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接手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虽然学校正轰轰烈烈地进行活动单导学实践,可我们年级组却没有动静。我有种被淘汰的感觉,有时甚至担心快要脱离大众。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我决定孤军奋战,在课堂上进行尝试。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读书、写字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踊跃举手发言的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极易接受外在影响,却又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我在语文课堂上安排的活动少而精,以防止他们无法认真思考与体验,从而产生兴奋性疲倦。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具体操作是:
一、紧扣双基
课标强调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人们比较注重课堂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对于以前所看重“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却不太关注了,不自然地忘记了小学语文姓什么,忘记了它姓“小”更姓“语”,忘记了小学语文教学要讲究语文味,活动的安排应围绕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来进行。
一篇课文,在学生已解决生字词障碍后,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朗读。我通常的做法是:安排一个小组活动,通过小组的力量帮助每个成员尽快地读准、读熟课文。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受到识字量的限制,下发活动单不太现实,所以活动的安排由老师口头表述,而活动的要求也要尽可能简洁。在布置此项活动时,我向学生提出两点小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顺每一句话。(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朗读,帮助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课文有精彩的对话,需要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我就安排小组活动,由小组长分配角色,在组内先进行分角色朗读,然后在全班展示。安排朗读的活动,我觉得小组人数应控制在四人,学生多了,平均每人读书的时间就少了,而且小组长也不容易管理,毕竟孩子小,能力有限。只有花足时间,给足空间,才能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二、不忘童趣
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富于形象思维。他们所接触的教材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学色彩。正因这个原因,在学习《春到梅花山》时,我安排了一个活动: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假想旅游南京梅花山。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到了梅花山,你看到什么?会做什么?在学生有了一定准备后进行大组活动,所有的学生走下位置,一边想象着畅游在美丽的花海中,一边说说自己的感受。在赞美梅花时,可用上文中的词句。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这样的活动正能达到激发兴趣作用。
当然,有了实效性的活动设计,如何实施才是关键。低年级的孩子刚开始接触这种小组合作,并不明白活动的意义,只是觉得好玩,有的还用来消磨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时效率自然比较低下,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培养一批智慧的、能干的小组长。可以把这些小组长带进中高年级的课堂,让他们先感受中高年级课堂上的那种合作学习氛围,组长是如何带领组员活动的,如何起调控作用的。由于年龄的差距、能力的悬殊,小组长们不可能一学就会,还需要老师更细致的指导。低年级的小组长毕竟年龄小,他会很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活动过程中会手足无措,于是出现小组长们汇报不停的现象,一会儿你不认真读,一会儿他不愿意扮演谁 ……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活动的非正常进行。这时,教师要做细心人,从众多的小组长中发现一位有能力、会组织的,让他们小组进行示范。当然,教师还得安排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的熏陶,这种熏陶应该是无形的,又是有用的。
其次,为了保证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一些激励、评价的措施也应运而生:
(一) 语言激励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课堂激励评价也离不开语言。作为一名教师,评价语言要让学生感到真实、准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你真棒!” “你读得真好!”这样的激励语言适合对低年级学生的激励,但时间长了会使人觉得“言不由衷”、听而生厌。我们教师应该是一位魔术师,每天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变换出不同的语言进行激励。不要吝啬自己赞美、赏识的语言,多给学生表扬,激励。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认同、肯定。同时我们认为适时的、恰当的批评和警醒,也应算一种激励评价。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偏差时,教师也不应姑息迁就,而应善意地批评指正,使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物质激励
物质奖励确实存在着很强的诱惑性。适当地在课堂激励评价中采用物质激励也是种好方法。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适当地奖励一朵小红花,一颗糖或一支铅笔,的确能起到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我们班上很多孩子去人家喝喜酒,总会带来一盒、两盒喜糖给我,时间一长,我的抽屉就聚积了很多,于是我就想到了用糖来激励孩子的办法。当然,有前提,第一,课上不能吃;第二,糖纸得扔垃圾桶。有时奖给表现好的几个孩子,有时奖给表现好的一组同学。为了避免学生分心,我通常是下课了,再把糖奖给孩子们。但物质激励评价的方法一定要慎用,我们仍提倡精神奖励为主。
(三)量化激励
在几年的课堂激励评价摸索中,量化激励评价我觉得更行之有效。在后面黑板报上开辟出一栏,将各个学习小组的名字一一列上去,在课堂上开展组与组间的学习和守纪竞赛。可以用加分、扣分制,也可以用加星、扣星制。每天的情况由班长汇总后填入板报上的课堂量化激励评价表——“星星擂台”中,每周一总结,表现最好的是本周的“星星小队”。实践证明:此方法简便易行,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能使学生在相互监督中学好知识。
要让低年级的孩子尽快适应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我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更多的研究。■
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读书、写字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踊跃举手发言的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极易接受外在影响,却又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我在语文课堂上安排的活动少而精,以防止他们无法认真思考与体验,从而产生兴奋性疲倦。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具体操作是:
一、紧扣双基
课标强调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人们比较注重课堂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对于以前所看重“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却不太关注了,不自然地忘记了小学语文姓什么,忘记了它姓“小”更姓“语”,忘记了小学语文教学要讲究语文味,活动的安排应围绕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来进行。
一篇课文,在学生已解决生字词障碍后,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朗读。我通常的做法是:安排一个小组活动,通过小组的力量帮助每个成员尽快地读准、读熟课文。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受到识字量的限制,下发活动单不太现实,所以活动的安排由老师口头表述,而活动的要求也要尽可能简洁。在布置此项活动时,我向学生提出两点小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顺每一句话。(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朗读,帮助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课文有精彩的对话,需要进行分角色朗读的,我就安排小组活动,由小组长分配角色,在组内先进行分角色朗读,然后在全班展示。安排朗读的活动,我觉得小组人数应控制在四人,学生多了,平均每人读书的时间就少了,而且小组长也不容易管理,毕竟孩子小,能力有限。只有花足时间,给足空间,才能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二、不忘童趣
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富于形象思维。他们所接触的教材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学色彩。正因这个原因,在学习《春到梅花山》时,我安排了一个活动: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假想旅游南京梅花山。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到了梅花山,你看到什么?会做什么?在学生有了一定准备后进行大组活动,所有的学生走下位置,一边想象着畅游在美丽的花海中,一边说说自己的感受。在赞美梅花时,可用上文中的词句。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这样的活动正能达到激发兴趣作用。
当然,有了实效性的活动设计,如何实施才是关键。低年级的孩子刚开始接触这种小组合作,并不明白活动的意义,只是觉得好玩,有的还用来消磨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时效率自然比较低下,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培养一批智慧的、能干的小组长。可以把这些小组长带进中高年级的课堂,让他们先感受中高年级课堂上的那种合作学习氛围,组长是如何带领组员活动的,如何起调控作用的。由于年龄的差距、能力的悬殊,小组长们不可能一学就会,还需要老师更细致的指导。低年级的小组长毕竟年龄小,他会很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活动过程中会手足无措,于是出现小组长们汇报不停的现象,一会儿你不认真读,一会儿他不愿意扮演谁 ……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活动的非正常进行。这时,教师要做细心人,从众多的小组长中发现一位有能力、会组织的,让他们小组进行示范。当然,教师还得安排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的熏陶,这种熏陶应该是无形的,又是有用的。
其次,为了保证活动实施的有效性,一些激励、评价的措施也应运而生:
(一) 语言激励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课堂激励评价也离不开语言。作为一名教师,评价语言要让学生感到真实、准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你真棒!” “你读得真好!”这样的激励语言适合对低年级学生的激励,但时间长了会使人觉得“言不由衷”、听而生厌。我们教师应该是一位魔术师,每天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变换出不同的语言进行激励。不要吝啬自己赞美、赏识的语言,多给学生表扬,激励。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认同、肯定。同时我们认为适时的、恰当的批评和警醒,也应算一种激励评价。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偏差时,教师也不应姑息迁就,而应善意地批评指正,使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物质激励
物质奖励确实存在着很强的诱惑性。适当地在课堂激励评价中采用物质激励也是种好方法。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适当地奖励一朵小红花,一颗糖或一支铅笔,的确能起到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我们班上很多孩子去人家喝喜酒,总会带来一盒、两盒喜糖给我,时间一长,我的抽屉就聚积了很多,于是我就想到了用糖来激励孩子的办法。当然,有前提,第一,课上不能吃;第二,糖纸得扔垃圾桶。有时奖给表现好的几个孩子,有时奖给表现好的一组同学。为了避免学生分心,我通常是下课了,再把糖奖给孩子们。但物质激励评价的方法一定要慎用,我们仍提倡精神奖励为主。
(三)量化激励
在几年的课堂激励评价摸索中,量化激励评价我觉得更行之有效。在后面黑板报上开辟出一栏,将各个学习小组的名字一一列上去,在课堂上开展组与组间的学习和守纪竞赛。可以用加分、扣分制,也可以用加星、扣星制。每天的情况由班长汇总后填入板报上的课堂量化激励评价表——“星星擂台”中,每周一总结,表现最好的是本周的“星星小队”。实践证明:此方法简便易行,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能使学生在相互监督中学好知识。
要让低年级的孩子尽快适应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我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