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持移动设备作为电子阅读器给人们带来全新阅读体验和信息交换模式。作为最活跃的使用群体,大学生正广泛利用其的便携便检索等特性进行移动式英语学习。与传统媒介相比,电子阅读器的趣味性不置可否,但其对英语文章阅读速率的影响还有待证实。本研究选取四种阅读媒介——纸质、手提电脑、iPad和Kindle,通过测定阅读时间来比较20名中国本科学生的阅读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使用iPad的阅读速度最快,其次是纸质媒介和Kindle。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启发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阅读;手持移动设备;实证研究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无论是纸质还是移动设备,阅读媒介对阅读速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目前普遍使用的苹果iPad和亚马逊Kindle,与传统的纸质和电脑屏幕进行对比,这四种阅读媒介对阅读速度的影响。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学习时,影响英文阅读速率的因素主要有:读者英语水平、阅读媒介特性、读者多元识读能力、文章难度、阅读中其他操作行为、阅读积极性和时限要求。为了对比四种阅读媒介的特性差异,其它变量要尽力控制在可忽略不计的范畴。
一、研究对象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名大连海事大学2013级本科生。研究对象是通过实验前采访调查筛选出来的,10名男生,10名女生,年龄在18-20之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受英语教育(至今11-12年),大学期间英语课程授课教师相同。这20名学生于2014年12月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 4),分数在450-470之间,其中阅读部分成绩均为200分。以上可证明研究对象的英语水平基本一致。20名研究对象都有个人电脑,并能熟练运用微软Word软件。6名学生有自己的iPad,并能熟练操作iBook。8名同学曾使用过iPad,但对iBook的使用并不太熟悉。1名学生有Kindle。为了避免阅读中的错误操作浪费时间,实验前一周内多次组织学生们进行讲解、熟悉设备。所有研究对象都已了解本实证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成果用途,愿意参与实验并签署一份同意书。本实验保证对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绝对保密。20名学生随机分成4组。
二、文章
实验用的文章选自剑桥雅思8学生用书。20名学生均未参加过雅思考试也未使用过该书,且雅思文章多源于英文原版期刊等,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符。文章字数在800-900字之间,使用在线文章难度检测系统Readability Index Calculator筛选出难度基本一致的四篇文章。Text1:Air Traffic Control in the USA,877字,难度检测得分26;Text2:A Chronicle of Timekeeping,892字,难度检测得分28;Text3:The Little Ice Age,892字,难度检测得分26;Text4:The Meaning and Power of Smell,752字,难度检测得分27。
三、四种阅读媒介
分别为A4打印纸、手提电脑显示器、iPad和Kindle。文章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12。使用纸质阅读时提供铅笔、记号笔、电子词典,可查字典做笔记。电脑阅读文章为doc格式,用微软word软件,可直接在文件上输入笔记,同时可登陆互联网查阅资料。在iPad上阅读,需要用Calibre软件将四篇文章转换成iBook ePub格式,文章页面布局与前两者不同,变为仿纸质书的页面,有翻页效果。iBook还有高亮标记、贴便签、嵌入式英文字典的功能。Kindle上的阅读文章也需要使用Legend Maker或KindleGen转换成特殊格式,与iPad不同,Kindle并非LCD显示屏,而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墨水”技术,屏幕有质感与纸质基本一样,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触屏点击单词即可在文章下方显示其英文解释,可通过触屏键盘在文章中输入文本。
实验还须使用秒表和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问题:①你认为使用Kindle阅读的优劣势是什么?②你认为使用iPad阅读的优劣势是什么?
四、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阶乘式实验设计。实验变量为阅读媒介、读者和文章。读者和文章都是自变量。实验前准备工作基本将读者英文阅读能力控制在同一水平,文章难度保持一致。两个自变量间无任何关联性。四种阅读媒介的阅读效果是唯一的因变量。
五、阅读速度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比通过不同媒介阅读同一篇文章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对比阅读速度:通过SPSS19.0统计出4篇文章所耗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公差。
上表中阅读时间由快至慢均依次为iPad、纸质、Kindle、手提电脑。而Text1和Text4中iPad的标准偏差最小,说明数据更为集中,也就是说使用iPad阅读的学生整体阅读速度较快。Text2中iPad的标准偏差比手提电脑稍大一些,但阅读时间8:17对比手提电脑10:22,说明整体表现还是比手提电脑要好。Text3中ipad阅读时间的标准偏差比纸质大1:05,纸质阅读平均时间比ipad长0:36,这一组没有明显结论。综上所述,使用iPad和纸质阅读速度均较快,iPad更胜一筹,使用手提电脑阅读速度最慢。
六、调查问卷分析
本研究共发出20份调查问卷,全部有效收回。经总结,使用iPad阅读有三大优势:一是界面设计,背光亮度和字体大小均可调解,字迹清晰,有翻页效果较为生动;二是便于读者与文章的互动,可通过内嵌字典和其他App例如有道词典和safari浏览器等检索单词和资料,大部分学生表示阅读更有积极性和趣味性;三是划线和高亮功能,更贴近原有的阅读习惯,触屏操作即可,不需携带文具。但是iPad阅读也有三大劣势:一是屏幕易导致视觉疲劳,头晕等症状,还要调整角度避免反光;二是划线功能只有一种颜色且不可擦除,对少数同学造成困扰,内嵌字典是英英字典,遇到难词看不懂;三是分散注意力,少数同学表示平时通常用iPad进行休闲活动,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纯阅读的学习,而且用其他应用程序(App)搜索资料时也会浪费一些时间在其它关注点上。
使用Kindle阅读有2大优势:一是“电子墨水”技术使得页面质感基本与纸质相同,保护眼睛,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设备轻便易操作;二是内嵌字典功能齐全,可同时查看同义词和反义词,更有助于理解,单词解释直接显示在文章下方而不是作为窗口弹出,不易影响整体阅读思路。Kindle阅读的劣势有2个:一是触屏不灵敏会导致操作、打字时间偏长;二是页面设计是纯黑灰色,比较枯燥,也没有其他的App可用来检索资料。
七、总结与启发
本实证研究显示,尽管使用手持移动设备阅读时存在其它操作行为,例如检索单词、资料、查看超链接图片文本甚至视频等,其阅读速率还是高于传统纸质媒介。更重要的是,学生普遍表示出“人机互动”的趣味性,认为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改善学习效果。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应考虑开发配套的英语教学App,加入辅助学习资料和巩固练习功能,并结合视、听、说等互动模式,增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参考文献:
[1]Larson, L. C. 2009. ‘Digital literac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3/3: 255-258.
[2]Nielson, J. 2010. ‘iPad usability: First findings from user testing’. Alertbox. http://www.useit.com/alertbox/ipad-1st-study.html (visited 01/09/2015).
作者简介:
董奕杋(1988~ ),女,满族,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在英国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从事英语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阅读;手持移动设备;实证研究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无论是纸质还是移动设备,阅读媒介对阅读速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目前普遍使用的苹果iPad和亚马逊Kindle,与传统的纸质和电脑屏幕进行对比,这四种阅读媒介对阅读速度的影响。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英语学习时,影响英文阅读速率的因素主要有:读者英语水平、阅读媒介特性、读者多元识读能力、文章难度、阅读中其他操作行为、阅读积极性和时限要求。为了对比四种阅读媒介的特性差异,其它变量要尽力控制在可忽略不计的范畴。
一、研究对象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名大连海事大学2013级本科生。研究对象是通过实验前采访调查筛选出来的,10名男生,10名女生,年龄在18-20之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受英语教育(至今11-12年),大学期间英语课程授课教师相同。这20名学生于2014年12月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 4),分数在450-470之间,其中阅读部分成绩均为200分。以上可证明研究对象的英语水平基本一致。20名研究对象都有个人电脑,并能熟练运用微软Word软件。6名学生有自己的iPad,并能熟练操作iBook。8名同学曾使用过iPad,但对iBook的使用并不太熟悉。1名学生有Kindle。为了避免阅读中的错误操作浪费时间,实验前一周内多次组织学生们进行讲解、熟悉设备。所有研究对象都已了解本实证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成果用途,愿意参与实验并签署一份同意书。本实验保证对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绝对保密。20名学生随机分成4组。
二、文章
实验用的文章选自剑桥雅思8学生用书。20名学生均未参加过雅思考试也未使用过该书,且雅思文章多源于英文原版期刊等,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符。文章字数在800-900字之间,使用在线文章难度检测系统Readability Index Calculator筛选出难度基本一致的四篇文章。Text1:Air Traffic Control in the USA,877字,难度检测得分26;Text2:A Chronicle of Timekeeping,892字,难度检测得分28;Text3:The Little Ice Age,892字,难度检测得分26;Text4:The Meaning and Power of Smell,752字,难度检测得分27。
三、四种阅读媒介
分别为A4打印纸、手提电脑显示器、iPad和Kindle。文章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12。使用纸质阅读时提供铅笔、记号笔、电子词典,可查字典做笔记。电脑阅读文章为doc格式,用微软word软件,可直接在文件上输入笔记,同时可登陆互联网查阅资料。在iPad上阅读,需要用Calibre软件将四篇文章转换成iBook ePub格式,文章页面布局与前两者不同,变为仿纸质书的页面,有翻页效果。iBook还有高亮标记、贴便签、嵌入式英文字典的功能。Kindle上的阅读文章也需要使用Legend Maker或KindleGen转换成特殊格式,与iPad不同,Kindle并非LCD显示屏,而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墨水”技术,屏幕有质感与纸质基本一样,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触屏点击单词即可在文章下方显示其英文解释,可通过触屏键盘在文章中输入文本。
实验还须使用秒表和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问题:①你认为使用Kindle阅读的优劣势是什么?②你认为使用iPad阅读的优劣势是什么?
四、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阶乘式实验设计。实验变量为阅读媒介、读者和文章。读者和文章都是自变量。实验前准备工作基本将读者英文阅读能力控制在同一水平,文章难度保持一致。两个自变量间无任何关联性。四种阅读媒介的阅读效果是唯一的因变量。
五、阅读速度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比通过不同媒介阅读同一篇文章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对比阅读速度:通过SPSS19.0统计出4篇文章所耗的平均时间和标准公差。
上表中阅读时间由快至慢均依次为iPad、纸质、Kindle、手提电脑。而Text1和Text4中iPad的标准偏差最小,说明数据更为集中,也就是说使用iPad阅读的学生整体阅读速度较快。Text2中iPad的标准偏差比手提电脑稍大一些,但阅读时间8:17对比手提电脑10:22,说明整体表现还是比手提电脑要好。Text3中ipad阅读时间的标准偏差比纸质大1:05,纸质阅读平均时间比ipad长0:36,这一组没有明显结论。综上所述,使用iPad和纸质阅读速度均较快,iPad更胜一筹,使用手提电脑阅读速度最慢。
六、调查问卷分析
本研究共发出20份调查问卷,全部有效收回。经总结,使用iPad阅读有三大优势:一是界面设计,背光亮度和字体大小均可调解,字迹清晰,有翻页效果较为生动;二是便于读者与文章的互动,可通过内嵌字典和其他App例如有道词典和safari浏览器等检索单词和资料,大部分学生表示阅读更有积极性和趣味性;三是划线和高亮功能,更贴近原有的阅读习惯,触屏操作即可,不需携带文具。但是iPad阅读也有三大劣势:一是屏幕易导致视觉疲劳,头晕等症状,还要调整角度避免反光;二是划线功能只有一种颜色且不可擦除,对少数同学造成困扰,内嵌字典是英英字典,遇到难词看不懂;三是分散注意力,少数同学表示平时通常用iPad进行休闲活动,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纯阅读的学习,而且用其他应用程序(App)搜索资料时也会浪费一些时间在其它关注点上。
使用Kindle阅读有2大优势:一是“电子墨水”技术使得页面质感基本与纸质相同,保护眼睛,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设备轻便易操作;二是内嵌字典功能齐全,可同时查看同义词和反义词,更有助于理解,单词解释直接显示在文章下方而不是作为窗口弹出,不易影响整体阅读思路。Kindle阅读的劣势有2个:一是触屏不灵敏会导致操作、打字时间偏长;二是页面设计是纯黑灰色,比较枯燥,也没有其他的App可用来检索资料。
七、总结与启发
本实证研究显示,尽管使用手持移动设备阅读时存在其它操作行为,例如检索单词、资料、查看超链接图片文本甚至视频等,其阅读速率还是高于传统纸质媒介。更重要的是,学生普遍表示出“人机互动”的趣味性,认为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改善学习效果。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应考虑开发配套的英语教学App,加入辅助学习资料和巩固练习功能,并结合视、听、说等互动模式,增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参考文献:
[1]Larson, L. C. 2009. ‘Digital literac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53/3: 255-258.
[2]Nielson, J. 2010. ‘iPad usability: First findings from user testing’. Alertbox. http://www.useit.com/alertbox/ipad-1st-study.html (visited 01/09/2015).
作者简介:
董奕杋(1988~ ),女,满族,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在英国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从事英语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