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我国进口铁矿石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我国部分进口铁矿石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进口铁矿石检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进口;铁矿;检验;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mported iron ore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unqualified quality of some imported iron ore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spection of imported iron ore.
[Keywords] Imported;iron ore;test;Research
铁矿石是重要的大宗资源性商品,由于我国铁矿品位较低,97%的储量铁矿为贫铁矿,平均品位约为33%,远远不能满足钢铁生产需要,所以每年我国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2015年我国进口9.53亿吨铁矿石,占全球总进口量的65.1%。2016年进口量有望突破10亿吨,对外依存度已高达86.8%。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进口铁矿检验检疫问题日益凸显,给检验检疫部门带来巨大的挑战。
1 进口铁矿存在的问题
检疫风险日益突出。随着我国铁矿进口量的增长,铁矿的种类和来源地日益增多。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品种主要有铁矿粉、铁矿块和球团矿,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来自非洲、拉美、东南亚等疫区的铁矿携带疫情风险日益突出。由于部分铁矿属于地表矿,一般会携带少量土壤,在散装运输过程中,虫卵和种子极易繁殖生长。此外,有毒有害生物、固体废弃物也屡有检出。2016年11月天津检验检疫局在集装箱铁矿中发现旧钢铁3.1吨,占该箱货物重量的14.6%。进口矿砂已经成为有毒有害物质入侵的新途径,严重危害我国生态安全。
品质不合格问题严重。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传统铁矿石产地储量丰富,富矿多,高品位铁矿石多,杂质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合格率相对较低;非洲等新兴铁矿石产地还广泛存在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工艺不够先进、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造成其铁矿石不合格率偏高的重要原因;在印度,还存在着一些矿商收购不同品位的铁矿进行搭配,不仅品质波动大,而且多数不符合合同要求。伊朗、印尼等国铁矿的铁含量偏低,智利、阿根廷铁矿硫、磷等杂质元素偏高,从2015年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检验情况看,以重量计不合格率达32.52%。劣质铁矿影响钢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设备,同时增加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
鉴定机构能力参差不齐。由于进口铁矿数量大、货值高、贸易环节多,国外供货商出具虚假检测结果、恶意短装屡禁不止。目前,装货港的铁矿检验工作主要由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承担。部分第三方机构由于技术能力不过关致使其出具的装港检验证书或检测报告存在“水分”,或因为取样缺少代表性造成铁含量偏高、水分偏低。其中,一部分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因人员、设备不到位等因素制约无法做到规范抽采样,所检测样品难以代表整批货物,并且通过压低价格或偏袒委托方的方式拉拢客户,造成部分装港检验结果不可信,或故意打擦边球,以谋取不当利益。监管部门尚不能对国外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形成有效监管,国内进口商权益无法有效维护。
2 对策思考
构建疫情防控体系。建议对进口铁矿检疫类别增加p(进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检疫),积极构建疫情防控体系,加大铁矿开箱查验力度,制定外来生物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拔除、杀灭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加强铁矿堆场监管,对堆场采取防疫隔离措施,避免矿砂在中转运输过程中的洒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扩散。
加强铁矿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进口铁矿信息平台,实现对铁矿质量情况的收集、跟踪分析,对国外供货商诚信状况的综合评价,以及各口岸相关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为进口商选购进口铁矿提供质量信息,为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应用铁矿石安全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尽快出台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对总铁含量及有害杂质等重要指标实施强制性规定,限制或禁止劣质铁矿进口。
密切检验机构交流合作。国外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大多没有标注检验标准和方法,致使我国检验检疫部门无法从技术 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就此问题加强交流和沟通,对双方检验结果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和研讨,以便制定出缩小差异的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贸易合同条款,进口商应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合同或信用证上详细规定检验和價格调整条款,特别是对风险程度较高的铁矿,应避免全额付款,以便留下议赔余地,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顾荣荣,周国权,张海泉. 五管齐转 五环相扣 着力开创检验监管“六维管理”新模式[J]. 中国检验检疫,2013(02).
[2] 申俊杰. 优质、足量、顺畅供应——浅谈供港蔬菜检验监管工作四点建议[J]. 中国检验检疫,2013(07).
[3] 刘曙,李晨,闵红,金樱华,周海明,孙明星,蒋海宁. 进口煤炭中砷、汞检验监管的必要性研究[J]. 检验检疫学刊,2011(03).
[4] 杨斌,雷孙栓,张聿兴. 浅谈出口电机成套散件的检验监管[J]. 中国检验检疫,2011(07).
[5] 赵莹,汤琳琳. 对进口氧化皮检验监管工作的一点思考[J]. 中国检验检疫,2010(12).
[6] 刘建东,周永刚. 启动检验监管新模式活鱼出口实现快速通关[J]. 中国检验检疫,2003(11).
[关键词]进口;铁矿;检验;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mported iron ore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unqualified quality of some imported iron ore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spection of imported iron ore.
[Keywords] Imported;iron ore;test;Research
铁矿石是重要的大宗资源性商品,由于我国铁矿品位较低,97%的储量铁矿为贫铁矿,平均品位约为33%,远远不能满足钢铁生产需要,所以每年我国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2015年我国进口9.53亿吨铁矿石,占全球总进口量的65.1%。2016年进口量有望突破10亿吨,对外依存度已高达86.8%。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进口铁矿检验检疫问题日益凸显,给检验检疫部门带来巨大的挑战。
1 进口铁矿存在的问题
检疫风险日益突出。随着我国铁矿进口量的增长,铁矿的种类和来源地日益增多。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品种主要有铁矿粉、铁矿块和球团矿,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来自非洲、拉美、东南亚等疫区的铁矿携带疫情风险日益突出。由于部分铁矿属于地表矿,一般会携带少量土壤,在散装运输过程中,虫卵和种子极易繁殖生长。此外,有毒有害生物、固体废弃物也屡有检出。2016年11月天津检验检疫局在集装箱铁矿中发现旧钢铁3.1吨,占该箱货物重量的14.6%。进口矿砂已经成为有毒有害物质入侵的新途径,严重危害我国生态安全。
品质不合格问题严重。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传统铁矿石产地储量丰富,富矿多,高品位铁矿石多,杂质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不合格率相对较低;非洲等新兴铁矿石产地还广泛存在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工艺不够先进、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造成其铁矿石不合格率偏高的重要原因;在印度,还存在着一些矿商收购不同品位的铁矿进行搭配,不仅品质波动大,而且多数不符合合同要求。伊朗、印尼等国铁矿的铁含量偏低,智利、阿根廷铁矿硫、磷等杂质元素偏高,从2015年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检验情况看,以重量计不合格率达32.52%。劣质铁矿影响钢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设备,同时增加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
鉴定机构能力参差不齐。由于进口铁矿数量大、货值高、贸易环节多,国外供货商出具虚假检测结果、恶意短装屡禁不止。目前,装货港的铁矿检验工作主要由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承担。部分第三方机构由于技术能力不过关致使其出具的装港检验证书或检测报告存在“水分”,或因为取样缺少代表性造成铁含量偏高、水分偏低。其中,一部分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因人员、设备不到位等因素制约无法做到规范抽采样,所检测样品难以代表整批货物,并且通过压低价格或偏袒委托方的方式拉拢客户,造成部分装港检验结果不可信,或故意打擦边球,以谋取不当利益。监管部门尚不能对国外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形成有效监管,国内进口商权益无法有效维护。
2 对策思考
构建疫情防控体系。建议对进口铁矿检疫类别增加p(进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检疫),积极构建疫情防控体系,加大铁矿开箱查验力度,制定外来生物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拔除、杀灭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加强铁矿堆场监管,对堆场采取防疫隔离措施,避免矿砂在中转运输过程中的洒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扩散。
加强铁矿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进口铁矿信息平台,实现对铁矿质量情况的收集、跟踪分析,对国外供货商诚信状况的综合评价,以及各口岸相关预警信息的快速传递,为进口商选购进口铁矿提供质量信息,为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应用铁矿石安全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尽快出台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对总铁含量及有害杂质等重要指标实施强制性规定,限制或禁止劣质铁矿进口。
密切检验机构交流合作。国外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大多没有标注检验标准和方法,致使我国检验检疫部门无法从技术 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就此问题加强交流和沟通,对双方检验结果的差异进行详细分析和研讨,以便制定出缩小差异的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贸易合同条款,进口商应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合同或信用证上详细规定检验和價格调整条款,特别是对风险程度较高的铁矿,应避免全额付款,以便留下议赔余地,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顾荣荣,周国权,张海泉. 五管齐转 五环相扣 着力开创检验监管“六维管理”新模式[J]. 中国检验检疫,2013(02).
[2] 申俊杰. 优质、足量、顺畅供应——浅谈供港蔬菜检验监管工作四点建议[J]. 中国检验检疫,2013(07).
[3] 刘曙,李晨,闵红,金樱华,周海明,孙明星,蒋海宁. 进口煤炭中砷、汞检验监管的必要性研究[J]. 检验检疫学刊,2011(03).
[4] 杨斌,雷孙栓,张聿兴. 浅谈出口电机成套散件的检验监管[J]. 中国检验检疫,2011(07).
[5] 赵莹,汤琳琳. 对进口氧化皮检验监管工作的一点思考[J]. 中国检验检疫,2010(12).
[6] 刘建东,周永刚. 启动检验监管新模式活鱼出口实现快速通关[J]. 中国检验检疫,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