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在社会性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幼儿社会性教育要依靠幼儿的体验,强调体验在社会性教育中的作用。这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它的效果起码要好于说教。但是让幼儿体验什么?怎样开展体验活动?怎样的体验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或者说体验的实践模式是什么?这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基于体验的“情境教育”,作为体验教育的实践模式,并尝试阐述情境教育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以及内涵、分类、实施步骤。
  幼儿教育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比如,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这就决定了教育内容必须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否则即使教师花了很多功夫,由于教育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也难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目前幼儿教育包括社会性教育效率低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师过于自我中心,所设想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不是从幼儿出发,而是自己想当然的结果。所以,幼儿教育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
  情境教育主要基于幼儿的以下2个年龄特点。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过于抽象的东西对于幼儿来说都难以理解,因而更难以执行。比如,当一个幼儿想玩另一个幼儿的玩具时,教师往往要求后者进行分享,当这个幼儿不情愿时,教师往往会给幼儿讲解分享的重要性:这次你与他分享,下次他有好东西时也会与你分享。幼儿的思维是只看重当下,加上自我中心性的年龄特点,他很难听进去教师讲的“道理”。与其这样,教师不如换个时机再进行教育。什么时机呢?幼儿特别想玩别人的玩具之时!因为这时幼儿有了想玩别人玩具而得不到的那种焦虑体验,教师此时介入、点拨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教师要求幼儿分享时,他起初不愿意分享,可当他看到并想玩小伙伴的玩具时,在当时的“情境”下,加上“体验”的助力,教师适时地介入和引导,更容易使幼儿明白分享的互惠特点及意义。在实践中经过体验,幼儿明白了分享的意義,才会出现分享的行为。相比起说教、讲道理,情境教育更符合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幼儿能够结合当时的情境容易地、即时地理解其中社会性行为的意义,而无需转换和迁移。
  2.自我中心性。幼儿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认识问题,很难体会对方的立场、观点和想法。而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则要求幼儿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可以看出,儿童的本性和教育的要求之间是一对鲜明的矛盾,幼儿的自我中心性也带来了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最大难点——幼儿希望事事都按自己的意愿来,而教育则要求他在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地点克制自己的需求,服从一定的社会规则,以最大限度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和利益。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呢?情境教育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请看下面的案例。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要想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性,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在自己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尝试错误的办法去实践、体验、感悟,从而找出合适的行为方式。因为当幼儿一味按照本能的自我中心性行事时,他的利益可能就会遇到威胁,比如,谁都想进积木区玩,结果因为空间太小人数太多,其实谁也玩不好。只有当幼儿的利益遭受威胁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反面经验体验法”。有时候这种方法比正面经验体验会给幼儿留下更深的印象。作为幼儿社会性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规则教育,传统的教育方法,如告知、说教、榜样示范,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引起幼儿的反感,所以容易出现你让他去东、他偏去西的现象。这时如果适时引入情境教育,即在真实的情境中幼儿亲自感受到了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没有规则的不便,他才会从内心产生遵守规则的愿望。虽然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缓慢、艰难的过程,但是这种方法无疑为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打开了一个窗口,促使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效果得到提升。
  幼儿的心理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原理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深刻认识到,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关键是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只有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才能加强幼儿的社会认知(明白社会性行为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改善幼儿的社会行为。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幼儿形成了某种社会性行为,比如分享、遵守规则等。但是有些幼儿是因为老师要求我这样做了,为了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才做出了这种社会性行为。有些幼儿却是自觉自愿做出的行为,那是因为他通过某种体验感受到了这种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说,在幼儿做出同样行为的情况下,其“境界”却是不一样的。其中后者一定是加入了自己的体验、感受,认识得到了内化,才会使行为变得自觉、持久。知、情、意、行,每个过程都不可或缺。但是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儿,教育过程只包含了知和行的过程(说教、告知、讲故事等都属于此种情况)。事实上,缺失了情感体验过程的社会性教育,只能产生第一种境界的幼儿。只有突出情感体验过程,才能产生第二种境界的幼儿,这才是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所要追求的方向。
  所谓情境教育,即教师借助真实的或模拟的社会情境,以幼儿在情境中的体验为基础,以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行为自觉性为目的的教育。
  我们把幼儿园情境教育分为自然(随机)情境教育和专设情境教育。
  自然(随机)情境教育,如案例“积木区规则的诞生”,即是教师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情境进行的教育。
  真实的情境给幼儿提供了社会认知的条件,实际的体验又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情感,这就为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形成奠定了充分的基础。利用此情此景进行教育,往往比专门拿出时间去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有些幼儿总是养不成“东西、物品用完以后放回原处”的行为习惯,那么教师不妨利用他在玩具柜里找不到需要的玩具的情境进行启发和引导;有些幼儿拔尖儿好胜、人缘不好,教师可以利用进行团体游戏如“吃毛桃”时无人理睬的尴尬情境进行介入和点拨……利用自然(随机)情境进行教育,需要教师了解本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把幼儿的个别问题装在心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专设情境教育,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某个社会性教育目标而专门设置情境,引导幼儿感知体验,以增强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性行为的教育。专设情境教育由于目标性很强,教育效果也往往比较明显,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有些幼儿不能把自己的外套整齐地叠放在其他幼儿的外套上,教师不妨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一组外套整齐码放,另一组外套无序乱放。请2名幼儿上前,看看谁先找出自己的衣服。在使用专设情境教育时,由于幼儿的认识水平有限,他们有时不能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些什么,这时教师的及时介入和点拨,并辅之以其他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境教育的实施步骤如下。
  情境教育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集体、小组、个人皆可。属于幼儿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属于全班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个专门的教育活动。
  目前,幼儿园教师已在尝试使用情境教育方法,但是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自觉的教育行为。本文的意图在于明确情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要点,帮助教师增强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中利用情境教育的信心,进一步明了情境教育应该如何实施。作为教研员,下一步我们计划和一线教师一起研究有哪些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目标和内容适合用情境教育去完成,验证、细化、完善情境教育的步骤,研发大量实用的教育情境和教育方案,以提高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哭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直观的方式。从婴儿呱呱坠地时的第一声啼哭,到幼儿对食物、水等需要时发出的哭闹声,再到我们成长过程中受到委屈时的哭诉,哭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是我们对周围事物最原始的情绪表达。  对于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对陌生环境的紧张、和父母的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哭闹现象,便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分离焦虑。每个幼儿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个体,由于每个幼儿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气质类型等的不同,
在家园沟通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之间有时会出现一些误会。如果处理不恰当,误会将越积越深,阻碍家园和谐关系的形成。当误会产生时,教师应该如何处理 呢?下面这个故事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手上长疱”引起的误会  五月份的某一天,我休假在家。一大早电话响了,原来是班里的何老师打来的。何老师着急地说:“王老师,刚才晨检的时候我发现鸣鸣的手上长疱了,会不会是手足口病啊?”我对她说:“那赶紧带着孩子到校医郑医生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是指儿童和成人获得及运用社会情感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和管理情绪、制订和实现积极的目标、与他人共情、建立和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策。自1994年被提出以来,社会情感学习已经成为了一股普遍而有力的教育潮流,很多国家都将社会情感学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近年,我国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关注明显增加,社会情感学习背后
案例中的教师非常希望幼儿“不挑食”,重视教育中“一视同仁”的公平性,却无意走入了扁平化管理的樊笼,让生活中的饮食教育因“一刀切”的简单化操作而处处受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有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不仅提到要有“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更提到人际环境、情绪情感、生活卫生习惯等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饮食教育不仅要关注幼
2017年6月10日~11日,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成立65周年暨卢乐山先生百年华诞庆典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冲击、回应与变革:中国特色学前教育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第二、三、四代学人代表回顾和展望了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就“学前教育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进行了主旨报告。  从“保姆班”到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学科发展的里
在学前教育领域,我们常说要“蹲下身来”。蹲是个常见动作,背后隐含的教育理念却有丰富的内涵——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林林为什么打滚呢?刚开始,王老师没有“蹲下来”,所以简单地认为孩子是在胡闹。好在林林的解释让王老师看到了真相,发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生活中,成人往往会从自身的角度来揣摩孩子的行为,没有读懂孩子行为的现象比比皆是。今年春节家庭大聚会,亲戚家两个孩子分别是三岁和四岁,两个表姐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就幼儿语言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并对5~6岁儿童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我认为《指南》已经对幼儿是否应该插话的问题做了明确的回应。那么,成人是否就可以直接制止幼儿的插话呢?我想,针对幼儿插话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多地去关注插话背后的原因,对“症”施“方”,才能取得良好的“功效”。  首先,要尊重
如今,关注幼儿生活、回归幼儿生活的课程理念成为主流观点,许多专家提出幼儿园课程应当生活化、经验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基于这种理念,我园确立了基于幼儿生活的园本课程,尝试运用自然和社
海森高教室里一般会投放两类材料,即开放性材料和意图材料。意图材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比如家庭区最常投放的意图材料是炒锅,幼儿看到以后就会想起妈妈在家炒菜的场景,激发起“做饭”的意图;积木区不可缺少的一种意图材料是方向盘,当幼儿看到方向盘就会想到爸爸手握方向盘开车的场景,激发幼儿当小司机的意图。  基于幼儿直接行动思维的特点,幼儿的计划、游戏、回顾等环节都离不开材料,意图材料的真实性
2020年9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3-6岁儿童足球活动负面清单》,明确提出儿童足球活动的八条注意事项,包括禁止进行幼儿正式足球比赛、足球考级,禁止开展成人化、专业化、小学化足球训练,禁止所有负重力量练习等。近年来,随着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兴起,“幼儿足球”成为了新的“财富密码”。部分相关从业者打着特色园、特长班的旗号,罔顾幼儿正常身心成长基本规律,开展过量、过重的训练和比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