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秋芳教授创建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旨在改进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笔者尝试将这一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把听和说相结合,以听促说,来改进传统课堂中教师重输入轻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作者简介】余玉萍(1973-),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湖南省课题“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引论
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有效的听说教学模式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把文秋芳教授的理论“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采用其“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听的内容作为输入,说的内容作为产出成果,以听促说。学生为了说而听,也基于听来说,听说一体,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集中,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吸收更透彻。同时把情景交际性口头表达作为最终产出,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将学生的输出行为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与驱动力。颠覆了“先输入,后输出” 的常规教学顺序。取而代之的是:输出—>输入—>输出(文秋芳,2015) 。 这种模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产出导向法”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学习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输入、输出任务。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文秋芳, 2015) 。产出导向法有三个核心环节 (文秋芳,2015 ):第一个环节是“驱动” (motivating ),教师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文秋芳,2014:7 ),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第二个环节是“促成”环节(enabling),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 ;第三个环节是“评价”环节 (assessing ),即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教师做出即时评价和补救性教学。
二、课堂实践运用
1.设计交际场景和任务 笔者以本学期所教《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第一册第一单元话题:Traces of the past 教学的目的是谈论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因此,教师设计出一个具体的交际场景,学生在校园碰到了,相互谈论暑假所做的活动,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How did you spend you last summer vacation? Do you go out a lot ? Where do you like going?
2.“促成环节”: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 这是听说课上学生第一次的产出活动,给学生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分组练习。如果遇到障碍,要记下来。学生尝试口语表达,两人或多人一组完成教师呈现的交际场景。在这个环节,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些输出困难,如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出现语言难点,包括句子结构、短语、 词汇等方面的表达障碍。这时候老师进入到Listening to the world 部分,讓学生看视频,视频中街头采访者会问被采访者上面任务中的一些问题:Do you go out a lot?Did you go out last night?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下被采访者如何回答问题 ,把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子加以整理。学生要清楚每一次听都是为了说,每一次说都是基于听。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输入听力材料进行处理时,需要给予及时检查,并在结束听力练习后把学生经常做的一些活动归纳总结。
3.教师评价和总结教学。学生在结束听力输入之后再进行一次表达输出,这次采取多人一组的形式,一人是采访者,其他几人是被采访者,就教师最初给出的交际场景和任务进行交流,然后教师评价交际展示是否完成交际任务,达成交际目标。评价采访者的问题是否恰当,被采访者的回答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情景语境,以及交际内容涉及的广度和深度。 在语言方面,指出交际中使用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有哪些亮点和突出的问题。最后,对部分遗漏的重点内容进行启发式的补救性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论
笔者对所授2018级本科班级进行了为期7周的听说课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新的听说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更积极活跃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度非常高。由于先是输出,在知道自己那些方面欠缺之后又进行听力视频的输入,再输出时保证了语言的内容和流畅度,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在这种模式下,每一次听都是为了说,每一次说都是基于听。因为学生有说的任务,因此听得更专心,更有目的性,他们就更主动的从输入材料中索取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课堂上所营造的身临其境般的交际情景和产出活动使学生获得实际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口语表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2]文秋芳.输出驱动一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
[4]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听说课堂
【作者简介】余玉萍(1973-),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湖南省课题“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引论
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而有效的听说教学模式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把文秋芳教授的理论“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采用其“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听的内容作为输入,说的内容作为产出成果,以听促说。学生为了说而听,也基于听来说,听说一体,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集中,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吸收更透彻。同时把情景交际性口头表达作为最终产出,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将学生的输出行为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与驱动力。颠覆了“先输入,后输出” 的常规教学顺序。取而代之的是:输出—>输入—>输出(文秋芳,2015) 。 这种模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产出导向法”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学习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输入、输出任务。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文秋芳, 2015) 。产出导向法有三个核心环节 (文秋芳,2015 ):第一个环节是“驱动” (motivating ),教师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文秋芳,2014:7 ),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第二个环节是“促成”环节(enabling),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 ;第三个环节是“评价”环节 (assessing ),即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教师做出即时评价和补救性教学。
二、课堂实践运用
1.设计交际场景和任务 笔者以本学期所教《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第一册第一单元话题:Traces of the past 教学的目的是谈论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因此,教师设计出一个具体的交际场景,学生在校园碰到了,相互谈论暑假所做的活动,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How did you spend you last summer vacation? Do you go out a lot ? Where do you like going?
2.“促成环节”: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 这是听说课上学生第一次的产出活动,给学生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分组练习。如果遇到障碍,要记下来。学生尝试口语表达,两人或多人一组完成教师呈现的交际场景。在这个环节,很多学生会出现一些输出困难,如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出现语言难点,包括句子结构、短语、 词汇等方面的表达障碍。这时候老师进入到Listening to the world 部分,讓学生看视频,视频中街头采访者会问被采访者上面任务中的一些问题:Do you go out a lot?Did you go out last night? 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 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下被采访者如何回答问题 ,把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子加以整理。学生要清楚每一次听都是为了说,每一次说都是基于听。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输入听力材料进行处理时,需要给予及时检查,并在结束听力练习后把学生经常做的一些活动归纳总结。
3.教师评价和总结教学。学生在结束听力输入之后再进行一次表达输出,这次采取多人一组的形式,一人是采访者,其他几人是被采访者,就教师最初给出的交际场景和任务进行交流,然后教师评价交际展示是否完成交际任务,达成交际目标。评价采访者的问题是否恰当,被采访者的回答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情景语境,以及交际内容涉及的广度和深度。 在语言方面,指出交际中使用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有哪些亮点和突出的问题。最后,对部分遗漏的重点内容进行启发式的补救性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论
笔者对所授2018级本科班级进行了为期7周的听说课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新的听说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更积极活跃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度非常高。由于先是输出,在知道自己那些方面欠缺之后又进行听力视频的输入,再输出时保证了语言的内容和流畅度,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在这种模式下,每一次听都是为了说,每一次说都是基于听。因为学生有说的任务,因此听得更专心,更有目的性,他们就更主动的从输入材料中索取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课堂上所营造的身临其境般的交际情景和产出活动使学生获得实际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口语表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2]文秋芳.输出驱动一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
[4]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