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陆游《陇头水》一诗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我”与前方将士的交谈,谴责“和亲”政策的不得人心,抒发了诗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之情。这首诗内容单纯,语言浅显,率意造语,直吐胸臆。但在主题表现及人物刻画上,却有其匠心独运之处。诗人通过设置悬念、环境烘托、欲扬先抑及层层剥笋等手法来表现作品的爱国主题,寓抽象于形象之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陆游 《陇头水》 主题表现 人物刻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平生以报国为念,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而呐喊,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陇头水》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云: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强: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此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冬,时诗人已七十二岁高龄了,赋闲山阴七载。在悠长的闲居岁月中,诗人的爱国热情丝毫不减。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我”与前方将士的交谈,谴责“和亲”政策的不得人心,抒发了诗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之情。
诗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位壮士夜不能寐,三更半夜爬起来,在霜凝大地的旷野里踽踽独行,想起在此虚度光阴,欲归不得,不禁泪流满腮,泣不成声。于是,“我”走来对这位壮士说了一番勉励的话:“好男儿应志在四方。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是平常的事情,怎么能够顾妻恋子,作儿女情长之态呢?”然后,这位壮士向我诉说了心中的苦闷:“屈辱求和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每年只见大车小车的金银绢帛送往胡羌,只求苟且偷安,哪管人民的死活!我夜观天象,太白星暗淡无光,可知朝廷无意于收复失地。我虽欲以死报国,可是报国无门啊。”全诗就在壮士的悲叹声中结束。
壮士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陆游始终想做一名操戈上阵的战士。在他心中,也一直燃烧着收复失地、赶走金敌的爱国信念。在陆游9300多首诗作中,吟咏壮士的多达四十余首,如“登临壮士兴怀地,忠义孤臣许国心”,“国雠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字里行间始终激荡着一股滚烫的爱国之情,展现出了一位虽备受挫折但爱国之心至死不渝的志士形象。
而诗中的“我”则是诗人形象的另一半。在诗人的思想深处存在着无法排解的矛盾:一方面,诗人坚决主张抗敌御侮,为国雪耻,不管受到多少打击,他的“恢复神州”的爱国信念却始终坚定不移,这种强烈的爱国激情在他的诗作中常有表现,“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异梦》)。后人评价他所写的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清赵翼语),可见其爱国热情的强烈和执着。另一方面,南宋小朝廷卖国求和的投降政策已成定局,诗人抗金复国的抱负以及个人的功名事业,都长久得不到伸展,理想变成了梦想、幻想。这不能不使诗人感到无比的悲愤和痛心。这个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解决,于是诗人只好将它寄托于梦境或幻想之中,通过这种非现实的境界,来表达自己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
全诗紧紧围绕着“报国欲死无战场”这一中心题旨来展开。为使行文有波澜、有起伏,诗人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误会手法,先抑后扬,逐层推进。首四句为一层,写戍边壮士难以排遣的乡愁,是一抑。首句“陇头十月天雨霜”即突出边地早寒,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哀伤的抒情基调。接下来点明所写对象的身份是戍边将士:“壮士夜挽绿沉枪。”诗人以一个“夜”字,既隐约地表达了壮士终夜难眠、抚枪兴叹之意,又为下文抒写乡愁作了铺垫。三、四两句写战士的乡愁。古乐府《横吹曲·陇头流水歌》有“陇头流水,流离西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之句,《陇头歌辞》也有“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肠断绝”的内容,都写征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由此而导发的愁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即化用此意,显见思乡之切。
“我语壮士”四句为一层,写“我”以长者的口吻勉励壮士以天下为志,为国家立功,鼓励他从哀伤中解脱出来,又一抑。诗人抓住壮士正值立志之年的年龄特征,有意指出,好男儿应志在四方,不应割舍不断故乡之恋、家人之思。为了加强说服力,更有效地激发壮士的爱国热情,诗人连用两个典故,从正反两面加以劝勉:先用马革裹尸的英雄壮举从正面鼓励这位士兵,以豪语激奋将士。“裹尸马革”典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用“马革裹尸”这一成语形容英勇作战、献身国家的意思。接着再以困守闺阁、足不出户的妇女作比,从反面进行戒勉:男子汉大丈夫,本不应作女子态,留恋家庭小天地。“妇女不下堂”,典出《春秋》襄公三十年《谷梁传》:“妇女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岂若”意即“怎么可以像……那样呢”,语气中带有明显责怪的意思。
“生逢”四句为第三层,写战士对劝慰者的回答:乡愁固是难禁,但最可悲伤的还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老百姓用血汗换来的金银布帛每年数以万计的送到金人那里以求苟安,国势日衰,身为战士却不能为国出力,报国无门,怎不令人气愤和悲伤!全诗至此戛然而止,“我”还能用什么语言来安慰对方呢?留给读者的只是一片无言的沉默,在这沉默中又分明回响着作者与戍边壮士的愤恨共鸣。
“和亲”指与敌人议和,结为姻亲。《史记·匈奴传》:“汉亦引兵而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这里指南宋朝廷先后两次与金人签订的屈辱和约。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小朝廷与女真贵族达成了屈辱的“绍兴和议”,规定每年向金缴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隆兴二年(1164),宋金又订立了“隆兴和议”,议定金、宋之间是叔侄之国。诗中“和亲”、“岁辇”即指此而言。“岁辇金絮输胡羌”,是说每年要用车子装了无以数计的金银丝帛,送到金人那里苟求偏安。句中“辇”原指用人拉的车,秦汉以后专指皇帝用的车。这里作动词用,指用车载运。“金絮”指金银布匹。“胡羌”指胡人,羌人,都是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金人。
这里,诗人通过将士之口,表达自己对南宋投降派屈膝辱国、耻事敌虏行为的痛心疾首之情。“夜视太白”两句,又从上两句中化出,是上两句内容导出的结果。“太白”即金星,古人认为金星是“上公大将军之象”,主杀伐。故诗中多以此比喻兵戎之事。李白《胡无人》即有“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之说。“夜视”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金星的光芒收敛,象征朝廷苟安半壁江山,无意收复失地,一统天下,以致有志之士无舍身报国的机会。
这末四句绾结全文,点明题旨。它既是紧承中间四句而来,回答劝慰者的误解,又同开头四句遥相呼应,揭示了壮士之所以抚枪难眠,悲戚忧伤的原因。原来前线战士“三更起坐泪数行”,绝不仅仅是思乡之泪,更重要的,是因为报国无门,一年年过去,老死疆场,徒劳无功,叫人怎能不悲伤!
就全诗来看,首尾四句都是实写,中间四句是虚写;写报国无战场是实,是本旨,语劝慰之意是虚,是引言,只是为了引出“报国无战场”的感慨。所以,就整首诗看,诗中感情的抒写是逐层深入的,诗中的内在联系是极为紧密的。
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首诗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前线战士的哀伤,而是反映了全国广大人民对朝廷妥协投降政策的不满和批判,表现了一切爱国仁人志士的无限悲愤。值得注意的是,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但他始终不能忘怀恢复中原的大业。“报国欲死无战场”,也就深刻反映了诗人这种强烈的舍身报国的热切愿望和深沉的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这首诗主题的完美表达,有赖于诗中壮士形象的成功塑造。作者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匠心独运,将一个舍身报国的爱国者形象凸显于读者的面前。诗人首先运用侧面描写和环境烘托手法,简笔勾勒出壮士所生活的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以及陇水呜咽、角声四起、肃杀萧条的边塞氛围。“陇头”,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此处系特指壮士所处的边防前线。“雨”在句中作动词用,“雨霜”即降霜,点出了天气的苦寒;“十月”则表明寒流来临之早。此时的南方正是天高气爽,冷暖适宜的金秋季节,可在这西北边陲,寒冷却过早地降临了。这就抓住了北方气候的特点,点染环境气氛,为下文人物登场作铺垫。诗中虽没有一字涉及到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而其痛苦艰辛之状,已尽在不言之中。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勾勒点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有“层层剥笋”之妙。先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因为是在晚上,看不真切,只看见一个大概轮廓,所以不作细致的刻画,而只突出一个基本特征:带枪。表明身份:是一位在边地打仗的士兵。一个“挽”枪的动作神态,又写出了士兵形象的“这一个”。他既不是昂首肃立,高度警惕的哨兵;也不是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将军,而只是一个思想上极度苦闷,精神颓废不振的守边战士。
接下来再写人物的内心苦闷。作者以追叙的笔法,揭示人物思想情绪的转变过程。先是“闻”,因为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所以陇头流水的哗哗声就格外刺耳,这就自然引起了“壮士”的怀乡思归之情。接着是“思”,思归而不得归。不仅如此,现在功未成,名未就,在此蹉跎岁月,虚度光阴,日月逝于上,形体衰于下;国耻未雪,失地未复,虽有为国捐躯之志,却无杀敌报国的机会。
由己而家,由家而国,家国之恨,身世之感,芳草之思,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积越厚,终于使得这位壮士难以自恃,无法入睡,就只好起来,接着写“起”。夜深人静之时,这位壮士轻轻地披霜起坐,独自抚枪兴叹。一个“夜”字,隐约地表达了壮士终夜难眠的苦况。最后写“哭”,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眼前这位壮士三更起坐,泪流成行,可见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以排解的伤心事。这就自然过渡到下文的主客对答。诗人以外写内,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细腻深刻,真切感人。
再次,诗中悬念的运用也很成功。开头四句作者先用浓墨重彩之笔,渲染出边地浓浓的乡情,这就给读者和“我”留下一个错觉,即壮士抛洒热泪似乎是因“思故乡”而起。接着即引出第二层“我”对壮士这种儿女情长行为的批评,不像志在四方的堂堂男儿。显然,“我”认为这是壮士“泪数行”的原因。其实,这是“我”故作误解。第三层通过壮士的回答,解开了悬念,原来壮士洒泪是因为“报国欲死无战场”,说明关心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诗意的展开,一波三折,别具一格。
用韵方面,本诗采用的是颇有民歌风味的一韵到底,句句押韵。这种每句押韵的七言古诗,称为柏梁体。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这种格式写不好容易使声韵密集,结构板滞,但陆游采取对话的形式来表现,既保存了乐府的“古直悲凉之气”(《唐宋诗醇》),使人感受到诗人犹如江河奔涌,澎湃倾泻而出的感情,又具有灵活折宕之势。
最后,文章以对话作结,一方面是作者有意借“壮士”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另一方面,也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完整。另外,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情节,揭示本质,明显地是采用了古代民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它不仅使诗形成了自然的过渡,同时作者将自己的思想矛盾通过人物对话逐层表现出来,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议论,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宋)陆游,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 向彤:《陆游诗词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王树溥:《陆游诗作中自我形象的塑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4] 于东新:《沉郁悲怆,简淡古朴——陆游诗艺术风格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作者简介:黄伟,男,1965—,湖南麻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肇庆学院。
关键词:陆游 《陇头水》 主题表现 人物刻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平生以报国为念,为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而呐喊,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陇头水》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云: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强: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此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冬,时诗人已七十二岁高龄了,赋闲山阴七载。在悠长的闲居岁月中,诗人的爱国热情丝毫不减。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我”与前方将士的交谈,谴责“和亲”政策的不得人心,抒发了诗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之情。
诗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位壮士夜不能寐,三更半夜爬起来,在霜凝大地的旷野里踽踽独行,想起在此虚度光阴,欲归不得,不禁泪流满腮,泣不成声。于是,“我”走来对这位壮士说了一番勉励的话:“好男儿应志在四方。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是平常的事情,怎么能够顾妻恋子,作儿女情长之态呢?”然后,这位壮士向我诉说了心中的苦闷:“屈辱求和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每年只见大车小车的金银绢帛送往胡羌,只求苟且偷安,哪管人民的死活!我夜观天象,太白星暗淡无光,可知朝廷无意于收复失地。我虽欲以死报国,可是报国无门啊。”全诗就在壮士的悲叹声中结束。
壮士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陆游始终想做一名操戈上阵的战士。在他心中,也一直燃烧着收复失地、赶走金敌的爱国信念。在陆游9300多首诗作中,吟咏壮士的多达四十余首,如“登临壮士兴怀地,忠义孤臣许国心”,“国雠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字里行间始终激荡着一股滚烫的爱国之情,展现出了一位虽备受挫折但爱国之心至死不渝的志士形象。
而诗中的“我”则是诗人形象的另一半。在诗人的思想深处存在着无法排解的矛盾:一方面,诗人坚决主张抗敌御侮,为国雪耻,不管受到多少打击,他的“恢复神州”的爱国信念却始终坚定不移,这种强烈的爱国激情在他的诗作中常有表现,“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异梦》)。后人评价他所写的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清赵翼语),可见其爱国热情的强烈和执着。另一方面,南宋小朝廷卖国求和的投降政策已成定局,诗人抗金复国的抱负以及个人的功名事业,都长久得不到伸展,理想变成了梦想、幻想。这不能不使诗人感到无比的悲愤和痛心。这个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解决,于是诗人只好将它寄托于梦境或幻想之中,通过这种非现实的境界,来表达自己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
全诗紧紧围绕着“报国欲死无战场”这一中心题旨来展开。为使行文有波澜、有起伏,诗人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误会手法,先抑后扬,逐层推进。首四句为一层,写戍边壮士难以排遣的乡愁,是一抑。首句“陇头十月天雨霜”即突出边地早寒,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哀伤的抒情基调。接下来点明所写对象的身份是戍边将士:“壮士夜挽绿沉枪。”诗人以一个“夜”字,既隐约地表达了壮士终夜难眠、抚枪兴叹之意,又为下文抒写乡愁作了铺垫。三、四两句写战士的乡愁。古乐府《横吹曲·陇头流水歌》有“陇头流水,流离西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之句,《陇头歌辞》也有“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肠断绝”的内容,都写征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由此而导发的愁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即化用此意,显见思乡之切。
“我语壮士”四句为一层,写“我”以长者的口吻勉励壮士以天下为志,为国家立功,鼓励他从哀伤中解脱出来,又一抑。诗人抓住壮士正值立志之年的年龄特征,有意指出,好男儿应志在四方,不应割舍不断故乡之恋、家人之思。为了加强说服力,更有效地激发壮士的爱国热情,诗人连用两个典故,从正反两面加以劝勉:先用马革裹尸的英雄壮举从正面鼓励这位士兵,以豪语激奋将士。“裹尸马革”典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用“马革裹尸”这一成语形容英勇作战、献身国家的意思。接着再以困守闺阁、足不出户的妇女作比,从反面进行戒勉:男子汉大丈夫,本不应作女子态,留恋家庭小天地。“妇女不下堂”,典出《春秋》襄公三十年《谷梁传》:“妇女之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岂若”意即“怎么可以像……那样呢”,语气中带有明显责怪的意思。
“生逢”四句为第三层,写战士对劝慰者的回答:乡愁固是难禁,但最可悲伤的还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老百姓用血汗换来的金银布帛每年数以万计的送到金人那里以求苟安,国势日衰,身为战士却不能为国出力,报国无门,怎不令人气愤和悲伤!全诗至此戛然而止,“我”还能用什么语言来安慰对方呢?留给读者的只是一片无言的沉默,在这沉默中又分明回响着作者与戍边壮士的愤恨共鸣。
“和亲”指与敌人议和,结为姻亲。《史记·匈奴传》:“汉亦引兵而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这里指南宋朝廷先后两次与金人签订的屈辱和约。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小朝廷与女真贵族达成了屈辱的“绍兴和议”,规定每年向金缴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隆兴二年(1164),宋金又订立了“隆兴和议”,议定金、宋之间是叔侄之国。诗中“和亲”、“岁辇”即指此而言。“岁辇金絮输胡羌”,是说每年要用车子装了无以数计的金银丝帛,送到金人那里苟求偏安。句中“辇”原指用人拉的车,秦汉以后专指皇帝用的车。这里作动词用,指用车载运。“金絮”指金银布匹。“胡羌”指胡人,羌人,都是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金人。
这里,诗人通过将士之口,表达自己对南宋投降派屈膝辱国、耻事敌虏行为的痛心疾首之情。“夜视太白”两句,又从上两句中化出,是上两句内容导出的结果。“太白”即金星,古人认为金星是“上公大将军之象”,主杀伐。故诗中多以此比喻兵戎之事。李白《胡无人》即有“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之说。“夜视”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金星的光芒收敛,象征朝廷苟安半壁江山,无意收复失地,一统天下,以致有志之士无舍身报国的机会。
这末四句绾结全文,点明题旨。它既是紧承中间四句而来,回答劝慰者的误解,又同开头四句遥相呼应,揭示了壮士之所以抚枪难眠,悲戚忧伤的原因。原来前线战士“三更起坐泪数行”,绝不仅仅是思乡之泪,更重要的,是因为报国无门,一年年过去,老死疆场,徒劳无功,叫人怎能不悲伤!
就全诗来看,首尾四句都是实写,中间四句是虚写;写报国无战场是实,是本旨,语劝慰之意是虚,是引言,只是为了引出“报国无战场”的感慨。所以,就整首诗看,诗中感情的抒写是逐层深入的,诗中的内在联系是极为紧密的。
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首诗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前线战士的哀伤,而是反映了全国广大人民对朝廷妥协投降政策的不满和批判,表现了一切爱国仁人志士的无限悲愤。值得注意的是,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但他始终不能忘怀恢复中原的大业。“报国欲死无战场”,也就深刻反映了诗人这种强烈的舍身报国的热切愿望和深沉的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这首诗主题的完美表达,有赖于诗中壮士形象的成功塑造。作者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匠心独运,将一个舍身报国的爱国者形象凸显于读者的面前。诗人首先运用侧面描写和环境烘托手法,简笔勾勒出壮士所生活的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以及陇水呜咽、角声四起、肃杀萧条的边塞氛围。“陇头”,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此处系特指壮士所处的边防前线。“雨”在句中作动词用,“雨霜”即降霜,点出了天气的苦寒;“十月”则表明寒流来临之早。此时的南方正是天高气爽,冷暖适宜的金秋季节,可在这西北边陲,寒冷却过早地降临了。这就抓住了北方气候的特点,点染环境气氛,为下文人物登场作铺垫。诗中虽没有一字涉及到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而其痛苦艰辛之状,已尽在不言之中。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勾勒点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有“层层剥笋”之妙。先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因为是在晚上,看不真切,只看见一个大概轮廓,所以不作细致的刻画,而只突出一个基本特征:带枪。表明身份:是一位在边地打仗的士兵。一个“挽”枪的动作神态,又写出了士兵形象的“这一个”。他既不是昂首肃立,高度警惕的哨兵;也不是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将军,而只是一个思想上极度苦闷,精神颓废不振的守边战士。
接下来再写人物的内心苦闷。作者以追叙的笔法,揭示人物思想情绪的转变过程。先是“闻”,因为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所以陇头流水的哗哗声就格外刺耳,这就自然引起了“壮士”的怀乡思归之情。接着是“思”,思归而不得归。不仅如此,现在功未成,名未就,在此蹉跎岁月,虚度光阴,日月逝于上,形体衰于下;国耻未雪,失地未复,虽有为国捐躯之志,却无杀敌报国的机会。
由己而家,由家而国,家国之恨,身世之感,芳草之思,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积越厚,终于使得这位壮士难以自恃,无法入睡,就只好起来,接着写“起”。夜深人静之时,这位壮士轻轻地披霜起坐,独自抚枪兴叹。一个“夜”字,隐约地表达了壮士终夜难眠的苦况。最后写“哭”,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眼前这位壮士三更起坐,泪流成行,可见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以排解的伤心事。这就自然过渡到下文的主客对答。诗人以外写内,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细腻深刻,真切感人。
再次,诗中悬念的运用也很成功。开头四句作者先用浓墨重彩之笔,渲染出边地浓浓的乡情,这就给读者和“我”留下一个错觉,即壮士抛洒热泪似乎是因“思故乡”而起。接着即引出第二层“我”对壮士这种儿女情长行为的批评,不像志在四方的堂堂男儿。显然,“我”认为这是壮士“泪数行”的原因。其实,这是“我”故作误解。第三层通过壮士的回答,解开了悬念,原来壮士洒泪是因为“报国欲死无战场”,说明关心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诗意的展开,一波三折,别具一格。
用韵方面,本诗采用的是颇有民歌风味的一韵到底,句句押韵。这种每句押韵的七言古诗,称为柏梁体。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这种格式写不好容易使声韵密集,结构板滞,但陆游采取对话的形式来表现,既保存了乐府的“古直悲凉之气”(《唐宋诗醇》),使人感受到诗人犹如江河奔涌,澎湃倾泻而出的感情,又具有灵活折宕之势。
最后,文章以对话作结,一方面是作者有意借“壮士”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另一方面,也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完整。另外,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情节,揭示本质,明显地是采用了古代民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它不仅使诗形成了自然的过渡,同时作者将自己的思想矛盾通过人物对话逐层表现出来,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议论,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宋)陆游,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 向彤:《陆游诗词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王树溥:《陆游诗作中自我形象的塑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4] 于东新:《沉郁悲怆,简淡古朴——陆游诗艺术风格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作者简介:黄伟,男,1965—,湖南麻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工作单位:肇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