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老师都要面对的是如何管理课堂,怎样有效的管理课堂从而保证自己有效的备课的实施,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有效学习,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目前,部分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有效性低下的矛盾,本文试图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行为,积极尝试课程改革。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但当前部分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有效性低下的矛盾,本文试图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初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低下的主要表现
当前,由于诸多原因,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存在有效性低下的表现,集中表现为:(1)教学语言枯燥呆板,缺乏形象性。语文本来就是一门语言和文字的学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语言对于教学有效性影响非常大。部分教师语言生硬、僵化,无法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生动体现出来,甚至将原本比较具有美感的内容变得平淡无味,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成效。(2)教学过程单向灌输,缺乏互动性。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活动组织环节,过于注重讲解的作用,一走上讲台就讲个不停,生怕学生听不懂,而对学生的内在参与要求关注不够,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互动环节。(3)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生动性。在部分教师的眼里,初中语文教学最正宗的教学方法还是讲授法,即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以达到传授知识的效果,但是在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等方面成效并不明显。(4)教学手段落后简单,缺乏时代性。部分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上讲台,讲课基本靠嘴,教具几乎没有,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对于一些蕴含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讲解起来较为困难,学生在学习时也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教学成效自然不高。
二、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切不可形成固定模式,一味从头到尾分析讲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抓住教材的重点。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备课时应突出本文的重点。如观察角度的选择与变化:描写景物,由于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描写角度。有的是处在观察对象的下面,从下面仰看上方。如课文第5段“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吧……”有的处在观察对象的上方,从上面俯瞰下来,如课文第2段。有的是对描写的对象,一部分一部分详细观察,然后层层铺写,或突出某一部分加以描写,如课文第3、5段。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如抓住过渡段,抓住中心句,抓住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是否有效地处理教材,重视预设,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
2、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创新成效
这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当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模式,教师在组织这种模式的学习活动时,要把握好分组原则,在一个小组里面,既要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后进生,实现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实力基本均衡。在小组合作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要及时进行教学成效的考核评定与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其次要运用主题学习模式。针对部分内容较为集中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其中一篇课文之后,安排学生依据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其它类似内容课文的学习,触类旁通,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步推进。再次要运用实践感知模式。在一些与生活实践关联较为紧密的课文教学中,或是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模式,将学生带进社会生活中,采用听有关人士讲述、亲身实践感知等方式,增强感性体验,提高教学成效。
3、有效使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内涵
现代技术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但如果流于形式,过于热闹,反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使用现代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最佳的呈现教学内容。如在阅读说明文时,为了让同学们对说明的知识有一个清晰、感性的理解,这时候呈现有关的图片、效果图,会很有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文中28道拱的效果图,相信学生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其次,要最佳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只是为更好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让学生获取审美知识,陶冶爱美情趣。如果整堂课充斥着图片,声音,影视片段,甚至把整篇文章都制作在课件上,抛开课本,忽视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只追求热热闹闹,则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最后,要把握最佳的呈现时机。现代技术的使用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呈现时机很重要。一般导入新课时,可以配合导入语使用;突出重点、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时可以适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明确要求和适时监督之下通过网络进行与本课学习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从而提高收集信息的有效性。
4、变革教学观念:变“教堂”为“学堂”,以导学为主
以讲解语文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照本宣科的教法。许多老师钻研教材、备课都十分认真,于是在语文课上常见的情形就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无精打采,以至于课后听到了这样令人伤心的结果:“语文课上老师上得累,学生记得烦,上完之后脑子里空荡荡的,自己什么感悟都没有,唯一的感觉就是希望这样的语文课早日结束。”老师以为自己面面俱到,讲得一清如水,学生就必然学会了,懂得了。其实,在平铺直叙的说教下,学生光听老师高谈阔论,就好比“隔墙看花”,远不如“身临其境”的体会真切。这种教学方法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索、思考的过程,因为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没有经过自己的思维劳动,没有产生感情共鸣,就凭老师如何描述作者的情真意切,他们还是无动于衷,最终结果就是讲而无效。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用教师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
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课堂语言、体态、板书及个人的特长、爱好、品格、修养等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例如,课堂语言不精彩、不生动,就没有吸引力,这一节课的有效时间就大打折扣。教师还应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重在激励、妙在点拨、贵在引导、巧在开窍,使整个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快慢有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其实,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生命的闪光无过于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双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睛,是因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这样的教师怎能不吸引学生呢,不影响学生一辈子呢?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如果教师能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行为,积极尝试课程改革。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但当前部分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有效性低下的矛盾,本文试图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初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低下的主要表现
当前,由于诸多原因,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存在有效性低下的表现,集中表现为:(1)教学语言枯燥呆板,缺乏形象性。语文本来就是一门语言和文字的学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语言对于教学有效性影响非常大。部分教师语言生硬、僵化,无法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生动体现出来,甚至将原本比较具有美感的内容变得平淡无味,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成效。(2)教学过程单向灌输,缺乏互动性。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活动组织环节,过于注重讲解的作用,一走上讲台就讲个不停,生怕学生听不懂,而对学生的内在参与要求关注不够,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互动环节。(3)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生动性。在部分教师的眼里,初中语文教学最正宗的教学方法还是讲授法,即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以达到传授知识的效果,但是在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等方面成效并不明显。(4)教学手段落后简单,缺乏时代性。部分教师还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上讲台,讲课基本靠嘴,教具几乎没有,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对于一些蕴含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讲解起来较为困难,学生在学习时也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教学成效自然不高。
二、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切不可形成固定模式,一味从头到尾分析讲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抓住教材的重点。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备课时应突出本文的重点。如观察角度的选择与变化:描写景物,由于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描写角度。有的是处在观察对象的下面,从下面仰看上方。如课文第5段“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吧……”有的处在观察对象的上方,从上面俯瞰下来,如课文第2段。有的是对描写的对象,一部分一部分详细观察,然后层层铺写,或突出某一部分加以描写,如课文第3、5段。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如抓住过渡段,抓住中心句,抓住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是否有效地处理教材,重视预设,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
2、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创新成效
这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当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模式,教师在组织这种模式的学习活动时,要把握好分组原则,在一个小组里面,既要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后进生,实现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实力基本均衡。在小组合作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要及时进行教学成效的考核评定与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其次要运用主题学习模式。针对部分内容较为集中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其中一篇课文之后,安排学生依据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其它类似内容课文的学习,触类旁通,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步推进。再次要运用实践感知模式。在一些与生活实践关联较为紧密的课文教学中,或是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模式,将学生带进社会生活中,采用听有关人士讲述、亲身实践感知等方式,增强感性体验,提高教学成效。
3、有效使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内涵
现代技术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但如果流于形式,过于热闹,反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使用现代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最佳的呈现教学内容。如在阅读说明文时,为了让同学们对说明的知识有一个清晰、感性的理解,这时候呈现有关的图片、效果图,会很有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文中28道拱的效果图,相信学生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其次,要最佳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只是为更好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让学生获取审美知识,陶冶爱美情趣。如果整堂课充斥着图片,声音,影视片段,甚至把整篇文章都制作在课件上,抛开课本,忽视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只追求热热闹闹,则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最后,要把握最佳的呈现时机。现代技术的使用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呈现时机很重要。一般导入新课时,可以配合导入语使用;突出重点、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时可以适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明确要求和适时监督之下通过网络进行与本课学习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从而提高收集信息的有效性。
4、变革教学观念:变“教堂”为“学堂”,以导学为主
以讲解语文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照本宣科的教法。许多老师钻研教材、备课都十分认真,于是在语文课上常见的情形就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无精打采,以至于课后听到了这样令人伤心的结果:“语文课上老师上得累,学生记得烦,上完之后脑子里空荡荡的,自己什么感悟都没有,唯一的感觉就是希望这样的语文课早日结束。”老师以为自己面面俱到,讲得一清如水,学生就必然学会了,懂得了。其实,在平铺直叙的说教下,学生光听老师高谈阔论,就好比“隔墙看花”,远不如“身临其境”的体会真切。这种教学方法的根本缺陷是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索、思考的过程,因为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没有经过自己的思维劳动,没有产生感情共鸣,就凭老师如何描述作者的情真意切,他们还是无动于衷,最终结果就是讲而无效。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用教师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
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课堂语言、体态、板书及个人的特长、爱好、品格、修养等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例如,课堂语言不精彩、不生动,就没有吸引力,这一节课的有效时间就大打折扣。教师还应具备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重在激励、妙在点拨、贵在引导、巧在开窍,使整个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快慢有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其实,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生命的闪光无过于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双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睛,是因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这样的教师怎能不吸引学生呢,不影响学生一辈子呢?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如果教师能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