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对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化,“关注生本、立足学情、激扬兴趣、服务人生”成为历史教学的大势所趋。本文仅从教学中的情感化这个角度,做一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感化处理 兴趣培养
自主建构,兴趣引领,是当下课改中很多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见仁见智,论述颇多。这里,我以情感的发掘这个角度为切入点,谈谈自己对兴趣培养的认识。因为,唯有引发学生心灵回响的东西,才能真正激发其学习兴趣。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材文本的情感化解读
教材文本,是对历史的一种解读。学生情感的激发,却不能仅限于此,而是需要大量感性材料做为支撑。历史是生动而鲜活的,很多内容都是有一定情感底蕴的。作为历史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解读文本,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一个授课者,首先得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从宏观角度来讲,中国古代史的辉煌与骄傲、近代史的奋争与悲怆、现代史的曲折与激情;世界史的理性与思辨……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从微观角度来看,大量历史人物的言行品质、妙趣横生的典故轶事、扑朔迷离的悬案思索……又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欲罢不能。而这些都是引人入胜的精神引领,魅力感召。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资源,为学生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生成做好铺垫。
二、教师与学生的入境——教学环节上的情感化处理
有了大量的材料挖掘,是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事实并非如此,材料的搜集是一回事,其使用效果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认为教学技巧性上的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生本、立足学情、反复斟酌、做足预设,以学生真正的兴趣需求为着眼点,进行细致化处理,真正引发学生的切身体验。教师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这其中包括设问的技巧性、音视频情境的感染性、文学性语言的动情描绘、表情声调、肢体性语言的激情渲染、材料出示的典型震撼、探究活动的实质性参与等诸多方面。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领略知识的同时,与教师共同入境、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洗礼。随着日常教学的积累,这种体验逐渐会形成为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由知识到情感的自然升华——关于知识建构与情感生成的思考
情感的培养与内化不是无源之水,它必须依托于完善的知识体系建构,着眼于分析思辨能力的提升,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产物。所以,就历史学科而言,本着“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情感内化”的思路,应加强对知识与能力的关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足于现实的教育环境,放眼于学生终身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之外的温情——师生关系上的情感性把握
人都是富于感情的,也只有充满感情的东西,才能历久弥新。很多时候,兴趣往往缘于学生对施教者的认可,正所谓“爱屋及乌”。所以,增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是必须的。旁征博引的知识底蕴、激励性语言的恰如其分、教学突发事件的机智性处理、学生无意之失的劝勉与包容、日常管理上的思想交融……往往都能使学生体悟到教师的智慧与温情,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走向课外,人史呼应——学生成长与历史智慧的情感呼应
读史以明智。读书的至高境界,是从书中读出“自己”。也唯有能从史学中真正汲取到成长所必需的引领与滋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正如人们常说的: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涵养性情,服务人生。熟读史书的毛泽东“读”出了天下,那么熟读史书的学生,是否能从中读出自己的完满人生?至少,可以使学生变得厚重与睿智一些。
所以,鼓励学生课下的个性化阅读,不失为一个培养学生兴趣的好办法。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三十六计》,无论是街头野史,还是地方县志……这些都是学生兴趣滋生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最终形成学生广阔的史学背景,激发出对历史学习的持久兴趣。
来自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学习兴趣的培养却也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以学生自身发展和情感需求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努力,促进学生的史学素养的提升,不失为一种努力。而这方面,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与探索的东西还很多……
参考文献:
[1] 吴效锋,《新课程高效率教学》,2006
[2] 胡柏玲,《胡柏玲与历史课改同行》,2007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感化处理 兴趣培养
自主建构,兴趣引领,是当下课改中很多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见仁见智,论述颇多。这里,我以情感的发掘这个角度为切入点,谈谈自己对兴趣培养的认识。因为,唯有引发学生心灵回响的东西,才能真正激发其学习兴趣。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材文本的情感化解读
教材文本,是对历史的一种解读。学生情感的激发,却不能仅限于此,而是需要大量感性材料做为支撑。历史是生动而鲜活的,很多内容都是有一定情感底蕴的。作为历史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解读文本,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一个授课者,首先得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从宏观角度来讲,中国古代史的辉煌与骄傲、近代史的奋争与悲怆、现代史的曲折与激情;世界史的理性与思辨……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从微观角度来看,大量历史人物的言行品质、妙趣横生的典故轶事、扑朔迷离的悬案思索……又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欲罢不能。而这些都是引人入胜的精神引领,魅力感召。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资源,为学生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生成做好铺垫。
二、教师与学生的入境——教学环节上的情感化处理
有了大量的材料挖掘,是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事实并非如此,材料的搜集是一回事,其使用效果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认为教学技巧性上的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生本、立足学情、反复斟酌、做足预设,以学生真正的兴趣需求为着眼点,进行细致化处理,真正引发学生的切身体验。教师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这其中包括设问的技巧性、音视频情境的感染性、文学性语言的动情描绘、表情声调、肢体性语言的激情渲染、材料出示的典型震撼、探究活动的实质性参与等诸多方面。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领略知识的同时,与教师共同入境、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洗礼。随着日常教学的积累,这种体验逐渐会形成为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由知识到情感的自然升华——关于知识建构与情感生成的思考
情感的培养与内化不是无源之水,它必须依托于完善的知识体系建构,着眼于分析思辨能力的提升,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产物。所以,就历史学科而言,本着“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情感内化”的思路,应加强对知识与能力的关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足于现实的教育环境,放眼于学生终身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之外的温情——师生关系上的情感性把握
人都是富于感情的,也只有充满感情的东西,才能历久弥新。很多时候,兴趣往往缘于学生对施教者的认可,正所谓“爱屋及乌”。所以,增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是必须的。旁征博引的知识底蕴、激励性语言的恰如其分、教学突发事件的机智性处理、学生无意之失的劝勉与包容、日常管理上的思想交融……往往都能使学生体悟到教师的智慧与温情,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走向课外,人史呼应——学生成长与历史智慧的情感呼应
读史以明智。读书的至高境界,是从书中读出“自己”。也唯有能从史学中真正汲取到成长所必需的引领与滋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正如人们常说的: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涵养性情,服务人生。熟读史书的毛泽东“读”出了天下,那么熟读史书的学生,是否能从中读出自己的完满人生?至少,可以使学生变得厚重与睿智一些。
所以,鼓励学生课下的个性化阅读,不失为一个培养学生兴趣的好办法。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三十六计》,无论是街头野史,还是地方县志……这些都是学生兴趣滋生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最终形成学生广阔的史学背景,激发出对历史学习的持久兴趣。
来自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学习兴趣的培养却也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以学生自身发展和情感需求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努力,促进学生的史学素养的提升,不失为一种努力。而这方面,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与探索的东西还很多……
参考文献:
[1] 吴效锋,《新课程高效率教学》,2006
[2] 胡柏玲,《胡柏玲与历史课改同行》,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