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请让我牵你的手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背景】
  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重点陶醉在物质追求中,对传统民俗的探究少之又少。学生们对传统民俗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所了解的也仅仅是停留在表层;我国常见的几个传统节日,清明扫墓、中秋赏月、端午包粽子,仅此而已。
  另外,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很少去接触或自觉探究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更严重的是会因为了解的中断而使民族文化日趋颓败。
  本次活动就是让学生观察民俗,了解民俗,从民俗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和文化营养,探究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作业布置】
  当清明来临,端午走近,中秋升起,心中的喜悦便油然而生,只因这些传统节日会给我们带来几天的休假。然而,却不知,这些传统节日背后所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以及千百年来所积累下来的传承与期望。
  民俗正拖着它那沧桑的步伐,艰行在这历史长廊中,逐步地与我们渐行渐远。不!我们绝不能就这样背弃了历史,请让我们一起牵手民俗,走近民俗,在民俗中领略历史传统文化根源的特殊魅力,我们今天的作业是:
  爱创新的你,以“民俗”为题,编辑一期民俗手抄报。
  爱观察的你,你的家乡有哪些值得外人关注的民俗,写一篇导游解说词,夸夸自己的家乡。
  爱绘画的你,画出家乡民俗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爱创作的你,以民俗为背景创作一篇诗文。
  爱讲故事的你,给大家讲一个自己喜欢的具有乡土特色的节日或庆典活动的来源以及特色。
  【实施步骤】
  一、针对以上五个类型,要求学生们举手表决各自所选择的类型,根据每一类型人数的多少,进行分组并确立组长。
  二、组内成员各自收集习俗相关资料。相对应各类型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①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民俗的相关资料,小组分工合作,优秀作品在班级学习园地展览或向学校推荐。
  ②采访老长辈或专家,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将优秀的作品在学校文化窗内展览或向当地报社推荐发表。
  ③进行绘画创作,画出心目中的民俗场景,优秀作品向学校推荐并拍成照片放在博客内。
  ④根据自己的感悟,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进行创作,推荐优秀作品发表,并开创“民俗”博客专栏。
  ⑤到网络上查阅相关民俗的来源、特点及特定意义,小组交流,整理出民俗故事,分享给班集体。
  三、小组内成员整理出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讨论互动。
  四、每个学生各自交一份作业,同时每一小组交一份小组作业。
  【结果点评】
  探究性作业——民俗中的语文,灵活的将传统民俗融入到学生的作业中,由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设计为基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达到作业设计预期的目标。
  首先,在时间与空间上,“民俗中的语文”这种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协调了学生校内外生活的时空分配。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可以自主安排自己做作业的时间与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选择一两题完成。
  其二,可以增强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他们将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衍生出其他一些问题。在这样不断循环探索中,民俗知识重复被运用,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碰撞中成长。
  其三,可以培养学生对习俗传说的判断与筛选。面对千奇百怪的习俗传说,学生们所了解的习俗传说更加多元,已不再只相信身边流传的那一种传说了,他们开始对传说故事进行分析假设。
  其四,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发现我国现阶段民俗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起到警醒作用。
  当然,这次作业在完成过程中,还存在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通过采访长辈和专家的学生很少;学生大部分仅限于个人查找资料,只有少数几组是通过团体讨论、协作完成作业的;学生理解的习俗只限制在一些较常接触的饮食习俗中,对于其他一些服饰、礼仪、婚丧嫁娶等习俗都没有涉及。
其他文献
在小学时老师几乎是没有提到过议论文,在初中,中考作文题目的导向性一般也是写记叙文之类。这样,很多初中教师出于考试的功利性,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议论文训练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学生甚至谈写“议论”色变。然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为了学生能衔接高中议论文的写作,对学生进行“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指导训练,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愈发地感到,学生如果长时间在教师的语文教学中机械重复地学习,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厌倦情绪。相反,如果能够改变学生的“厌倦”情绪,并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那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潜能将无法估量。那么,如何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乐学”的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积极的情
期刊
2013年11月14日上午,淮滨县第二协作区每期一次的语文教研活动在谷堆三中如期举行。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按照惯例,先听课,后研讨。听了一节九年级的语文课,执教者教学的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代长篇小说《水浒》的名段节选——《智取生辰纲》。她的整节课是这样设计的:前面用了三十多分钟分析了杨志之智,探究了杨志失败的原因,归纳了杨志的性格特征和刻画人物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她
期刊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个真正的人。近年来读了一些教育方面的文章,感觉说的很好。他们都主张要“树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是某一方面发展的人。离开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教育要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进而发展他们的个性。长时间以来,教育一直将培养理想化的人才作为重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制度和规定包围中,没有个性发展的有利教育环境,个体的独特性被忽视
期刊
文言文在教科书中的比重明显加大,因此对文言文的探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也在文言文教学上投入了更多精力,使新课程标准正逐步得到落实,但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认识不到位。有人认为文言文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已远离现代社会生活,几乎起不到社会交际的作用,所以,不学或少学文言文是顺理成章的。再说,文言文难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是“自讨苦吃”,倒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背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被誉为学习语文的“千古真经”。将文言诗词、名言警句、精彩片断、好词佳句等熟读成诵,烂熟于心,确实是学习语文的捷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呢?  一、要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背书若唤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就难以使背诵进行下去,即使背了也会很快遗忘。信心和兴趣一样,对记忆也很重要,因此教师
期刊
一、学科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强调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这就意味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可见,在今天,单科独进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就语文而言,教材中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极其丰富,如,生物、地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往往明显而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情形。  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后进行认真的批改,就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特殊意义在于,批改是对学生写作活动的评价和鉴定,可以让学生明得失,知改进,使学生在实践后进一步
期刊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朴素、平常、深沉和饱蘸真情的独特风格,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地位。蔡清富在《〈朱自清散文选集〉序言》中指出:“在朱自清的全部散文中,最为光辉绚丽的篇章,应属他的抒情小品。作家的名字已经跟他的抒情名篇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荷塘月色》正是这样的美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情景交融地抒写了他特定时期的心情。”景移情转,融情入景,达到了情与景完
期刊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新的文明形态呼唤新的文明理念,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特别是从娃娃抓起,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如今一场生态文明教育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兴起。美国联邦教育局专门设立了“环境教育科”;英国制订了以8-18岁学生为对象的《环境计划》;俄罗斯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也把“生态学”和“生命活动安全基础”列为单独开设的课程。此外,国际组织也相继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