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收并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作为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予以治疗,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予以治疗。结果 通过3个疗程治疗之后,经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656.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085-01
在临床中,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极为多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胃蛋白酶、胃酸对自身黏膜消化所引起的,该疾病是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1]。该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是幽门螺杆菌感染[2];若将是患者体内的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予以根除,那么就能够达到疾病治疗的目标。笔者将对我院接收的90例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入选标准为:男女患者的病症状况相仿;病灶处主要集中在十二指肠处、胃部,溃疡的直径在0.3~2.0cm,溃疡的数目在1~3个。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相关方面治疗药物;患者在进行本次治疗前的两天时间内,停止使用各种抗溃疡药物。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在19~77岁之间,平均年龄48.6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予以治疗,1次/d,1片/次,40mg/片。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予以治疗,1次/d,1片/次,20mg/片。
1.3 疗效判定
1.3.1 疗效判定
治愈:完成治疗后,病灶处溃疡消失,患者的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消失;有效:完成治疗后,病灶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了50%,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也有所缓解;无效:完成治疗后,病灶处溃疡面积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或者是相较于治疗前缩小了30%,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
1.3.2 安全判定
将全部患者治疗期间的现不良反应情况作为评判的标准,即腹痛、反酸以及烧心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于(不良症状患者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3个疗程治疗之后,经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安全效果结果
通过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腹痛12例(26.7%),反酸5例(11.1%),烧心6例(13.3%);对照组中,腹痛29例(64.4%),反酸18例(40.0%),烧心22例(18.9%)。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症状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往往会造成溃疡的复发,甚至将对黏液的分泌起抑制作用,并且促使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大量分泌,进而导致溃疡的发生[3]。泮托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二烷氧基吡啶基并苯咪唑化合物[4]。该药物具备稳定、专一的特性,对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所形成的分泌性微管与胞浆内管状泡中的H+-K+-ATP酶,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功能,进而对H+-K+-ATP酶实现不可逆的制约,而该酶又是胃壁细胞分泌酸最终环节,起催化的作用,因此,能够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并且效果显著[5]。在酸性环境下,泮托拉唑的稳定性较好,与奥美拉唑相比,该药物的生物使用率较高,其对胃壁细胞的专一性极强,在进行代谢的过程中,具有转巯基功能,相对于奥美拉唑,其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的抑制功能比较小,因此,配伍药物对其所带来的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比较小。
综上,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剑平,殷隽.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09,12(7):932-934.
[2]赫琰.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3):62,64.
[3]郑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2例[J].中国药业,2009,18(21):66-66.
[4]杨淑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8):2148-2149.
[5]乔晋江,杜玉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64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10-2111.
作者简介:蒲辉(1981—),男,辽宁锦州人,毕业于吉林大学生物制药专业,现就任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师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 R656.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085-01
在临床中,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极为多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胃蛋白酶、胃酸对自身黏膜消化所引起的,该疾病是引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1]。该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是幽门螺杆菌感染[2];若将是患者体内的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予以根除,那么就能够达到疾病治疗的目标。笔者将对我院接收的90例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入选标准为:男女患者的病症状况相仿;病灶处主要集中在十二指肠处、胃部,溃疡的直径在0.3~2.0cm,溃疡的数目在1~3个。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相关方面治疗药物;患者在进行本次治疗前的两天时间内,停止使用各种抗溃疡药物。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在19~77岁之间,平均年龄48.6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予以治疗,1次/d,1片/次,40mg/片。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予以治疗,1次/d,1片/次,20mg/片。
1.3 疗效判定
1.3.1 疗效判定
治愈:完成治疗后,病灶处溃疡消失,患者的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消失;有效:完成治疗后,病灶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了50%,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也有所缓解;无效:完成治疗后,病灶处溃疡面积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或者是相较于治疗前缩小了30%,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
1.3.2 安全判定
将全部患者治疗期间的现不良反应情况作为评判的标准,即腹痛、反酸以及烧心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于(不良症状患者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3个疗程治疗之后,经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安全效果结果
通过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腹痛12例(26.7%),反酸5例(11.1%),烧心6例(13.3%);对照组中,腹痛29例(64.4%),反酸18例(40.0%),烧心22例(18.9%)。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症状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往往会造成溃疡的复发,甚至将对黏液的分泌起抑制作用,并且促使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大量分泌,进而导致溃疡的发生[3]。泮托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二烷氧基吡啶基并苯咪唑化合物[4]。该药物具备稳定、专一的特性,对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所形成的分泌性微管与胞浆内管状泡中的H+-K+-ATP酶,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功能,进而对H+-K+-ATP酶实现不可逆的制约,而该酶又是胃壁细胞分泌酸最终环节,起催化的作用,因此,能够对胃酸的分泌进行抑制,并且效果显著[5]。在酸性环境下,泮托拉唑的稳定性较好,与奥美拉唑相比,该药物的生物使用率较高,其对胃壁细胞的专一性极强,在进行代谢的过程中,具有转巯基功能,相对于奥美拉唑,其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的抑制功能比较小,因此,配伍药物对其所带来的影响不大,不良反应也比较小。
综上,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剑平,殷隽.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09,12(7):932-934.
[2]赫琰.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3):62,64.
[3]郑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2例[J].中国药业,2009,18(21):66-66.
[4]杨淑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8):2148-2149.
[5]乔晋江,杜玉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64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10-2111.
作者简介:蒲辉(1981—),男,辽宁锦州人,毕业于吉林大学生物制药专业,现就任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