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程序不严谨、课时设置的随意性、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宽松。同时也提出了值得借鉴之处:一些院校通识课程设置时代性强,重视思政教育,鼓励个性张扬。结合调查分析,给出了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
引言
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专业课教学因其显性教学效果,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就业技能,而受到了广泛重视。而通识课程因其教学效果的隐性、滞后性,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贡献度不明显,在高职教育中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一、通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数据分析、访谈等形式对全国15所高职院校的3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中的358门通识课程课时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部分院校通识课程和专业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访谈。
(一)通识课程设置程序不够严谨。
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识课程设置缺乏严谨论证,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严谨性。
(二)通识课程课时的随意性。
在被调查的15所院校的32个专业中,通识课程总学时占学生在校总学时,最高的为44.07%,而最低的为17%;同一门课程,课时差距悬殊,例如《大学英语》课程最高课时,有些院校为136课时,有些院校直接取消该课程。
(三)课时设置不符合相关要求。
按照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到达3学分,部分学校课时缩水,未达到相关要求;按照教政体[2014]56号《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专科院校体育课时应为108,但调查发现近半数专业体育课程课时不达标。
(四)非刚性设置通识课程课时。
部分院校通过必修变选修、面授改线上、课表排课改自主学习等形式,柔性满足课时要求,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通识课程总课时达标情况不尽如人意。
按照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三年制高职通识课程总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在调查的32个专业中,超过半数的专业不达标。
(六)课程考核方式宽松。
在被调查的358门通识课程中,除了国家有明确要求进行考试的思政类、体育类课程外,90%以上的课程为考查类课程。课程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二、课程设置中值得借鉴之处
在发现通识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同时,也发现通识课程设置中一些值得学习的做法:
(一)贴近时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因此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高职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高职教育的使命担当。在调查的15所高职院校中,一所院校开设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两所院校开设了《人类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课程,一所院校开设了《中国红色文化精神》课程,两所院校开设了《党史国史》等课程,五所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二)设置选修课,体现特色,张扬个性。
部分院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有学院特色、地域特色或专业特色的选修课,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山东某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提供的选修课达到了22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达到10门,为学生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孔孟之乡传说》、《孔孟之乡曲艺》、《孔孟之鄉武术》、《鲁锦》和《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商文化》等课程,充满地域特色,同时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内涵。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工匠精神是其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因此部分院校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了《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圣贤名匠》等课程。因地制宜,丰富多样的选修课,拓展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奠定基础,实践深化认识。高职学生总体上具有动手能力较强、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更容易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调查的通识课程中,大部分课程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通识课程设置建议
(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要进行正确的价值指引,建立自信,树立靠奋斗赢得尊重观念。要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技能掌握与职业发展、知识记忆与学习拓展、职业精神与价值追求等纳入其中,在课程体系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凸显社会主义教育与简单技能培训之间的差异。
(二) 关注高职特点。
通识课程弱化是表象,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深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才是根本。因此要重新认识高职教育特点,明确教育层次,建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四)重视课程建设。
课程是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由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组成的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功能完整的教学活动组织方案,是教学单位指导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目标既要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也要明确方法目标、价值目标,让课程目标的内涵更丰富。要重视课程体系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课程间内容的衔接、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的一致性、课程体系自身的灵活性。要让课程具有自我更新机制,课程本身能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知识的更新、技术的优化等进行自我优化和完善。
四、结语
通识课程设置和通识课程建设,涉及到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备应有的担当。要将保证高职通识课程设置的规范性,深化通识课程建设,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现课程工具性与公共性、职业性与基础性、有限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王进,吴真.我国劳动者核心技能评估量表的编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作者简介:周建雷(1979年3月——)男,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法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情况研究(项目编号:GJXH2019-134)。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
引言
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专业课教学因其显性教学效果,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就业技能,而受到了广泛重视。而通识课程因其教学效果的隐性、滞后性,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贡献度不明显,在高职教育中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一、通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数据分析、访谈等形式对全国15所高职院校的3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其中的358门通识课程课时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部分院校通识课程和专业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访谈。
(一)通识课程设置程序不够严谨。
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识课程设置缺乏严谨论证,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严谨性。
(二)通识课程课时的随意性。
在被调查的15所院校的32个专业中,通识课程总学时占学生在校总学时,最高的为44.07%,而最低的为17%;同一门课程,课时差距悬殊,例如《大学英语》课程最高课时,有些院校为136课时,有些院校直接取消该课程。
(三)课时设置不符合相关要求。
按照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到达3学分,部分学校课时缩水,未达到相关要求;按照教政体[2014]56号《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专科院校体育课时应为108,但调查发现近半数专业体育课程课时不达标。
(四)非刚性设置通识课程课时。
部分院校通过必修变选修、面授改线上、课表排课改自主学习等形式,柔性满足课时要求,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通识课程总课时达标情况不尽如人意。
按照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三年制高职通识课程总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在调查的32个专业中,超过半数的专业不达标。
(六)课程考核方式宽松。
在被调查的358门通识课程中,除了国家有明确要求进行考试的思政类、体育类课程外,90%以上的课程为考查类课程。课程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二、课程设置中值得借鉴之处
在发现通识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同时,也发现通识课程设置中一些值得学习的做法:
(一)贴近时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因此要深入思考和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高职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高职教育的使命担当。在调查的15所高职院校中,一所院校开设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两所院校开设了《人类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课程,一所院校开设了《中国红色文化精神》课程,两所院校开设了《党史国史》等课程,五所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二)设置选修课,体现特色,张扬个性。
部分院校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有学院特色、地域特色或专业特色的选修课,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山东某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提供的选修课达到了22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达到10门,为学生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孔孟之乡传说》、《孔孟之乡曲艺》、《孔孟之鄉武术》、《鲁锦》和《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商文化》等课程,充满地域特色,同时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内涵。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工匠精神是其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因此部分院校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了《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圣贤名匠》等课程。因地制宜,丰富多样的选修课,拓展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奠定基础,实践深化认识。高职学生总体上具有动手能力较强、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更容易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调查的通识课程中,大部分课程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通识课程设置建议
(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要进行正确的价值指引,建立自信,树立靠奋斗赢得尊重观念。要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技能掌握与职业发展、知识记忆与学习拓展、职业精神与价值追求等纳入其中,在课程体系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凸显社会主义教育与简单技能培训之间的差异。
(二) 关注高职特点。
通识课程弱化是表象,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深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才是根本。因此要重新认识高职教育特点,明确教育层次,建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四)重视课程建设。
课程是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由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组成的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功能完整的教学活动组织方案,是教学单位指导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目标既要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也要明确方法目标、价值目标,让课程目标的内涵更丰富。要重视课程体系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课程间内容的衔接、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要求的一致性、课程体系自身的灵活性。要让课程具有自我更新机制,课程本身能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知识的更新、技术的优化等进行自我优化和完善。
四、结语
通识课程设置和通识课程建设,涉及到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备应有的担当。要将保证高职通识课程设置的规范性,深化通识课程建设,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现课程工具性与公共性、职业性与基础性、有限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王进,吴真.我国劳动者核心技能评估量表的编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作者简介:周建雷(1979年3月——)男,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法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情况研究(项目编号:GJXH20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