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反映生活的形式——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的艺术手段。童话借助想象,把许多常见的人、物、现象,错综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图画,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儿童的天性正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他们对童话,能聚精会神地听,急不可待地说,如饥似渴地读,兴趣盎然地写。他们通过写童话,在幻想的世界里遨游,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一、读童话,培养持久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这是很自然的。”可见,写好童话,要以多听童话,多读童话为前提。从一年级起,我班便广泛开展听童话、读童话活动,其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放录音让学生听童话故事;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学生订阅了《故事大王》、《小朋友》、《快乐语文》、《童话报》、《幼儿文学报》等。哪种报纸、杂志里的童话多,他们订阅的数量也就特别多。班里也建立图书角,里面也有不少的童话名篇。这样,听童话、读童话已成了学生们每天必不可少而又感兴趣的事,为其写童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童话,激发创造灵感
相互交流,是培养写作兴趣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只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养。进入二年级的学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童话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进入了他们的游戏和生活中。为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童话的神奇,可创设一种情境,启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如“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乘坐想象的翅膀马上就要去童话王国了。随着‘呜——’的一声,童话王国到了,请大家认真游览吧!”过了一会儿,教师问:“你们在童话王国都见到谁了?”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红帽……”“谁能把看到的说得更详细具体一些?”有十多位学生先后上台绘声绘色地演讲,台下的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当一个学生讲到《白雪公主》的故事时,讲台上突然同时出现七个“小矮人”;当一个学生讲到《水妖》中的男孩和小女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水妖时,整个教室一片沸腾,那场面真比获得重大胜利还要喜庆。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连平时胆小怕事、不爱说话的学生也被感染了。
三、写童话,训练初步技能
童话的世界就是想象的世界,而想象常伴随着激动、新奇和快乐。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是富于想象的,有时会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奇思妙想。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教师应因势利导,把编写童话故事作为语文课的一项实践活动。
写童话可分步训练,由易到难。
1.听童话,写童话。先由教师或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口述一个童话故事,然后让全班学生写下来。童话故事常常可以使学生听得入迷。如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聪聪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讲到聪聪不听话,总爱捂耳朵,捂来捂去,结果把耳朵捂没了。讲到这里,有的学生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又看看别人的耳朵,讲到聪聪外出遇到一次又一次危险,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情;讲到聪聪认识了错误,后来耳朵又长出来了,学生的脸才绽开了笑容。听完后写童话,学生能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2.看图画,编童话。开始编时,大都选多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只要沿着图画的思路想下去,如此扩充,就可以编出故事来。接着选单幅图编故事,故事情节要通过创造性想象来构思。
3.看实物,编童话。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物,抓住实物的特点加以想象,编写童话。如在讲台上摆放着玩具狐狸和狼,叫学生们根据它们的特点试着编写一个童话故事。教室里顿时显得生动起来。写着写着,有的学生喃喃自语,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编的:一天,狐狸妈妈弄到一块肉,准备送给洞中的小宝宝。突然,跑来了一只狼,他看到狐狸口中的肉,心中暗自盘算起来。狐狸一眼就看出狼的心理,说:“狼大哥,饿了吧!告诉你,前面树林里就有很多好吃的,快去吧!”狼一听,来不及说声谢谢,就飞快地跑了。远远地,它就闻到一股香味:“那不是烤野兔吗?我又可美餐一顿啦!”狼什么也顾不上了,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眼看着食物就要到手了,狼突然感到脚下一沉,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当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在猎人的笼子里了。很显然,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走进了童话世界,跟小动物同喜同忧,自然感到兴趣盎然、其乐无穷。教学生把生活中的事物编入童话中,即使是一双筷子、一个黑板擦,都可以成为学生们很好的童话素材。学生们从自编的童话中体会到了快乐,同时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就是童话为学生们的写作起步带来的全方位的帮助。
4.联系生活,编童话。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编写童话,从而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让学生在编写童话中受到教育。如教室的课桌,有的学生在上面划“三八线”,有的在桌面上打草稿、刻字。我引导学生写《课桌的自述》,用拟人的手法,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无生命的事物中。他们也在无形中受到了爱护公物的教育。
5.结合课文,编童话。在教材中,许多课文是以写动植物为内容的,有的知识丰富,有的故事性强。结合课文编童话,既有利于读,又有利于写。结合的方法,大致有“扩”“改”“仿”“借”四种。“扩”就是扩写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张、补充;“改”即改写,或改变人称,或改变中心;“仿”即模仿童话课文的手法、结构等,仿写内容不同的童话;“借”即借助课文中的有关科学知识编写知识性童话。
6.列提纲,编童话。教师出示一个提纲,让学生编童话,这是训练三年级学生把文章写得有条理的好方式。如编写《小猴与大象》,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提纲:
(1) 大象与猴子各夸自己的本领大。
(2) 他们找老山羊当裁判。老山羊叫他们到对岸摘一篮梨子来。
(3) 猴子不能过河,大象背猴子过河。
(4) 大象摘不到梨子,猴子上树摘梨。
(5) 他们摘回梨子,老山羊告诉了一个道理。
学生根据以上提纲,通过自己的想象编写童话故事,这次作文虽然基本情节相同,但细节和语言表达各异。
7.提供开头,编童话。提供一个童话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如我设计这样的开头:有一天,一只小鸭子出去玩耍,发现一只小鸟从树上摔了下来,受了伤,小鸭子想帮助小鸟……他是怎样帮助小鸟的呢?请你编一个童话故事。
以上几种方式,在运用时注意由浅入深,一年级以听话说话、看图说话为主,二年级以看图写话为主,三年级发展到多种形式写童话。
总之,从听童话、读童话、说童话到写童话这一过程,要抓住一个“童”字,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儿童在作文中尽情表现自己的欢乐和憧憬,让童话引出儿童生活之路,引出作文之路。
(责编侯艳星)
一、读童话,培养持久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这是很自然的。”可见,写好童话,要以多听童话,多读童话为前提。从一年级起,我班便广泛开展听童话、读童话活动,其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放录音让学生听童话故事;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学生订阅了《故事大王》、《小朋友》、《快乐语文》、《童话报》、《幼儿文学报》等。哪种报纸、杂志里的童话多,他们订阅的数量也就特别多。班里也建立图书角,里面也有不少的童话名篇。这样,听童话、读童话已成了学生们每天必不可少而又感兴趣的事,为其写童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童话,激发创造灵感
相互交流,是培养写作兴趣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只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养。进入二年级的学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童话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进入了他们的游戏和生活中。为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童话的神奇,可创设一种情境,启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如“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乘坐想象的翅膀马上就要去童话王国了。随着‘呜——’的一声,童话王国到了,请大家认真游览吧!”过了一会儿,教师问:“你们在童话王国都见到谁了?”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红帽……”“谁能把看到的说得更详细具体一些?”有十多位学生先后上台绘声绘色地演讲,台下的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当一个学生讲到《白雪公主》的故事时,讲台上突然同时出现七个“小矮人”;当一个学生讲到《水妖》中的男孩和小女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水妖时,整个教室一片沸腾,那场面真比获得重大胜利还要喜庆。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连平时胆小怕事、不爱说话的学生也被感染了。
三、写童话,训练初步技能
童话的世界就是想象的世界,而想象常伴随着激动、新奇和快乐。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是富于想象的,有时会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奇思妙想。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教师应因势利导,把编写童话故事作为语文课的一项实践活动。
写童话可分步训练,由易到难。
1.听童话,写童话。先由教师或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口述一个童话故事,然后让全班学生写下来。童话故事常常可以使学生听得入迷。如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聪聪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讲到聪聪不听话,总爱捂耳朵,捂来捂去,结果把耳朵捂没了。讲到这里,有的学生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又看看别人的耳朵,讲到聪聪外出遇到一次又一次危险,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情;讲到聪聪认识了错误,后来耳朵又长出来了,学生的脸才绽开了笑容。听完后写童话,学生能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2.看图画,编童话。开始编时,大都选多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只要沿着图画的思路想下去,如此扩充,就可以编出故事来。接着选单幅图编故事,故事情节要通过创造性想象来构思。
3.看实物,编童话。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物,抓住实物的特点加以想象,编写童话。如在讲台上摆放着玩具狐狸和狼,叫学生们根据它们的特点试着编写一个童话故事。教室里顿时显得生动起来。写着写着,有的学生喃喃自语,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编的:一天,狐狸妈妈弄到一块肉,准备送给洞中的小宝宝。突然,跑来了一只狼,他看到狐狸口中的肉,心中暗自盘算起来。狐狸一眼就看出狼的心理,说:“狼大哥,饿了吧!告诉你,前面树林里就有很多好吃的,快去吧!”狼一听,来不及说声谢谢,就飞快地跑了。远远地,它就闻到一股香味:“那不是烤野兔吗?我又可美餐一顿啦!”狼什么也顾不上了,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眼看着食物就要到手了,狼突然感到脚下一沉,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当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在猎人的笼子里了。很显然,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复杂的心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走进了童话世界,跟小动物同喜同忧,自然感到兴趣盎然、其乐无穷。教学生把生活中的事物编入童话中,即使是一双筷子、一个黑板擦,都可以成为学生们很好的童话素材。学生们从自编的童话中体会到了快乐,同时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就是童话为学生们的写作起步带来的全方位的帮助。
4.联系生活,编童话。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编写童话,从而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让学生在编写童话中受到教育。如教室的课桌,有的学生在上面划“三八线”,有的在桌面上打草稿、刻字。我引导学生写《课桌的自述》,用拟人的手法,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无生命的事物中。他们也在无形中受到了爱护公物的教育。
5.结合课文,编童话。在教材中,许多课文是以写动植物为内容的,有的知识丰富,有的故事性强。结合课文编童话,既有利于读,又有利于写。结合的方法,大致有“扩”“改”“仿”“借”四种。“扩”就是扩写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张、补充;“改”即改写,或改变人称,或改变中心;“仿”即模仿童话课文的手法、结构等,仿写内容不同的童话;“借”即借助课文中的有关科学知识编写知识性童话。
6.列提纲,编童话。教师出示一个提纲,让学生编童话,这是训练三年级学生把文章写得有条理的好方式。如编写《小猴与大象》,我出示了这样一个提纲:
(1) 大象与猴子各夸自己的本领大。
(2) 他们找老山羊当裁判。老山羊叫他们到对岸摘一篮梨子来。
(3) 猴子不能过河,大象背猴子过河。
(4) 大象摘不到梨子,猴子上树摘梨。
(5) 他们摘回梨子,老山羊告诉了一个道理。
学生根据以上提纲,通过自己的想象编写童话故事,这次作文虽然基本情节相同,但细节和语言表达各异。
7.提供开头,编童话。提供一个童话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如我设计这样的开头:有一天,一只小鸭子出去玩耍,发现一只小鸟从树上摔了下来,受了伤,小鸭子想帮助小鸟……他是怎样帮助小鸟的呢?请你编一个童话故事。
以上几种方式,在运用时注意由浅入深,一年级以听话说话、看图说话为主,二年级以看图写话为主,三年级发展到多种形式写童话。
总之,从听童话、读童话、说童话到写童话这一过程,要抓住一个“童”字,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儿童在作文中尽情表现自己的欢乐和憧憬,让童话引出儿童生活之路,引出作文之路。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