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式教学法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后续写是浙江省高考英语改革后的新增题型,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等诸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通过一节公开课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解读续写文本和进行续写创作,旨在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读后续写教学,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关键词:提问式教学法;文本解读;续写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6
  一、题型简析与策略说明
  读后续写试题提供一篇350词以内的文本,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10个画线词语以及所给的两段落的段首句,进行150词左右的续写。所续写的文章要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另起炉灶,而要根据材料原文进行模仿创造,这种创造模仿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体现只有在正确的思维引导下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刻不容缓,提问式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具体策略是在解读所给的文本材料时设计问题利于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本大意;在续写过程中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所续写情节。笔者翻阅最近关于续写的大量文章,发现谈论最多的还是在读写前如何解读文本,而如何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思路指导的文章目前不多。而启发式的问题设计可以帮助构造情节思路,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续写的思路向哪方面发展,避免学生无从下手。本文将以一节续写公开课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的。
  二、启发式提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1. 试题说明
  本节课的阅读文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Nicholas在滑雪时迷路了,孤独一人为了躲避暴风雪,用雪橇凿了一洞穴暂时躲避。那天晚上以雪充饥,蜷缩在雪洞里,想着如何拯救自己。试题的10个关键词按顺序为 anyone、look for help、decided to、shelter、snow、his body temperature、 snow cave、that evening、hungry、save 。两个续写段落的首句分别是:(1)The next day, Nicholas went out to look for help.(2)On Tuesday, Nicholas went out again to find help.
  以上材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水平、背景的学生均有内容可写,语言难度适中,上下文连贯性较强。阅读部分提供了足够的人物、事件的背景信息,描述了事情的起因和部分经过,续写部分的段首语对故事发展提示性较强,但又留给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2. 教学过程
  Step1: 提问式解读文本,抓故事要素
  学生带着5ws问题细读已给段落和续写部分的段首语,总结故事大意,理清叙事结构。问题如下:
  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at happened to Nicholas?
  How did he feel and what did he do?
  What did he think that evening? Why?
  【設计意图】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根据读后续写试题的设计特点,一般说来前四个要素已经呈现,因此续写部分要把“经过”推进到“高潮”,最后完成“结尾”。读后续写的任务是让学生解决一个求生谜团,并创造一个合理的结局。带着针对记叙文关键信息的问题来阅读,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故事的大意,明晰故事的进程并把握故事的主题。
  Step2: 转化问题答案,简化故事
  让学生将5ws问题的答案组合成段,将350词的短文简化成一小段文字,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故事大概。
  One Sunday, Nicholas was skiing at Sugarloaf Mountain in Maine. In the afternoon, when he was planning to go home a fierce snowstorm swept into the area which made him lost. He tried to calm himself down and looked for help but in vain. He managed to build a snow cave using his skis. By that evening, after eating snow and drinking water from a nearby stream he huddled in the cave thinking how he could save himself.
  【设计意图】将350词的短文以5ws的问题形式把答案的文字组合成一篇小文段,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快速地捕捉文本的大意为故事情节的构思奠定基础和留出时间。
  Step3: 根据段首句合理提出问题,构建文本发展细节,思维导图助力。
  paragraph 1:
  The next day, Nicholas went out to look for help.
  How did he feel after a whole night without any food?
  What is the surroundings around him look like?
  What did he do to look for help?   Did he succeed? Why?
  hungry→walked slowly→saw nothing but snow
  found sth→tried but→failedreturned
  paragraph 2:
  On Tuesday, Nicholas went out again to find help.
  Where did he go?
  What happened to the spot that he set last day?
  What did he do ?
  Was he saved? Why?
  spot→was removed→waited→was foundwas→saved
  【设计意图】细读文本得知故事是以单一角色出现的,单一人物也就没有对话描写而更多的是人物本身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让学生细读文本划出描写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方式,该文本运用了较多的形容词和副词进行细腻的人物描写,又通过行为来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panic calm gather dig out huddle.因此,续写部分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必须借助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以及所处的环境描写。综合以上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心理、动作、环境方面设计问题。如How did he feel after a whole night without any food?就是从人物心理方面设计问题感知Nicholas在经历一夜没有食物之后的状态,符合故事发展逻辑。What is the surroundings around him look like? 因為主人公身在野外,当他走出洞穴后映入眼帘的是身边的环境,所以在此构思环境问题更能体现文本主题即求生的困难。What did he do? 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动作描写反映了在艰难的环境中,Nicholas 为了走出困境而坚持努力的精神符合文本的主旨。Was he saved? Why?在结合第二段段首句(On Tuesday, Nicholas went out again to find help.)可知,第一段的情节设计一定要有一个曲折即续写的第一段Nicholas尝试的求生方法肯定是失败的,成功求生要在第二段完成从而体现Nicholas坚强、不放弃的精神品质。因此,这个问题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段紧接着段首句On Tuesday, Nicholas went out again to find help设计问题where did he go?承接了went out to find help又可以跟第一段内容衔接,因为Nicholas可以回到第一段的他设计的求助点,可以从心理上描写Nicholas的内心想法,再从行为上描写他的艰难。what happened to the spot that he set last day?环境描写回应第一段。what did he do ?通过行为描写体现Nicholas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Was he saved? Why?.最后故事结局点出文本主旨。有了这些层层递进式的问题设计,有效帮助学生构思情节。思维导图关键词汇罗列能使故事发展视觉化、清晰化。
  3. 情节的合理构造及语言的输出成效
  有了以上针对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式的问题的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被有效挖掘。学生积极主动地构造了故事情节,如Nicholas走出洞穴后找不到可以求助的人,便用地上的石头摆出SOS求助信号,终因等不到救助者而返回洞穴。第二日再去前一天设置的现场发现石头被动过,坚信必有求助者来过,终于因为不放弃的精神等来了救助者而成功获救。还有些学生认为Nicholas走出洞穴后发现来救他的直升飞机,他又叫又跳但因直升机声音过大盖住他的声音而没被发现。第二天再次看到到直升机在上空盘旋,他解下鲜艳的红色围巾铺在雪地上,终被发现而成功获救。
  情节的构思因问题的设置而合情合理,全文故事衔接自然得当,进而语言的输出水到渠成。如How did he feel after a whole night without any food?学生写出来的句子恰当,语言丰富。如Feeling hungry and cold, Nicholas walked slowly./There was no other choice for Nicolas but to walk outside to seek help though he was extremely hungry and exhausted./Driven by the desire to live, Nicolas trudged in the snow hoping that someone could come to help him.
  (1)What is the surroundings around him like?
  As he made each step with difficulty, the relentless wind mixed with the frozen snowflake seemed to bury him into the heavy snow.\Outside were the roaring wind from all directions and the nonstop fallen snow from the grey sky, which was ready to swallow everything in sight.
  (2)What happened to the spot that he set last day?
  The next day he headed anxiously for the spot he set last day.Surprisingly he found the stones were removed .\To his hopelessness, the spot he designed for seeking help last day was all destroyed by the snow.
  (3)Was he saved finally? Why?
  Finally, he was saved due to his firm belief that someone would come to rescue him.
  Fortunately, a rescue helicopter hovering in the sky discovered poor Nicolas as he put out all his strengths waving his scarf and shouting for help.
  4. 教学反思
  读后续写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方式。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问式教学法通过5ws的问题反复在课堂中实践,能提高学生文本整体把握能力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段首句合理提出问题能提高学生构建文本发展导向能力。然而,教师在尝试提问式教学法的时候,如果一味地以教师提问为主,那么学生的续写故事能力将得不到有效提高。能否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确实需要教师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先带着学生一起根据故事情节和段首句层层递进式设计问题,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并辅以教师的引导,最后内化形成自己的技能,续写能力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刘庆思,陈 康.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学篇),2016(1).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市玉城中学 317600)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抓好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非常关心的话题。现结合教学实践作一总结。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0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抓好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教师应
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方法,研究金川镍闪速熔炼水淬渣的主要物相组成和有价金属铜、镍在炉渣中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水淬渣的主要结晶物相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本文通过对过程写作法的介绍及研究探索,论述了过程写作法的作用与实施的四个阶段,并针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应重视写作过程,教师要从关心学生的写作结果转移到关心写作内容和这一篇写作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英语写作;过程写作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1  一、初中英语写作现状  1. 写作教学缺乏重视  教材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防止常规CAS€朞B铝热法精炼钢水时[Al]s和T[Al]过高而导致连铸时中间包水口堵塞,对用Al€朇aO处理钢水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用Al€朇aO脱氧能够同时降低钢中溶解氧、总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初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全体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3  大部分学生认为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会,有两种类型少数民族大学生:民考汉和民考民.民考汉是从小在汉校接受汉语教育的少数民族,民考民是在本族语言学校接受母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两类学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学生没有深度思维和情感体验,很多阅读活动就会停留在搜集信息这一层面,不能形成有效阅读,学生也就无法从中受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内涵,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基础,我们常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充分显示了听、说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教学中始终把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才会运用英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