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沈周《寒林行旅图》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天,我有幸看到了沈周晚年的一幅“简体”山水,其萧简冷逸的格调和诗意令我至今不能释怀。再观之,不禁即兴吟出了“心中寂雪为谁落驴背吟诗弄梅花”这样的诗句。它就是这件《寒林行旅图》。
  是图为绢本,左下盖有明末大收藏家宋荦“西坡诗老书画府印”、“商丘宋荦审定真迹”二印。沈周款后有“启南”、“石田翁”二印,均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著录相符。
  研究沈周近二十年,我看过很多传世的沈周作品。这件《寒林行旅图》虽具有名作的格调和气质,但它既没有《庐山高图轴》《虎丘送客图轴》《灞桥风雪图轴》等名作那样繁密的构图,其萧疏简远的笔墨也缺乏早、中年的工致和高华圆润。它是那种雪景淡淡地映入眼帘,诗意悠然清冷地沁人心脾的感觉,让我至今还在细细地回味。从这种感觉出发,你会发现,此图笔墨的炉火纯青,意境的萧简空灵,实别开境界,为晚年“粗沈”中少见。而这种“雪景寒林”的内容题材在沈周传世作品中也比较少见。因此,将这件作品称为沈周“简体”山水的代表作,完全是名副其实的。
  沈周是中国15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所开创的“吴门画派”,是明代最大的画派,最终压倒了从明代初期以来一直占据着画坛正宗地位的“浙派”,使得“元季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以来濒临衰竭的文人画传统重新成为画坛的主流。而其所开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声,为陈白阳、徐青藤写意花鸟的创造性发展指明了方向。明中期以来受其影响者众多,文征明出其门下,唐伯虎得其点拨而将院体画与文人画融为一体。至近现代,齐白石等人亦窥其门径。
  此件《寒林行旅图》,自题的书法圆润清雅、洒脱自如;结字略扁,稍有抑左扬右之势,得力于黄山谷、赵孟頫、沈度等人而自成面目。画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苔点大都在石头轮廓线以外。这种书风和画风出现在明弘治六年癸丑(1493年)沈周67岁前后。这一年沈周创作的主要代表作有《千人石夜游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和《山水花鸟册并跋》(吴敢著《中国名画家全集·沈周》第61-6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寒林行旅图》与此幅山水花鸟册风格一致,说明它们基本上属同一创作时间。弘治六年,对沈周而言是多事之秋,自己染病乏力,故友多人相继去世。而此前一年即1492年,沈周深受陈献章学说影响,常夜半斋心孤坐,所谓修己应物,以求事物之理、心体之妙。所以,这一两年间,沈周的山水花鸟画多取江南吴中地区湿润的景象,雪景题材时有出现,画面空漾迷离;画法也有相应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苔点基本上点在了山石的轮廓线以外,之前基本上画在山石轮廓线以内。二是在强调用笔的同时也开始突显用墨和用色,而总体上是或迷离深寂或萧简淡逸的格调。因此,《寒林行旅图》为1493年前后、沈周67岁左右的作品,真迹无疑。萧平先生题为沈周晚年精品,颇有识见。沈周传世作品大多藏于海内外博物馆,民间能藏有《寒林行旅图》这样的精品实属少见。
其他文献
华侨博物院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办于1956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华侨华人历史文物为主。集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院。华侨博物院收藏着一批珍贵的南侨机工文物,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展示南侨机工的爱国情怀和伟大贡献。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神州沦陷,生灵涂炭,激起了中华儿女誓死保卫国家的斗志。“南侨机工”就是千万回国抗战华侨群体之一。  “南侨机工”全称是“
期刊
中国古代玉器的鉴定,除了掌握历史上各个时期玉器的地域范围、玉器的类型等基本特点之外,还要多读一些记载出土玉器的考古报告,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考古所等文博单位正式出版的玉器图录在手,以供随时翻阅、参照,还要经常到收藏有这一时期玉器的博物馆观察实物,对出土玉器的材质、器型、纹饰、雕工等细部特征熟记于心。如果有条件和机会能够经常上手观摩到经过正式考古或专家认可的馆藏玉器,则是增强感性认识的最佳途径。
期刊
古董门类丰富多彩,广义的不说,即便除去书画类的“软片”,狭义的古董概念也包罗万象,这也是杂项工艺品收藏的乐趣之源,拍场上随时会有令人惊喜的私人收藏专题、专场出现。犀角器、象牙雕刻艺术品交易受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市场这一门类艺术品的交易,却无形中促使更多藏家分流到其他门类的收藏上。  尽管市场大势仍处调整通道中,但市场是发展的,行情在变化,局部热点时时有,月月新。今春,从纽约到伦敦等海外市
期刊
玻璃在中国古代有“琉琳”、“流离”、“琉璃”、“颇黎”、“明月珠”等多种称谓。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玻璃器皿,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写道:“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这里提到的耳饰“明月珠”即指玻璃制品。唐朝元稹曾写诗赞美玻璃:“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由于中国古代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有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
期刊
元代是绘画艺术与陶瓷艺术首次大规模融合的创新阶段。丰富的题材、多样的纹饰、繁密的布局使得元青花瓷器风格粗犷,更能够反应出元代世人的风貌。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的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鬼谷出山”图罐以相当于人民币2.3亿元的成交价向世人印证了东方陶瓷的价值。  笔者曾有幸在拍卖前夕预展中上手此罐,并在做客央视“天价古瓷”访谈节目中爆料“天价古瓷并非全品”的亲身感受。时隔八年,在上海博物馆
期刊
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既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是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玉文化自身的特色,只有原始经济、文化、宗教礼俗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才有与之相适应的玉器文化。从目前已经发现的考古学文化看,中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玉文化,主要发源于辽河流域、黄河中下游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原始农业经济、渔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文化,几乎扩展到中国原始文明的主要区域
期刊
文房清供特指书斋文案清雅的陈设器具,即笔墨纸砚与相应发展而来的各种辅助用具。笔、墨、纸、砚,早在汉代发展成熟,逐渐确立了其主导地位,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辅助用具。明清时期,随着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发展,文房实用陈设器具的制作也发展到极盛。根据不同功用,分别命名有笔床、笔插、笔架、笔屏、笔筒、笔洗、笔掭、水丞、砚滴、水注、砚屏、墨床、镇纸、镇尺、臂搁、印章、印盒、印规、仿圈、纸刀等,这些
期刊
凌士欣艺术简历  凌士欣,男,1936年生于上海浦东高桥,1956年毕业于苏南工专建筑学专业,高级建筑师,定居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山书画社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韩书画家联谊会艺术顾问,曾任中国书法宋协会第二届刻字艺术委员会委员。  凌士欣书法篆刻师从何二水、郑诵先、宁斧成、金禹民、刘博琴,拜唐兰、启功学习中国古文字学。工篆刻,精书法,能诗文。书法面貌多样,尤以隶篆名世,行
期刊
《程氏墨苑》是著名的徽墨图谱,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滋兰堂刊本。由徽州制墨名家程大约(字君房)编撰,著名画家丁云鹏绘图,名刻工黄鳞、黄应泰、黄应道摹刻,共二十一卷,包括了天地人、儒释道、八宝、博古、花鸟、禽兽,甚至西方宗教画《宝象图》,计五百二十图。图绘数量大而且十分精湛,均出自丁云鹏一人之手。程大约有诗赞:“丁生画手妙入神,间画禽鸟皆逼真。颂余墨苑收名笔,却看百爵图中出。图式如规径尺余,群
期刊
编者按:6月22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44讲邀请邢继柱先生主讲“喜马拉雅艺术中的金铜佛造像系列收藏”。邢继柱,1961年生于天津,1982年获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学士学位,曾在航空部六零一所负责设计某型号战斗机项目,荣获集体二等功。1989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制造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任航空部中兴公司工程师。1992年成立瑞宝公司,专业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及服务工作。2002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