不少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现出了学校作为普通社会法人的不诚信的一面。学校出于对集体荣誉的考虑,通过各班班主任直接要求学生统一口径,而这个统一口径的过程也就成了学校“不诚信教育”的过程。即便检查考中的有关规定不甚合理,但是学校很难对学生作出解释,只能直接要求学生不能说真话。诚信教育,在种种的检查面前,是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3.家庭原因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童心染黑,孩子缺失诚信,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儿重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家长乃至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中,有些对孩子说谎不分青红皂白加以苛责的家长,他们对子女往往是谎言“连珠”。 譬如,为使孩子不哭闹,或抑制其 想出去玩的冲动,家长会脱口而出:“快别哭了,就让警察来抓你,警察专门抓不听话的小朋友。”孩子自然不敢哭了,不敢嚷着要出去了。可家长是否知道,等孩子稍稍长大一点,会明白“警察专门抓不听话的小朋友,全是大人骗我”。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哄大的,不哄就难以让孩子做成某件事。因此,为使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思维运作,习惯于向孩子空口许诺,如:“你如果听话,那么就……”“ 你如果赶快把作业做完,我就让你……”可是等孩子如大人所愿“听话了”、“把作业做完了”,家长却忘记了践诺;要么以种种借口搪塞、否认;要么摆出各种理由加以拒绝。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的。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三、中小学诚信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一是要着力构建诚信社会。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誉、信用、信义是市场竞争的基石,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灵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人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诚信道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推进,关系到“以法治国”方针基础工程的具体落实。我们必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对诚信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达到管理上重视、法制上健全的时候,“诚信”才不只是一句空话,违反诚信原则的人才不敢为所欲为,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更有成效。
二是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父母应做诚信的表率。俗话说:“上代做给下代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父母人微言轻,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是最直接的诚信品质的播种者。因此,父母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同进,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
三是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工作重心就是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来解除学生们思想上的困惑。从诚信教育的层面来看,学校应该从小做起,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诚信教育,还不应把起点仅仅放在要不要诚信上,而应该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些诚信。让学生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设计诚信社会,由此培养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培养道德的自觉。
四是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现代社会的信用管理离不开个人行为的记录、评判和制约。而没有记录,就谈不上评判信用意识和制约违约行为。因此,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应该是学校进行诚信道德建设的基础。从一个人上小学即开始不间断的操行记录,直到大学毕业走入社会,这份诚信档案将进入个人档案终身跟随。一个学生获得优良的操行记录就等于获取“诚信道德毕业证书”,是其道德信誉的保证,也是社会录用人才的道德“通行证”。
诚信是一个养成的过程,需要积累。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一种法律意识,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需要经过几代人、几十代人的精心培育。为此,我们认为,诚信教育必须着眼于长远,从小处着手,从中小学生抓起,大胆探索实践,以重塑诚信社会。
我们相信,在可望更可及的未来,诚信将回归到市场,回归到社会,回归到你我身上,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