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频发,主要表现为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思想盛行,信念薄弱和知行脱节等。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必然影响大学生整体的道德践行水平,这与新时期文化的影响因素是息息相关的。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如今,青年学生道德滑坡引发行为失范,探究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文化成因与对策对于社会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学生;道德失范
1 高校学生道德失范的文化成因
文化是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养成的精神之源,优秀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市场经济与西方政治文化的侵袭必然引起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价值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价值理念往往只存在与各种板报、宣传栏上,尚未深入人心。社会文化传播趋于形式主义,使学生在德育接受的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规范道德行为,使他们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力量。而现行社会文化的传播普遍强调形式宣传,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习得情况,各种教育手段也处于照本宣科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内化,致使自私自利、漠视集体等道德失范行为屡次发生。
1.2 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多元价值观的涌入,西方文化长驱直入,华夏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丰富了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消费主义与实用主义,各种文化思潮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愈演愈烈。然而,这种经济文化也造成了大学生在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失范。由于传统文化的失落,大学生易接受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认为传统文化是消极、落后的,而出现道德尺度失衡。因此,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无法找到统一的道德标准,把“前途”看做“钱途”成为当今青年学生价值选择的重大难题,致使道德行为失范。
1.3 西方政治文化的侵袭
“全球化本质上是强势国家影响世界的过程,当前全球化正是欧美组合的西方文明主导下的进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国外反华势力将我国视为潜在威胁。国际贸易壁垒、南海局势危机展现出西方国家竭力遏制中国快速发展的种种行径。西方政治文化的涌入给大学生带来新观念的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政治道德观的发展,导致不少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无法从根本上认知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多元的文化观念代表了多元化的政治立场,大学生如果不加以区别,不以开拓的眼界与包容的心胸去面对,那么政治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必然继续腐化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导致道德行为失范。
2 解决高校学生道德失范的有效对策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优秀的文化能够给予民族精神力量,而文化失根必然导致人们丧失精神家园,道德失落。因此,应从文化视角出发规范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
2.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是符合新时期社会生活实际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根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要加强价值理念的宣传和引导,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管体系,加强媒体自律,协调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共同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消除社会舆论中诱导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消极因素。积极开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旅游路线,在宣传道德文化知识的同时寓教于乐,豐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营造和谐的道德氛围,减少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2.2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如无源之水没有生机,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将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智慧传承至今,其中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犹如璀璨星斗在历史的长空中熠熠生辉。同时,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带来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们应怀着兼容并蓄的道德理念与更加饱满的热情将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赋予大学生经济活动之中,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等优秀道德品质在市场经济活动之中践行,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与时俱进,为大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化解道德失范危机。
2.3 增强政治文化认同意识
大学生只有尊重本民族的政治文化,才能尊重民族现实、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增强高校学生的政治文化认同感,应使他们在立足于社会实际的基础上深刻了解解放斗争时期路线、方针、政策,明确政治形态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而增强民族责任感以约束个人的社会行为。学校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氛围,用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指导活动。教师应以身作则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社会主义主人翁身份,传播积极的道德理念,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参加红色实践,帮助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大学生自身应端正入党动机,以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积极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生活作风。所以,增强大学生政治文化认同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承担道德责任,规避道德失范行为,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颜世元.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孔子研究,2014(06):12-15.
[2]张维满.当代大学生道德迷失的文化探因与抉择[J].学术论坛,2013(03):214-218.
作者简介
张宁(1990-)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现为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英林(1973-)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
【关键词】高校学生;道德失范
1 高校学生道德失范的文化成因
文化是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养成的精神之源,优秀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市场经济与西方政治文化的侵袭必然引起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价值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价值理念往往只存在与各种板报、宣传栏上,尚未深入人心。社会文化传播趋于形式主义,使学生在德育接受的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规范道德行为,使他们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力量。而现行社会文化的传播普遍强调形式宣传,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习得情况,各种教育手段也处于照本宣科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内化,致使自私自利、漠视集体等道德失范行为屡次发生。
1.2 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多元价值观的涌入,西方文化长驱直入,华夏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丰富了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消费主义与实用主义,各种文化思潮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愈演愈烈。然而,这种经济文化也造成了大学生在经济活动中的道德失范。由于传统文化的失落,大学生易接受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认为传统文化是消极、落后的,而出现道德尺度失衡。因此,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无法找到统一的道德标准,把“前途”看做“钱途”成为当今青年学生价值选择的重大难题,致使道德行为失范。
1.3 西方政治文化的侵袭
“全球化本质上是强势国家影响世界的过程,当前全球化正是欧美组合的西方文明主导下的进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盛,国外反华势力将我国视为潜在威胁。国际贸易壁垒、南海局势危机展现出西方国家竭力遏制中国快速发展的种种行径。西方政治文化的涌入给大学生带来新观念的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政治道德观的发展,导致不少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无法从根本上认知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多元的文化观念代表了多元化的政治立场,大学生如果不加以区别,不以开拓的眼界与包容的心胸去面对,那么政治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必然继续腐化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导致道德行为失范。
2 解决高校学生道德失范的有效对策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优秀的文化能够给予民族精神力量,而文化失根必然导致人们丧失精神家园,道德失落。因此,应从文化视角出发规范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
2.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是符合新时期社会生活实际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观为根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要加强价值理念的宣传和引导,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管体系,加强媒体自律,协调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共同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消除社会舆论中诱导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消极因素。积极开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旅游路线,在宣传道德文化知识的同时寓教于乐,豐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营造和谐的道德氛围,减少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2.2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如无源之水没有生机,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将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智慧传承至今,其中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犹如璀璨星斗在历史的长空中熠熠生辉。同时,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带来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们应怀着兼容并蓄的道德理念与更加饱满的热情将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赋予大学生经济活动之中,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等优秀道德品质在市场经济活动之中践行,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与时俱进,为大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化解道德失范危机。
2.3 增强政治文化认同意识
大学生只有尊重本民族的政治文化,才能尊重民族现实、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增强高校学生的政治文化认同感,应使他们在立足于社会实际的基础上深刻了解解放斗争时期路线、方针、政策,明确政治形态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而增强民族责任感以约束个人的社会行为。学校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氛围,用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指导活动。教师应以身作则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社会主义主人翁身份,传播积极的道德理念,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参加红色实践,帮助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大学生自身应端正入党动机,以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积极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生活作风。所以,增强大学生政治文化认同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承担道德责任,规避道德失范行为,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颜世元.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孔子研究,2014(06):12-15.
[2]张维满.当代大学生道德迷失的文化探因与抉择[J].学术论坛,2013(03):214-218.
作者简介
张宁(1990-)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现为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英林(1973-)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