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题课是数学的基本课型,习题课要讲究预设,更要注意生成.
[关键词]预设 生成 习题课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15
前不久,我上了一堂排列组合的应用问题习题课,课前精心选择了6个排列组合与几何的综合问题.
1.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α共有___.
2.用4种不同的颜色为正方体的六个面着色,要求相邻两个面颜色不相同,则不同的着色方法有___种.
3.在四棱锥P—ABCD中,顶点为P,从其他的顶点和各棱的中点中取3个,使它们和点P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取法有___种.
4.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___.
5.四棱锥的8条棱分别代表8种不同的化工产品,有公共点的两条棱所代表的化工产品在同一仓库存放是危险的,没有公共点的棱所代表的化工产品在同一仓库存放是安全的,现有编号①②③④的四个仓库存放这8种化工产品,则安全存放的不同方法总数为 .
6.以平行六面体ABCD-A′B′C′D′的任意三个顶点作三角形,从中随机取出两个三角形,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共面的个数为 .
设置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解决,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可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在评讲第2题时遇到了意外,下面是当时的课堂片段.
一、教学实录
问题1:如图1,一环形花坛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择,要求每块里面种一种花,且相邻两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为 .
这是2008年全国高考第12题.我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了答案(84种).这个时候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区域个数、颜色数增加,讨论那不是很麻烦,老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犹豫了片刻,我决定就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
问题2:将一个圆环分成n∈N*(n≥3)个区域,用m(m≥3)种颜色给这n个区域染色,要求相邻区域的颜色不同(同一颜色可重复使用),则不同的染色方法有多少种?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以前我们见过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
师:我们从递推数列方面入手来看看.设an表示n个区域染色的方案数,则1区有m种方法,2区有m-1种方法,3,…,n-1,n区均有m-1种方法.依乘法原理有m(m-1)n-1种染法.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所求的结果了?
生:感觉应该有重复了.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二、教学反思
1.教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一个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存在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存在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甚至思维的碰撞.因此,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可测因素.对课堂的突发事件,有时可能会把我们苦心设计一节课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一塌糊涂.但有时也可能因为某个突发事件而使得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甚至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善教者必善变,以“变”应“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变化,我们要处变不惊,灵活调控,即兴发挥,努力使课堂教学信息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营造奇特而又合理的教学氛围,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其次要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引导探究,教师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对所授内容的纵、横知识联系作深入的研究.
总之,课堂应变艺术只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育方针、教育原则的灵活运用,是一种教育技巧,因而它在总体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在具体做法上,又无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要视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课堂教学应对“突发事件”的艺术凝聚着教师的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教学艺术的精华,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潜心研究,构造系统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在课堂上应对有余、神采飞扬.
2.关于选题与解题教学
高中数学课,很大程度是数学习题课教学,如何选好复习例题,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如果问题选择过易或过难,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过易了,达不到目标要求;过难了,学生不易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因此,应选择难度适中,同时又包含丰富数学思想的问题.选择这样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做到系统化、网络化,同时又能在习题教学中体现中学数学的各种思想方法.
至于解题,思维起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本节课问题的解答一样,分类讨论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容易的,为什么这样分?如何才简单?这些问题经常困扰学生.许多时候学生感到教师解题就像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一只鸽子”一样,只是让他们感到新奇、惊讶,认为教师高明而已.因此就有了“解法虽好,我就是想不到”的叹息!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学要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关键词]预设 生成 习题课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15
前不久,我上了一堂排列组合的应用问题习题课,课前精心选择了6个排列组合与几何的综合问题.
1.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α共有___.
2.用4种不同的颜色为正方体的六个面着色,要求相邻两个面颜色不相同,则不同的着色方法有___种.
3.在四棱锥P—ABCD中,顶点为P,从其他的顶点和各棱的中点中取3个,使它们和点P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取法有___种.
4.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___.
5.四棱锥的8条棱分别代表8种不同的化工产品,有公共点的两条棱所代表的化工产品在同一仓库存放是危险的,没有公共点的棱所代表的化工产品在同一仓库存放是安全的,现有编号①②③④的四个仓库存放这8种化工产品,则安全存放的不同方法总数为 .
6.以平行六面体ABCD-A′B′C′D′的任意三个顶点作三角形,从中随机取出两个三角形,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共面的个数为 .
设置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的探讨、解决,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可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在评讲第2题时遇到了意外,下面是当时的课堂片段.
一、教学实录
问题1:如图1,一环形花坛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择,要求每块里面种一种花,且相邻两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为 .
这是2008年全国高考第12题.我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了答案(84种).这个时候有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区域个数、颜色数增加,讨论那不是很麻烦,老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犹豫了片刻,我决定就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
问题2:将一个圆环分成n∈N*(n≥3)个区域,用m(m≥3)种颜色给这n个区域染色,要求相邻区域的颜色不同(同一颜色可重复使用),则不同的染色方法有多少种?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以前我们见过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
师:我们从递推数列方面入手来看看.设an表示n个区域染色的方案数,则1区有m种方法,2区有m-1种方法,3,…,n-1,n区均有m-1种方法.依乘法原理有m(m-1)n-1种染法.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所求的结果了?
生:感觉应该有重复了.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二、教学反思
1.教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一个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存在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存在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甚至思维的碰撞.因此,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可测因素.对课堂的突发事件,有时可能会把我们苦心设计一节课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一塌糊涂.但有时也可能因为某个突发事件而使得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甚至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善教者必善变,以“变”应“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变化,我们要处变不惊,灵活调控,即兴发挥,努力使课堂教学信息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营造奇特而又合理的教学氛围,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其次要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引导探究,教师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对所授内容的纵、横知识联系作深入的研究.
总之,课堂应变艺术只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育方针、教育原则的灵活运用,是一种教育技巧,因而它在总体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在具体做法上,又无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要视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课堂教学应对“突发事件”的艺术凝聚着教师的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教学艺术的精华,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潜心研究,构造系统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在课堂上应对有余、神采飞扬.
2.关于选题与解题教学
高中数学课,很大程度是数学习题课教学,如何选好复习例题,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如果问题选择过易或过难,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过易了,达不到目标要求;过难了,学生不易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因此,应选择难度适中,同时又包含丰富数学思想的问题.选择这样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做到系统化、网络化,同时又能在习题教学中体现中学数学的各种思想方法.
至于解题,思维起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本节课问题的解答一样,分类讨论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容易的,为什么这样分?如何才简单?这些问题经常困扰学生.许多时候学生感到教师解题就像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一只鸽子”一样,只是让他们感到新奇、惊讶,认为教师高明而已.因此就有了“解法虽好,我就是想不到”的叹息!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学要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