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评价称为“指挥棒”,是指它的导向功能。评价,不仅仅是告诉,还是对沉睡潜能的唤醒,对封存记忆的激活,对幽闭心智的开启,对囚禁情愫的放飞……作文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必须尊重多元智能,构建“分层多维”的评价标准,追寻“唯美诗化”的评价艺术。
【关键词】多元 多维 多层
现状点击 20世纪已成历史,但以“灌输”为内核的陈腐教育理念仍顽固地盘桓于许多教师脑中。作文评价长期面对一个“读者”(许多还是不合格的,至少在年龄上)——教师,在评价中搞“价值霸权”,进行“价值垄断”,凭教师直觉,搞个人“裁决”,常吹毛求疵,凭一己好恶,朱笔挞伐学生的习作,戕斫学生的个性。学生常常被骂得垂头丧气,评得心灰意冷,批得体无完肤,严重扼杀了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个性价值模式的自主建构。
理性思考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育评价,而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瓶颈之瓶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论述:“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不是选拔,不是要把学生考倒,让学生考得灰溜溜的,应该是让考试评价成为点燃孩子心灵的火种;成为教师的一次检验,一次关怀,一次企盼。
人文化的激励性评价必将成为新理念下作文学业评价的主流方式。用赞许的眼光,善待每个孩子的心血。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头找骨头”,不要一时“看不明白”就将习作“打入冷宫”。不妨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尽可能地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小安徒生”。
方式刷新——多元评价
1.教师导评——学会品析
德国教育家安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无论是品优秀作文还是析作文得失,教师都不能简单地用套话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要用心写好作文评语。
教师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及时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评价激励。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要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
商榷式评语:例,对不起, 这一段老师没有读明白,你愿意为老师再解释一下吗?想一想,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
激励式评语:“ ××,看了你的文章,老师仿佛身临其境!” “很高兴看到你作文中的错别字减少了很多”……
启发式评语:“游戏给了你快乐,也给了老师快乐!愿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那时,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谈心式评语:“谢谢你对我这么了解,严格不一定是坏事。你认为呢?”
享受式评语:“飞吧,如果你是鸟儿,我会为你‘开天’;游吧,如果你是鱼儿,我会为你‘造海’。”
总之,教师要尽量追寻“唯美诗意”的评价艺术,应具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种春风化雨般的诗意。让教师动情的评价,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似一曲雄壮的交响乐。
2.学生自评——学会反思
“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多看,才能有个比较。”(冰心)延迟评价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出自思维过程的后半期,过早评价,往往会抑制思维深入。因此,完成习作后,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圈划出用得好的词(用“▲”标注)、句(用“﹏﹏”标注)。再用“冷却法”多读多看,想想文章用词是否恰当,感情是否真实,想象是否合理,发现不足,及时修改。
这样的评价,是进行智慧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习作成了内涵喷薄的个性舞台和情愫飞扬的人文天地。这样的评价,已经超越了传统狭隘的范畴,真正培养了自改作文的能力。
3.同学互评——学会欣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篇篇习作,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各有传神之处:或美文含情,佳题诱人;或情节跌宕,扣人心弦;或用词造句,一语惊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交流、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哪怕只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也可用波浪线画下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发现他人亮点,弥补自己不足的过程,也是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诚,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位学生在互动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习作带来的愉悦。
4.家长参评——亲子互动
由于家长水平的不均衡,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批改空间。他们可以在作文本上精批细改,也可以寥寥几句,还可以口头批改,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已经看过。
5.评价方式网络化——愉快反馈
对学生习作的精批细改,已经不是教师的个人专利,应实现习作评改的多渠道开放。不管学生的作品如何,都可以将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发表到网上。在发表的同时,你会收到来自校内外的点评,这种外来的评价比教师的评语和同学们的意见更直接,更中肯,也更有说服力。
当然,在浏览别人的作品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完全可以抛开以往训练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网页上大显身手: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文章,同时欣赏别人的优秀文章,还可以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点评。
策略探寻——多维评价
1.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言积累评价)
“作文”,老师看着烦,学生视为难。不是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嗟叹“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我想:必须“广积粮”,引导学生多阅读,博采众长丰富情感,增加文化内涵。
评价:从网络和书籍吸收语言精华,从中积累好词佳句优美段落,特别是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之类的名句;课外要广泛地阅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籍,看一些优秀的影视节目;选择有益的、难易适度的名著进行阅读。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积累评价)
“画鬼容易画犬难”,“林清玄跳粪坑的启示”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留心且积累身边的人与事;观察且保存入眼的景与物,经历且记录实践活动中的情趣体验,达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
评价:“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感触,用心灵去感悟,看水流是否留住其形?听鸟叫是否留下其声?闻花香是否留下其味?与人交往是否留住其影?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习作兴趣评价)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来自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
评价:是否喜欢灵活多样的习作形式,是否适应适度的习作难度,是否喜爱广泛的习作题材,是否乐意品尝习作的乐趣:精彩片断品读、优秀习作展示、积极投稿发表,通过多种途径施展自己的才华。
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思维开放评价)
展示个人独特感受,扬起个性的风帆。“见人所见,见人所不见;闻人所闻,闻人所不闻;写人所写,写人所不写。”
评价: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空话。学会“生命体验”,积累切身体会,拥有张扬的个性;爱写假想作文、扩展课文作文、编童话作文。丰富想象,大胆幻想,写出童真童趣;敢于联想,让写作之笔插上想象的翅膀:写朋友能想到儿时的光腚之交,写动物能想那到亲密时的窃窃私语;能飞到九霄云外,能潜入万丈深潭;敢猜五千年前,敢想五千年后;敢上蓝天戏白云,敢下深海弄蛟龙……
体系建构——多层评价
1.考试评价(终结性评价)
多年的习惯及现行的考核机制,致使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业,仍是一张试卷,至多改头换面,美其名曰“素质考核”,其实,挂的是“羊头”卖的仍是“狗肉”。教师嘴上高喊着课改,学业评价依然“涛声依旧”。
试卷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具有亲和力。例:结束语“考试即将结束,请再读一遍自己的作品,好吗?不要带着遗憾走出考场。谢谢!” 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语言贴近儿童的心理,有利于 “让行动说话,让过程展现”。
考试形式,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摒弃传统的单一闭卷形式,尝试多维评价方式:面试(口头作文)、笔试考查。命题形式为开、闭卷结合(积累运用题闭卷,采用加分制,选做题多做多得分;自由写作题开卷,学生可自带资料、工具书)。每张试卷中都设计多道作文题,让不同写作爱好和能力倾向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题目。作文内容尽可能开放,题材、字数没有限制,以利学生更好地发挥。
2.“成长足迹——习作档案袋评价”(形成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依据使用目的、不同功能和具体情况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资源积累百宝箱《朝花夕拾集》
评价内容:摘录习作中的好词佳句(包括自己的、同学的、作文书上的……);收集精彩片断;记录所见所闻;捕捉习作灵感……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作文进步记录袋《信笔涂鸦篇》
评价内容:“信笔拈来”——牛刀初试;“成长足迹”——我的作文;“金色话筒”——同伴的评价;“小慧眼”——日记;“唠唠叨叨”——家长的关注;“喜怒哀乐”——老师引路,还包括平时习作草稿、思维记录、修改过程,网友留言……
c.谪仙笔落惊风雨,子美诗成泣鬼神——得意作品珍藏集《高峰体验篇》
评价内容: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包括最妙的语句,最得意的开头、最满意的片断、最传神的结尾、最完美的文章),网络发表的作品,单元中的满分作文,报刊发表的佳作,“妙笔生花”——得意之作。
【关键词】多元 多维 多层
现状点击 20世纪已成历史,但以“灌输”为内核的陈腐教育理念仍顽固地盘桓于许多教师脑中。作文评价长期面对一个“读者”(许多还是不合格的,至少在年龄上)——教师,在评价中搞“价值霸权”,进行“价值垄断”,凭教师直觉,搞个人“裁决”,常吹毛求疵,凭一己好恶,朱笔挞伐学生的习作,戕斫学生的个性。学生常常被骂得垂头丧气,评得心灰意冷,批得体无完肤,严重扼杀了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个性价值模式的自主建构。
理性思考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育评价,而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瓶颈之瓶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论述:“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不是选拔,不是要把学生考倒,让学生考得灰溜溜的,应该是让考试评价成为点燃孩子心灵的火种;成为教师的一次检验,一次关怀,一次企盼。
人文化的激励性评价必将成为新理念下作文学业评价的主流方式。用赞许的眼光,善待每个孩子的心血。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头找骨头”,不要一时“看不明白”就将习作“打入冷宫”。不妨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尽可能地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小安徒生”。
方式刷新——多元评价
1.教师导评——学会品析
德国教育家安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无论是品优秀作文还是析作文得失,教师都不能简单地用套话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要用心写好作文评语。
教师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及时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评价激励。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要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
商榷式评语:例,对不起, 这一段老师没有读明白,你愿意为老师再解释一下吗?想一想,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
激励式评语:“ ××,看了你的文章,老师仿佛身临其境!” “很高兴看到你作文中的错别字减少了很多”……
启发式评语:“游戏给了你快乐,也给了老师快乐!愿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那时,你会获得更多的快乐。”
谈心式评语:“谢谢你对我这么了解,严格不一定是坏事。你认为呢?”
享受式评语:“飞吧,如果你是鸟儿,我会为你‘开天’;游吧,如果你是鱼儿,我会为你‘造海’。”
总之,教师要尽量追寻“唯美诗意”的评价艺术,应具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种春风化雨般的诗意。让教师动情的评价,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似一曲雄壮的交响乐。
2.学生自评——学会反思
“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多看,才能有个比较。”(冰心)延迟评价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出自思维过程的后半期,过早评价,往往会抑制思维深入。因此,完成习作后,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圈划出用得好的词(用“▲”标注)、句(用“﹏﹏”标注)。再用“冷却法”多读多看,想想文章用词是否恰当,感情是否真实,想象是否合理,发现不足,及时修改。
这样的评价,是进行智慧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习作成了内涵喷薄的个性舞台和情愫飞扬的人文天地。这样的评价,已经超越了传统狭隘的范畴,真正培养了自改作文的能力。
3.同学互评——学会欣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篇篇习作,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各有传神之处:或美文含情,佳题诱人;或情节跌宕,扣人心弦;或用词造句,一语惊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交流、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哪怕只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也可用波浪线画下来,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发现他人亮点,弥补自己不足的过程,也是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诚,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位学生在互动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习作带来的愉悦。
4.家长参评——亲子互动
由于家长水平的不均衡,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批改空间。他们可以在作文本上精批细改,也可以寥寥几句,还可以口头批改,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已经看过。
5.评价方式网络化——愉快反馈
对学生习作的精批细改,已经不是教师的个人专利,应实现习作评改的多渠道开放。不管学生的作品如何,都可以将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发表到网上。在发表的同时,你会收到来自校内外的点评,这种外来的评价比教师的评语和同学们的意见更直接,更中肯,也更有说服力。
当然,在浏览别人的作品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完全可以抛开以往训练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在网页上大显身手: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文章,同时欣赏别人的优秀文章,还可以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点评。
策略探寻——多维评价
1.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言积累评价)
“作文”,老师看着烦,学生视为难。不是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嗟叹“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我想:必须“广积粮”,引导学生多阅读,博采众长丰富情感,增加文化内涵。
评价:从网络和书籍吸收语言精华,从中积累好词佳句优美段落,特别是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之类的名句;课外要广泛地阅读书报杂志、电子书籍,看一些优秀的影视节目;选择有益的、难易适度的名著进行阅读。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积累评价)
“画鬼容易画犬难”,“林清玄跳粪坑的启示”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留心且积累身边的人与事;观察且保存入眼的景与物,经历且记录实践活动中的情趣体验,达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
评价:“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感触,用心灵去感悟,看水流是否留住其形?听鸟叫是否留下其声?闻花香是否留下其味?与人交往是否留住其影?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习作兴趣评价)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来自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
评价:是否喜欢灵活多样的习作形式,是否适应适度的习作难度,是否喜爱广泛的习作题材,是否乐意品尝习作的乐趣:精彩片断品读、优秀习作展示、积极投稿发表,通过多种途径施展自己的才华。
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思维开放评价)
展示个人独特感受,扬起个性的风帆。“见人所见,见人所不见;闻人所闻,闻人所不闻;写人所写,写人所不写。”
评价: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空话。学会“生命体验”,积累切身体会,拥有张扬的个性;爱写假想作文、扩展课文作文、编童话作文。丰富想象,大胆幻想,写出童真童趣;敢于联想,让写作之笔插上想象的翅膀:写朋友能想到儿时的光腚之交,写动物能想那到亲密时的窃窃私语;能飞到九霄云外,能潜入万丈深潭;敢猜五千年前,敢想五千年后;敢上蓝天戏白云,敢下深海弄蛟龙……
体系建构——多层评价
1.考试评价(终结性评价)
多年的习惯及现行的考核机制,致使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业,仍是一张试卷,至多改头换面,美其名曰“素质考核”,其实,挂的是“羊头”卖的仍是“狗肉”。教师嘴上高喊着课改,学业评价依然“涛声依旧”。
试卷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具有亲和力。例:结束语“考试即将结束,请再读一遍自己的作品,好吗?不要带着遗憾走出考场。谢谢!” 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一定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语言贴近儿童的心理,有利于 “让行动说话,让过程展现”。
考试形式,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摒弃传统的单一闭卷形式,尝试多维评价方式:面试(口头作文)、笔试考查。命题形式为开、闭卷结合(积累运用题闭卷,采用加分制,选做题多做多得分;自由写作题开卷,学生可自带资料、工具书)。每张试卷中都设计多道作文题,让不同写作爱好和能力倾向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题目。作文内容尽可能开放,题材、字数没有限制,以利学生更好地发挥。
2.“成长足迹——习作档案袋评价”(形成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依据使用目的、不同功能和具体情况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资源积累百宝箱《朝花夕拾集》
评价内容:摘录习作中的好词佳句(包括自己的、同学的、作文书上的……);收集精彩片断;记录所见所闻;捕捉习作灵感……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作文进步记录袋《信笔涂鸦篇》
评价内容:“信笔拈来”——牛刀初试;“成长足迹”——我的作文;“金色话筒”——同伴的评价;“小慧眼”——日记;“唠唠叨叨”——家长的关注;“喜怒哀乐”——老师引路,还包括平时习作草稿、思维记录、修改过程,网友留言……
c.谪仙笔落惊风雨,子美诗成泣鬼神——得意作品珍藏集《高峰体验篇》
评价内容: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包括最妙的语句,最得意的开头、最满意的片断、最传神的结尾、最完美的文章),网络发表的作品,单元中的满分作文,报刊发表的佳作,“妙笔生花”——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