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杨叶舞西风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6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是首淡雅清远的歌,总会在有月的静夜响起;童年是泓清浅的潭,微风掠过总会泛起细细的涟漪。
  下午阳光正好,与朋友悠然信步操场边,脚下枯草茸茸,耳边轻风微微,惬意满足。不经意间望见不远处几株高大的早已褪去夏之浓绿的白杨,擎着一树深浅的黄静默着,风过,宽大的叶片簌簌离开枝头,翻飞着、飘零着,如巨蝶流连花丛。不觉心旌摇动,呆呆地看痴了,童年——那尘封在悠远岁月中的记忆,倏忽间一下子被唤醒过来。
  童年的那些日子是漫长而又美好的,所有的一切的记忆总是和清清的澧河分不开,淙淙的河水,银白的沙滩,高高的大堤,河湾环抱中的静静的村庄,还有那朴实而又勤劳的父老。人们日子忙碌而又清贫,正如《击壤歌》所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父亲不在身边,母亲独力支撑家。我、弟弟还有姥姥,一家四张嘴,全担在母亲肩上。生计所迫,从八九岁开始我和弟弟就开始半是游戏、半是认真的帮着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了。春日放羊,夏时打草,秋来捡拾堤上杨柳落下的细小的枯枝、穿白杨宽大的落叶、到蚕场桑条上去采人家不要的桑叶……苦虽苦,却一点也不觉得,记忆里的全是亲近自然的开心和满载的快乐。细算起来,那时最喜欢做的,最轻松且最有意思的还得是穿白杨的落叶了。
  似乎那时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不重,记忆中并不曾有如现在学生这般多的总也写不完的作业,每天放学之后的时间总是属于自我、属于自然的。每年收获之后,几阵西风飒飒,最先知秋的高大的白杨开始褪绿呈黄,宽大的叶片也纷纷落下。这时人家有人力的,便会拉上架子车,带上扫把到野外去扫那落下的叶子了(弄回家里晒干,可以是很好的燃料那)。没有闲的人家也会想尽办法收集一些,来备那漫长的冬,自然这办法多半是想在孩子身上了。这时的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放学后,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条件好的会用一根粗粗的铁丝把一端磨尖了,另一端稍稍的弯一个小小的圈,穿上一根长长的麻绳,这样穿起叶子来就不用蹲下身去,自然就轻巧得多了;当然更多的人则只是简单得用一个最大号的铁钉,一头绑上麻绳作为工具,这样做起来必然得蹲下去一片片的穿,不过那时年龄小,并没有觉得会比别人累多少,而更多的则是争抢着去穿最大的叶片时的开心、及穿到后的得意和满足。这时候笑声是总与人相随的。
  你看那融融落日的金色余晖中,三五个小丫头或沿大路边,或顺水渠旁,穿着小小的花夹衣,拖着长长的麻绳尾巴走来了。头上杨叶当空飘飘,脚下枯草覆地茸茸如毯,踩上去软软的,在这小草毯上,这里那里时时有叶片落下,每次的飘落都会引来一阵惊喜的叫声。大家你争我抢边穿边说笑,不多久就会穿成满满的一绳,得意之余有时还炫耀般的把那沉甸甸的叶串努力高高举过头顶比一比,量一量谁的长;也会挂在脖子上,如花环、绶带一般,再走上几步,大有将军出巡之壮观和威武了。当然劳动间隙自然也少不了游戏,或摘下柔韧的叶柄,或牵拔下尚韧的枯草之茎,斗起草来,斗者聚精会神,观众也一样紧张得屏神敛气,生怕会惊了谁而导致比赛的不公平,一阵激烈的拼斗后,胜者自然是“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了。
  清澈的澧河淙淙不息,岁月迁移,转眼间离开那宁静的小村庄已经多年了。童年啊,也早已是那“梦中的真,真中的梦”了。这些年求学、工作,辗转奔波于异地他乡,喧嚣的人潮中,匆匆的步履里,故乡,似乎早已经在岁月的风尘中模糊了她的容颜,童年更被忙碌得迷失了本性的自己尘封在心底无暇提起。可是就是今天,这个阳光正好的下午,操场边这几株参天的白杨竟又帮我重新捡拾起了往昔,感谢这美丽的白杨,感谢这当风飞舞的黄叶!
其他文献
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耻辱,人民的苦难,面对这一切,有正义感的人无不尽其所能,为国纾难。“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的《从军行》自是黄钟大吕之音,响彻了十多个世纪的悠悠岁月。在此与诸君简略聆听一下:  杨炯的主要成就在五律方面,善于运用乐府歌行来作律诗。《从军行》原是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此题多写军旅战争之事,杨炯却用来就律,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唐代初期,西
期刊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才能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也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在平时的写作中让学生练好开头呢?  我要求学生用的开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引用名言警句,彰显文化底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
期刊
教师要牢固树立生本理念,在语文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中,以文本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并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进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是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
期刊
璞玉浑金,喻天然美质,如果把生活比作璞玉和浑金,那么,作文就是琢磨和提炼,以巧夺天工。  读《背影》,觉有“四巧”。  选材巧。我们说父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是在细微的事情上自然地流露出来。既然如此,一个人从小到大受父亲关爱的事就不可能一一历数,不可能数尽。那么,作文如何表现父爱呢?《背影》给了我们一个范例,它写的是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样极其平常极其朴素的小事,但体现的“亲子之情”极其鲜明
期刊
在我们农村中学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根本不想读书,教起真没劲”,“现在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讲了几遍还是一问三不知。”等等,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充满活力的学生,何以如此讨厌学习,不求上进?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何也?老师没有把培养学习兴趣真正落实。教改年年喊,但“年年岁岁花相似”,板着脸孔说教,老一套“满堂灌”根深蒂固,这样的教学,兴趣从何而来,恐怕是素然寡味吧。在大力提
期刊
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仿佛在与自己对话。伴随着文字,我一遍遍地叩问、反思:我将要做一名什么样的青年教师?  一、做有梦想有追求的教师  爱因斯坦“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真、美。”  从事教育的人应当是一批会做梦的人。如果没有梦想,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我们的后代也就不会有
期刊
语文是知识海洋的源头,这是一个普通到人人都忽略的常识。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海洋最初的那一滴水。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
期刊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父母都是持着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态度,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的珍爱着,为孩子包办着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们什么,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温驯的工具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而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我们要在幼儿时期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   一、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2—
期刊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她承载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完全有必要努力挖掘这些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 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的道理、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材料。课文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