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盛行,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要依靠自身的能力与同行业对手竞争,还要靠与同在供应链上的批发商、供应商、制造商的共同合作来赢得竞争。供应链是指“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这样一条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形成的链接。这条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因此,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供应链效益的关键。作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库存成本降为最低,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一、传统存货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共享程度低
信息共享程度低是企业大量存货的主要原因。任何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体系,为了保存竞争力,企业总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封闭,企业之间的合作仅仅是贸易层次上的暂时性合作,这就人为地形成了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和沟通障碍,企业不得不为应付各种意外和不测而建立库存。
(二)合作与协调性差
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需要链上的所有活动协调进行,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使满足一定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中畅通传递,整个供应链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步调一致,形成更为合理的供需关系,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如果组织间缺乏合作与协调,就会导致交货期延迟或者服务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安全库存量,库存水平由此增加。
(三)信息传递系统效率低
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组织之间,要做到快速有效地响应客户需求,必须保证信息能够实时的传递。但由于目前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得到的常常是延迟的和不准确的信息,这样,制造厂商得到的数据不具有实时性和有效性,对最新订货信息的反应能力就会减弱,预测误差就不得不加大,生产出过时的产品,造成过高的库存量。
二、零库存管理
(一)零库存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企业的库存占用流动资金的平均比例高达30%_40%,存货管理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的管理效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周转情况的分析。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就越低,其流动性就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二)零库存管理的概念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或者没有储备。所谓的零库存,是指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在内的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均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存储形式的一种或一些物料的存储绝对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库存控制,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三)零库存管理的优越性
1.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量,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采用“零库存管理”,企业当天的库存量只供今天使用,绝不多采购,每天的生产经营结束后,存货的库存量为零,存货的占用资金也就控制到了最低限度,减少机会成本,提高了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无形中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节约了企业的资金。
2.减低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
企业的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在传统的存货管理体系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最终都会在企业的销售收入中扣除,从而使企业利润减少。而采用零库存管理,数额巨大的这些支出则可以免除,从而解决了管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矛盾。
3.降低风险
在传统的存货管理下,由于存货的流动性较差且不易变现,容易发生存货变现和跌价损失。而在零存货管理下,企业的库存量很小,大大加强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缩短了原材料的供应时间,规避了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等风险。
4.促进企业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产品质量管理差,那么零库存管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零库存管理要求企业注重产品的质量,这样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它为质量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零库存管理在国外的发展
(一)美国戴尔公司的库存管理模式
戴尔推行所谓的“黄金三原则”——坚持直销、摒弃库存、客户结盟。提出了“以信息代替存货”的核心理念,与供应商实现精准迅速的信息交互,并进一步缩短生产线与顾客家门口的时空距离,以谋求库存的不断减少。
戴尔在半成品上的低库存得益于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上。戴尔自身并没有零部件仓库和产成品仓库,其零部件是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且要以戴尔订单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二)丰田企业的零库存管理
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降低成本,其主要特点是准时生产。所谓准时生产,意指在适当的时间生产适量的产品,生产既不提前也不滞后,既不多生产也不少生产。其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库存量,降低库存费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丰田汽车公司采取了按销定产的方法,即逐次向前确定各部件的生产批量。丰田公司的工作任务是,根据订单按产品结构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得出完成订单所需零件的数量。
四、实现零库存管理的途径
(一)按订单生产方式
在拉动生产方式下,企业只有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配送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存储物资的仓库,而是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一个枢纽,是物流作业中的一个站点。物资是按订单信息要求而流动的,因此从根本上消除了停滞物资,从而也就消除了库存。
(二)供应商管理
1.选择少而精的供应商,建立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一般来说,供应商越少越有利于双方的合作,但是企业的产品对零部件或原材料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网络,并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致力于和少数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完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知识共事机制
建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机制能有效促进知识的相互学习,提高新知识的存活率,进而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三)适时存货制
适时存货制(JIT)是指存货应恰好在生产过程需要时送达。JIT的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生产附加价值的活动,其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高效的生产流程。
JIT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计划要求。对于整个企业而言,适时存货制要求协调、完整的存货计划,通过仔细的计划与规划,适时存货制可以消除这些安全储备。
2.与供应商的关系。为了使适时存货制有效运作,企业与它的供应商必须紧密合作。送货计划、数量、质量和瞬间联系都是该制度的组成部分。该制度要求按所需的数额和订单要求,频繁送货,因此,必须要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3.准备成本。通过降低生产期的长度,重新设计生产过程允许有尽可能大的灵活性。在生产中,每一批产品生产前总存在固定的准备成本,最优的生产批量受生产准备成本的影响。采用适时存货制,通过减低准备成本,企业可以采用较小的生产期,因而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4.其他的生产成本。由于适时存货制要求精心的管理和控制,采用适时存货制的企业常常为了降低成本而限制供应商的数目。供应商被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更经常的送货,运货时按顺序排列货物,供应商额外的处理成本会提高收费价格。一般情况下,采用适时存货制的企业由于获得的收益不但能够完全抵消由此而增加的成本,还会有大量的结余。
(四)物流配送方式
配送方式是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采购方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分类、拣选、理货、配送加工等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交送采购方的一种物流方式。
1.以“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向用户配送
企业可以集中多个客户的需求,统筹安排、实施整车运输,增加送货的次数,降低每个用户、每个批次的送货量,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企业也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或生产线,从而使生产企业的库存大幅度降低。
2.以“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方式向用户配送
这种配送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其特点是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因此,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减轻库存压力,甚至企业会选择取消库存,实现零库存。
3.采用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
通过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形成规模优势,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同时,在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支持下,用户的库存也会自然日趋弱化。
配送方式广泛适用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配送货物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以配送方式实现零库存,其范围更大,稳定性更强。此外,由于它能兼容其他生产方式的特点和优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配送是一种能够改变企业库存结构的综合性运行方式,依靠推行配送制去实现零库存,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一、传统存货产生的原因
(一)信息共享程度低
信息共享程度低是企业大量存货的主要原因。任何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体系,为了保存竞争力,企业总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封闭,企业之间的合作仅仅是贸易层次上的暂时性合作,这就人为地形成了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和沟通障碍,企业不得不为应付各种意外和不测而建立库存。
(二)合作与协调性差
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需要链上的所有活动协调进行,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使满足一定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中畅通传递,整个供应链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步调一致,形成更为合理的供需关系,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如果组织间缺乏合作与协调,就会导致交货期延迟或者服务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安全库存量,库存水平由此增加。
(三)信息传递系统效率低
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组织之间,要做到快速有效地响应客户需求,必须保证信息能够实时的传递。但由于目前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得到的常常是延迟的和不准确的信息,这样,制造厂商得到的数据不具有实时性和有效性,对最新订货信息的反应能力就会减弱,预测误差就不得不加大,生产出过时的产品,造成过高的库存量。
二、零库存管理
(一)零库存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企业的库存占用流动资金的平均比例高达30%_40%,存货管理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的管理效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周转情况的分析。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就越低,其流动性就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二)零库存管理的概念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或者没有储备。所谓的零库存,是指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在内的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均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存储形式的一种或一些物料的存储绝对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库存控制,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三)零库存管理的优越性
1.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量,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采用“零库存管理”,企业当天的库存量只供今天使用,绝不多采购,每天的生产经营结束后,存货的库存量为零,存货的占用资金也就控制到了最低限度,减少机会成本,提高了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无形中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节约了企业的资金。
2.减低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
企业的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在传统的存货管理体系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最终都会在企业的销售收入中扣除,从而使企业利润减少。而采用零库存管理,数额巨大的这些支出则可以免除,从而解决了管理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矛盾。
3.降低风险
在传统的存货管理下,由于存货的流动性较差且不易变现,容易发生存货变现和跌价损失。而在零存货管理下,企业的库存量很小,大大加强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同时缩短了原材料的供应时间,规避了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等风险。
4.促进企业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产品质量管理差,那么零库存管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零库存管理要求企业注重产品的质量,这样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它为质量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零库存管理在国外的发展
(一)美国戴尔公司的库存管理模式
戴尔推行所谓的“黄金三原则”——坚持直销、摒弃库存、客户结盟。提出了“以信息代替存货”的核心理念,与供应商实现精准迅速的信息交互,并进一步缩短生产线与顾客家门口的时空距离,以谋求库存的不断减少。
戴尔在半成品上的低库存得益于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上。戴尔自身并没有零部件仓库和产成品仓库,其零部件是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且要以戴尔订单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二)丰田企业的零库存管理
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降低成本,其主要特点是准时生产。所谓准时生产,意指在适当的时间生产适量的产品,生产既不提前也不滞后,既不多生产也不少生产。其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库存量,降低库存费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丰田汽车公司采取了按销定产的方法,即逐次向前确定各部件的生产批量。丰田公司的工作任务是,根据订单按产品结构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得出完成订单所需零件的数量。
四、实现零库存管理的途径
(一)按订单生产方式
在拉动生产方式下,企业只有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配送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存储物资的仓库,而是物资流通过程中的一个枢纽,是物流作业中的一个站点。物资是按订单信息要求而流动的,因此从根本上消除了停滞物资,从而也就消除了库存。
(二)供应商管理
1.选择少而精的供应商,建立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一般来说,供应商越少越有利于双方的合作,但是企业的产品对零部件或原材料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网络,并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致力于和少数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完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知识共事机制
建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机制能有效促进知识的相互学习,提高新知识的存活率,进而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三)适时存货制
适时存货制(JIT)是指存货应恰好在生产过程需要时送达。JIT的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生产附加价值的活动,其目标之一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存货,建立起平滑而高效的生产流程。
JIT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计划要求。对于整个企业而言,适时存货制要求协调、完整的存货计划,通过仔细的计划与规划,适时存货制可以消除这些安全储备。
2.与供应商的关系。为了使适时存货制有效运作,企业与它的供应商必须紧密合作。送货计划、数量、质量和瞬间联系都是该制度的组成部分。该制度要求按所需的数额和订单要求,频繁送货,因此,必须要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3.准备成本。通过降低生产期的长度,重新设计生产过程允许有尽可能大的灵活性。在生产中,每一批产品生产前总存在固定的准备成本,最优的生产批量受生产准备成本的影响。采用适时存货制,通过减低准备成本,企业可以采用较小的生产期,因而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4.其他的生产成本。由于适时存货制要求精心的管理和控制,采用适时存货制的企业常常为了降低成本而限制供应商的数目。供应商被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更经常的送货,运货时按顺序排列货物,供应商额外的处理成本会提高收费价格。一般情况下,采用适时存货制的企业由于获得的收益不但能够完全抵消由此而增加的成本,还会有大量的结余。
(四)物流配送方式
配送方式是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采购方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分类、拣选、理货、配送加工等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交送采购方的一种物流方式。
1.以“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向用户配送
企业可以集中多个客户的需求,统筹安排、实施整车运输,增加送货的次数,降低每个用户、每个批次的送货量,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企业也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或生产线,从而使生产企业的库存大幅度降低。
2.以“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方式向用户配送
这种配送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其特点是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因此,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减轻库存压力,甚至企业会选择取消库存,实现零库存。
3.采用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
通过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形成规模优势,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同时,在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支持下,用户的库存也会自然日趋弱化。
配送方式广泛适用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配送货物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以配送方式实现零库存,其范围更大,稳定性更强。此外,由于它能兼容其他生产方式的特点和优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配送是一种能够改变企业库存结构的综合性运行方式,依靠推行配送制去实现零库存,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