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快速发展,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综合性课程的增加,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也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建设。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需要的是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这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教学管理的实施和开展,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科学地践行素质教育,不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社会和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教学管理在社会发展和学校建设的浪潮中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深远。
1 优化教师队伍,做好教学管理
小学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性教育,管理好小学教育对发展教育事业尤为重要。小学是每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基础阶段,小学教学管理必须抓好基础教育。衡量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就看教师的教学有没有亮点,而教学上的亮点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经验和努力,更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延伸。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培养人的场所。学生的素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人,即学生有完善的人格,是社会的可用之人,对社会起推动作用。二是成器,即学生有一技之长或多才多艺,是社会的有用之人,在社会中找得到位置,派得上用场,能用自己或大或小的“技艺”推动社会进步。这应是学生是否“成才”的客观标准,也应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三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利用学校的校本研修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既是全面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培养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协调,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与周围世界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而且要求教育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学习、去创新、去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新路。教学需要制度化常规化,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要教师去落实。
2 搞活创新的理念是塑造教学管理的灵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而学校是创新理念的前沿阵地。作为学校教学的管理者,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教学模式中总结提炼,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开拓新领域,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探究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搞活,搞活教学就是搞活课堂,在搞活中探索,在搞活中创新。
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创设各种机遇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赛、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除此之外,专家指导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应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定期邀请不同的专家到学校指导,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课堂教学诊断、课题论证等方式,参与和指导学校的教研活动,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及创造性成果。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整个小学阶段工作的重点,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学管理,不是仅仅让学生按着既有的规章制度生活、学习,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成长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以看出,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1]。
3 独特的教育文化观
教育是事业,教育更应形成文化。只有实现教育文化的精品化、特色化、系统化发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办学品味,才能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飞跃。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创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领导必须具有强烈的特色文化意识和观念,把学校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活动都看成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和积累,都作为一种创造特色文化的手段和举措。
4 动态的教育评价观
学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潜质。这就决定了教育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发展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因而管理者要有动态的教育评价观,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建立一种由多种评价体制和标准组成的教育评价体制和标准去引导教育的多纬度发展。为教师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从而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潜质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适合自身条件的前提下得到全面发展[2]。
教学制度重建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行为,教学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新时期的管理者,一定要树立全新的,适合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观念,做好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发展的领跑者,学校要以科研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着眼教学质量,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这些教师挑大梁、担重任、带徒弟、作榜样,并实施履行相应职责,享受相应待遇。通过“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带领学校走向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教育的艺术》刘守旗 丁勇 俞润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一版
[2] 高明书.奖惩明方可行.中小学管理,1995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需要的是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这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教学管理的实施和开展,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科学地践行素质教育,不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社会和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教学管理在社会发展和学校建设的浪潮中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深远。
1 优化教师队伍,做好教学管理
小学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性教育,管理好小学教育对发展教育事业尤为重要。小学是每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基础阶段,小学教学管理必须抓好基础教育。衡量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就看教师的教学有没有亮点,而教学上的亮点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经验和努力,更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延伸。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培养人的场所。学生的素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人,即学生有完善的人格,是社会的可用之人,对社会起推动作用。二是成器,即学生有一技之长或多才多艺,是社会的有用之人,在社会中找得到位置,派得上用场,能用自己或大或小的“技艺”推动社会进步。这应是学生是否“成才”的客观标准,也应是衡量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三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利用学校的校本研修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既是全面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培养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协调,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与周围世界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而且要求教育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学习、去创新、去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新路。教学需要制度化常规化,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要教师去落实。
2 搞活创新的理念是塑造教学管理的灵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而学校是创新理念的前沿阵地。作为学校教学的管理者,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教学模式中总结提炼,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开拓新领域,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探究的科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搞活,搞活教学就是搞活课堂,在搞活中探索,在搞活中创新。
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创设各种机遇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赛、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除此之外,专家指导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应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定期邀请不同的专家到学校指导,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课堂教学诊断、课题论证等方式,参与和指导学校的教研活动,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及创造性成果。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整个小学阶段工作的重点,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学管理,不是仅仅让学生按着既有的规章制度生活、学习,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成长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以看出,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1]。
3 独特的教育文化观
教育是事业,教育更应形成文化。只有实现教育文化的精品化、特色化、系统化发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办学品味,才能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飞跃。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创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领导必须具有强烈的特色文化意识和观念,把学校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活动都看成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和积累,都作为一种创造特色文化的手段和举措。
4 动态的教育评价观
学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潜质。这就决定了教育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发展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因而管理者要有动态的教育评价观,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建立一种由多种评价体制和标准组成的教育评价体制和标准去引导教育的多纬度发展。为教师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从而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潜质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适合自身条件的前提下得到全面发展[2]。
教学制度重建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行为,教学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新时期的管理者,一定要树立全新的,适合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观念,做好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发展的领跑者,学校要以科研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着眼教学质量,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让这些教师挑大梁、担重任、带徒弟、作榜样,并实施履行相应职责,享受相应待遇。通过“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带领学校走向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教育的艺术》刘守旗 丁勇 俞润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一版
[2] 高明书.奖惩明方可行.中小学管理,1995