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科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标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强调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这就意味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可见,在今天,单科独进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就语文而言,教材中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极其丰富,如,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它们在教材中的渗透,虽然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但在教学中准确适度地传授所涉及的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将它们与语文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却很有必要。正如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策略—— “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下面,以与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的整合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学习,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学科整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新课标的总目标之一: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语文与历史两大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不胜枚举,如,唐宋八大散文家、杜甫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历史知识,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又对表达课文的主题思想,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如果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得好,也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帮助。
例如,教学杜甫的叙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对杜甫的介绍。一些对于这些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就会踊跃发言,都想展示自己超凡的记忆力,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而教师则可加以补充、总结: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鞭挞了当时的腐朽政治,安史之乱之后,百姓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也颠沛流离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搭了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却难抵风雨的袭击,被风吹走,难以入睡而作此诗。在教学中,能与学生重温这段历史,适时适度地把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迁移过来,有机地联系,适当地渗透、整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的主题,即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
总之,加强语文与历史之间的横向联系,使知识互相迁移、渗透、整合,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掌握。不但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与政治学科的整合。
新课程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文以载道”,一篇篇文章,总是“文”“道”交织在一起。所以语文教学应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寓学习和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换言之,语文课不能离开思想教育单纯地讲语言文字知识,而要把德育渗透于其中,使学生在读写听说能力扎实提高的同时,也自然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熏陶。
目前,社会、家庭、学校都存在一些“信用危机”。而新教材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的属性,社会的发展,注定语文要承载“诚信”语文素质的教育。《曹刿论战》一文,讲到鲁庄公“何以战”的先决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即政治上的取信于民,最终“齐师败绩”。在教学中,可让学生由课文延伸到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并进一步深化拓展:联合国大会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作出拒绝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决议?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靠的是什么呢?无不因为中国恪守承诺,言而有信。这说明,只有诚实守信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又在教学中成功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由此可见,应充分利用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语文与政治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一举两得。
新课标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强调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这就意味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可见,在今天,单科独进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就语文而言,教材中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极其丰富,如,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它们在教材中的渗透,虽然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但在教学中准确适度地传授所涉及的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将它们与语文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却很有必要。正如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策略—— “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下面,以与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的整合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学习,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学科整合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新课标的总目标之一: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语文与历史两大学科的关系源远流长,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不胜枚举,如,唐宋八大散文家、杜甫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历史知识,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又对表达课文的主题思想,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如果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得好,也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帮助。
例如,教学杜甫的叙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对杜甫的介绍。一些对于这些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就会踊跃发言,都想展示自己超凡的记忆力,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而教师则可加以补充、总结: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鞭挞了当时的腐朽政治,安史之乱之后,百姓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也颠沛流离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搭了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却难抵风雨的袭击,被风吹走,难以入睡而作此诗。在教学中,能与学生重温这段历史,适时适度地把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迁移过来,有机地联系,适当地渗透、整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的主题,即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
总之,加强语文与历史之间的横向联系,使知识互相迁移、渗透、整合,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掌握。不但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还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与政治学科的整合。
新课程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文以载道”,一篇篇文章,总是“文”“道”交织在一起。所以语文教学应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寓学习和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换言之,语文课不能离开思想教育单纯地讲语言文字知识,而要把德育渗透于其中,使学生在读写听说能力扎实提高的同时,也自然地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熏陶。
目前,社会、家庭、学校都存在一些“信用危机”。而新教材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的属性,社会的发展,注定语文要承载“诚信”语文素质的教育。《曹刿论战》一文,讲到鲁庄公“何以战”的先决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即政治上的取信于民,最终“齐师败绩”。在教学中,可让学生由课文延伸到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并进一步深化拓展:联合国大会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作出拒绝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决议?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靠的是什么呢?无不因为中国恪守承诺,言而有信。这说明,只有诚实守信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又在教学中成功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由此可见,应充分利用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语文与政治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