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东方精神”才具国际影响力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论“水墨”的话题不能缺少他的推广者—策展人。作为年轻的策展人、批评家,朱小钧看待“新水墨”的视角并没有脱离传统。虽然他策划的展览经常以“新水墨”冠名,但他觉得这和市场概念中没经过学术考量的“新水墨”完全是两回事。市场上“新水墨”的模糊提法可能只是一种资本策略,他认为资本一定会选择好的艺术家,而这并不是一个虚伪命题可以做到的。
  《中国收藏》:近几年“新水墨”一词十分流行,但从整体作品来看并没有一个非常明显代表“新水墨”这一概念的风格特征,您觉得提出“新水墨”的意义在哪?
  朱小钧:我自始至终都认为并没有旧水墨和新水墨的对应,这完全是一个市场营销的概念,对此我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这可能只是从年龄和类型上由于市场的需要催生的一种概念。而从近两年的市场情况看,“新水墨”也并不是一个值得大声称赞的概念,因为它的起伏非常大,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我们在开学术研讨会的时候,大家对此也有过讨论,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没有谁从学术角度提出了“新水墨”这个词,目前它还不太经得起学术推敲。
  《中国收藏》:如果说经不起学术推敲,那么您2011年在东京策划了一个名为“中国新水墨”的展览,当时您的定位和现在我们理解的“新水墨”有什么不同?
  朱小钧:当时并没有一个板块化的市场概念,叫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和传统风格有一个区隔,着力推出年轻艺术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人。做出选择的依据来源于对艺术家综合水准的判断。第一,要有很好的学院教育背景,以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为主;第二,要有比较独立的绘画风格和个性化笔墨语言;第三,艺术家的展览履历也很重要,选择了在水墨展览里经常出现的面孔。在当时参展的20位艺术家中,有16位成为了目前所谓“新水墨”的代表艺术家。
  《中国收藏》:您这个展览和之后所谓的“新水墨”有没有必然联系,有人认为2013年是“新水墨元年”,而您在2011年就提出了。
  朱小钧:当时我的选择是站在学术层面进行考量的,和后来流行于市场中的“新水墨”完全两回事。其实在2011年之前也有“新水墨”的说法,主要是从年龄上来区分的,以70到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为主,以水墨材料为创作基础,绘画面貌与传统中国画有所区别,题材上与我们的当代生活紧紧相关。
  《中国收藏》:从您身边的反馈来看,艺术家们对这个概念认同吗?
  朱小钧:艺术家其实并没有特别清晰地认为自己属于某一画派或某一门类,一般只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一些艺术家希望的是自己的当代性更强,在对中国画的承续上能有更大的创新。
  《中国收藏》:现在从市场或者学术上来看,大家更愿意提“水墨”一词,而“中国画”一词却很少被提及,您觉得“水墨”是否还属于中国画范畴,它未来会比中国画的范围更大吗?
  朱小钧:我认为“水墨”和“中国画”应该是并行的,并不相悖,也更不能说谁隶属于谁。中国画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门类,而现在有“新工笔”和“新水墨”等等提法,表面上看有所区分,但这些都是话题性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理上进行严格的界定和梳理,所以很难在定义上说谁属于谁、谁包含谁。
  《中国收藏》:水墨已不仅仅以架上艺术的形式呈现,也有装置、影像甚至行为的方式,这些是否和“新水墨”又有所不同?
  朱小钧:我在近期也将做一个比较综合的水墨展览,我们遴选了40位艺术家,他们的创作都和水墨这个大概念相关,包括装置、影像、新媒体等表现形式,希望能通过种种尝试拓宽传统水墨的表现力。我觉得更准确表达这个意义的词汇是“东方精神”,它表现的是中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与西方不同的精神面貌。我一直都很反对用材料来界定艺术属性,谁是水墨画家,谁是版画家或者油画家,这种提法已经过时了。而“新水墨”就更有局限性,因为它的概念不清晰,到底什么类型的作品应该属于它的范畴?材料是水墨的,又刚好和传统有所差别就是“新水墨”吗?那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何必叫“新水墨”。我们更希望艺术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东方精神的理解和体认,而不是用一个模糊的概念标榜自己。
  《中国收藏》:你觉得相比“中国画”,“水墨”一词是不是在国际上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推广您所说的“东方精神”?
  朱小钧:常规理解是这样的。但是我每年也会到国外去搞展览,我们想让西方人能更加深层次地理解中国水墨艺术。但每个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有的人认为新的表现形式更能体现中国的变化,也有人觉得传统的形式才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像谷文达、徐冰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表达看起来很当代,但其实内核都源自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用中国最传统的元素生成的当代艺术。所以,所谓的国际化并不是推出一个词汇可以做到的。
  《中国收藏》:有人认为“新水墨”缺乏学术支撑,遭受到很多质疑。最近李小山就发表言论称“‘新水墨热’是一种集体起哄”,您觉得“新水墨”目前是一种怎样的境遇,它的未来会怎样?
  朱小钧:市场的推动让大家都在关注“新水墨”,它从无到有,再到迅速崛起,主要是市场在起作用。我认为好的艺术家对自己的创作不仅要有更新的要求,还要有更深的追求,不管市场起和落,都能经受住考验。未来谁都没有办法判断,大家多做一些对行业有建设性、推动性的工作就好。市场虽然推动了某些板块概念的兴起,但市场也是大浪淘沙的,它的起伏更能检验什么是好的艺术家。在市场的磨砺中,资本选择的艺术家一定是好的艺术家,这是我在实践中归纳的一条真理。所以,其实“新水墨”真的是个伪命题,也不要把更多人归结在里面,还是称呼“水墨”比较恰当。
其他文献
中国当代水墨以“新水墨”的一度火爆又一次被广泛关注,而“新水墨”之名确实给一部分艺术家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空间,但从普遍认为的“新水墨”艺术家群体看,其包含面之大也让人不禁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对于技法、图式、笔墨语言皆不相同的艺术家们来说,他们对“新水墨”的归类会有怎样的看法呢?  李津 突发的“火”不会长远  我们这批从“85新潮”一路走来的画当代水墨的老同志,之前长期被边缘化,只是在今天被想起来了
期刊
犹盘虬卧龙般的老松,如嵯峨孤山般的奇石,可安于一盆之内,乃置于一掌之上。若云烟有灵,或许也会被这盆中奇景所迷惑,环绕其中,这一“奇物”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盆景”。所谓盆景,仅一捧土、一株植、一块石,共堆于一盆内,亦不能称之为盆景。所谓“景”,不论生于何处,都是可赏的。而盆景则以盆呈景,方寸之内更显妙境,其“源”可溯至千年,“法”亦不胜枚举……  千年不朽是盆景  据文献记载,盆景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
期刊
水墨是一种文化,亦是一种精神。它就像一个舞者,在不停的运动中自由地释放情怀;也在以强大的包容力演绎着各种世间之美。  在做这组策划之前请教过一些专业人士,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甚至危险的话题,因为关于水墨的种种在当代已被谈论得太多太多,各种争论喋喋不休,沉重而繁琐,若想独辟蹊径且轻盈畅快难之又难。当然,短短的几十页说不尽水墨的一切,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梳理和考察,而是想把与水墨相关的人和事的真实状态
期刊
新近出现了一批以国民党反对派领袖李济深和民主人士胡鄂公为主要作者的信件,往来对象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和各地方实力派以及民主人士。信件的时间集中于1936年、1937年,关乎“两广事变”、“西安事变”和抗战爆发等对中国现代史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件,是对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阶段的忠实反映,无疑能丰富人们对统一战线之建立及中共在其中之贡献的认识。  在两位主要作者中,李济深曾因反对蒋介石
期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也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一封封手札、一张张票证、一本本书刊、一幕幕影像……那些珍贵的收藏品,真切地重现了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铭记先烈,这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记忆,是我们全民族前行途中的
期刊
在清朝的宫廷纪实绘画中,帝后的肖像画数量相当多,自入关起的第一代顺治皇帝始至末代宣统皇帝止,以及他们的后妃,几乎都有穿戴整齐的朝服像存世,为我们了解这些帝后的相貌提供了十分准确的形象资料。这其中尤以乾隆一朝为最盛。  乾隆皇帝享年八十九岁,在位六十年,退位后还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在这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他不断地请画家为其画像,从年轻尚为皇子时的宝亲王,一直到老态龙钟的耄耋之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
期刊
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  康熙御窑瓷器丰富和提高了瓷器的品种与品位,融汇了传统与创新,显现出万千姿态。康熙皇帝本人也为振兴御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修养,以及其对西洋先进科技和工艺的浓厚兴趣,成就了康熙御窑的振兴与繁
期刊
谈到『新水墨』,我们首先会想到的问题是——什么是『新水墨』?可惜的是,虽然『新水墨』市场这两年一直火爆,但直到今天它在学术定义上仍然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定论。从风格上看,『新水墨』艺术家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在过去被认为是『新文人画』成员或者实验艺术成员,有些以人物为主,有些偏风景,有些写意,也有些专事工笔。我们还是通过画面直观地了解一下哪些绘画风格被归纳在『新水墨』范畴中,您能解读出其中的趋同点
期刊
今年九月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大日子。那个举国欢腾的日子,我没有赶上,我的父母赶上了。父亲与母亲当晚正在重庆的中央公园,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游园的人群顿时沸腾,大家以盆(脸盆)作鼓,载歌载舞,欢庆通宵。父亲还赋诗一首以志其夜。我没有父辈亲临其境的感受,只是在多年的收藏中无意留存了为数不少的抗战刊物,将这些七十年前的刊物叙述一番,也可以视为另一种纪念胜利的方式。  “抗战刊物”笼而统之地说,应该是涵盖
期刊
清人段玉裁曾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及其先人教诲:“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砚,自古以来不仅是研墨之器,更是文人寄托傲骨之物。以笔墨为生,耕于砚田。砚虽然历经千秋,形质状貌屡有变化,但其散发的总是墨之香,安身于其上的总是文人之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播中,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砚,初创于战国秦汉,至两宋逐渐发展。在这一阶段,砚以实用为主,砚形或古拙雄健,或气势飞扬,或端庄雅致,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