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竹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与其具有的特殊的文化品位紧密相关。本文从竹文化“发端流传”、“与文人关系”、“文化意蕴”、“文化建构”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挖掘竹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多重内涵。
关键词:竹文化 发端流传 文人化 文化意蕴 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特有的风格品位,成为文人情感关照的对象,也是文人审美价值的一个集中体现,给予了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铭刻的印记,深刻而富有暗示性,李约瑟博士曾经称东亚文明是“竹子文明”。
竹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与文人的喜竹风习是分不开的,而文人喜竹风气又与竹的品位风格紧密相连。西晋初年,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放浪形骸、避世高蹈之士,真正地将不屈节流俗的真姿亮节赋予竹,后世也就有人遂以竹林之游为隐士代称。东晋后,竹文化更随着文人南下而弥漫江表。《世说新语·任诞》载名士王徽之暂寄人宅,便令种竹,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简傲》还说他过吴中某士大夫家,主人知他将至,便洒扫相迎,谁想他直接到竹下,讽哮良久。失望的主人还期待他相晤,可他竟要离去,主人只好令左右闭门,他这才留下来,尽欢而去。
这两段记载几乎全为《晋书》本传转录,是当时文人与竹的关系极致化了的一个缩影。台湾学者亦称:“竹为道教信仰中,被特别喜爱的植物,奉道者常喜欢这种竹,或选择竹作为修炼的处所,大概华林修竹也是啸的住地。”在南朝的地主庄园中,竹成了不可或缺的既实用又愉情冶性的必需佳品,士大夫人格在竹文化的熏陶下益愈形成。六朝文人凡有高情雅兴者几乎都与竹结下了难解之缘。此与世风崇尚人格青美、社会隐逸氛围浓郁有关。
东晋戴逵《闲游赋》谓山林之客“寄心松竹”,孙绰《兰亭诗》言“莺语吟修竹”,王羲之《答许询诗》中也称在“寄畅山水阴”时“历落松竹松”。颇有文人情趣的梁武帝也对竹高看一眼,《陈书·沈众传》载,沈约的孙子沈众曾与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帝令众为《竹赋》,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而晋戴凯之还特意做了号称世界上最早的植物专谱的《竹谱》。《南史·袁粲传》载其负才尚气,爱好虚远,“独步园林,诗酒有适。……啸咏自得,主人出,语笑款然”。《北史·文苑传》载明克让曾为朱异所命,咏堂边修竹,揽笔辄成,卒章曰“非君多爱赏,谁贵此贞心”,亦以竹比人,足见竹之蒙尊见赏的程度。《北史·魏收传》也载其“除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赋竹之作丛至并起。像前文提到谢眺的两首诗,前诗借颂竹不畏严寒、忠贞荫池之性,表现诗人坚贞不屈、忠心不二的情操。
唐代文人对于竹更是青睐有加,咏竹则赋予竹以更广泛的人格意义。陈子昂《修竹篇》还在与六朝咏竹相类似,岑参《范公丛竹歌》则对友人种竹,赏竹及竹的成长过程的描写,溶注了竹映衬下的主人人格节操的称颂:“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原比郎官笔。”超出了人格对应的单一化。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高论:太液池岸有竹十丛,牙 未尝相离,密密如栽也。帝因与诸王闲步于竹间,帝谓诸王曰:“人世父子兄弟,尚有离心离异,此竹宗本不相疏,人有小不贰心生离间之意,睹此可以为鉴。”诸王皆唯唯,帝呼为“竹义”。
因而竹由此焕发了群体伦理象征的蕴涵,元结《丐论》明确为“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杜甫的《苦竹》:“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作者在此把诗中苦竹视为地位卑微而清高坚定者的形象加以歌颂,表层看是赞竹、爱竹,深层看则在颂人、自赏,竹与人、苦竹之性与寒士之情融为一体,契合无垠。白居易《养竹记》亦总结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则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孟郊《婵娟篇》将花、竹、妓、月并列为“四婵娟”;刘岩夫《植竹记》赋予竹“刚”、“忠”“义”、“谦”、“贤”、“德”诸多品格。
韦庄的《新栽竹》:“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异乡流露谁相识,唯有从篁似主人。”诗人流落他乡,漂泊寂寞之情涌上心头,无处觅知音,无法遣哀愁,无人诉衷情,只有那常见常伴的竹篁,仿佛是旧时故人,似解得诗人黍离之悲,能消除诗人心中块垒。竹与诗人亲密无间,竹完全被情感化、主体化了。正如张九龄在《答陈拾遗赠竹簪》中所说:“与君尚此志,因物复知心。”人情与物理得以融合与统一。这就使竹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竹意象多层文化意蕴,是文人雅文化不断传播与增饰的结果,其最突出的文化意蕴是表示文人那伟岸高拔、清尚不变的气节和仪态风范。《左传·成公十五年》引古书言:“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汉制太守赴郡剖竹为二:一留中央,一给郡守,“节”成为臣下忠于职守的符号象征。《说文解字·竹部》留下了观念根深的印记:“节,竹约也”,意谓竹节之处有规范约束,因而“节”随着士之主体意识增强,引申为名节、气节、志节等多种的内涵。陆机《演连珠》咏“烈士赴节于当年”,“穷愈达,故凌宵之节历”,“漂 之威,不能降西山之节”;谢灵运《过宁始墅》咏“剖竹守沧海”,鲍照《拟古八首》言“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复。留我一白羽,将以分符竹”;至元稹《新竹》则咏“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说文解字·竹部》称“竹,冬生草也”,看出了竹在万木萧索时傲寒而立的风采。于是下层文人要以竹之情上自慰,居官朝隐乃至充隐者,也要以竹标榜甘于清淡。官至相位的张九龄《和黄们卢侍御咏竹》即有“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这开启了竹文化的多层意蕴。
1、以“竹”表示对官场的厌恶,对归隐生活的憧憬及对故乡的向往。《永嘉郡记》有载,乐城张某,隐居颐志,家有苦竹数千顷,在竹中为屋,常居其中。王右军闻而造之,他逃避竹中不与相见,一郡号为“竹中高士”,此为竹文化积淀影响,又扩散了自竹林七贤而来隐逸文化在竹上的印记。曾为皎然《诗式》卷二誉为高标的左思《招隐诗》有句“峭 青葱间,竹柏得其真”;而杜牧的《栽竹》亦言摆脱俗累“萧骚寒雨夜,敲 晚风时。故国何年到?尘冠(官位)挂一枝”,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心态。
2、以“竹”标明典雅孤傲的神韵雅致与品格情趣。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特以“坐中修士,左右修竹”来阐明“典雅”的风格意境。大诗人杜甫《佳人》写“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亦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作结。当然,这种孤高自傲典雅风致已不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追求,已同上述第一点联系起来,成为文人人生追求的高标。竹林七贤的竹林之游倡扬此风,李白等人的“竹溪六逸”也随形附上。
3、以“竹”来渲染幽僻凄清的环境氛围,与上相联系,旨在说明主体人内心的淡泊与个性的清高。《九歌·山鬼》就有“余处幽篁(竹林)终不见天”,自此“清”、“凉”、“冷”等常与人感触神经相连的字眼常与竹伴随,如王维的名句《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隔篁竹,闻水声……”也有此意蕴。
4、以“竹”含蓄地表达相思怀远、执着柔韧的男女情肠。刘禹锡诗《潇湘神二首》曰:“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爱情追求与人在世间几乎一切美好的理想追求有着内在相通性,而女性爱情与男性文人仕途失意,见弃于世又极为相通,因而极大地丰富了竹文化的多层意蕴。
关键词:竹文化 发端流传 文人化 文化意蕴 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特有的风格品位,成为文人情感关照的对象,也是文人审美价值的一个集中体现,给予了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铭刻的印记,深刻而富有暗示性,李约瑟博士曾经称东亚文明是“竹子文明”。
竹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与文人的喜竹风习是分不开的,而文人喜竹风气又与竹的品位风格紧密相连。西晋初年,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放浪形骸、避世高蹈之士,真正地将不屈节流俗的真姿亮节赋予竹,后世也就有人遂以竹林之游为隐士代称。东晋后,竹文化更随着文人南下而弥漫江表。《世说新语·任诞》载名士王徽之暂寄人宅,便令种竹,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简傲》还说他过吴中某士大夫家,主人知他将至,便洒扫相迎,谁想他直接到竹下,讽哮良久。失望的主人还期待他相晤,可他竟要离去,主人只好令左右闭门,他这才留下来,尽欢而去。
这两段记载几乎全为《晋书》本传转录,是当时文人与竹的关系极致化了的一个缩影。台湾学者亦称:“竹为道教信仰中,被特别喜爱的植物,奉道者常喜欢这种竹,或选择竹作为修炼的处所,大概华林修竹也是啸的住地。”在南朝的地主庄园中,竹成了不可或缺的既实用又愉情冶性的必需佳品,士大夫人格在竹文化的熏陶下益愈形成。六朝文人凡有高情雅兴者几乎都与竹结下了难解之缘。此与世风崇尚人格青美、社会隐逸氛围浓郁有关。
东晋戴逵《闲游赋》谓山林之客“寄心松竹”,孙绰《兰亭诗》言“莺语吟修竹”,王羲之《答许询诗》中也称在“寄畅山水阴”时“历落松竹松”。颇有文人情趣的梁武帝也对竹高看一眼,《陈书·沈众传》载,沈约的孙子沈众曾与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帝令众为《竹赋》,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而晋戴凯之还特意做了号称世界上最早的植物专谱的《竹谱》。《南史·袁粲传》载其负才尚气,爱好虚远,“独步园林,诗酒有适。……啸咏自得,主人出,语笑款然”。《北史·文苑传》载明克让曾为朱异所命,咏堂边修竹,揽笔辄成,卒章曰“非君多爱赏,谁贵此贞心”,亦以竹比人,足见竹之蒙尊见赏的程度。《北史·魏收传》也载其“除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赋竹之作丛至并起。像前文提到谢眺的两首诗,前诗借颂竹不畏严寒、忠贞荫池之性,表现诗人坚贞不屈、忠心不二的情操。
唐代文人对于竹更是青睐有加,咏竹则赋予竹以更广泛的人格意义。陈子昂《修竹篇》还在与六朝咏竹相类似,岑参《范公丛竹歌》则对友人种竹,赏竹及竹的成长过程的描写,溶注了竹映衬下的主人人格节操的称颂:“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原比郎官笔。”超出了人格对应的单一化。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高论:太液池岸有竹十丛,牙 未尝相离,密密如栽也。帝因与诸王闲步于竹间,帝谓诸王曰:“人世父子兄弟,尚有离心离异,此竹宗本不相疏,人有小不贰心生离间之意,睹此可以为鉴。”诸王皆唯唯,帝呼为“竹义”。
因而竹由此焕发了群体伦理象征的蕴涵,元结《丐论》明确为“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杜甫的《苦竹》:“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作者在此把诗中苦竹视为地位卑微而清高坚定者的形象加以歌颂,表层看是赞竹、爱竹,深层看则在颂人、自赏,竹与人、苦竹之性与寒士之情融为一体,契合无垠。白居易《养竹记》亦总结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则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孟郊《婵娟篇》将花、竹、妓、月并列为“四婵娟”;刘岩夫《植竹记》赋予竹“刚”、“忠”“义”、“谦”、“贤”、“德”诸多品格。
韦庄的《新栽竹》:“寂寞阶前见此君,绕栏吟罢却沾巾。异乡流露谁相识,唯有从篁似主人。”诗人流落他乡,漂泊寂寞之情涌上心头,无处觅知音,无法遣哀愁,无人诉衷情,只有那常见常伴的竹篁,仿佛是旧时故人,似解得诗人黍离之悲,能消除诗人心中块垒。竹与诗人亲密无间,竹完全被情感化、主体化了。正如张九龄在《答陈拾遗赠竹簪》中所说:“与君尚此志,因物复知心。”人情与物理得以融合与统一。这就使竹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竹意象多层文化意蕴,是文人雅文化不断传播与增饰的结果,其最突出的文化意蕴是表示文人那伟岸高拔、清尚不变的气节和仪态风范。《左传·成公十五年》引古书言:“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汉制太守赴郡剖竹为二:一留中央,一给郡守,“节”成为臣下忠于职守的符号象征。《说文解字·竹部》留下了观念根深的印记:“节,竹约也”,意谓竹节之处有规范约束,因而“节”随着士之主体意识增强,引申为名节、气节、志节等多种的内涵。陆机《演连珠》咏“烈士赴节于当年”,“穷愈达,故凌宵之节历”,“漂 之威,不能降西山之节”;谢灵运《过宁始墅》咏“剖竹守沧海”,鲍照《拟古八首》言“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复。留我一白羽,将以分符竹”;至元稹《新竹》则咏“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说文解字·竹部》称“竹,冬生草也”,看出了竹在万木萧索时傲寒而立的风采。于是下层文人要以竹之情上自慰,居官朝隐乃至充隐者,也要以竹标榜甘于清淡。官至相位的张九龄《和黄们卢侍御咏竹》即有“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这开启了竹文化的多层意蕴。
1、以“竹”表示对官场的厌恶,对归隐生活的憧憬及对故乡的向往。《永嘉郡记》有载,乐城张某,隐居颐志,家有苦竹数千顷,在竹中为屋,常居其中。王右军闻而造之,他逃避竹中不与相见,一郡号为“竹中高士”,此为竹文化积淀影响,又扩散了自竹林七贤而来隐逸文化在竹上的印记。曾为皎然《诗式》卷二誉为高标的左思《招隐诗》有句“峭 青葱间,竹柏得其真”;而杜牧的《栽竹》亦言摆脱俗累“萧骚寒雨夜,敲 晚风时。故国何年到?尘冠(官位)挂一枝”,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心态。
2、以“竹”标明典雅孤傲的神韵雅致与品格情趣。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特以“坐中修士,左右修竹”来阐明“典雅”的风格意境。大诗人杜甫《佳人》写“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亦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作结。当然,这种孤高自傲典雅风致已不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追求,已同上述第一点联系起来,成为文人人生追求的高标。竹林七贤的竹林之游倡扬此风,李白等人的“竹溪六逸”也随形附上。
3、以“竹”来渲染幽僻凄清的环境氛围,与上相联系,旨在说明主体人内心的淡泊与个性的清高。《九歌·山鬼》就有“余处幽篁(竹林)终不见天”,自此“清”、“凉”、“冷”等常与人感触神经相连的字眼常与竹伴随,如王维的名句《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隔篁竹,闻水声……”也有此意蕴。
4、以“竹”含蓄地表达相思怀远、执着柔韧的男女情肠。刘禹锡诗《潇湘神二首》曰:“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爱情追求与人在世间几乎一切美好的理想追求有着内在相通性,而女性爱情与男性文人仕途失意,见弃于世又极为相通,因而极大地丰富了竹文化的多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