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看过作家龙应台的一篇文章《孩子,你慢慢来》。作者在结尾处写道,她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一个五岁的小孩,等待他从容地、专心地扎好一个蝴蝶结。作为从教十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读罢这篇文章,仍然被作者的爱心和耐心所感动,并与作者深刻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共鸣。
为人父母或者为人师长者,人人都怀着爱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孩子们便成了集万千等待于一身的选手。有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奔跑是为了什么?孩子们到底是怎样想的?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可是现代版的“揠苗助长”还仍然每时每刻的在每个学校或每个家庭中发生着。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通过语言文字这样的思想载体,让学生目视其文,涵咏其味,意会其理。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中获取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其中,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知既具过程性,亦是语文学习的目标。孩子们的阅历有限,所以情感体验自然不能跟成人相比。加上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性格习惯的不同,每个孩子对情感体验的深浅程度也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需要龙应台那样的一份耐心,多给孩子们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安静的、慢慢地体验那些藏在文字背后的各种情感,等待他们的心灵在浸染、体味过后为我们绽放朵朵绚丽的情感之花。
下面是笔者教学《背影》一文时的具体情况。
《背影》是散文名篇,朱自清先生用质朴而又细腻的文字刻画了父亲在特殊境遇下的“背影”。这个艰难困顿的背影,这个蹒跚苍老的背影,凝聚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更凝聚着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体谅。作为“亲情教育”单元的一篇经典文章,我对它的教学充满了期待。我想,这是一个实施“亲情教育”的好机会!可是课堂上孩子们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准确地说,是让我感到了愕然!孩子们毫无感情的朗读文章,用冷冷的语气概括文中父亲所做的一些事情。车站送别,父亲给儿子看行李、跟脚夫砍价、给儿子细心挑拣座位、爬过月台只为给儿子买几个橘子……在孩子们看来,这些似乎都是父亲应该做的呀!
面对着表情冷漠的他们,面对着自己教学中的瓶颈,我在愕然和失望之时,反而出奇得冷静。也许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机械记忆,但情感的体验源自每个人的内心,这是无法强加或硬塞的。我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了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当中的那个画面。我想,孩子们的心中一定存着很多温暖的记忆,他们也许很久都没有去触碰过了。我为何不给孩子们一些空间,等待他们的情感枝蔓慢慢地向心灵深处伸展?为何给孩子们一些时间,等待他们的情感之火慢慢地升温而至热烈?
我放下了课本,与孩子们聊起了家常:既然很多孩子认为文中父亲做的事都是应该的、很寻常的事,那么在你的记忆深处,父母为你做过的哪些事情最让你感动呢?我们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说一说。
孩子们安静下来,教室里的气氛变得非常的沉闷。我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我知道,此刻,孩子们安静的内心正慢慢回味着、体验着。几分钟过后,教室里开始有了交流的声音。那是温暖的春风吹拂过小河水的愉悦,那是禾苗久旱逢甘霖的歡畅,那是和煦的阳光穿透阴暗森林的温暖。他们触摸到了心灵深处珍藏着的温暖记忆,他们的情感在重温亲情记忆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最终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记忆中珍藏的那些温暖其实就是一些很琐碎的、很寻常的事。这个时候,再来联系朱自清的家庭背景、父亲的遭遇理解文中父亲所做的那些事情,就再也不觉得是寻常之时的寻常之事了,就能够深刻地体验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浓浓的牵挂与爱护了。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教师不需刻意为之,更不能硬加灌输,而是需要教师有勇气给出这样的课堂“留白”,让孩子们想一会儿,再想一会儿。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慢慢地去咀嚼、回味,然后真切地从自己内心寻找出最佳的答案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少一点急于求成,多一点这样的“留白”;少一点“热闹”,多一点这样的“安静”吧!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心灵变得那样的善感,那样的充实与丰盈!
教育,是慢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亦是慢的艺术!慢慢来,多给点儿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当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因为温暖和感动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花儿来,你就会嗅到满堂的芬芳!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编辑 张晓楠
为人父母或者为人师长者,人人都怀着爱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孩子们便成了集万千等待于一身的选手。有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奔跑是为了什么?孩子们到底是怎样想的?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可是现代版的“揠苗助长”还仍然每时每刻的在每个学校或每个家庭中发生着。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通过语言文字这样的思想载体,让学生目视其文,涵咏其味,意会其理。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中获取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其中,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认知既具过程性,亦是语文学习的目标。孩子们的阅历有限,所以情感体验自然不能跟成人相比。加上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性格习惯的不同,每个孩子对情感体验的深浅程度也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需要龙应台那样的一份耐心,多给孩子们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安静的、慢慢地体验那些藏在文字背后的各种情感,等待他们的心灵在浸染、体味过后为我们绽放朵朵绚丽的情感之花。
下面是笔者教学《背影》一文时的具体情况。
《背影》是散文名篇,朱自清先生用质朴而又细腻的文字刻画了父亲在特殊境遇下的“背影”。这个艰难困顿的背影,这个蹒跚苍老的背影,凝聚着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更凝聚着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体谅。作为“亲情教育”单元的一篇经典文章,我对它的教学充满了期待。我想,这是一个实施“亲情教育”的好机会!可是课堂上孩子们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准确地说,是让我感到了愕然!孩子们毫无感情的朗读文章,用冷冷的语气概括文中父亲所做的一些事情。车站送别,父亲给儿子看行李、跟脚夫砍价、给儿子细心挑拣座位、爬过月台只为给儿子买几个橘子……在孩子们看来,这些似乎都是父亲应该做的呀!
面对着表情冷漠的他们,面对着自己教学中的瓶颈,我在愕然和失望之时,反而出奇得冷静。也许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机械记忆,但情感的体验源自每个人的内心,这是无法强加或硬塞的。我的脑海中忽然想起了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当中的那个画面。我想,孩子们的心中一定存着很多温暖的记忆,他们也许很久都没有去触碰过了。我为何不给孩子们一些空间,等待他们的情感枝蔓慢慢地向心灵深处伸展?为何给孩子们一些时间,等待他们的情感之火慢慢地升温而至热烈?
我放下了课本,与孩子们聊起了家常:既然很多孩子认为文中父亲做的事都是应该的、很寻常的事,那么在你的记忆深处,父母为你做过的哪些事情最让你感动呢?我们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说一说。
孩子们安静下来,教室里的气氛变得非常的沉闷。我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我知道,此刻,孩子们安静的内心正慢慢回味着、体验着。几分钟过后,教室里开始有了交流的声音。那是温暖的春风吹拂过小河水的愉悦,那是禾苗久旱逢甘霖的歡畅,那是和煦的阳光穿透阴暗森林的温暖。他们触摸到了心灵深处珍藏着的温暖记忆,他们的情感在重温亲情记忆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最终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记忆中珍藏的那些温暖其实就是一些很琐碎的、很寻常的事。这个时候,再来联系朱自清的家庭背景、父亲的遭遇理解文中父亲所做的那些事情,就再也不觉得是寻常之时的寻常之事了,就能够深刻地体验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浓浓的牵挂与爱护了。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教师不需刻意为之,更不能硬加灌输,而是需要教师有勇气给出这样的课堂“留白”,让孩子们想一会儿,再想一会儿。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慢慢地去咀嚼、回味,然后真切地从自己内心寻找出最佳的答案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少一点急于求成,多一点这样的“留白”;少一点“热闹”,多一点这样的“安静”吧!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心灵变得那样的善感,那样的充实与丰盈!
教育,是慢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亦是慢的艺术!慢慢来,多给点儿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当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因为温暖和感动而绽放出朵朵绚丽的花儿来,你就会嗅到满堂的芬芳!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