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踊跃展示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展示环节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课堂展示旨在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果和展示氛围,让学生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与意义。对此,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踊跃的展示,让学生能够大方积极自信地到讲台上展现个人魅力,在提升自己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的同時,也能够增添个人魅力。文章论述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踊跃参与展示的策略,面对现状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展示;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踊跃进行课堂展示。踊跃展示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增强自信,在课堂上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大方自如地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实际上是再归纳、再整理和再输出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展示的环节当中,都可以对彼此学习的情况进一步加深了解,在表述的过程中,也能够及时发现漏洞和不足。在学生养成了踊跃展示的习惯之后,也能够培养良好的总结归纳习惯,在展示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教师备课时的不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初中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踊跃展示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踊跃进行展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不少学生只是将数学这一门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和一种学习工具,认为展示、讨论、总结、陈述是语文课堂当中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是不完全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踊跃进行展示,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成果的再整理、再输出。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在思想态度上进行转变,只有学生意识到踊跃展示,能够对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够真真正正全心全意投入到展示的过程中去,并且与他人交换想法、交流经验和观点。除此之外,在初中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展示,还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不少学生都是“书面”上的达人,但是在实际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稍显不足,具体体现在学生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在与他人交换想法和观点的时候表达不够有效,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得到较多锻炼机会所导致的结果。对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并且爱上课堂展示,只有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收获到了他人的肯定与教师的赞许,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展示的过程中。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开放包容的环境,在课堂展示的环节,鼓励学生去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和独特的陈述方式表达个人观点,需要真正将数学课堂上的内容传达到每一个人心中去,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放下心中对数学课堂刻板的成见,自然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收获他人的肯定。
  二、 初中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踊跃展示策略研究
  (一)正面语言鼓励学生展示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立、健全的人格,并且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在这一阶段,他们非常期望获得教训与他人的鼓励与肯定。对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踊跃的展示,就一定要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学生,不少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出现。教师需要通过言语进行引导,让学生放下心中的戒备和焦虑感,在有了教师的助推之后,学生会开始进行尝试,在尝试的时候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他人的肯定,就能够再次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展示过程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出示课件为学生展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加法运算规律等相关的知识,紧接着,教师在提问:“符号‘ ’和符号‘-’各表达哪些含义呢?”在引导学生回顾完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已经慢慢进入了学习状态。为了高效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定要先对有理数的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定律基础。教师在传授新知的时候,可以以(-9) ( 6)-(-11)一式为例。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方法,这时候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原式就会变成:-9 6 11学生明确了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训练,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式子,需要学生将下面的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9)-( 10) (-2)-(-8) 3教师给予了学生自己展示的机会,学生需要去寻找到简单、一般性的方法。紧接着,教师再邀请两个学生进行板演,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下面就到了展示的环节,众所周知,能够第一个站到讲台上来进行展示的人,往往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第一总是会被大家铭记,也为后面的学生做好榜样。”教师的话让大家倍受鼓舞,教师继续说:“大家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展示的时候,不用在意结果的对错,
  只需要注重过程。”在教师进行鼓励之后,有两个学生自愿进行板演,用两种方法读书的结果,其他的学生也纷纷鼓励进行自行演练,然后和同桌相互读出答案并纠正。紧接着,教师再为学生给出另外几个式子,以抢答形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回答,并读出结果。这时学生在讨论之后积极踊跃的进行回答,能够主动到台上进行展示。
  (二)营造良好的展示氛围
  良好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沉浸在数学学习的课堂中,并且不知不觉参与到课堂展示的环节。由于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缺少勇气和冲劲,对此,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当中,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展示将会成为初中数学课堂的常态。这样学生就能够尽快适应展示的模式,并且珍惜每一次展示机会,踊跃参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在良好的展示氛围当中,教师和学生也能够进行良性的互动,在学生展示完毕之后,还可以自然地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提出新的问题,在探讨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得出问题的结论,这样的数学课堂是自然的高效的,同时也是轻松的,学生就会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展示过程中。   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定义与命题》这一课教学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条件和结论、命题的真假,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判断命题的真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真是假,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为了营造良好的展示氛围,教师可以创设现实情景,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命题,什么叫命题呢?下面请大家观察一下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邊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紧接着,教师再给予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与同桌进行讨论,在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进行展示:“那么现在有学生可以告诉我这些命题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吗?”这时候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张开了嘴:“这三个命题都是用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达……”这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已经得出了正确答案,但是仍旧没有养成举手展示的好习惯。这时教师就可以再次强调:“我发现大家好像都得到了正确答案,这个时候就要再勇敢一点,我想听到一个人的声音。”这时有学生举手,并且回答:“除了刚刚所说的命题表达形式之外,我发现每个命题都是由一个条件得到结论的,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紧接着,教师再邀请另一位学生进行总结,在学生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最后整理出了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事项,结论是由事项推断出的判断。在进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具体实施“做一做”,为学生陈列出一些命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告诉大家:以下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命题是不正确的?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打开学生的思路之后,不少学生都能够进行深度学习和认真的思考探索。
  (三)形成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展示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展示,对此,教师可以形成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踊跃的展示,在为学生设置具体的奖励方式和奖励物品之后,学生就会更加有动力,有目标。教师需要注意,奖励机制的设置,不仅要从物质上进行设置,更需要从精神上进行升华,让学生在获得奖励的同时,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价值,一种精神,一种荣誉,是自己通过智慧和双手所获取的肯定。
  例如,教师在进行《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一课时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学生了解正方形的概念,并且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通过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分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需要在观察、操作、推理和归纳等探索中,明确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说理习惯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教师可以这样说:“在今天这节课堂上,我们会有许多交流和展示的环节,而交流和展示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此教师为了鼓励大家特意准备了一些小礼品,如书籍、本子、笔、U盘等等,这些小物件,既是教师对大家的肯定,也是大家实力与努力的证明。”在教师说完这番话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不少学生都能够集中注意力准备在课堂上积极展示和表现。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动画,让学生明确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紧接着,教师再由这句话进行发散,得到正方形的性质,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两个命题:(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展示,明确这两个命题的证明过程,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完成,并且在完成之后与同桌进行交流和补充。在展示的环节,有学生能够利用教师刚刚演示运用到的多媒体动画进行辅助讲解,还有的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辅助验证,学生在验证过程中感受到正方形与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紧密联系,明确了正方形的判定。
  (四)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展示
  小组合作是初中课堂教学当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在开展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踊跃的展示。由于小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和机会,不少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进行小组内的展示,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在全班展示进行预演。在这个环节,教师还需要进行巡视,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去找寻一些典型,并且邀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这样就能够做到对全班进行动态的把控,还能够提高学生展示的质量。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课的时候,就是需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教师可以用一个经典例题作为学生交流和展示的内容:有一个圆柱,它的高为12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在圆柱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呢?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自己取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的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教师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应的图,将圆柱侧面剪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应该如何去画?在学生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教师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向其他学生轮流展示了自己的画法,还有的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向大家展示了从a点到b点爬行的最短路程,向其他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出了正确答案。对此,教师可以将这一组作为典型案例,邀请到台上进行展示,教师发现在展示的过程中,该组的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分配,每一位学生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更体现出了作为一个小组的团结和凝聚力,每个学生都会上台展示得到最短路线的方法。有的学生是通过画图进行展示,有的学生通过实物剪裁的方式进行展示,还有的学生会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软件进行展示。总而言之,学生都把握了一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以及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原理。最后,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积极踊跃的展示,并且展现了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队员之间的配合也较为默契。
  三、 结语
  总之,鼓励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踊跃的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乐于展示,勇于展示,并且能够在展示环节当中体会到自豪感和满足感,实现个人价值。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有一定的互动,在动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并且意识到数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季金金.合作学习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5).
  [2]徐晓蓉.在合作中共进,在展示中成长:基于建设“合格课堂”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关注点的再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
  2018,672(35):44-46.
  [3]徐晓蓉.在合作中共进,在展示中成长:基于建设“合格课堂”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关注点的再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
  2018(35):42-44.
  [4]缪立红,夏忠晓.初中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课堂展示水平的策略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8,24(1):191-193.
  [5]张晓波.“对话”与“让学”:较难题讲评的有效方式:以一道几何综合题的讲评为例[J].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0(4):54-55.
  作者简介:吴色忠,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平和县后时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新教改的推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迎合教育现代化发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要结合先进教学理念、应用先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微课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能够有效地将传统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生动与具体化,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微课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
摘 要:核心素养包括身心健康、社会责任、科学学习、实践创新、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国家认同、科学精神以及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具体到每一门学科那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把核心素养的能力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在学科教育当中充分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就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实践。初中物理教育要切实地落实在核心素养上,自然就应利用好物理学科的优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何在日常
摘 要: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早期教育,尤其是很多家长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给予了高度重视。幼儿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对个体来说是终身受益的,有助于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化发展。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在传授给幼儿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以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文章就从幼儿园开放日、亲子活动、家访等家园合作形式入手,就如何培育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出了自
摘 要:众所周知,深度学习是学生形成、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探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文章从指向整体建构的高中数学教学、指向深层内涵的课程解析、指向认知发展的学生评估和指向深度学习的理解性学习等四方面入手,详细阐述引导高中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教育领域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以及应用能力的发展。教学任务较重。通过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写作教学以及阅读教学之间不再孤立,阅读学习的内容可以应用于写作实践,写作练习的过程也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更多视角与方法。相对于写作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阅读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表现得更为明显。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应用英语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基础英语知识的积累
摘 要: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目的,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一种课堂授课方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讲授已经从一味的灌输课本知识转变成在师生互动中贯通课本知识。互动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文章主要以小学数学为例,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互动;教学对策  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摘 要:课堂是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能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创造平台,保障教学活动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增强,实现更加全面协调的发展。英语课程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英语能力的增强是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为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保
作为高中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有着较高要求,要求他们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有效促进个体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需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