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刊物烽火全视角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九月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大日子。那个举国欢腾的日子,我没有赶上,我的父母赶上了。父亲与母亲当晚正在重庆的中央公园,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游园的人群顿时沸腾,大家以盆(脸盆)作鼓,载歌载舞,欢庆通宵。父亲还赋诗一首以志其夜。我没有父辈亲临其境的感受,只是在多年的收藏中无意留存了为数不少的抗战刊物,将这些七十年前的刊物叙述一番,也可以视为另一种纪念胜利的方式。
  “抗战刊物”笼而统之地说,应该是涵盖一切抗战时期所出的刊物,不管它“左中右灰”,甚至应包括敌国之刊物(或敌国之中文刊物)。为什么要包含方方面面呢?其意义在于不使纪念流于公式化、口号化、表面化。抗战之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我觉得不能只靠某一方的出版物来反映,更深层次的纪念要靠更多层次的出版物。虽然这样的纪念方式,个人收藏者几乎无法做到,可是应该考虑到,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不以收集抗战刊物为专题,只是谈谈对于阅读这类刊物的体会。
  抗战刊物最具展示性的是大画报,最具现场感的是刊物所载新闻图片,所以这一类刊物是抗战刊物中的精品。说到大画报,这是上海的长项,以“七七事变”对比“淞沪会战”为例,两个大城市对于战事的报道,上海的大画报显然胜出,北京似乎一份大画报也拿不出。
  《良友》画报是中国惟一一份享有世界声誉的画报,它创刊于上海,抗战初期,它出了十几期号外,号外以即时照片为主,使得读者能近距离地感受战争。比如其中一期号外的那张封面,头戴钢盔、手持长柄手榴弹的战士,一副你死我活的英勇面容。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王小亭(1900年至1981年)拍下这名勇士,并写道“我们忠勇的敢死队,预备拼死壮烈的身驱和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位勇士是否已牺牲,不得而知,但是王小亭所摄的另一张著名照片,却有了完整的下落,再次说明图片的力量远超文字。
  在此期号外的第一页,就是那张使王小亭扬名世界的照片《轰炸下的儿童》—八月二十八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一个受伤的男婴,坐在铁轨上痛疼与惊吓。这张照片一经公布,国际上一片声援中国、声讨日寇的呼声。日本方面恼羞成怒,声辩称照片是伪造的。但是日寇没有想到王小亭拍的是连续照片,好几张照片显示男婴受伤及被营救的一系列镜头,无可争辩地说明了真相。这位不幸的男婴年仅一岁,父母在轰炸中丧命,他却被救下幸运地活了下来。关于这个男婴的后来,有两个版本的说法,一个来自王小亭,他回忆称“男婴是被他爸爸救出的,而妈妈被炸死”;另一个版本称,男婴是被前苏联驻沪使馆的人救下的,如今生活在俄罗斯。不管相信哪一个,总之这个男婴活了下来。
  上海的抗战画报何以一花独放?这个问题以前连红色收藏的专家们也忽略了。我这个门外汉倒看出了一点门道。上海不是一直有租界嘛,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租界一直是个反日书报刊的安全避风港。无论“一二八”还是“八一三”,无论日军攻占了上海也罢,凡于租界内出版的抗日报纸杂志并不受到威胁,所以这一阶段(史称“孤岛时期”)的抗战刊物风生水起,日本人恼恨归恼恨,但也无可奈何。珍珠港事变,美国和日本开了战,租界就不安全了,沦入日寇的管辖范围(史称“沦陷时期”),所以我们只要看版权页就能明白,12月7日之后的抗战刊物不是停刊就是转变立场。
  说起抗战大画报,又勾起我一件伤心往事。十几年前,于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见到几册《大美画报》,此刊创刊于1938年,封面人物均为国共第一等的抗战统帅级人物,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宋子文等。我因与摊主议价未果,躲一边寻思去了,思来想去十分钟,决定按摊主的报价买下来,谁知摊主称我刚一转身就来一买主全买了。这件伤心事列我收藏史第一名,虽然后来我还是淘到几册《大美画报》,但论价值或价格均不如那天错失的那几本。
  卢沟桥事变,打响八年抗战第一枪。藏刊里,关于卢沟桥的图片还是很多的,其中一张的题目最棒——“寇深矣!”
  卢沟桥位北京城西南,去过很多回,曾于“卢沟晓月”碑下留影。宛平城墙如今已修缮一新,全失历史沧桑,两旁的街道亦建以仿古建筑,俗不可耐。欲寻古怀旧,还是老图片诚不我欺。
  事发后几天,中日尚往来谈判,有一张图片很有趣,一个大竹筐从城墙上吊下来,将双方谈判代表吊上吊下。为什么不走城门呢,盖鬼子诡计多端,为防诡计城门不可轻开。我收藏的《汗血周刊》、《青年人》、《东方杂志》、《国民》、《宇宙风》、《新生画刊》、《抗战文艺》等数十种期刊,将内中图片连缀起来,简直就是一幅抗战长画卷。
  漫画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于抗战宣传也尽了一份微力。漫画虽不能直接毙敌,但于鼓舞民众士气不无小补,其醒世警世之作用还是不可小视的。我是将那些具有抗战元素的漫画刊物也列进抗战专题的。
  前面说到上海“孤岛时期”抗战刊物的兴旺,缘于租界这么个特殊的国际政治因素。把这个逻辑放到全国范围,那就要细分成若干时段、若干地区所出版的抗战刊物。我觉得,从史料价值来分,大后方的抗战刊物逊于前线(方)的抗战刊物;从珍稀价值来分,重庆国统区的抗战刊物逊于晋察冀的抗战刊物(整份的《晋察冀画报》极其珍罕)。从时段上划分,抗战初期、中期出版的刊物其价值要高于晚期的刊物,当然,“日本投降”等重大事件的号外另当别论。
  我一直在说期刊杂志在史料性和趣味性及时效性等几方面均远超图书(单行本),其实我并没有忘记报纸,本文所述“刊物”即含有报纸。报纸的首要功能是抢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日报的这个功能要比周期最短的(三日刊)杂志也快得多。有一个特殊的例子,“七七事变”发生在7月7日,但是当天各报都没有啥大的反映,为什么?因为事变发生在7月7日的夜间,就算是晚报也来不及报道。7月8日,因为事变的起因没弄清楚呢,所以当天的报纸也只是说国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发生冲突,并无报道重大事件的架势。7月9日,各报才察觉到出大事了,头条以及加黑加粗的手段才派上用场。所以有的周刊性质的杂志,完全来得及报道这条轰动世界的消息,在时效性上第一次没有输给报纸。我正巧收藏有7月7、8、9这三天的《新北京》报,所以发现了这么个有趣的现象。
其他文献
21世纪也被称为数字时代。大到建筑设计,小到一条“朋友圈”的分享,数字手段的应用已经席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如今,“高大上”的数字技术也在艺术展览界扎下了新根,这对于实物展陈的传统而言,究竟是弥补遗憾的无奈之举,还是充满野心的有意颠覆?  看屏幕还是看原作  近日,一些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艺术展接踵而至。以“不朽的梵高”中国巡展为例,其在宣传效果上甚至有盖过传统实物艺术展的势头。然而
期刊
中国当代水墨画界存在着两个迷信,一是过于相信笔墨或笔墨的表现力;另一是自以为是地相信一些画面形象的意义,如混沌意象的宇宙感、方与圆的阴阳哲学,或者矫揉造作变形后得到的所谓的深刻性。当代中国画太缺乏观念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上世纪80年代,以谷文达为代表的“宇宙流”水墨画将传统积墨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风格。但本质上它是破坏性的,而非建树性的,因为它本质上仍未脱离徐渭
期刊
中国当代水墨以“新水墨”的一度火爆又一次被广泛关注,而“新水墨”之名确实给一部分艺术家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空间,但从普遍认为的“新水墨”艺术家群体看,其包含面之大也让人不禁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对于技法、图式、笔墨语言皆不相同的艺术家们来说,他们对“新水墨”的归类会有怎样的看法呢?  李津 突发的“火”不会长远  我们这批从“85新潮”一路走来的画当代水墨的老同志,之前长期被边缘化,只是在今天被想起来了
期刊
犹盘虬卧龙般的老松,如嵯峨孤山般的奇石,可安于一盆之内,乃置于一掌之上。若云烟有灵,或许也会被这盆中奇景所迷惑,环绕其中,这一“奇物”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盆景”。所谓盆景,仅一捧土、一株植、一块石,共堆于一盆内,亦不能称之为盆景。所谓“景”,不论生于何处,都是可赏的。而盆景则以盆呈景,方寸之内更显妙境,其“源”可溯至千年,“法”亦不胜枚举……  千年不朽是盆景  据文献记载,盆景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
期刊
水墨是一种文化,亦是一种精神。它就像一个舞者,在不停的运动中自由地释放情怀;也在以强大的包容力演绎着各种世间之美。  在做这组策划之前请教过一些专业人士,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甚至危险的话题,因为关于水墨的种种在当代已被谈论得太多太多,各种争论喋喋不休,沉重而繁琐,若想独辟蹊径且轻盈畅快难之又难。当然,短短的几十页说不尽水墨的一切,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梳理和考察,而是想把与水墨相关的人和事的真实状态
期刊
新近出现了一批以国民党反对派领袖李济深和民主人士胡鄂公为主要作者的信件,往来对象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和各地方实力派以及民主人士。信件的时间集中于1936年、1937年,关乎“两广事变”、“西安事变”和抗战爆发等对中国现代史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件,是对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阶段的忠实反映,无疑能丰富人们对统一战线之建立及中共在其中之贡献的认识。  在两位主要作者中,李济深曾因反对蒋介石
期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也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一封封手札、一张张票证、一本本书刊、一幕幕影像……那些珍贵的收藏品,真切地重现了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铭记先烈,这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记忆,是我们全民族前行途中的
期刊
在清朝的宫廷纪实绘画中,帝后的肖像画数量相当多,自入关起的第一代顺治皇帝始至末代宣统皇帝止,以及他们的后妃,几乎都有穿戴整齐的朝服像存世,为我们了解这些帝后的相貌提供了十分准确的形象资料。这其中尤以乾隆一朝为最盛。  乾隆皇帝享年八十九岁,在位六十年,退位后还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在这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他不断地请画家为其画像,从年轻尚为皇子时的宝亲王,一直到老态龙钟的耄耋之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
期刊
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  康熙御窑瓷器丰富和提高了瓷器的品种与品位,融汇了传统与创新,显现出万千姿态。康熙皇帝本人也为振兴御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修养,以及其对西洋先进科技和工艺的浓厚兴趣,成就了康熙御窑的振兴与繁
期刊
谈到『新水墨』,我们首先会想到的问题是——什么是『新水墨』?可惜的是,虽然『新水墨』市场这两年一直火爆,但直到今天它在学术定义上仍然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定论。从风格上看,『新水墨』艺术家也是千差万别的,有些在过去被认为是『新文人画』成员或者实验艺术成员,有些以人物为主,有些偏风景,有些写意,也有些专事工笔。我们还是通过画面直观地了解一下哪些绘画风格被归纳在『新水墨』范畴中,您能解读出其中的趋同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