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章闪耀思想的光辉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同学写作文时热衷于追求语言华丽和形式新颖,却忽略了评价作文好坏的另一个关键点——思想性。作文缺少思想性,格调不高,即使形式再好,也难以获得高分。
  作文的“思想性”,简单地说,就是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即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象及作者对历史、生活、社会、人生、生命等的独特见解。一篇文章有无思想性,首先看它能否表达出对历史、生活、人生等的见解——或阐述一种观点,说明一个道理,或痛斥一种现象、批驳一种看法;其次是看这种见解能否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贮存食物。屎壳郎惊奇地问它为何这般。蚂蚁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来到蚂蚁家乞食,蚂蚁对它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病  文
  做蚂蚁,不做屎壳郎
  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泉河文学社 牛体亮
  蚂蚁对屎壳郎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由此可知,我们应该做蚂蚁,不做屎壳郎。
  勤奋努力,辛勤付出,方能享受美好生活。屎壳郎不能像蚂蚁一样劳作,寒冷的冬天怎么能悠闲?终于,它尝到了自酿的恶果,只得到处乞食。因此,我们更应该做好蚂蚁,不要像屎壳郎一样,盲目地批评别人。
  巍巍中华,滚滚红尘,悠悠岁月,灿烂星辰。
  你是在历史的夜空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你是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坚定前行的伟人;你是为未来美好生活甘愿流汗的人。
  被项羽所不齿,曾被他人视为“瘪三”的刘邦能建立大汉王朝;佃农出身,曾经的乞讨者朱元璋能建立大明朝廷,难道都是偶然吗?当然不是。他们哪个不是身经百战,能屈能伸的英雄?他们的成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也是这样。有些同学做完作业就去玩,不知道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读书,甚至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陶醉于一时的享受,荒废了大好时光,这样怎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人类做出贡献呢?由此看来,做好蚂蚁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付出努力,不断拼搏,才能享受美好生活。
  岁月无痕,时间悄然从指缝间流走,仿佛只是一瞬,历史便已千年。
  如今,我们面临人生中很重要的考试,更应该努力学习。如果难以忍受枯燥乏味的生活,放松自我,虽然能得到暂时的安逸,但将来会摔得很惨。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周总理曾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也应该是我们的梦想。为了给梦想插上翅膀,我们要畅游知识的海洋,充实自己。不能满足现状,每天无所事事。
  做好蚂蚁,辛勤耕耘,不享一时的悠闲,不贪图一时的欢乐,挥洒汗水,定能让未来更辉煌。为了让梦想飞翔,努力吧!
  漫漫人生路,悠悠几载情。
  躬行天涯际,汗水铸辉煌。
  做只小蚂蚁,不做屎壳郎。
  病文诊断
  一、开头引材料入题生硬,“由此可知”前后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表意不清楚。
  二、引出“努力”话题后,分析原材料,又提出应该做蚂蚁,别盲目地批评别人,说理与“努力”脱節。说屎壳郎“尝到了自酿的恶果”,表意片面。后半部分内容提及“梦想”太多,也存在主旨前后概念表述不一的情况,削弱了文章的思想性。
  三、第三段和四段语言空洞无物,比较肤浅,缺少思辨的力度,说理没有目的性,很难让读者认同自己的观点。
  四、所选刘邦和项羽事例对于要证明的观点来说不典型。除了论证流于表面外,说他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表意欠妥。这也表明作者材料库不充实,思考不深入,缺少思想深度。
  五、后文表述有班会发言的感觉,像喊口号,并且一联系实际就是学习、考试,不离学生角色,缺少时代气息,学生气十足,文章不够大气。
  六、文章还存在机械地搬抄别人语句的现象,缺少说理的深度和感染力,挖掘的深度不够,没有凸显思想意义。
  对症下药
  针对以上问题修改文章,淡化学生气,增强思想性,可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思考,把握材料立意,凸显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展现有深度的思考。
  二、以材料开篇,叙议中自然引出中心论点,让论证思路清晰,在论证中引发读者思考。
  三、事实胜于雄辩,论据应有说服力,将文中刘邦和项羽事例删去,补充其他事例,紧扣论点进行分析,提高说服力,增强思想性。
  四、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拓展,力求有现实意义,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五、去掉华而不实、空洞的语言,要饱含真情,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升格文
  学做蚂蚁,未雨绸缪
  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泉河文学社  牛体亮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有付出方能有收获。
  ——题  记
  ②材料中,蚂蚁放弃了休闲,在夏天忙着贮存食物。屎壳郎不懂未雨绸缪,优哉游哉地享受短暂的闲适,还批评蚂蚁,结果一场大雨使它饱受饥饿的威胁。假如蚂蚁也像屎壳郎一样,贪图一时的享乐,不愿为冬天的来临付出劳动,又怎么能享受未来的美好生活呢?可见,拥有长远的眼光,时时为未来做准备,是多么重要啊!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学蚂蚁,未雨绸缪。
  ③把一只青蛙扔进滚烫的油锅,它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险境。而把它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里,青蛙却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最后葬身锅底。这说明,有危机感,做好积极的准备,才能在世事变幻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蚂蚁夏天已经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平安度过寒冬;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人,求得生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想成功,必须事先做好准备。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华为总裁任正非讲“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他们都深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⑤学习也是这样。不知道抓紧时间,加倍努力,只图暂时的安逸,荒废了大好时光,是无法书写人生辉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几许,收获几多。试想,面对50年不遇的雪灾、接连的震灾,还有矿难、水患、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如果没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我们的国家怎会有迅速有序的救援和处变不惊的应对?
  ⑥由此可见,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如果忽视潜在的危机和挑战,就不能顺利走向未来。蚂蚁为冬天储粮,我们也要像蚂蚁一样勤劳,为人生的冬天积极储蓄,用汗水铺就成功。
  ⑦漫漫人生路,汗水铸辉煌;做好小蚂蚁,未雨先绸缪。愿我们能以此自勉。
  升格点评
  ①段用题记揭示文旨,明确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点明中心。
  ②段转述、分析原材料,避免了材料和观点“油水”分离,展现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③④段有目的地选择事例及名言警句,有力地佐证了观点,认识到位,思想深刻。
  ⑤段体现了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既有现实意义,又提升了文章的思想高度,有利于引发读者思考。
  ⑥段承接上文,正反对比说理,重申观点,进一步强化认识,情真意切,有感召力。
  ⑦段照应题目,与开头呼应,为全文作结,提出希望,结构严密,逻辑性更强。
  升格解密
  修改稿与原文比较,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做到了表述原材料有目的性,水到渠成地引出中心论点,思路清晰,思想正确。
  二、论据丰富,对所选材料能做到边叙边议或者寓议于叙,紧扣论点分析表述,中心更加突出,论证更加有力,展现了较高的思想性。
  三、说理有具体铺垫和分析,加入了社会生活内容,说理深入,强化了观点的现实意义,表意淡化了学生气,思想更成熟。
  好的作文要有思想,有思路,有材料,善表达。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有思想,文章才能有分量。作文要有思想深度,首先要关注生活,做勤于思考的人。“意高而文胜。”“繁华落尽见真淳”,让“词藻”让位于“思想”,明辨是非,饱含真情,有社会责任感,才能让文章闪耀思想的光芒。
  问题拓展
  大多数学生写作时只注重外在形式,不看重内在的思想表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堆砌材料,作文只有内容而无思想。写作时,很多学生的做法是,套用老师考前给的所谓作文模板——论点、事实、分论点,再将平时积累的典型事例、名人名言、材料等拼接起来,拼凑一篇作文。如有一篇题为《脚踏实地,成就自我》的文章,直接用“脚踏实地,陈家顺在磨砺中成就自我;脚踏實地,奥朗德在隐忍中成就自我;脚踏实地,钟南山用行动成就自我”三个事例作为分论点。这样的文章,乍看,似乎是标准的议论文,有中心论点、分论点,有事实论据,结构很完整,思路也很清晰。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是在堆砌材料,文章只有简单的观点加事例,没有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这样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来的议论文,议论一直处在“浅水区”,不能让人眼前一亮。
  二、片面追求语言华丽,作文花里胡哨,无实质内容。有些学生为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穷尽方法在“文采”上下功夫,或大量使用华美的形容词、动词;或大量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或大量引用名人名言,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比如一篇题为《尘世的婴孩》的作文,文章总共七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都有引用:第1段引用尼采的一段话;第2段引用作文题目材料;第3段引用韩寒作品中的话;第4段引用于丹的名言;第5段引用萨特的话;第6段引用屈原、李白的诗句,第7段引用三毛的名言。这种文章,乍看,似乎文化积淀深厚,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几百字的文章,引用就占去三分之一的篇幅,加上联系材料等,没有多少内容是自己的。道理论证是议论文中必不可少的,适当引用能提升作文的档次,但过多过滥,会适得其反。词采看似华美,却缺少自己的思想,有语言却没内涵。
  三、爱讲大道理喊口号,泛泛而谈,没思想没内容。有的学生写作文,因为平常的积累少,没有典型的事实论据,也不会引用名家言论等,于是通篇叙述自身经历,或者通篇用自己的话说来说去,反反复复。比如,有些同学喜欢在作文开头和结尾反复强调,“人生是什么样什么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或者“我们一定要怎样怎样”等。或者因为没有事实论据,只能循环使用几句干瘪、没有思想内涵的话。这样的文章,没有深入的分析和说理,没有独到的思想见解,是有口号没思想的劣等文。
  四、“用心”套构,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有的同学平时积累不够,考场上耍小聪明,采取“转述”“扩写”“仿构”等方式“巧抄”“暗抄”“套构”,有的是转述电影、电视剧的故事来论证;有的转述杂志某篇文章的内容;有的扩写作文题目中的叙述性材料,编类似的事例。类似这样“投机取巧”的作文,虽用心“巧妙”,但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快”俨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快餐式的文化理念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我就深有体会,无论是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还是观摩其他教师的阅读教学中,都时常有一种“火急火燎”“赶不上节拍”的紧迫感。教师如此,那么学生呢?只怕更是应接不暇。接下来,我从“慢艺术”的角度出发,就我们的小学语
期刊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路径,而探究式阅读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从探究者角度出发,分为以教师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这两种模式,终级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探索问题,发展能力。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  在以教师为主的探究阅读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探究的问题的设计。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这是各学科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大的前提,教师应
期刊
【摘 要】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滋养人格,培育健康的身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五千年孕育的国学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世界历史文化的长河,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可是,尽管我们有着如此取之不尽用
期刊
教学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精神,我突破了以往古诗文教学的思路,欲擒故纵,变老师的讲授为主,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寻找古诗词教学和现代文教学的契合点。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帮助学生弄清“乐(yuè)”“亡(wú)”等读音和“翁媪”“亡赖”等词义后,我便放手让学生自主吟读学习,感悟这首词的意境,在合作、探究中挖掘这首词的深刻内涵。  一、吟读中知晓“人物”和“地点”  
期刊
《摘星星》是一篇美文,文章的关键句是结尾句“春夜,真的很美很美”。我在教学此课的时候,着重挖掘文本美的内涵,让课堂美不胜收。  我从结尾入手,启发学生:“春夜,真的很美很美,那么,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然后说一说。”孩子们通过朗读和思考,发现了这样的美:  其一,景色美。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构成了淡雅、幽静、平和的自然之美。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自然之美映照
期刊
一、背景分析  《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对小学作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因循着传统的从课前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最后的批改讲评的作文教学模式,实际上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不利影响,甚至对其创造性和主动性都是一种压抑。笔者根据个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十余年的经验
期刊
备课魏巍的叙事散文《我的老师》时,我揣摩着到底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难道让学生默读课文之后,概括文中写了哪七件事儿吗?这可以锻炼初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这是重要的能力,我们叫整体感知。考试很常见的题目。  或者问学生这是怎样一个老师?你们从哪里感受到的?这可以锻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我们叫人物鉴赏。考试很常见的题目。  抑或问学生作者通过这些事件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可以考查学生对
期刊
文 题  普通人邱光明,生活的底味本是平淡,但他钻研厨艺,经营饭店,在生活中加入了率性与执着,调出了更有趣的味道;孤独的尼摩船长,生活的底味本是苦涩,但他探秘海底,勇闯南极,在生活中加入了勇敢与坚毅,调出了更传奇的味道;屡试不第的龚炜,生活的底味本是酸楚,但他诵诗习武,抚琴弈棋,在生活中加入了淡定与坚守,调出了更雅致的味道……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呢?  请以“加点______,调出生活好
期刊
描写“小人物”的文章,要避免庸常,就要把握时代脉搏,深入人物内心,把“小人物”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人物的性格展现出来,给人物涂上“时代色彩”,使文章具有引领性价值。  时文引领  磨刀匠进城  肖国才  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身材魁伟,嗓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  “磨把菜刀多少钱啊?”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