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品德教育实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倡导和谐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清晰逼真的图像、图表、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料,使学生同时调动多个感官,用最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真实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意义重大,我们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的有机整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一、渲染情境,触动心灵
  相对于单纯的语言教学,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艳丽、音色悦耳、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动画、图画资料,能够有效地刺激感官,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热情及效率。如《圆明园的控诉》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是中国人”的第四点“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因此在教这一课时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把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而课本呈现的简约文字和平面的两幅图片无法足以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也难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利用网络搜罗大量的图片、录像、数据等史实资源充实教材、佐证历史。随着课堂上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同学们逐步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规模宏大”、“景点繁多”、“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为接下来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历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作了充分的情绪引导和知识补充。在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确实能做到调动学生思维,唤起情感的共鸣,成为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一种媒介和手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历史与现实间的距离,营造了具有生命冲击力的学习情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诱发了学生生命的感动。
  二、直观阐明,易于理解
  品德课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原理,非常抽象、枯燥,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去讲,学生会感到乏味、无趣、想睡觉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述这些抽象、枯燥的问题时,能够通过多媒体把这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观察和体验到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手法,直观、科学地表现出来,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把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化,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通过点化教学,不仅可以使重点深化,而且难点又能浅解。我们都知道,“道德离不开生活。”以《芮芮的一天》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有如亲身经历,走进学生生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展现教学内容中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使学生既看到了形、又听到了声,犹如身临其境,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种子就已经深埋在学生们的心中。
  三、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创设符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要求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去寻找并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网上的资源丰富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纸的制造过程,让学生对纸的形成有初步认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表格内容以选择为主),意在加深对造纸过程的了解,从中让孩子们明白纸确实来之不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概括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感受和启发,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也会水到渠成。
  总之,信息技术的意义很多。它能够将传统教学仅用文字或口语无法表达的一些内隐信息外化出来,唤醒学生头脑中丰富的感性经验,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内容,增强和丰富学生正确观察和解释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教材内容的陈旧和不足,拓宽和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的有机整合,可以在进一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的同时,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实现教学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品德课整合尽管有很多意义,但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避免滥用,千万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出现以多媒体为主,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盲目追求形象化,而忽略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要适度使用,避免造成视觉疲劳。要适时、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品德课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使品德课更具实效性。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兴小学 广东】
其他文献
对幼儿教育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推动幼儿教育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下文对新时期幼儿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上进行了阐述,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问题分析  1、师资水平不够  幼儿师范院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场所,因为受学习时间、结构的影响,造成一些教师基础文化能力不够,系统全面的学习机会不够,所以,很难从整体上将幼师的水平提升上来。幼师一个具有特定能力和特定技能的工作,走
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数学语言交流是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学习心得的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过程、学法运用效果的有效方法。所以学生学习数学必须要会说数学,通过说清自己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概念,创造性地学习知识。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会做题目,却不会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更弱。他们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很木纳,只知道安静地听讲,埋头苦做,这就导致
子宫后倾后屈称为子宫后位,多因支持组织损伤、分娩或剖宫产损伤、炎症粘连牵拉等所致,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放置MCu IUD时,可因子宫位置过度倾屈而使置器困难.本站自2003年1月~2
低年级处在从幼儿到儿童的过渡期,直观性和趣味性最易调动低年级学生的激情。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考虑到学生年龄的特点,应该注意直观性和活动性,应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考虑到学生之间合作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班级普遍的布置的作业太多,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书写质量偏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作业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增加预习质疑,减少反复抄写  质疑是一种通过提问而获得知识的手段,它同样是一种学习能力。每
(厦门大学附属解放军第175医院 全军创伤骨科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近踝关节的长节段粉碎性骨折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術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8例胫骨近踝关节的长节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手术均取得成功,出院前切口均达到一级愈合的标准,术后未出现切口感
在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拿起了“表扬”这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武器。于是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不绝于耳。“你真聪明”、“太棒了”、“你真了不起”……可在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面前,许多学生反应冷漠,对教师的这种表扬置若罔闻,课堂气氛沉闷……我不禁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经常反思、多方探究,估计问题就出在“表扬”上!  第一,新理念倡导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
期刊
案例概述一个星期四的上午,一节准备充分、应该上完的数学课,最终却未能完成预定目标。问题出在哪里?原来刚开始上课,就有一位小朋友举手向我告状,说他后面的同学推了他一下,接着又
每每到了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我便准备下水文、范文、优美词句等“拐杖”,为了让学生走稳第一步,我尽可能先扶学生走入“正道”。结果却不尽人意:要么千人一面,要么陈词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