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关键词】教师评价 学生心理师生关系
教师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旨在教育的价值性判断。它是强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评价,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变得既无目的又无方向,教育链就会出现断裂。教师评价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警戒功能、参照功能和替代性功能等。
一、首先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五种态度
心理学家在研究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区分出教师对待学生的五种态度:
1、积极良好的态度
这种态度的特点是:在对待学生时,教师表现出良好的情绪倾向性。他们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某种长处,只要通过相应的努力,就能显示出来,并能得到发展。为此,他们通常对学生的良好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与质的飞跃。
2、即景性的态度
这类教师的情绪不够稳定,易受具体的情境影响,他们对待学生个性发展的可能性缺乏比较客观、稳定的看法,因此,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是易变的,对学生的评价则是矛盾或不确定的。
3、消极的良好态度
这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的一般倾向是良好的,但由于他们的性格内向,待人冷淡,拘泥于小节,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是正式的、消极的、被动的。
4、积极的否定的态度
这类教师在情绪上明显地表现出否定的倾向,具体的表现为易动怒、态度生硬。他们对待学生的评价偏低,强调学生的缺点,面对学生的失败,他们感到愤懑,因而对学生的责难、批评较多。
5、消极的否定态度
这类教师与学生交往时,他们常常精神不振,甚至是漠不关心、冷淡疏远,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一般无动于衷。
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学生通常从教师的话中揣摩教师的立场和观点,然后据此评价各种事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评价同学和自己。学生从对待自己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某老师对于自己的评价。如果这位老师对自己是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学生就会感到自信;若这位老师对自己是消极的否定态度,学生就会感到失望,缺乏进取心。可见,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同,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二、分析教师的几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影响
1、教师不作任何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常会将此视作对自己的否定、藐视、忽略,缺少评价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努力的目标,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心理上产生了跟老师相抵触的情绪,在行动上表现为:对老师不满,见面时不打招呼;学习上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完全放弃了自己。因此,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扭曲学生的心灵,影响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2、教师否定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师是否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公平问题,还是个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问题。而教师的评价不公,有时未必是其主观愿望所致,而是陷入某种态度误区所至。教师对学生进行否定评价时,特别是某些教师在评价时犯有“印象病”,用老眼光看学生,抱有较深的成见和偏见,也就是心理上所说的“晕轮效应”;还有的教师以一己亲疏好恶为评价尺度,甚至借评价显示个人权威,给学生穿“小鞋”,发泄私愤。这样的评价学生只能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这种不公正的评价行为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不平等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对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产生疏离作用。学生们普遍对公正与公平的教师存有尊敬或敬畏的态度,对于持有偏爱于成见的教师存有抵触或疏远的态度,晕轮效应的出现并无益于师生关系的正常建立。在教师的态度误区里他们会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或滋生自卑感、孤僻性格,或陷入自尊心麻木、进取心淡泊的平庸体验,师生关系疏远、隔膜在所难免,逆反甚至敌意冲突都可能产生。而那些获得教师偏爱的、被教师以另类的光环所蔽护的学生们,在教师的态度误区里他是尽善尽美的,这未必不使他们滋生诸如优越感、超常心、高居于同学之上、有恃无恐于教师之前等不良品格,这些品格甚至会使他们稍不如意就产生遭到“不公平”的畸形体验。教师评价学生时的晕轮效应则会以某种权威性,把不公正的态度直接或间接的、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并误导学生。
3、教师的肯定评价对学生心理影响
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这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理所当然应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成绩,并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不仅对取得成绩的学生是很大的鼓舞,而且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教会了学生如何分享他人的成果,为他人的成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而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遭受失败时,教师应充分表现出理解与信任,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最应引起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夸大学生的失利,并将其归咎于学生的个性性格。教师的这种态度常会因不公正而引起学生的不满,导致学生的离心力,以求摆脱教师的影响。此外,在教师尚未弄清学生失利的真正原因时,不应该随便指责学生无能。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把教师的评价当作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刺激。
三、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方式
1、激励评价
激励评价是指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采取各种方式肯定和赞许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语言激励。教师运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引导其他学生给以鼓励。教师运用语言激励评价时,激励词语应尽量丰富、有所变化,符合学生的口味,避免语言的单调和枯燥。
(2)动作激励。教师可用体态语(表情或动作)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的动作激励伴随着语言激励同时出现,能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动作的强化方式一般有:微笑,表示赞许;点头,表示肯定;鼓掌,表示较强烈的鼓励或赞许;接近,表示关注等。在我们的激励评价中常常用到情感手势。恰到好处的手势可帮助教师表达对学生的表情,传递丰富的情感,可起到传神、表达情意的作用。
(3)标志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给予象征性的奖赏物,以示鼓励和肯定,比如:鼓励性批语、图案、印章、小奖品等。
(4)活动激励。教师对在教学活动中有贡献的学生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以示赞赏和鼓励。比如:让他们向全班阐述自己的见解,或将自己的解答写在黑板上等一些活动。
2、比较评价
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常常习惯于将一个学生与其他学生做比较,这种将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公布于众,并经常强调一些人的缺点和另一些人的优点的做法,会使一部分人滋生凌驾于另一部分学生的优越感,同时又会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先进的教育实践证明,在进行评价时,可以更多地采取同质比较和个人自身纵向比较的方式:①同质比较,即对具有几乎相同能力的学生进行比较,这种比较能激发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揭示每个人的最大可能性。②自身纵向比较,即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即肯定进步,又发现不足,以确定新的努力目标。
3、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因而必然要突破以往集中性终结评价,加强日常性、平时性、分散性的过程评价,注意收集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状况、数据和资料,根据评价标准描述、判断,提出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过程性评价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应增强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不分离的意识,创造性地探索观察、了解、记录分析学生发展轨迹的方式和工具,并有效地使用评价的数据资料,发挥其导向、激励、诊断、反馈、总结的功能。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教师改变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务必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采用各项评价指标,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能,长处及不足,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态势,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湖南教育研究,2002(2)
3、(美)B·S·布卢姆著,邱渊、王钢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4、候春:《晕轮效应》《教师评价行为中的态度误区》,武汉教育科学,2001(11)
【关键词】教师评价 学生心理师生关系
教师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旨在教育的价值性判断。它是强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评价,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变得既无目的又无方向,教育链就会出现断裂。教师评价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警戒功能、参照功能和替代性功能等。
一、首先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五种态度
心理学家在研究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区分出教师对待学生的五种态度:
1、积极良好的态度
这种态度的特点是:在对待学生时,教师表现出良好的情绪倾向性。他们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某种长处,只要通过相应的努力,就能显示出来,并能得到发展。为此,他们通常对学生的良好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与质的飞跃。
2、即景性的态度
这类教师的情绪不够稳定,易受具体的情境影响,他们对待学生个性发展的可能性缺乏比较客观、稳定的看法,因此,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是易变的,对学生的评价则是矛盾或不确定的。
3、消极的良好态度
这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的一般倾向是良好的,但由于他们的性格内向,待人冷淡,拘泥于小节,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是正式的、消极的、被动的。
4、积极的否定的态度
这类教师在情绪上明显地表现出否定的倾向,具体的表现为易动怒、态度生硬。他们对待学生的评价偏低,强调学生的缺点,面对学生的失败,他们感到愤懑,因而对学生的责难、批评较多。
5、消极的否定态度
这类教师与学生交往时,他们常常精神不振,甚至是漠不关心、冷淡疏远,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一般无动于衷。
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学生通常从教师的话中揣摩教师的立场和观点,然后据此评价各种事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评价同学和自己。学生从对待自己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某老师对于自己的评价。如果这位老师对自己是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学生就会感到自信;若这位老师对自己是消极的否定态度,学生就会感到失望,缺乏进取心。可见,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同,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二、分析教师的几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影响
1、教师不作任何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常会将此视作对自己的否定、藐视、忽略,缺少评价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努力的目标,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心理上产生了跟老师相抵触的情绪,在行动上表现为:对老师不满,见面时不打招呼;学习上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完全放弃了自己。因此,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扭曲学生的心灵,影响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2、教师否定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师是否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公平问题,还是个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问题。而教师的评价不公,有时未必是其主观愿望所致,而是陷入某种态度误区所至。教师对学生进行否定评价时,特别是某些教师在评价时犯有“印象病”,用老眼光看学生,抱有较深的成见和偏见,也就是心理上所说的“晕轮效应”;还有的教师以一己亲疏好恶为评价尺度,甚至借评价显示个人权威,给学生穿“小鞋”,发泄私愤。这样的评价学生只能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这种不公正的评价行为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不平等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对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产生疏离作用。学生们普遍对公正与公平的教师存有尊敬或敬畏的态度,对于持有偏爱于成见的教师存有抵触或疏远的态度,晕轮效应的出现并无益于师生关系的正常建立。在教师的态度误区里他们会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或滋生自卑感、孤僻性格,或陷入自尊心麻木、进取心淡泊的平庸体验,师生关系疏远、隔膜在所难免,逆反甚至敌意冲突都可能产生。而那些获得教师偏爱的、被教师以另类的光环所蔽护的学生们,在教师的态度误区里他是尽善尽美的,这未必不使他们滋生诸如优越感、超常心、高居于同学之上、有恃无恐于教师之前等不良品格,这些品格甚至会使他们稍不如意就产生遭到“不公平”的畸形体验。教师评价学生时的晕轮效应则会以某种权威性,把不公正的态度直接或间接的、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并误导学生。
3、教师的肯定评价对学生心理影响
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这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理所当然应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成绩,并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不仅对取得成绩的学生是很大的鼓舞,而且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教会了学生如何分享他人的成果,为他人的成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而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遭受失败时,教师应充分表现出理解与信任,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最应引起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夸大学生的失利,并将其归咎于学生的个性性格。教师的这种态度常会因不公正而引起学生的不满,导致学生的离心力,以求摆脱教师的影响。此外,在教师尚未弄清学生失利的真正原因时,不应该随便指责学生无能。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把教师的评价当作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刺激。
三、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方式
1、激励评价
激励评价是指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采取各种方式肯定和赞许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语言激励。教师运用语言评论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引导其他学生给以鼓励。教师运用语言激励评价时,激励词语应尽量丰富、有所变化,符合学生的口味,避免语言的单调和枯燥。
(2)动作激励。教师可用体态语(表情或动作)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的动作激励伴随着语言激励同时出现,能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动作的强化方式一般有:微笑,表示赞许;点头,表示肯定;鼓掌,表示较强烈的鼓励或赞许;接近,表示关注等。在我们的激励评价中常常用到情感手势。恰到好处的手势可帮助教师表达对学生的表情,传递丰富的情感,可起到传神、表达情意的作用。
(3)标志激励。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给予象征性的奖赏物,以示鼓励和肯定,比如:鼓励性批语、图案、印章、小奖品等。
(4)活动激励。教师对在教学活动中有贡献的学生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以示赞赏和鼓励。比如:让他们向全班阐述自己的见解,或将自己的解答写在黑板上等一些活动。
2、比较评价
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常常习惯于将一个学生与其他学生做比较,这种将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公布于众,并经常强调一些人的缺点和另一些人的优点的做法,会使一部分人滋生凌驾于另一部分学生的优越感,同时又会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先进的教育实践证明,在进行评价时,可以更多地采取同质比较和个人自身纵向比较的方式:①同质比较,即对具有几乎相同能力的学生进行比较,这种比较能激发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揭示每个人的最大可能性。②自身纵向比较,即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即肯定进步,又发现不足,以确定新的努力目标。
3、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因而必然要突破以往集中性终结评价,加强日常性、平时性、分散性的过程评价,注意收集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状况、数据和资料,根据评价标准描述、判断,提出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过程性评价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应增强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不分离的意识,创造性地探索观察、了解、记录分析学生发展轨迹的方式和工具,并有效地使用评价的数据资料,发挥其导向、激励、诊断、反馈、总结的功能。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教师改变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务必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采用各项评价指标,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能,长处及不足,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态势,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湖南教育研究,2002(2)
3、(美)B·S·布卢姆著,邱渊、王钢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4、候春:《晕轮效应》《教师评价行为中的态度误区》,武汉教育科学,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