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人文,不由想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的:“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 在语文教学上,恐怕要理解为对人的培养应视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新课标也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这一要求,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自我培养,除了对人文传统的知识性汲取,更在于对现实生活的体察,对心灵世界中无穷脉动的探索。从这一点上讲,仅靠在课堂上实现人文教育恐怕就有点捉襟见肘。
课堂时间短暂,在有限的45分钟里,既要有知识能力的培养,又要有人文精神的关怀,主观上想两者兼顾,事实上是顾此失彼,于是人文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限于理论。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人文教育,仅局限于课本,且不说教材中古文、古典诗词这些创作年代久远的作品,就是文革之前的作品,例如,鲁迅的作品,学生也会由于时代、经历的隔阂而产生距离感,生活在书本和现实的两重世界中,怎会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察?而当代的作品如果没有对现实的切实感受,要想达到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目的,恐怕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针对课堂教学中实践人文教育的种种局限,抓牢、抓实对课本的延伸性学习,对实践人文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什么是延伸性学习?从广义上讲,凡是课堂之外的所有学习都可以称为延伸性学习。比如,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研究性学习、随笔、日记、讨论、辩论等。这些活动,基本都以学生参与为主要方式,而且必须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这就使人文教育有了实施的对象。再者,新教材在选文上注重文化内涵和人文熏陶,强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教育,而且新教材改变过去以文本为主的学习方式,按专题编排,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活动体验,容易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这就为在延伸性学习中实现人文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了积极参与的学生,有了活动的空间,那么教师又该怎样把人文教育抓牢、抓实呢?由于延伸性学习的教育舞台在课堂之外,因此包办绝对不行,纯理论的传授更显得荒唐。从形式上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比如,积极开展辩论赛,它有助于去伪存真,探讨真理;充分利用随笔,它可以方便、私密地进行一对一的思想交流;落实课外阅读,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写日记,它可以随时记录学生的感触,留下学生成长的痕迹,反思学生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活动,都是教师实现人文教育的良好平台。
形式有了,更重要的是内容。前文说过由于人文教育最终落实的对象是学生个体本身,因此教师的意义更在于通过以上各种形式将学生与课本相联系,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标。倘若教师搭建一座课本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将学生的学习和生存等现实命题彼此打通,让学生学会在人文性的课本中发现生活的真问题,由此引发真诚的思考和体悟,这样人文教育才有实现的可能。
夏丐尊先生曾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发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而且,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意思。”从这句话生发开去,教师的使命也就在于让学生“了解”:既要启发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精神营养,又要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在生活中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比如,在教授“直面人生”单元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讨论,然后将讨论的心得写成作文:
讨论题目: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实现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能够当得起“人死重于泰山”的人物。3.人都有尊严,当尊严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你该如何抉择?你尊严的底线是什么?
这些问题不仅在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是课文思想内涵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复杂和人性善良的本质。值得一提的是,不要一味生吞活剥地要求学生严格遵照理想的、伟人化的境界去衡量自己的人生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应该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握坚持与变通之间的关系。否则,伟大的精神境界非但不能在精神上指导学生,反而会使学生觉得高尚之于现实生活的虚幻,以致产生无用论的消极情绪。
课堂时间短暂,在有限的45分钟里,既要有知识能力的培养,又要有人文精神的关怀,主观上想两者兼顾,事实上是顾此失彼,于是人文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限于理论。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人文教育,仅局限于课本,且不说教材中古文、古典诗词这些创作年代久远的作品,就是文革之前的作品,例如,鲁迅的作品,学生也会由于时代、经历的隔阂而产生距离感,生活在书本和现实的两重世界中,怎会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察?而当代的作品如果没有对现实的切实感受,要想达到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目的,恐怕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针对课堂教学中实践人文教育的种种局限,抓牢、抓实对课本的延伸性学习,对实践人文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什么是延伸性学习?从广义上讲,凡是课堂之外的所有学习都可以称为延伸性学习。比如,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研究性学习、随笔、日记、讨论、辩论等。这些活动,基本都以学生参与为主要方式,而且必须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这就使人文教育有了实施的对象。再者,新教材在选文上注重文化内涵和人文熏陶,强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教育,而且新教材改变过去以文本为主的学习方式,按专题编排,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活动体验,容易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这就为在延伸性学习中实现人文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了积极参与的学生,有了活动的空间,那么教师又该怎样把人文教育抓牢、抓实呢?由于延伸性学习的教育舞台在课堂之外,因此包办绝对不行,纯理论的传授更显得荒唐。从形式上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比如,积极开展辩论赛,它有助于去伪存真,探讨真理;充分利用随笔,它可以方便、私密地进行一对一的思想交流;落实课外阅读,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写日记,它可以随时记录学生的感触,留下学生成长的痕迹,反思学生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活动,都是教师实现人文教育的良好平台。
形式有了,更重要的是内容。前文说过由于人文教育最终落实的对象是学生个体本身,因此教师的意义更在于通过以上各种形式将学生与课本相联系,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标。倘若教师搭建一座课本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将学生的学习和生存等现实命题彼此打通,让学生学会在人文性的课本中发现生活的真问题,由此引发真诚的思考和体悟,这样人文教育才有实现的可能。
夏丐尊先生曾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发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而且,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意思。”从这句话生发开去,教师的使命也就在于让学生“了解”:既要启发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精神营养,又要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在生活中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比如,在教授“直面人生”单元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讨论,然后将讨论的心得写成作文:
讨论题目: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实现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能够当得起“人死重于泰山”的人物。3.人都有尊严,当尊严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你该如何抉择?你尊严的底线是什么?
这些问题不仅在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是课文思想内涵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复杂和人性善良的本质。值得一提的是,不要一味生吞活剥地要求学生严格遵照理想的、伟人化的境界去衡量自己的人生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应该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握坚持与变通之间的关系。否则,伟大的精神境界非但不能在精神上指导学生,反而会使学生觉得高尚之于现实生活的虚幻,以致产生无用论的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