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改变一下思维方式,不能让传统的方式桎梏了自己的思维.数学课堂的语言也应该幽默一点,风趣一点,并且能够诗意一点,那么教师的魅力就会无限提升.不仅要让数学课堂充满理性的味道,而且要绽放诗意的花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数学语言;语文味;精练;多姿;精彩
在我们的眼里,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诗意是语文教学的专利,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和数学课堂沾不上边.因为数学是枯燥、逻辑、严肃、空间……的代名词,它不需要语言有多优美,但一定要精炼,不需要含义有多深刻,但思维要灵活.数学课堂追求的是过程的简约、较强的逻辑性以及灵活的空间思维,需要扎扎实实进行教学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但这并不是说数学课堂就不需要诗意的语言,不需要灵动的表达,不需要笑脸的绽放.如果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够幽默一点、风趣一点,并且能够诗意一点,那么教师的魅力就会无限提升.如果让诗意融入数学课堂,那课堂将会像一阵清风刮过,呈现别样的美景,让学生流连忘返.
我刚到现在这个学校,就听同教研室的老师说到一个从教语文转行教数学的老师,他的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常常令听者忍不住拍案叫绝.我感到非常不解:语文老师教数学,首先是专业不对口,如何转换角色,其次是语文老师大多喜欢抓住一点无限地拓展和延伸,这样的老师,学生是喜欢,但是课堂效率……带着疑惑,藏着“轻视”,我坐在了语文老师的数学课堂上,结果却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课前序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让人耳目一新,以至于在导入时“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学生兴致盎然,点拨释疑时“巧把金针度与人”,让人豁然开朗,还有结束时的“能探风雅无穷意”……让我这个有多年经验的数学老师都自愧不如.不再赘述,且带诸位回顾一下他的课堂.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妙引入
说到课堂导入,有的老师会以复习旧知识引入,有的以谜语引入,还有的以生动的数学故事引入……这都是老师经常采用的导入方式.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连学生都“轻车熟路”,很容易猜到今天老师要用什么方法引入,下一个环节将会是什么,由此,课堂循规蹈矩,毫无新意可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日渐下降.但是这节数学课,整节课都说着“语文”的话,讲着数学的“理”,看似滔滔不绝,和数学毫无瓜葛,实则妙语连珠,让人如沐春风,数学的枯燥、乏味、呆板……全在这些诗意的语言中变得生动,变得有趣,变得美丽而让人亲切.
回顾“语文”老师执教的“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
师:孩子们,说到圆,你们不但不陌生,还应该很熟悉,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有圆的影子,那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形呢?
生:盘子是圆的.
生:轮胎是圆的.
生:交通信号灯也是圆的.
……
师:大家找到的圆都很有代表性,那你们见过水平如镜的湖面吗?(学生回答见过)如果你站在高处往水中投下一颗小石子.(随机播放投石入水的动态水纹视频资料)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兴奋地)老师,是水纹,像圆一样的水纹.(学生开始活跃起来)
师:孩子们,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的现象到处都有,只是你们没有观察而已.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光波折射后形成的美丽光环,特殊精密仪器拍摄到的雷达波段、电磁波,以及宇航员在月球上拍到的环形山……(这些画面都在学生眼前一一展现)从这些画面中你看到圆了吗?
生:(激动地、惊讶地)老师,看到了,看到了!
师: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美丽而神奇.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欣赏它的美妙,去探寻它的奥妙,好吗?
生:(异常激动,异口同声)好!
……
[赏析]有学者曾说:“荡涤过去课堂沉闷的气氛,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对老师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究.”余老师(后来我知道这位老师本姓余,其实之前语文、数学都教过,所以才会在课堂上如此游刃有余)的课前导入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老师充满诗情地吟诵,学生饱含激情地欣赏,学习兴趣自然生发.同时,学生的心情也由开始的注视、好奇、激动,到后来的诧异、惊羡,经历了一连串复杂的心理变化,课堂由此诗意融融,弥漫着一股与自然萌发、与生命对接相通的人文气息.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既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性,又隐约触摸到了圆匀速跳动的脉搏,或许他们已经感觉到自己正在悄无声息地融进圆的世界里.“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而有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美丽而神奇.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欣赏它的美妙,去探寻它的奥妙”,貌似最普通的话语,却最贴近学生的心田,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同时也是带他们走进圆的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语言,表面上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举重若轻,或许这就是余老师的数学课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他课堂语言的精华所在.
二、腹有诗书“语”自美——巧妙评价
凡是喜欢看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好的台词一定是生动而引人深思的,有的台词甚至成了經典传唱,而如果台词不好,即使电影的思想性再好,也不会吸引观众的目光.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犹如演员在舞台上的台词,它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老师不应该只是人们眼中语言无味的代名词,也不应该是严肃刻板的代言人,而应该涉猎一下语文的特色,让自己的语言丰富一点,使课堂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
继续回顾余老师“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师:孩子们,孟子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知道,老师,也就是如果没有圆规,就画不出圆.(有学生开始发笑)
师:刚才那个同学说没有圆规就画不出圆,有的同学笑了,也就是说没有圆规,你们照样能画出圆,是这样吗? 生:是的,老师.
师:既然这样,就用你们手中现有的工具和材料,试着画一个圆吧.(学生开始画圆)
……
师:孟子为什么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可能是孟子没想到这些方法吧.(学生又笑)
生: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可能这句话的本义就是没有“规”和“矩”就画不出圆和方,孟子一定有他的道理.但这句话流传到现在,或许它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而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规矩,遵循章法.
师:同学们,我很高兴看到了你们的智慧,你们的善于思考.
[赏析]我们的课堂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在这种“意外”发生之后,或许有的老师会猛喝一声:不是这样的;有的老师会这样说:下去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这样对待这种“意外直言”,会于无形中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扼杀他们刚刚萌芽的思维之花,让他们从此不敢再表达,不敢再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有什么效果?这样的课堂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余老师,寥寥数语,学问底色显露无遗,让我钦佩.只有博通经史,深谙考证,思路才能如此开阔;只有底蕴深厚,善于引用,评价才能如此精彩而又游刃有余,让听课者悦心,让学习者悦情.不能不说余老师是一位评价高手,他的语言点燃了学生的好奇之“火”,他的评价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他的每一句话都看似平淡,实则“有味”,不仅说到了学生的心坎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了学生终生难忘的激励.同时,余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允许课堂出现不一样的“音符”,然后在学生的补充中、自己的评价中巧妙地将知识的原理、学习的道理融入其中,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难道这不是我们教育所期盼的美好境界吗?
三、天光云影共一“源”——巧妙延伸
记得俄罗斯有句谚语:“它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那就是语言.”一说到“诗意”,大家马上就会和语文课堂联系起来,认为只有语文老师才会口吐莲花,才会拥有诗意的语言,而让数学课充满诗意,那就是作秀,就是卖弄,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同样需要更多的诗意,需要诗意的语言,如果将数学的理性和语文的感性相结合,课堂将会更精彩,更智慧.行云流水的语言将会让学习者如醉如痴,让观摩者拍案叫绝.
我们知道,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要进行拓展,延伸至课外,余老师执教的“走进圆的世界”一课也不例外.只是,这节课的延伸让我沉醉不已,以至于流连忘返.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见证了小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也欣赏了在阳光下自由绽放的向日葵,以及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圆的形象和它的身影……它们带给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同时,我们也常常用“大会圆满成功”“生活圆满幸福”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对生活的祝福,这难道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关系吗?相信,我们会从历史文化中,从工作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关于“圆”的惊喜,感悟“圆”的美丽和奇妙.
[赏析]尽管余老师已经用他诗意的语言结束了今天的课堂,我的学习任务也圆满完成,但我仍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走出圆的世界.从事数学教学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课,从来没有见过课堂语言竟可以这样诗意的表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想:为什么现在提倡教师要多读书,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尤其要跨学科融合学习?因为这样会使语文课堂内容丰富而井然有序,数学课堂逻辑嚴密而又不失风趣.这样的语言恰似点点美妙的音符,轻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学生在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流连、徜徉、汲取、收获……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向原始智慧汲取营养[J].教师月刊,2010(9):70.
[2]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2-123.
[3]卢晓霞.创设有效语境 提升教学效率[J].教学月刊,2016(12):41.
【关键词】数学语言;语文味;精练;多姿;精彩
在我们的眼里,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诗意是语文教学的专利,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和数学课堂沾不上边.因为数学是枯燥、逻辑、严肃、空间……的代名词,它不需要语言有多优美,但一定要精炼,不需要含义有多深刻,但思维要灵活.数学课堂追求的是过程的简约、较强的逻辑性以及灵活的空间思维,需要扎扎实实进行教学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但这并不是说数学课堂就不需要诗意的语言,不需要灵动的表达,不需要笑脸的绽放.如果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够幽默一点、风趣一点,并且能够诗意一点,那么教师的魅力就会无限提升.如果让诗意融入数学课堂,那课堂将会像一阵清风刮过,呈现别样的美景,让学生流连忘返.
我刚到现在这个学校,就听同教研室的老师说到一个从教语文转行教数学的老师,他的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常常令听者忍不住拍案叫绝.我感到非常不解:语文老师教数学,首先是专业不对口,如何转换角色,其次是语文老师大多喜欢抓住一点无限地拓展和延伸,这样的老师,学生是喜欢,但是课堂效率……带着疑惑,藏着“轻视”,我坐在了语文老师的数学课堂上,结果却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课前序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让人耳目一新,以至于在导入时“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学生兴致盎然,点拨释疑时“巧把金针度与人”,让人豁然开朗,还有结束时的“能探风雅无穷意”……让我这个有多年经验的数学老师都自愧不如.不再赘述,且带诸位回顾一下他的课堂.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巧妙引入
说到课堂导入,有的老师会以复习旧知识引入,有的以谜语引入,还有的以生动的数学故事引入……这都是老师经常采用的导入方式.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连学生都“轻车熟路”,很容易猜到今天老师要用什么方法引入,下一个环节将会是什么,由此,课堂循规蹈矩,毫无新意可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日渐下降.但是这节数学课,整节课都说着“语文”的话,讲着数学的“理”,看似滔滔不绝,和数学毫无瓜葛,实则妙语连珠,让人如沐春风,数学的枯燥、乏味、呆板……全在这些诗意的语言中变得生动,变得有趣,变得美丽而让人亲切.
回顾“语文”老师执教的“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
师:孩子们,说到圆,你们不但不陌生,还应该很熟悉,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有圆的影子,那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形呢?
生:盘子是圆的.
生:轮胎是圆的.
生:交通信号灯也是圆的.
……
师:大家找到的圆都很有代表性,那你们见过水平如镜的湖面吗?(学生回答见过)如果你站在高处往水中投下一颗小石子.(随机播放投石入水的动态水纹视频资料)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兴奋地)老师,是水纹,像圆一样的水纹.(学生开始活跃起来)
师:孩子们,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的现象到处都有,只是你们没有观察而已.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光波折射后形成的美丽光环,特殊精密仪器拍摄到的雷达波段、电磁波,以及宇航员在月球上拍到的环形山……(这些画面都在学生眼前一一展现)从这些画面中你看到圆了吗?
生:(激动地、惊讶地)老师,看到了,看到了!
师: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美丽而神奇.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欣赏它的美妙,去探寻它的奥妙,好吗?
生:(异常激动,异口同声)好!
……
[赏析]有学者曾说:“荡涤过去课堂沉闷的气氛,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对老师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究.”余老师(后来我知道这位老师本姓余,其实之前语文、数学都教过,所以才会在课堂上如此游刃有余)的课前导入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老师充满诗情地吟诵,学生饱含激情地欣赏,学习兴趣自然生发.同时,学生的心情也由开始的注视、好奇、激动,到后来的诧异、惊羡,经历了一连串复杂的心理变化,课堂由此诗意融融,弥漫着一股与自然萌发、与生命对接相通的人文气息.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既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性,又隐约触摸到了圆匀速跳动的脉搏,或许他们已经感觉到自己正在悄无声息地融进圆的世界里.“因为有了圆,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而有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美丽而神奇.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欣赏它的美妙,去探寻它的奥妙”,貌似最普通的话语,却最贴近学生的心田,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同时也是带他们走进圆的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语言,表面上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举重若轻,或许这就是余老师的数学课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他课堂语言的精华所在.
二、腹有诗书“语”自美——巧妙评价
凡是喜欢看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好的台词一定是生动而引人深思的,有的台词甚至成了經典传唱,而如果台词不好,即使电影的思想性再好,也不会吸引观众的目光.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犹如演员在舞台上的台词,它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老师不应该只是人们眼中语言无味的代名词,也不应该是严肃刻板的代言人,而应该涉猎一下语文的特色,让自己的语言丰富一点,使课堂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
继续回顾余老师“走进圆的世界”片段——
师:孩子们,孟子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知道,老师,也就是如果没有圆规,就画不出圆.(有学生开始发笑)
师:刚才那个同学说没有圆规就画不出圆,有的同学笑了,也就是说没有圆规,你们照样能画出圆,是这样吗? 生:是的,老师.
师:既然这样,就用你们手中现有的工具和材料,试着画一个圆吧.(学生开始画圆)
……
师:孟子为什么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可能是孟子没想到这些方法吧.(学生又笑)
生: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可能这句话的本义就是没有“规”和“矩”就画不出圆和方,孟子一定有他的道理.但这句话流传到现在,或许它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而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规矩,遵循章法.
师:同学们,我很高兴看到了你们的智慧,你们的善于思考.
[赏析]我们的课堂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在这种“意外”发生之后,或许有的老师会猛喝一声:不是这样的;有的老师会这样说:下去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这样对待这种“意外直言”,会于无形中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扼杀他们刚刚萌芽的思维之花,让他们从此不敢再表达,不敢再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有什么效果?这样的课堂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余老师,寥寥数语,学问底色显露无遗,让我钦佩.只有博通经史,深谙考证,思路才能如此开阔;只有底蕴深厚,善于引用,评价才能如此精彩而又游刃有余,让听课者悦心,让学习者悦情.不能不说余老师是一位评价高手,他的语言点燃了学生的好奇之“火”,他的评价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他的每一句话都看似平淡,实则“有味”,不仅说到了学生的心坎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了学生终生难忘的激励.同时,余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允许课堂出现不一样的“音符”,然后在学生的补充中、自己的评价中巧妙地将知识的原理、学习的道理融入其中,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难道这不是我们教育所期盼的美好境界吗?
三、天光云影共一“源”——巧妙延伸
记得俄罗斯有句谚语:“它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那就是语言.”一说到“诗意”,大家马上就会和语文课堂联系起来,认为只有语文老师才会口吐莲花,才会拥有诗意的语言,而让数学课充满诗意,那就是作秀,就是卖弄,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同样需要更多的诗意,需要诗意的语言,如果将数学的理性和语文的感性相结合,课堂将会更精彩,更智慧.行云流水的语言将会让学习者如醉如痴,让观摩者拍案叫绝.
我们知道,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要进行拓展,延伸至课外,余老师执教的“走进圆的世界”一课也不例外.只是,这节课的延伸让我沉醉不已,以至于流连忘返.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见证了小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也欣赏了在阳光下自由绽放的向日葵,以及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圆的形象和它的身影……它们带给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同时,我们也常常用“大会圆满成功”“生活圆满幸福”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对生活的祝福,这难道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关系吗?相信,我们会从历史文化中,从工作生活中创造更多的关于“圆”的惊喜,感悟“圆”的美丽和奇妙.
[赏析]尽管余老师已经用他诗意的语言结束了今天的课堂,我的学习任务也圆满完成,但我仍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走出圆的世界.从事数学教学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课,从来没有见过课堂语言竟可以这样诗意的表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想:为什么现在提倡教师要多读书,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尤其要跨学科融合学习?因为这样会使语文课堂内容丰富而井然有序,数学课堂逻辑嚴密而又不失风趣.这样的语言恰似点点美妙的音符,轻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学生在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流连、徜徉、汲取、收获……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向原始智慧汲取营养[J].教师月刊,2010(9):70.
[2]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2-123.
[3]卢晓霞.创设有效语境 提升教学效率[J].教学月刊,2016(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