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默写得分情况
默写,是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考试必考内容,往往占五分。可多次考试显示,学生的默写情况着实令人堪忧,得满分的人数寥寥无几,而且每次考试一点点进步都没有。这种情况在我校不是个别班的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不能得满分的原因
首先,背不过。背不过也分两种情况,一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背过,二是以前记住了,后来又忘却了。总之,没背过,有时,是给蒙住了,这也是常有的情况,这说明,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
第二个原因,背串。这种情况,说明在背诵过程中,忽视了结合语句意义去背。如“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正确答案应该是“悟已往之不谏”,可有的同学答成“实迷途其未远”,这就张冠李戴了。
第三个原因,会背,但把字写成错别字。这是最冤枉的了。比如,考“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学生能把“醅”写对,很好,但把“飧”写成“飨”的太多了,字形相近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把“尊”写成“樽”的大有人在,把“酹”的右下方写成“子”的太多了,而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寸”。再比如,“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谁不会背?背得太熟了,就是这个“蔻”字让他们失分了,它的下方是“寇准”的“寇”字,而不是“冠军”的“冠”字。
三、得满分的策略
1.加强朗读、背诵、记忆。为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让同学们轮流在上语文课之前出五道默写题,课上大家一起写,一个同学上来写,然后大家评分,或者让命题人自己指明对错,再说出他的出题意图,每句话想考大家什么,为什么出这些题,也可能是他自己需要注意的,拿来也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把某个字写错!当然也少不了老师的点评,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己来说话。
2.防止背串,也是讲究方法的。根据上下句之间的语意关系去背。比如,上边所提到的“ 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知”是“知晓,明白,晓得”的意思,“来者”是“将来、未来、以后的日子”意,那前边相对应的自然是“悟已往之不谏”,“悟”也是“明了,懂得”的意思,和“知”相应,而“已往”是“已经过去的日子”,和“来者”不是相对吗?怎么还会背成“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呢?
再比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给出前句,同学们都能写出下句,如果给出下句,那么上句就有一些同学写不出来。我告诉同学们,上句写的是水中游的,下句写的是天上飞的,所以“雁阵”对“渔舟”,“声断”对“响穷”,“声”对“响”,“断”对“穷”,这哪还能出错呢?又如“ 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么一写,有人就把“艰难苦恨繁霜鬓”给搬上去了,杜甫的诗是很讲究对仗的,这俨然是一个例子。“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说实在的,这样的句子相当于白送分,还背错写不对,真有点儿让人哭笑不得。
3.如何预防错别字。第一种方法,字形构造法。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是和青年学生所穿的衣服有关,所以是布衣旁,而不是布示旁。再者,它属于形声字,右边是“今”而不是“令”字,凡是和衣服有关的都是布衣旁,比如“褂”、“袜”、“袄”、“袖”、“襟”等。凡是和祝福、祭祀有关的都是布示旁,如“祝福”本身,还有“祠”、“禅”、“祉”、“祈”、“祷”等。
第二种方法,归类法。比如,我让学生回忆在课本上出现的带“度”与“渡”的句子,学生能背上来的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然后,我让同学们去发现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前四个是不带三点水的“度”,而后一个为什么是带三点水的“渡”。这样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凡是和水有关的都写成带三点水的“渡”,凡是和水无关的都写成不带三点水的“度”。
第三种方法,意义分析法。“烹羊宰牛且为乐”的“烹”字,很多人把中间写成“子”,我告诉学生,用火把那一横给烤化了,所以不带那一横。“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夜”字,很多同学写成“月”,应是“日夜浮”,不是日月在漂浮,而是整日整夜地漂浮,不分白昼黑夜地漂浮。
总之,方法很多,只要用心,每句都能落实到位,抓住五分默写没商量。
默写,是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考试必考内容,往往占五分。可多次考试显示,学生的默写情况着实令人堪忧,得满分的人数寥寥无几,而且每次考试一点点进步都没有。这种情况在我校不是个别班的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不能得满分的原因
首先,背不过。背不过也分两种情况,一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背过,二是以前记住了,后来又忘却了。总之,没背过,有时,是给蒙住了,这也是常有的情况,这说明,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
第二个原因,背串。这种情况,说明在背诵过程中,忽视了结合语句意义去背。如“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正确答案应该是“悟已往之不谏”,可有的同学答成“实迷途其未远”,这就张冠李戴了。
第三个原因,会背,但把字写成错别字。这是最冤枉的了。比如,考“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学生能把“醅”写对,很好,但把“飧”写成“飨”的太多了,字形相近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把“尊”写成“樽”的大有人在,把“酹”的右下方写成“子”的太多了,而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寸”。再比如,“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谁不会背?背得太熟了,就是这个“蔻”字让他们失分了,它的下方是“寇准”的“寇”字,而不是“冠军”的“冠”字。
三、得满分的策略
1.加强朗读、背诵、记忆。为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让同学们轮流在上语文课之前出五道默写题,课上大家一起写,一个同学上来写,然后大家评分,或者让命题人自己指明对错,再说出他的出题意图,每句话想考大家什么,为什么出这些题,也可能是他自己需要注意的,拿来也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把某个字写错!当然也少不了老师的点评,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己来说话。
2.防止背串,也是讲究方法的。根据上下句之间的语意关系去背。比如,上边所提到的“ 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知”是“知晓,明白,晓得”的意思,“来者”是“将来、未来、以后的日子”意,那前边相对应的自然是“悟已往之不谏”,“悟”也是“明了,懂得”的意思,和“知”相应,而“已往”是“已经过去的日子”,和“来者”不是相对吗?怎么还会背成“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呢?
再比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给出前句,同学们都能写出下句,如果给出下句,那么上句就有一些同学写不出来。我告诉同学们,上句写的是水中游的,下句写的是天上飞的,所以“雁阵”对“渔舟”,“声断”对“响穷”,“声”对“响”,“断”对“穷”,这哪还能出错呢?又如“ 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么一写,有人就把“艰难苦恨繁霜鬓”给搬上去了,杜甫的诗是很讲究对仗的,这俨然是一个例子。“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说实在的,这样的句子相当于白送分,还背错写不对,真有点儿让人哭笑不得。
3.如何预防错别字。第一种方法,字形构造法。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是和青年学生所穿的衣服有关,所以是布衣旁,而不是布示旁。再者,它属于形声字,右边是“今”而不是“令”字,凡是和衣服有关的都是布衣旁,比如“褂”、“袜”、“袄”、“袖”、“襟”等。凡是和祝福、祭祀有关的都是布示旁,如“祝福”本身,还有“祠”、“禅”、“祉”、“祈”、“祷”等。
第二种方法,归类法。比如,我让学生回忆在课本上出现的带“度”与“渡”的句子,学生能背上来的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然后,我让同学们去发现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前四个是不带三点水的“度”,而后一个为什么是带三点水的“渡”。这样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凡是和水有关的都写成带三点水的“渡”,凡是和水无关的都写成不带三点水的“度”。
第三种方法,意义分析法。“烹羊宰牛且为乐”的“烹”字,很多人把中间写成“子”,我告诉学生,用火把那一横给烤化了,所以不带那一横。“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夜”字,很多同学写成“月”,应是“日夜浮”,不是日月在漂浮,而是整日整夜地漂浮,不分白昼黑夜地漂浮。
总之,方法很多,只要用心,每句都能落实到位,抓住五分默写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