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是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学改革越来越深入,实验教学改革也是迫在眉睫。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分析了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创新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改后 初三化学 实验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97-02
化学本就是一门实验学科,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化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所以,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及时创新教学理念、手段,彻底改革实验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初三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仅所学知识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一阶段,教师若想改革实验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就要深入教学实际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新理念、新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就目前来看,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教学方式仍比較滞后。即便是新课改,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部分化学教师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灵活应用教学手段,改革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第二,不重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改所强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相悖的。第三,实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具体来说是教师在设计、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时,并不重视引入生活要素、化学史等内容,只是一味地照搬课本,导致化学实验教学变得异常枯燥、无味。其实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且没有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所以,若想改革初三实验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就应改变教学理念,并结合实验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改后初三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课前备课也非常重要。毕竟,教学素材、教学手段、教学流程的确定基本都是在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新课程标准,尽量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以“走进化学实验室”为例。该节课实验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化学仪器、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而且还是初三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第一课。所以,教师可制定教学目标:①了解化学实验的作用。即探究化学真理的重要手段。②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熟知基本的化学仪器名称及用法。③掌握药品的基本使用方法。其次,科学选择实验教学素材及方法。实验素材既可从课本中选择,也可从生活中、网络中选择。另外,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最后,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还应当做好安全措施。毕竟,若是化学器材、化学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可以做好实验课堂物品准备,特别是实验操作的器材和物品等。在化学实验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对实验中需要的实验仪器、药品等进行检查,保证每个小组学生可以正常开展实验活动,避免因为实验器材缺乏浪费课堂实践。在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做好实验仪器保护工作,让学生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为了帮助实验能够有效开展,开展相应的实验示范活动,明确实验药品浓度、用量和实验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课堂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准备工作,保证实验课有效开展,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和质量。总之,只有做好教学准备,才能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2.灵活应用教学手段,创新化学实验教学课堂
为了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当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教学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尤其是要灵活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新实验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生动性。比如在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毕竟,有些化学实验的现象不明显,而有些化学实验的持续时间比较短,运用多媒体正好可以弥补这些实验的不足,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实验现象。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改革实验教学。比如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见识面。或者是利用网络优势,将课堂教学、课下教学结合在一起。如创建翻转教学模式、给学生推荐学习网站、与学生进行课下交流。这样能有效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课堂中,在探究酸与碱和指示剂作用的实验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实验探究。使用两个白色点滴板,取出少量的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滴加酚酞,碱性溶液滴加石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可以借助PPT向学生展示实验中注意的事项,如滴管使用方法,应当垂直悬空,洗净之后取其他试剂;指示剂一般4、5滴即可,实现节约药品的目标;试剂取出之后,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在实验之后,通过PPT展示实验结果,紫色石蕊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蓝色。在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虽然实验中有着一定的实验现象,但是,实验中依然存在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想象,并且通过局部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开展相应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应的化学规律。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毕竟,新课改更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可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在“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酒精灯使用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先展示酒精灯实物,并简单讲解酒精灯的结构、三层火焰。然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哪一层的火焰温度最高。接下来,就可以引发学生猜想。最后,教师就可以针对猜想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仅能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还能增强实验教学的生动性。其次,还可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探索能力。比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探究氧气制取方法。如提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制取氧气,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思考从哪里可以获取氧气。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工业所用的氧气都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而来的。我们实验室所需的氧气比较少,所以要用实验室制取方法。第二,在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教师可先演示多种制取氧气的实验,然后询问学生哪一种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接下来,让学生合作、交流,并分析出哪种方法比较合适。第三,教师可继续演示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并提问学生: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样既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知识,也可加强学生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还可引入生活要素,进一步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保证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教学课堂中,认真学习化学知识。比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中,教师在实验教学导入阶段,可引入植物叶子变黄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更有利于改变化学实验知识枯燥、无味的学习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后教学
从实际来看,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实验教学的课后教学。但是有效的课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所以,教师还应完善课后教学。通过化学实验课内外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化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化学操作能力,丰富课堂实验内容,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比如针对初三毕业班,教师可布置课外化学实验任务:让学生制作烧不坏的手帕作为毕业纪念。该手帕的制作原理主要是将水与酒精融合,浸泡水帕后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学生自己准备好酒精、水、手帕、水杯、打火机以及镊子等,在实验操作中,将手帕放置在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按照1:1的方式配置溶液,輕轻挤手帕,使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两个角,将其放在火上点燃,当火焰减小时,快速摇动手帕,将火焰熄灭,观察手帕的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验内容,设置其它课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安排课外实验时,引入点蜡烛的自主实验活动,让学生对整个燃烧过程进行观察,并且记录燃烧的现象,和其他同学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说一说有哪些燃烧现象,如在蜡烛燃烧中,火焰周围的蜡先熔化;可以闻到蜡烛燃烧的气味。在学生经过深层次的交流和讨论之后,开展深层次的观察活动,发现其中更为有趣的现象,熔化的蜡冷却之后,可以变成固态,在蜡烛的火焰上存在黑烟。借助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兴趣,为课外实验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课堂,应当注重教学方式创新,优化课后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结合实验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发现实验中的规律,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整个实验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合作意识,针对实验中的问题,保证化学实验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后初三化学教师在改革实验课教学策略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将课上、课下教学联系在一起,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夏伦爱.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4):54-55.
[2]苏淑琼.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才智,2017(25):36.
[3]冯高升.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217.
【关键词】课改后 初三化学 实验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97-02
化学本就是一门实验学科,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化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所以,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及时创新教学理念、手段,彻底改革实验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初三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仅所学知识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一阶段,教师若想改革实验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就要深入教学实际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新理念、新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就目前来看,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教学方式仍比較滞后。即便是新课改,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部分化学教师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灵活应用教学手段,改革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第二,不重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改所强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相悖的。第三,实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具体来说是教师在设计、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时,并不重视引入生活要素、化学史等内容,只是一味地照搬课本,导致化学实验教学变得异常枯燥、无味。其实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且没有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所以,若想改革初三实验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就应改变教学理念,并结合实验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改后初三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课前备课也非常重要。毕竟,教学素材、教学手段、教学流程的确定基本都是在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要充分分析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新课程标准,尽量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以“走进化学实验室”为例。该节课实验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化学仪器、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而且还是初三学生接触化学实验的第一课。所以,教师可制定教学目标:①了解化学实验的作用。即探究化学真理的重要手段。②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规则,熟知基本的化学仪器名称及用法。③掌握药品的基本使用方法。其次,科学选择实验教学素材及方法。实验素材既可从课本中选择,也可从生活中、网络中选择。另外,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教学等。最后,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还应当做好安全措施。毕竟,若是化学器材、化学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可以做好实验课堂物品准备,特别是实验操作的器材和物品等。在化学实验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对实验中需要的实验仪器、药品等进行检查,保证每个小组学生可以正常开展实验活动,避免因为实验器材缺乏浪费课堂实践。在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做好实验仪器保护工作,让学生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为了帮助实验能够有效开展,开展相应的实验示范活动,明确实验药品浓度、用量和实验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注重课堂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准备工作,保证实验课有效开展,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和质量。总之,只有做好教学准备,才能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2.灵活应用教学手段,创新化学实验教学课堂
为了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当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教学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尤其是要灵活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新实验教学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生动性。比如在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毕竟,有些化学实验的现象不明显,而有些化学实验的持续时间比较短,运用多媒体正好可以弥补这些实验的不足,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实验现象。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改革实验教学。比如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见识面。或者是利用网络优势,将课堂教学、课下教学结合在一起。如创建翻转教学模式、给学生推荐学习网站、与学生进行课下交流。这样能有效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课堂中,在探究酸与碱和指示剂作用的实验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应的实验探究。使用两个白色点滴板,取出少量的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滴加酚酞,碱性溶液滴加石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可以借助PPT向学生展示实验中注意的事项,如滴管使用方法,应当垂直悬空,洗净之后取其他试剂;指示剂一般4、5滴即可,实现节约药品的目标;试剂取出之后,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在实验之后,通过PPT展示实验结果,紫色石蕊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蓝色。在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虽然实验中有着一定的实验现象,但是,实验中依然存在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想象,并且通过局部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开展相应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应的化学规律。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毕竟,新课改更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可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在“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酒精灯使用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先展示酒精灯实物,并简单讲解酒精灯的结构、三层火焰。然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哪一层的火焰温度最高。接下来,就可以引发学生猜想。最后,教师就可以针对猜想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仅能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还能增强实验教学的生动性。其次,还可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探索能力。比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探究氧气制取方法。如提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制取氧气,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思考从哪里可以获取氧气。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工业所用的氧气都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而来的。我们实验室所需的氧气比较少,所以要用实验室制取方法。第二,在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教师可先演示多种制取氧气的实验,然后询问学生哪一种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接下来,让学生合作、交流,并分析出哪种方法比较合适。第三,教师可继续演示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并提问学生: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样既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知识,也可加强学生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还可引入生活要素,进一步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保证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教学课堂中,认真学习化学知识。比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中,教师在实验教学导入阶段,可引入植物叶子变黄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来说,引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更有利于改变化学实验知识枯燥、无味的学习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后教学
从实际来看,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实验教学的课后教学。但是有效的课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所以,教师还应完善课后教学。通过化学实验课内外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化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化学操作能力,丰富课堂实验内容,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比如针对初三毕业班,教师可布置课外化学实验任务:让学生制作烧不坏的手帕作为毕业纪念。该手帕的制作原理主要是将水与酒精融合,浸泡水帕后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学生自己准备好酒精、水、手帕、水杯、打火机以及镊子等,在实验操作中,将手帕放置在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按照1:1的方式配置溶液,輕轻挤手帕,使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两个角,将其放在火上点燃,当火焰减小时,快速摇动手帕,将火焰熄灭,观察手帕的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验内容,设置其它课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安排课外实验时,引入点蜡烛的自主实验活动,让学生对整个燃烧过程进行观察,并且记录燃烧的现象,和其他同学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说一说有哪些燃烧现象,如在蜡烛燃烧中,火焰周围的蜡先熔化;可以闻到蜡烛燃烧的气味。在学生经过深层次的交流和讨论之后,开展深层次的观察活动,发现其中更为有趣的现象,熔化的蜡冷却之后,可以变成固态,在蜡烛的火焰上存在黑烟。借助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兴趣,为课外实验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课堂,应当注重教学方式创新,优化课后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结合实验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发现实验中的规律,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整个实验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合作意识,针对实验中的问题,保证化学实验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后初三化学教师在改革实验课教学策略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将课上、课下教学联系在一起,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夏伦爱.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4):54-55.
[2]苏淑琼.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才智,2017(25):36.
[3]冯高升.浅谈初三化学课改后实验课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