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向散文化发展之管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如许多边缘学科兴起一样,人们对通讯也不满足于原来的形式。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要求通讯在事实报道的基础上,不妨带一点文学色彩与哲理的光芒,从而增强可读性、感染性。这就要求通讯写作要向散文学习和借鉴,向散文化发展。
  牵起情感的那条红线
  文章的结构犹如人体的骨架,因而也决定了文章的整体态势。通讯结构大体有三: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或二者交叉使用。由于文无定法,文章的结构具体运用却显得千姿百态,有如奇峰迭起,有如高源浩远,有如江海涌涛。为文者要寻得能够充分表现文章内容的最好形式,并不断寻求突破。
  穆青曾提出新闻写作向散文化方向发展的设想。散文创作的真谛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那根缀珠的红线,即人的情感,能够体现出主题思想的那种情感。由于有了情感这条红线,串起了那些闪光的珠子,散文也就有了意境,有了韵味。情感成为文章内在的“生命线”,总是或隐或现地贯穿着全文,总领全篇,点出境界。
  散文可如此,通讯向散文借鉴,也可运用情感领起全文,使之成为贯穿全文的红线,使通讯更有吸引力,更突出情感的感染力。因为,首先通讯如加里宁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你想使你的通讯感动别人,那么,就应当在其中注入自己的血液。”新闻不是不带主观色彩的纯客观描写。但是通讯毕竟又不同于作为文学作品的散文可随意驰骋情感,点染成篇,信笔书写,还是要受真实性的制约,因此运用这种结构也就要受具体内容的制约。
  首先,事件本身的感情色彩应当是相当浓厚的,驾驭起文章来让人觉得易于接受,情随文移。其次,事件发生后,应该稍有思索的余地,使情感得以沉淀、激发、升华。
  在当代,运用情感领起全文,结构文章的成功之作中,恐怕要属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没有时间顺序,也不全靠固定的逻辑关系相联系。文章写来,只是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一任情感的潮水奔流着。因此,他再现了激烈战斗中战士们与敌人展开肉搏后悲壮的场面;写下了一位普通的战士连闯火海抢救朝鲜儿童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写下了猫耳洞中一个平凡的战士,一把炒面一口白雪,说出的质朴而闪光的话语。三件事,单独看互不关联,可缀在一起,却又非让你一口气不读完不行,那是作者情感的那条红线牵着你去激动,悲欢,乃至振奋。这根红线就是作者所要极力讴歌的战士的情操和理想,展示出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而产生一种美的共鸣,美的熏陶。朱光潜先生对美的现象作过这样的解释:“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因为有情感的综合,原来似散漫的意象可以变成不散漫,原来似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重复。”可见,用情感作主线领起全篇是有其独具的优势的。
  但话要说回来,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完全保持新闻的真实性的前提下。这个真实不外包含两方面的意义:通讯的本质是真实的,那些被串联的“小珠子”即事件、人物是真实的。果真如此,就牵起你情感的红线,穿一串璀璨夺目的项链奉献给读者吧。
  寻得一个优美的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散文作为抒情咏志之作尤其须寻得一个优美的意境,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不成意境不足以言散文。
  通讯写作向散文借鉴同样要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这种意境的捕捉和挖掘不同于散文的随意点染,需要从现实生活真实的场景事物中,去捕捉富有诗的内核、有鲜明特征、独特内容的意象,给人以联想,以启示,悟出其中深刻的蕴涵,从而形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把寻求意境的要求表述具体了,他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境界”二字与意境是同义语。就是说写出意境来首先“喜怒哀乐”的情感要真;其次他说:“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也就是态度要真,即忠实、真诚地对待种种人、景、物、事。最后,当然是要有独特的观察和审美能力,才能写出有意境的作品来。这种真情感、真态度与新闻通讯要写实的要求完全吻合。至于寻求意境的具体方法,我想大致有二:即情景交融、巧用比兴与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使眼前景、心中情水乳交融为一体,景中有情,情缘景发,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突出人物的作用,同时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形成一种意境。
  在《中南海的春天》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抒情:“春风,掠过中南海的湖面、林木、草坪、亭台,春意无处不在。……中南海郁郁葱葱的树木啊,它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象征。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株深深扎根于全国人民心中的幼苗,在党的培育下,必将成为枝繁叶茂、花香果硕、挺立于世界之林的参天大树。”
  这里有情有景,有描写、有议论,同时让人发现文字后面诗的内核,美好的意境给人以美好的憧憬和联想,那就是:春光正旖旎多姿,中南海的春天也是党的春天,这也正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所在。
  又如在《追求》中,当写到栾茀离开人间时有这样一段抒情描写:“人们的眼泪凝视着栾茀形销骨立的遗体,凝视着他安详严肃的遗容,只见他永远思索的眼睛还微微张开着……”
  这是含着热泪写下的呼唤,有情、有景,唤起人们极大的悲痛之情。悲也是一种美,同样形成了优美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巧用比兴,托物言志。比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运用比兴,托物言志,由于巧妙地借用形象,从而给人以生动活泼的联想,形成一种意境。
  说起利用比兴,托物言志,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在散文大家杨朔的笔下《荔枝蜜》中小蜜蜂所托喻的劳动人民勤劳的形象以及《雪浪花》中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形象。通讯也可收到同样的功效。如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有一段“老坚决”“缀网劳蛛”的议论,就借助于形象的联想。文中写道:
  “正是这个老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在动荡的年代里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的榜样,树立了一种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革命精神。无论他已经遭遇多少次失败,无论从播种到收获要相距多少年之久,这种始终不渝的努力,绝不会枉费!他的劳绩和贡献,也绝不会被历史磨灭。”
  这种借助于物的议论就能把人带入一个生动可感的境界之中,从而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种利用比喻形成一种意境的写法,在通讯中俯拾皆是。有总体的,有局部的,都能生成一种意境。
  至于“兴”,虽然没有“喻”见得多,但也绝不是没有。如《手执金钥匙的人们》一文中,开篇对于流传的神话的叙述介绍。传说有一把能打开宝库的金钥匙,谁能得到它就能开启宝库的大门得到无尽的宝藏。引出这个传说后,笔锋一转,直接写人民教师,正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寻得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并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们。这个“兴”的运用,给人以蕴味深长的联想,一种美的享受,一个别有洞天的意境。
  总之,寻得通讯的优美意境是有文章可作的。好的文学作品,意与境要浑然一体。通讯写作完全应该在遵循新闻自身规律的同时去寻求美好的意境。
  体物入微 趣味横生
  好的散文,如朱自清所说“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也就是说要耐寻味。这种耐寻味,正是散文的魅力所在之一。而寻求这种滋味,我想除了上述所论述的之外,通讯还要向散文的体物入微和别具情趣学习和借鉴。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虫,一种回忆、一声呼唤、一种笑容、一个背影都能成为散文创作的绝好素材,生发出万千情感,寄托诸多寓意,写出令人击案叫绝的美文。我想都是由于散文家体物入微,追求了散文微中见大的魅力。好的新闻在选择材料时,也可借鉴这种微中见大的手法。其实在新闻佳作中成功运用这种手法的已不乏其例。1948年的《晋绥日报》曾发表过一篇《桌上的表》的小通讯。写的是一次战役后,战士们对一只战争中房主人留下的怀表秋毫无犯的故事。文中的冲突、人物都围绕着怀表展开,出现。最后落在“部队出发了,副指导员检查纪律,楼上的东西丝毫未动,那只钢壳表依然在桌上,滴滴答答地走着,”这是具体而又实在的事,一个铁的真理寄寓于举手可触的小物件之中。那就是透过这只怀表看到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化为战士们的自觉行动。物件是具体的,感受是深刻的,我想这就是通讯中,小中见大表现的功力所在。
  体物入微的表现除追求微中见大之外,也寻求微中传神。朱自清写《荷搪月色》运用通感手法写荷花,如刚出浴的美人;写月色,如梵陀铃奏出的名曲,都是从细微处来描摹荷塘的神韵的。通讯学会微中传神,就要有从细微处入手,加强对细节的描写的功力,从而突出人物、深化主题。
  综上所述,在遵循通讯是新闻,新闻的写作不能突破真实性制约的前提下,大胆地学习和借鉴散文创作的表现手法,来丰富通讯的表现形式,把通讯写成散文一般的美,增强其可读性和感染力,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方向。
  
  邵家勇,教师,现居辽宁锦州。
其他文献
一、目前存在的评讲试卷的普遍现状    (一)自己事先不做答案,评讲时试卷是空白,边看边讲。  (二)事先抄抄答案,自己不亲手做。  (三)有的老师讲评前不批改,不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    二、对试卷评讲的思考    这几年,我结合自身实践,重视试卷评讲,明显感觉学生对这种评讲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一)试卷讲评也要认真备课  在备课检查时,我们很多老师都会把考试卷贴在备课本上,作为课时,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住笔头不放松”的现象,甚至是“谈写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不注重观察生活,不懂得材料的积累。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积累材料。我总结了一下过去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注重课堂教学,积累写作素材  1、结合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理论多,模式多,再加上课改潮流涌动,于是理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也新,但笔者以为无论怎样“新”,课堂教学都应该考虑到一个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学生话语权。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说是生产和发展的总纽。”可以这样说,能否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是能否实现新课标核心理念的关键。何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话语权?笔者以为所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话语权就是指在课堂上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观点和意愿的权利,它包括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写作现状也不容乐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没有素材,学生必然只能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自然是空洞无物的。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压力很大,活动的空间很小,学生的角色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比较有限,因此,老师教写作应教会学生创新地运用素材。“创新”是一个永远时髦的词汇,但“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怎样创新地运用有限的写作
据何启治撰写的《〈围城〉曾经沉寂30年》一文介绍,1946年2月25日,《围城》始刊于《文艺复兴》。在该期的“编余”中,李健吾表达了发表《围城》的欣喜之情。6月,仅看了前三章的邹琪就在《小说世界》里对《围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者钱锺书散文写得字字珠玑,这些东西搬在小说里还是一样灿烂可爱。”这是第一篇评介《围城》的文字。1947年5月,《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文艺复兴》刊载了《围城》的
当前,我国教育步入了一个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主要归宿的健康发展轨道。如何在教学中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抓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个主渠道,改变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形式,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新体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教法变“灌输”为“引导”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师生的角色定位为“园丁”和“花朵”,“工程师”和“产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居于主
课堂提问,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老师对于怎样提问做过很多探索,也有不少经验,但很少人去关注提问之后,学生对于问题是一种怎样的思考状态与学习状态,教师该如何去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考的质量。  首先,我们得了解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依赖性强,不愿意
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130多篇课文,其中文言文的比例约为21%,都是经典篇目。有则外国谚语说:“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语感是日积月累而来的,我们要寻觅文言津粱,不记住一些经典篇章又如何形成语感呢?但如果死记硬背,不但过程痛苦,结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说得好“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所以,记忆方法尤为重要。    一 理清思路,记忆牢固
有位评论家这样评说《阿Q正传》的欣赏过程: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十一遍,扩大到全国;十二遍,甚至洋人的国土;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十四遍,也许是警报器……
《陋室铭》教学实录片断:  师:本文以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结尾,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或日:‘陋,何有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那么刘禹锡这么写的用意,是不是在以“君子”自我标榜呢?  生1:我觉得是,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以住的陋室就不简陋了。  生2:我觉得是在自我标榜。作者托物寓意,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