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接触柏林爱乐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挥家陈燮阳、小提琴家潘寅林先生说:“听了柏林爱乐的演奏,足以让我们享受一辈子,也够我们永远地潜心琢磨研究。”钢琴家李民铎教授在现场观赏了拉特尔先生11月11日上午给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乐团排练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后说,一个音符、一个小节的指点,只20分钟工夫,就将乐团练成了具有十足“洋味”的乐团,可见拉特尔超乎寻常的手上功夫、肢体语言。柏林爱乐此番亚洲巡演在北京、上海两地掀起的热浪。对于柏林爱乐能在123年的历史中盛而不衰一直是我心头想解开的谜。机会终于有了,在旅德圆号演奏家韩小明热心帮助下,我得以和西蒙·拉特尔爵士以及乐团的众多艺术家相会在香格里拉酒店、同饮共餐在“鹿港小镇”酒馆、同挨并乘磁悬浮列车、不舍地分别于浦东国际机场。近距离交流实在是裨益颇大。
  我请西蒙·拉特尔爵士在我的好友刘蔚编著的《20世纪指挥大师》一书上签名,此书的封面照片恰是西蒙·拉特尔,大师顿感兴奋,提出想带一本回去,我借机向他介绍作者是上海的一位资深音乐爱好者,平日里还写大量的乐评。我拨通了作者刘蔚的电话,可遗憾的是他自己仅有的一本已被“翻烂”了。次日,联络多人遍寻上海书店,均告售罄。在此书责任编辑樊愉先生的相助下,找出了库存里唯一一本,11月12日指挥大师离开上海3小时前终于得到了这本书时,我面告拉特尔爵士:“大师,请您将中国爱乐者的鉴赏水准、热情,对众多指挥名家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上海的美好记忆带回德国。”拉特尔真诚地表示,此书会出现在他的柏林爱乐乐团办公桌上。
  在问询为何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时出来的声音要比指挥慢上半拍的理由,拉特尔爵士和乐团长笛首席帕胡德都告诉我,这是乐团的传统,这样处理有利于声音的完美。帕胡德还说,当初他第一年刚入团的时候也不习惯,约摸过了一年,他才适应了乐团独特的风格。
  在和乐团首席小提琴家、乐团第二首席小提琴丹尼尔·斯塔布拉瓦交谈时,我们回忆起了1981年我国前辈一代指挥大师黄贻钧先生应卡拉扬先生之邀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故事;谈起了2004年6月20日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在柏林爱乐大厅举行音乐会的情景,虽然他还并不清楚去年我们乐团去那儿举行音乐会的事,但他对上海交响乐团是有些了解的。他还问了东方艺术中心从乐迷呼吁到建成的故事,他还知道上海大剧院这一独特造型的建筑,还问起了上海爱乐者的情况。我向他介绍了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成立20年来的发展状况、平时的活动以及出版《爱乐者》报的情况,还介绍了今年9月刚出版的《交响情怀——<爱乐者>创刊20周年文选》一书,这位艺术家翘起了大拇指,对中国音乐者有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此高的鉴赏水准和社会活动能量深表佩服。
  而一见到低音提琴首席纳比尔·谢哈塔(Nabil Shehata, 德国),我觉脸熟。原来我在珍藏的《世纪风华——柏林爱乐纪实》DVD中看到过他。凭我少时曾自学过的浅显的小提琴知识,我问:“你们乐团的低音提琴手全部采用‘大弓’(即德国弓法,而不是法国的‘小弓’)原因何在?”谢哈塔说除了传统外,很重要的是这样的力度更大,出来的声音更为饱满、扎实。而谈及10月28日在东方音乐厅刚举行过独奏音乐会的旅欧大提琴艺术家王健时,谢哈塔说王健心中的演奏更多的是从内心深处淌出来,因此更有动人之感。谢哈塔先生还详细问了歌剧在上海的演出状况,我将上海大剧院自1998年落成开幕后从中意合作的《阿伊达》讲起,他感到歌剧在中国有如此众多的爱好者并对我们大力培养观众的做法表示很高兴。谢哈塔说,明年二月他们的一个12人弦乐团将会来上海演出,届时我们又能再度相会了。
  而当拉特尔爵士和其他几位演奏家得知12月1日、2日马里斯·杨松斯将在上海音乐厅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举行交响音乐会时,他们都翘起了大拇指,大为赞赏杨松斯卓越的指挥艺术,拉特尔还说他和杨松斯是很好的朋友。
  在去龙阳路磁悬浮列车站的大巴士上,我发现更多的艺术家是在静静地各自看着自己携带的书。我了解到,艺术家除了自己乐团正常的音乐会外,余下来的时间不是读书、阅谱研究,就是欣赏各类演出。德国指挥名家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两度来上海演出,随身总带着《老子》、《庄子》。
  有种说法,就是进行巡演的音乐会,往往是第三站的发挥是最佳的,时差、生理疲乏等等都会影响艺术家的临阵状态。所以,上海听众十分幸运,乐团没有时差的干扰,情绪也进入最佳状态,在我们上海的演出就出奇的好,在京、沪两头跑着听的乐迷都有如此的感受。从而北京的众多圈内外人士竟而发出“听了柏林爱乐还不过瘾,要来上海音乐厅欣赏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感叹。
  柏林爱乐的中国之行让我联想到了我们中国的乐团。现已年逾九旬的大指挥家陈传熙先生曾于1990年对我说:“我们现在的乐团还处于‘描红’阶段,能描得像已经很不错了,暂且不要提其他的口号了。”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们乐团现今的演奏水准。在与柏林爱乐艺术家交流时,他们都没能告诉我乐团123年来到底举行过多少场次的演出,也没有骄傲自大,而是以自己严谨、实干的行动将乐团锻造成一个不朽的伟大乐团。虽然金钱不完全等同于艺术价值,但却与艺术价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倘若有朝一日,我们上海民族乐团也能开出两场120万欧元的价格在世界各地巡演,那该有多好。
其他文献
“中国爱乐乐团2006年新年音乐会”将于2006年1月1日在保利剧院举行。这场音乐会延续了中国爱乐新年音乐会年年出新意的特色,除安排了贝多芬的《莱奥诺拉》第三序曲、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拉威尔的《丑角晨歌》和苏佩的《诗人与农夫》序曲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外,还特邀享誉国内外的歌唱家袁晨野、戴玉强加盟,他们将在音乐会上演唱选自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选自歌剧《托斯卡》中的《奇妙的和谐
期刊
声乐教育家程希逸教授亲述笔录  关于我堂兄程懋筠,他的生平作品等学术方面的建树,早有业内专家学者评说,我对此毋庸多言。我愿意将我多年来保存的回忆献给大家,尽管只是堂兄早年生活的一些琐碎片断。    飘不尽的门第书香    说起五哥程懋筠,就不得不提起我们程氏家族了。程家是一个大家族,世代书香。我们的高祖三兄弟皆为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一品。现在我的家乡江西南昌新建县,还能见到当时的程家大院。程家历代
期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央歌剧院承办的全国第11届音乐作品(合唱与室内乐)评奖颁奖典礼暨获奖作品音乐会,11月27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  音乐会开头是本届室内乐作品二等奖获得者张朝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图腾》。弦乐渐起,一阵阵由远而近的拨弦,仿佛是一队锣鼓由远而近敲打过来,配合指板、琴板的敲击,各种击打的声音混成一片,音乐生动、形象,有场景;接下来弦歌吟诵,长弓哀鸣,声部交织一片,一派巫师作法
期刊
十九世纪以来欧洲乐坛盛行的标题音乐曾深刻地影响了我国近现代的音乐创作。“五·四”以来,我国的专业创作大多是标题音乐作品,这种传统沿袭至今。标题音乐通俗易懂,它所体现出的大众意识相对要比非标题音乐强烈得多。    一、两种不同的音乐美学观    音乐作品需不需要标题?这是古今中外多年以来一直争论的一个美学问题。在国外,以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标题音乐学派,一直用他
期刊
近日,纽约爱乐乐团的一位男性小提琴家由于受到歧视而起诉该乐团。这个事件使人们开始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美国一些大型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席位已经被女人占据。在纽约爱乐,女性小提琴手比男性多出13至20位。而且,美国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大多是女性。虽说,目前男性在乐团中仍然占据主流地位。但有趣的是,乐器的尺寸越大,男性演奏家的比例也就越高。  纽约爱乐乐团公共关系总监埃里克·拉兹基透露:“在过去几年里,纽约爱
期刊
2006年2月25日,北京交响乐团将在音乐总监谭利华的指挥下,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激情上演新音乐季的首场音乐会。音乐会将以约翰·威廉姆斯的《奥林匹克号角》拉开序幕,随后将首演我国作曲家唐建平最新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在音乐会的下半场,乐团将首次上演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1917年”第十二交响曲》。  北京交响乐团新音乐的首场音乐会主题极为突出,而且选择的都是震撼人们心灵的乐曲。《奥林
期刊
在经历了9月喜得贵子和11月喜捧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12月12日,离开公众视线将近一年的宋祖英在央视一场题为《百年留声》大型艺术片中与观众再度见面,宋祖英电影歌曲的专场演唱会是宋祖英献给中国电影百年纪念的厚礼。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宋祖英最近录制了一盘中国电影歌曲专辑,该专辑共录了14首中国电影歌曲,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电影艺术创作的艰辛与辉煌,其中很多作品如《天涯歌女》、《绒花》、《花儿为什
期刊
中国音乐界唯一综合性专家大奖中国音乐金奖钟,11月16日在羊城胜利落下了帷幕。我身临星海音乐厅观看了几场声乐比赛,零距离接触了组委会、评委、歌手、观众,心中颇有几分感慨,大赛所呈现出的许多光鲜亮点媒体都报道了,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既要为大赛唱赞歌,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给金奖钟说句掏心窝的话,把发现的某些问题说出来,希望下一届办得更精彩!  一)致组委会 金奖钟自从第三届之后便落户于广州,说明中国音协
期刊
歌唱家戴玉强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日前在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戴家隽副书记为戴玉强教授颁发了聘书并亲自为其配戴南通大学校徽。教育科学学院音乐专业数百名师生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对戴玉强教授的加盟表示诚挚的祝贺。  受聘仪式后,戴玉强用以自己的艺术实践阐释了人品与艺术同样重要的道理,谆谆告诫学生,艺术不仅仅是技术,它需要文化的支撑;更需要用心去解读,用生命去感悟去创造。勉励广大同学只有勤奋
期刊
经音乐学家廖乃雄与旅美指挥家江浦琦博士两年的合作研究,廖乃雄译配的马勒《尘世之歌》中文版,由江苏交响乐团于11月22日、25日在南京南艺音乐厅和上海音乐厅进行了世界首演。作品中的演唱分别由上海师范大学女中音歌唱家杨清和上海音乐学院男高音歌唱家顾平担当。  江苏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江浦琦认为,《尘世之歌》旨在表现作者对人间美好生活的讴歌和人生的感伤,地理性的表现是第二位的。因而作为马勒交响声乐套曲新的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