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的本质是从生活中来,而它本身又存在生活之中,更要作用于生活,要为我们的平常生活指导服务。据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观点出发学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激发本真与活力。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用数学 做数学
  数学的本质是从生活中来,而它本身又存在生活之中,更要作用于生活,要为我们的平常生活指导服务。据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尽可能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观点出发学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激发本真与活力。
  一、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如果说生活是一个机器的话,那么数学就是这个机器的“润滑剂”,它游走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当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越近,学生越容易自觉地掌握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交融,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从而大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爱好的指引,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能够最好地认同教学信息资源。兴趣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明确,促使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时,让学生观察古时候各种马、战车,近现代汽车、火车、货车等图片。学生经过观察对比,很容易发现无论哪个时代,无论何种车型车轮都是永远不变的,没有方形,只有圆形。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思索,发表观点,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对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圆的性质的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
  (一)再现形成过程,培养用数学的思想
  数学的抽象性强,很多学生认为十分难学,学起来也干瘪无味。从根本上讲,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在教学中重视结论忽视知识形成过程造成的。概念是构成数学“大厦”的“砖石”,是数学思维的“原子细胞”,它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类比等方式,由学生经历观察、讨论、反思、抽象的过程,从而形成概念。如:“射线”概念的学习,课前让学生在夜晚观察手电、车灯等射出的光束,感受最直观的射线形象。课堂上学生再动手画出图像,小组讨论得出:它们都是从一个点起源,向一个方向射出的,没有终点。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把这一图形变换为射线图形,并与已学习过的直线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然后再反思,一点点地修正汇集,得出射线的准确定义。最后让学生做针对性练习,通过识别、运用不断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概念产生具象,增强了直观认识,不但对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以后的运用也做好了准备,同时也增添了学习乐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问题的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才能视为真正理解和掌握,也只有“用”才能认识到它的价值。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新知,设计了以下习题:现代手机十分普遍,运营商有两种收费模式,一种有月租,另一种没有月租。有月租的每月月租15元,通话每分钟0.15元;没有月租的通话每分钟0.35元,请问您会选择哪一种收费方式?在解这个题的时候,将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一次函数,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体会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三)拓宽生活实践,打造用数学的平台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完全只靠课堂教学肯定不够,还必须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拓展知识面。例如:在《镶嵌》一节教学中,设计题目:新房装修,请学生拿出地板砖购买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要测量房间面积,绘制房间草图,设计使用哪类地板砖;然后去市场了解地板砖的大小和价格;最后用镶嵌的知识计算出所需地板砖的数量,再加上安装工钱计算出总费用。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使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鼓励关注生活,营造做数学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与数学有关。比如:如银行存款利率、彩票中奖概率、股票涨跌曲线、市场调查分析、比赛场次安排等,都可以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生活,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善于提出生活中的问题。长期坚持,学生会感觉到知识的吸引,想深入了解、认真学习,从而产生获取新知识的渴望。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渗透应用意识,努力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创造应用机会,将教材内容和课外活动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能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体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其他文献
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  简单地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1.直觉与直观、直感的区别  直观与直感都是以真实的事物为对象,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感觉或感知。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概念、性质的界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证明,只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感知。而直觉的研究对象则是抽象的数学结构及其关系。庞加莱说:“直觉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分析、吃透题中的已知条件及条件中的隐含条件与所求、所证之联系,巧妙地进行发散思维或逻辑思维,以实现高层次、高效率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发散思维 逻辑思维  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并不断飞速向前发展,究其原因,是人类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思维根据它是否具有逻辑性,可划分
在一个完善的雷达系统研发工作中,其性能测试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外场测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这种测试方法甚至无法实现。这些因素对于雷达系统的研
摘 要: 有较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在思维要求上有较大差距,成绩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思维灵活性 思维深刻性 思维广阔性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
本文主要应用了Enrique Ballestero提出的一个新的随机目标规划框架,采用了幂效用函数和双曲绝对风险厌恶函数,以资产组合选择问题为背景,构造了两个具有分数形式目标函数的
阻变存储器因为其具有高开关速度、高存储密度、低功耗、可靠的稳定性、优异的可扩展性以及与 CMOS工艺相兼容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最具有前景的候选者。然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交流工作条件下,基于多晶硅(polycrystalline silicon,poly-Si)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技术的CMOS反相器的可靠性。首先,借助于RPI模型中的kink电流模
基本不等式是高考的重要内容,是八个C级重要考点之一,而学生对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有关代数式的最值问题感觉尚好,但对于求x y的最大值和xy的最小值等问题就为难了,不知如何下手.本文对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进行了梳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是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发现,不少同学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感到茫然,杂乱,无头绪.笔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活动经验中总结梳理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概念,牢记解题依据,使用类比法准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的定义:一般地,用符合“>”(或“≥”
高三复习中学生最头疼的重要考点莫过于有关向量的问题了,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有关向量的线性转化、三角形法则的灵活运用及向量的数量积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有四种方法,下面就四种方法一一进行分析.  板斧一: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法解决.  总之,要解决向量的问题,我们只需吃透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加之适当的方法即可冲破瓶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